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术中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护理策略及注意事项.方法 以42例介入治疗术中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患者为护理对象,分析在术前访视及患者教育、术中监测及术后康复中的护理策略及注意事项.结果 4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冠状动脉旋磨术,11例患者出现慢血流,1例出现室性心动过速,2例出现冠脉痉挛,均给予药物治疗后缓解.1例患者出现心包填塞,立即抽取心包积液,小球囊低压力扩张后症状缓解.结论 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术中,球囊不能通过或不能充分扩张的纤维化及严重钙化病变,冠状动脉旋磨治疗安全有效,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好术前访视、术中监测及术后康复工作.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前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近年来冠状动脉内超声的研究表明,CAG不能反映血管腔的形态和斑块的性质,它不能真实地反映有严重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远端冠状动脉的情况,也不能直接提供手术搭桥的定位信息和评估手术后、关闭胸腔前的即刻手术效果.笔者尝试应用术中心外膜冠状动脉超声心动图(intraoperative epicardial coronary artery echocardiography,IECAE)对8例CABG患者进行了术中监测,以探讨IECAE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1],对于严重纤维化或钙化性冠状动脉病变不能行PCI者,可采用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成形术 (PTCRA)[2].近年来,我院成功进行了3例PTCRA手术,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先红  陈玉成 《华西医学》2005,20(4):777-778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影响心功能的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包括扩冠、减少心肌氧耗、抗血小板及抗凝等;血管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等;以及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但是,对于冠脉远端的弥漫性病变、严重的多支病变和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奏效.因此,促进缺血心肌区域侧支循环的建立健全和动脉血管的新生,即治疗性血管生成,逐渐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1].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抑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抑郁的关系,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前后抑郁的变化。方法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2天、手术后(7±1)天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填写。结果试验期间15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其中117例确诊冠心病并完成手术前后SDS评定。不同病变血管支数和不同狭窄程度组间抑郁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冠心病患者手术前后抑郁患病率、SDS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准备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的患者手术前后抑郁患病率为44.8%、75.9%(P=0.016),SDS抑郁评分为48.75±10.21、52.90±8.29(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抑郁不能反应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②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大多数冠心病患者抑郁患病率及程度无影响,成功再血管化治疗不能减轻抑郁。③冠状动脉造影后准备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抑郁加重,对这部分患者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6.
杨清波 《临床荟萃》2013,28(3):339-341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冠心病患病率的不断升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越来越多.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常需要同时接受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内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治疗及口服抗凝药以预防支架血栓形成和心房颤动引起的血栓栓塞.全面评估这类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支架血栓形成风险、血栓栓塞风险和抗栓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并选择恰当的抗栓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现将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抗栓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很多病人对介入手术缺乏了解,不能很好地配合,以致于影响手术远期效果,所以,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自2005年1月起,我们选择26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通过健康教育,有效减少了出血、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再狭窄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关系,评估心肌缺血总负荷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110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十二导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70%~99%组(A组)、50%~70%组(B组)、〈50%组(C组)和正常组(D组)。A组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含多支病变,B组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含双支病变,C组为单支冠状动脉有狭窄而不能确诊冠心病,D组为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通过十二导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24h心肌缺血总负荷。结果: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心肌缺血总负荷显著增加。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增高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心肌缺血总负荷对评价冠心病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症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由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以有效降低AMI的病死率,已成为较多医院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PCI术既不能消除冠心病危险因素,也不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因此仍面临冠状动脉再狭窄及缺血等风险。近年来,心脏康复治疗对PCI术后患者的获益程度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内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43例ACS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院内死亡5例(11.6%),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未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或)溶栓治疗;好转出院38例(88.4%)。结论ACS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临床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采用抗血小板、抗凝血酶及溶栓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1.
王少雄 《新医学》2009,40(11):740-741
冠状动脉穿孔是PCI中少见的严重并发症。该文报道1例PCI出现冠状动脉穿孔后转运至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抢救成功的病例。该例因心肌梗死行左回旋支支架置入术时出现冠状动脉穿孔、急性心包填塞,患者意识丧失,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经充盈球囊封闭穿孔、心包穿刺引流、输血、应用升压药等稳定病情,于出现穿孔后3h开始转运,并于穿孔9h后开始CABG,手术成功。该例提示,在不具备CABG条件的医院,行PCI出现不能闭合的冠状动脉穿孔后应及时行心包穿刺,稳定生命体征后尽早转运至最近的具备CABG条件的医院手术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有冠状动脉迂曲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51例冠状动脉造影胸痛患者分为冠状动脉迂曲组39例和无迂曲组12例,观察两组胸痛发作情况、临床用药效果、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与无迂曲组相比,冠状动脉迂曲组多为典型的劳累型心绞痛,β受体阻断药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有效。结论冠状动脉迂曲患者可出现典型的劳累型心绞痛,β受体阻断药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有效,冠状动脉造影对鉴别诊断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933-934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患者1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血栓抽吸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急性期死亡率为1.14%、恶性心律失常率为2.27%、急性心力衰竭率为2.27%、心源性休克率为3.41%,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良好。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是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20年5月—2021年6月接诊的16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DS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根据DSA检查结果进行介入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冠状动脉情况。结果:16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进行DSA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其中正常患者占20.63%,狭窄面积≥50%的患者占79.37%。在127例狭窄患者中,右侧冠状动脉优势型患者占60.63%;左侧冠状动脉优势型患者占10.24%。在127例冠心病患者中,受累血管共有364支,421处,其中单支病变患者占35.43%;2支病变患者占26.77%;3支及以上病变患者占36.22%;重度狭窄以及闭塞患者占37.01%。127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受累部位及支数分布:右冠状动脉受累103支(28.30%),左冠状动脉受累5支(1.37%),前降支受累154支(42.31%),左回旋支受累102支(28.02%)。根据DSA检查结果进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Judkins法和桡动脉法对 5 1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依据病变程度、部位 ,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  5 1例患者中确诊冠心病 35例 ,阳性率 6 8.6 % ,其中 15例患者置入支架 2 6枚 ,2例合并左主干病变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论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之一 ,可为冠心病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造影 (CAG)和内支架置入 (CASI)治疗对冠状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10 82例冠状动脉造影及 434例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检出 12例冠状动脉夹层患者 ,均行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12例冠状动脉夹层患者全部成功置入内支架 ,夹层闭合 ,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冠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夹层的最佳方法 ,而内支架置入对治疗冠脉夹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72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患者的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心电图、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72例患者诊断无特殊意义,冠状动脉造影可确诊,治疗因症状不同而异。结论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开主动脉患者通常不引起任何症状,需要根据症状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行介入治疗时造影导管的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强化治疗组(n=18)和常规剂量组(n=18)。强化治疗组予瑞舒伐他汀20 mg/d,常规剂量采用舒伐他汀10 mg/d,疗程6个月。评价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利用腺苷负荷超声记录左前降支远端血流频谱。结果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强化治疗组较常规剂量组明显增加(3.65±0.94比2.29±0.06,P<0.05)。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采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冠状动脉贮备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再次发作心肌缺血事件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4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复发心绞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糖尿病患者为156例(28.6%),较非糖尿病患者搭桥术后心绞痛复发时间短(P<0.05).266例患者药物治疗(48.8%).247例接受再次介入治疗(45.3%),32例行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1个月内复发症状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乳内动脉闭塞37.5%,1~12个月大隐静脉桥狭窄16.3%,闭塞15.2%,左乳内动脉狭窄15.3%.>1年后症状复发桥血管闭塞以静脉桥为主.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搭桥血管的类型影响再次冠状动脉治疗的必要性和倾向性.  相似文献   

20.
辅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患者在给予药物综合治疗仍不能满意控制症状后加服通心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三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0例)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0%,而对照组仅为56.9%。治疗组对心绞痛的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服通心络,对于在药物综合治疗后不能满意控制症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取得了有效的症状控制率,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