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子宫内膜容受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女性不孕常见原因之一,该病通过多种途径导致不孕。近年研究发现,EMs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EMs使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导致胚泡着床障碍.EMs不孕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率低。因此现针对EMs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池丰丽  童国庆  段涛 《生殖与避孕》2011,31(12):827-832
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着床成功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展开了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的高通量筛选研究。学者们通过对正常妇女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初步总结出一些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基因,同时也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明原因不孕的妇女子宫内膜基因表达异于正常妇女,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造成植入失败引起不孕。而近期,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基因的表达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人们正努力寻找能用于指导临床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这对了解植入失败原因、评估子宫内膜功能和预测妊娠结局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降钙素与子宫内膜容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床期子宫内膜降钙素的表达呈周期性特征:与“种植窗”的开放相吻合。着床结束后,表达下降,阻断其表达,可导致着床失败。对假孕小鼠子宫内膜降钙素mRNA的检测发现其降钙素的表达不要求胚胎存在,只受母体因素调控,提示:降钙素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女性不孕常见原因之一,该病通过多种途径导致不孕.近年研究发现,EMs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EMs使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导致胚泡着床障碍,EMs不孕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率低.因此现针对EMs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因素,作为生育的必要条件一直备受关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将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从未间断,发现众多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生物分子,如有关基因、蛋白、细胞因子、微小RNA、子宫内膜菌群都影响着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但有关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应用研究还较少,尚待进一步完善。总结分析子宫内膜相关因子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研究文献,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及改善治疗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胞饮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胞饮突是在扫描电镜下所见宫腔被复上皮细胞膜预端出现的膜突起。在自然周期,它成熟的时间平均在月经周期的第21天。激素治疗可使胞饮突的出现提前或延迟,在卵巢刺激周期,胞饮突比自然周期提前1~2天出现,相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行人工周期治疗,胞饮突的形成推迟。由于它的出现不仅与鼠和人类子宫内膜容受胚胎着床的时间一致。而且有可能参与囊胚的着床过程,因此被认为是子宫内膜受性或着床窗的特异形态标记。  相似文献   

7.
王静  王凤伟  徐键 《生殖与避孕》2015,(2):121-125,136
目前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手段很多,但价值有限。蛋白组学作为一门高通量的新技术,已经被很多学者用于筛查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分子生物学标志。通过比较子宫内膜蛋白谱从增生期到分泌期、从种植前期到种植窗期动态变化过程,学者们鉴定出了一系列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蛋白。内膜分泌蛋白组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无创性评估内膜容受性的方法,在未来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分子筛选中具有强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是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病因之一。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息息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开辟了广阔前景。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超声检查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在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认为超声在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中有一定的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调控因子的时序表达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着床是复杂的程序化的生理过程。子宫内膜仅在极短时期内允许胚泡植入,此时子宫内膜达到最大胚泡种植容受性。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过程中受多种细胞因子、蛋白分子调控,这些特定调控因子在子宫内膜发育分化过程中呈现较为显著的时空表达特征,对内膜容受性形成有重要作用。相关细胞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蛋白分子(胎盘蛋白、半乳糖凝集素-1)及特定转录因子(同源框基因)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过程中伴随短暂、瞬间性高表达,其表达量为增生期的4~5倍,该时期与着床窗期时间一致,呈现出时空特异性。表明这几类生物活性分子可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胚胎着床是复杂的程序化的生理过程.子宫内膜仅在极短时期内允许胚泡植入,此时子宫内膜达到最大胚泡种植容受性.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过程中受多种细胞因子、蛋白分子调控,这些特定调控因子在子宫内膜发育分化过程中呈现较为显著的时空表达特征,对内膜容受性形成有重要作用.相关细胞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蛋白分子(胎盘蛋白、半乳糖凝集素-1)及特定转录因子(同源框基因)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过程中伴随短暂、瞬间性高表达,其表达量为增生期的4~5倍,该时期与着床窗期时间一致,呈现出时空特异性.表明这几类生物活性分子可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超促排卵与胚胎着床前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行长方案IVF-ET患者70例,检测自然周期排卵后第3天和超促排卵周期取卵后第3天(即ET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状态。按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显示情况分为3级:I级,内膜穿支血流≤2支;II级,内膜穿支血流为3—5支;Ⅲ级,内膜穿支血流≥6支。随访IVF-ET结局,分为妊娠组(24例)和非妊娠组(46例)。结果:妊娠组自然周期内膜穿支血流情况与未妊娠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2组间超促排卵周期内膜穿支血流情况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妊娠组自然周期和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情况均较为丰富,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而未妊娠组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情况较自然周期丰富,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自然周期和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和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然周期内膜穿支血流丰富可能提示较高妊娠率,可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参考指标之一。超促排卵可能改变胚胎着床前期子宫内膜容受性,但尚无影响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的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超促排卵与胚胎着床前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行长方案IVF-ET患者70例,检测自然周期排卵后第3天和超促排卵周期取卵后第3天(即ET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状态。按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显示情况分为3级:Ⅰ级,内膜穿支血流≤2支;Ⅱ级,内膜穿支血流为3~5支;Ⅲ级,内膜穿支血流≥6支。随访IVF-ET结局,分为妊娠组(24例)和非妊娠组(46例)。结果:妊娠组自然周期内膜穿支血流情况与未妊娠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而2组间超促排卵周期内膜穿支血流情况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妊娠组自然周期和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情况均较为丰富,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而未妊娠组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情况较自然周期丰富,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1)。自然周期和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和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自然周期内膜穿支血流丰富可能提示较高妊娠率,可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参考指标之一。超促排卵可能改变胚胎着床前期子宫内膜容受性,但尚无影响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的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13.
14.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为妇女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常不合并临床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甚至恶性变,严重降低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因此,明确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是防治该病的基础。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其发生可能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异常分布以及局部内膜增生与凋亡的失衡等因素有关,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此外,有报道称,酶的异常表达、细胞因子及遗传因素等亦可能参与其发生发展。所有相关因素需在严格的质量管理及数据控制下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综述对其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瘦素及瘦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瘦素及瘦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0例正常月经周期的子宫内膜,其中增殖期24例,分泌期36例;7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5例非典型增生和23例子宫内膜癌,了解其内膜组织中瘦素及瘦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各期子宫内膜中均显示瘦素及瘦素受体的表达.①正常月经周期中瘦素受体在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中明显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瘦素在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瘦素及瘦素受体在子宫内膜单纯增生、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子宫内膜组织中分别与正常月经周期的分泌期相比较,前者表达均低于后者(P<0.05或P<0.01); ③瘦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非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中分别与正常子宫内膜增殖期比较,前者均显示较低水平表达(P<0.01);④瘦素及瘦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非典型增生以及子宫内膜单纯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各不相同,但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瘦素及瘦素受体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且瘦素的表达在单纯增生-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的发展过程中呈现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着床的一种综合状态,与胚胎植入率及妊娠率密切相关。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促排卵药物应用的成熟,对不孕症的诊治也上升到新的高度,提高胚胎植入率及妊娠率成为关键。控制性超排卵药物会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通过总结几种中西药物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癌周内膜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癌周内膜的病理学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癌周内膜的组织学表现分为增生型和萎缩型两组,对20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和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癌周内膜呈增生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伴发高血压、肥胖、糖尿病、不孕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史的机率显著高于癌周内膜呈萎缩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P<0.001);具有较高恶性程度的非内膜样腺癌(包括透明细胞型腺癌、鳞腺癌、浆液型腺癌)在癌周内膜呈萎缩型组占27.0%,在增生型组占5.5%(P<0.001)。癌周内膜呈萎缩型者较增生型者呈低分化倾向及深肌层、脉管浸润(P<0.001);5年生存率,癌周内膜呈增生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96.7%,萎缩型为86.2%(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癌周内膜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相关,癌周内膜呈增生型者的预后好于萎缩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中药对妊娠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妊娠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组,于妊娠第1天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皮下注射米非司酮溶液1次(米非司酮溶液5g/L,5mg/kg)造成胚泡着床障碍模型,空白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次(1mL/kg)。空白组和模型组从妊娠第1天起予生理盐水灌胃(6.7mL/kg),2次/d,连续5d。中药组从妊娠第1天起行补肾活血方中药灌胃(7.6g生药/kg),2次/d,连续5d。于妊娠第5天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子宫内膜胞饮突发育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mRNA的表达,于妊娠第10天计数各组大鼠胚泡着床数。结果:模型组子宫内膜表面未见明显的胞饮突发育,表现为增生早期的子宫内膜变化,中药组可见发育中的胞饮突,发育形态明显超前于模型组,接近于空白组;模型组αvβ3mRNA表达水平(0.8545±0.0747,0.3984±0.0937)显著低于空白组(1.0518±0.0878,0.6016±0.1338)(P〈0.01),中药组俚届3mRNA表达水平(0.9876±0.0751,0.5396±0.0584)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胚泡着床数(4.63±3.66)显著低于空白组(12.63±2.07)(P〈0.01),中药组胚泡着床数(10.75±2.44)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中药能明显改善胚泡着床障碍大鼠子宫内膜表面胞饮突的发育,并显著提高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mRNA  相似文献   

19.
几种药物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着床的一种综合状态,与胚胎植入率及妊娠率密切相关。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促排卵药物应用的成熟,对不孕症的诊治也上升到新的高度,提高胚胎植入率及妊娠率成为关键。控制性超排卵药物会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通过总结几种中西药物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肥胖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增加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并影响其预后,如慢性炎症、性激素失调或脂肪因子的异常分泌等,其中瘦素作为重要的脂肪因子之一,在多种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类型妇科恶性肿瘤中,瘦素高低水平不同,瘦素水平可作为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瘦素可通过作用于瘦素受体激活多种信号转导途径,从而增加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增强肿瘤细胞侵袭性,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了解瘦素与妇科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对预防肿瘤的发生、早期诊断及晚期患者的预后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将可能为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