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燕素芳  戚秀娟 《医学信息》2019,(22):100-102
目的 分析腹腔镜在瘢痕子宫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8例,依据子宫是否瘢痕分为瘢痕组和非瘢痕组,各4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以及1次剖宫产与2次或以上剖宫产患者手术指标和并发症情况(术中出血量>500 ml、膀胱穿孔、盆腔血肿、阴道残端出血)。结果 瘢痕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非瘢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非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与非瘢痕组的1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次剖宫产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2次或以上剖宫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次剖宫产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与2次或以上剖宫产患者的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应用于瘢痕子宫全子宫切除术中难度大于非瘢痕子宫,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但仍具有良好的安全可行性,且多次剖宫产患者在有经验的医生操作下,仍可经腹腔镜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瘢痕子宫妊娠足月孕妇分娩方式和措施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瘢痕子宫妊娠足月孕妇共计83例.观察前次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子宫切口位置,回顾孕妇前次剖宫产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结果 阴道分娩成功15.66% (13/83),再次剖宫产84.34% (70/83).结论 对有明显的产科指征,如骨盆狭窄、胎位不正、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选择剖宫产;对于估计可以阴道分娩的孕妇要做好心理指导,增强其自信心,解除孕妇对阴道分娩的恐惧心理,提供阴道试产机会,保证母儿的共同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期间16例CSP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结果 子宫前壁峡部瘢痕处可探及孕囊回声或非均质包块回声,峡部肌层变薄,局部膨出,彩色多普勒示瘢痕处血流丰富.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诊断子宫瘢痕妊娠具有对病变敏感、无创、可重复等特点,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剖宫产瘢痕妊娠病(CSP)灶切除与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手术组(52例)和清宫组(58例),手术组行瘢痕病灶切除术,清宫组同期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血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第1次月经量改变情况。结果 手术组平均出血量为(80.59±17.12)ml,高于清宫组的(8.65±1.5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血HCG下降至正常时间为(22.40±7.45)d,少于清宫组的(31.80±8.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宫组有9例出现术后第1次月经量减少,手术组无患者发生月经量改变。结论 瘢痕妊娠病灶切除与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的住院费用相当,但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有瘢痕持续存在、术后血HCG下降缓慢、部分患者出现月经量减少的缺点,故对于肌壁厚度<4 mm,有再生育要求的CSP患者,瘢痕病灶切除术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三种方法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瘢痕子宫孕妇120例,孕周14-24周,随机分为三组;A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B组: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100mg;C组:单用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入法引产.结果 用药至宫缩开始时间,总产程,产时产后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引产成功率等;A组,B组无明显差异,但与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艾(P<0.05).结论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在排除了禁忌症后,联合米非司酮应用方法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指妊娠孕囊、受精卵或者胚胎着床于上次剖宫产切口瘢痕处。近年来剖宫产比率增高,剖宫产瘢痕妊娠比列也明显增高。超声能直观检测孕囊的位置、大小、血流来源及切口的形态与切口的正常的肌层厚度。临床根据超声表现来做出相应的正确处理方式:药物预处理+B超监测+宫腔镜下胚物组织清除术,腹腔镜/开腹行子宫病灶切除+缺陷修补术。本文统计六年来我院阴道彩超发现的剖宫产瘢痕妊娠及相应临床治疗的病例,得出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三项指标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对临床的治疗有很积极的指导作用,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并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切口术后是否发生感染,计算其感染率;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80例瘢痕子宫产妇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破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破裂病例20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0例妊病例中,6例为接受子宫体部剖宫产后出现的完全性子宫破裂,14例为接受子宫下部剖宫产后的不完全性子宫破裂,经处理后未有孕产妇死亡。均对全部入选患者进行子宫切口周围的瘢痕组织进行修剪复原,保留子宫。5例围产儿死亡,死亡率为2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破裂应引起充分的重视,采取手术时应适当放宽指征,有效对母婴预后进行改善。此外B超在诊断瘢痕子宫妊娠不全破裂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S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16例,分析其B超检查、治疗相关预后情况.结果 14例保守治疗治愈,2例保守治疗失败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 CSP是一种严重危害孕妇的并发症,一旦确诊断,应尽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其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17例,根据是否并发产后出血分为观察组(137例,发生产后出血)和对照组(80例,未发生产后出血)。同时收集产妇分娩孕周、孕次、子宫瘢痕厚度等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血清TIMP-1、TGF-β1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TGF-β1和TIMP-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1和TIMP-1表达水平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血清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IMP-1与TGF-β1表达呈负相关(r=-0.935,P<0.05)。观察组分娩孕周<40周、子宫瘢痕厚度<4 mm、刮宫...  相似文献   

11.
刘礼 《医学信息》2018,(2):109-11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影响分娩结局的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患者为观察组,包括阴道分娩者49例(A组),再次剖宫产者51例(B组)。另挑选同期非瘢痕子宫足月分娩的产妇(110例)为对照组。对比A组与B组临床效果及影响瘢痕子宫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 A组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且A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B组高,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先兆子宫破裂、社会因素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后影响瘢痕子宫妊娠结局的因素的因素比较多,如先兆子宫破裂,必须对这些危险因素给予恰当的控制,方可达到改善分娩结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子宫载荷(腹压和子宫重量)时子宫韧带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获得各韧带对子宫载荷变化的敏感度。方法 建立后位子宫及其附属韧带的三维模型并导入ABAQUS软件,设置载荷和约束,并计算子宫韧带的应力和变形。结果 腹压和子宫重量单独或同时变化会引起子宫韧带的拉伸变形,变形和应力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且主要分布于各韧带中下段或与子宫的连接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集中于各韧带与子宫或盆壁的连接处,并且子宫重量比腹压对各韧带的影响程度大。腹压单独或与子宫重量同时变化时,各韧带所受应力及对载荷变化的敏感度从大到小依次是骶、阔、主、圆韧带,子宫重量单独变化时排序从大到小依次是骶、主、圆、阔韧带,而各韧带变形及对载荷变化的敏感度排序保持不变,且从大到小依次是阔、圆、骶、主韧带。结论 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各子宫韧带对子宫载荷变化的敏感度,研究结果与临床资料相符,可为临床手术方案优化和发病机制探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厚度垫底材料对充填后牙体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用正常形态下颌第1磨牙,基于MicroCT扫描建立Ⅰ类洞充填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选择Vitrebond和Dycal作为垫底材料,分别考虑4种不同的厚度(0.5、1.0、1.5和2.0mm),施加250N的咬合力,对各模型中牙体、充填体和垫底材料的最大/最小主应力进行比较。结果 Dycal垫底,厚度为2.0mm,牙体的最大主应力峰值超过其抗拉强度,垫底材料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峰值分别超过其抗拉和抗压强度;垫底厚度为1.5mm和2.0mm,充填体的最大主应力峰值接近其抗拉强度的90%。Vitrebond垫底时,各材料的最大主应力峰值也都在1.5mm或2.0mm时达到极值。结论从防止充填后牙体折裂的角度,建议临床上采用较薄的垫底层厚度,取0.5~1.0mm。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上颌窦黏膜形变温和均匀是减少骨挤压式上颌窦提升手术中黏膜穿孔的重要因素。 目的:比较两种直径种植体对上颌窦黏膜形变的影响。 方法:在ANSYS有限元软件的特定单元中分别建立直径4.1 mm和4.8 mm的ITI种植体与厚0.3 mm的上颌窦黏膜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上颌窦提升手术抬高黏膜,根据大变形理论计算不同提升高度黏膜表面Von mises应力值。 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最大Von mise应力发生在黏膜中心,最小Von mise应力发生在黏膜边缘。两种直径种植体对黏膜中心作用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对黏膜边缘作用力,直径4.8 mm种植体较4.1 mm种植体具有更加均匀温和的作用力。因此,在骨宽度允许的情况下,直径4.8 mm的种植体更适合用于骨挤压式上颌窦提升手术。  相似文献   

15.
背景:如何避免闭合式上颌窦提升种植治疗中医源性上颌窦黏膜穿孔等并发症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目的:以有限元法比较闭合式上颌窦提升种植治疗中不同上颌窦黏膜厚度对黏膜穿孔的影响。 方法: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SHELL63单元中分别建立0.3,0.5,0.8 mm厚度上颌窦黏膜与4.2 mm直径种植体的有限元模型,模拟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手术抬高黏膜,根据大变形非线性理论计算3种厚度上颌窦黏膜中心Von Mises最大应力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通过对3种厚度上颌窦黏膜提升1-5 mm的形变与应力分析,发现上颌窦黏膜高变形区发生在黏膜顶端中心,在黏膜提升1-4 mm时,最大应变值曲线变化温和,在大于4 mm高度后曲线斜率明显增加;在上颌窦黏膜提升5 mm之内,0.3,0.5,0.8 mm 3种厚度黏膜中心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上颌窦黏膜提升高度大于4 mm之后,黏膜弹性拉伸大幅增加,增大了穿孔的概率;对于上颌窦黏膜厚度为0.3-0.8 mm需要进行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治疗的患者,其所面对的黏膜穿孔风险是无差别的;而上颌窦黏膜厚度小于0.3 mm的患者,要更加慎重地选择上颌窦提升方案以防止黏膜穿孔的发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6.
疤痕子宫孕妇晚期妊娠阴道分娩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晚期疤痕子宫孕妇经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孕晚期疤痕子宫孕妇经阴道分娩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疤痕子宫自然临产组(n=38)、疤痕子宫计划分娩组(n=42),并设定对照组(n=50)。比较3组间的分娩结局如产后出血量、胎盘胎膜滞留率、是否存在子宫破裂、急产率及钳产率等情况。结果自然临产组有9例(23.68%)孕妇以钳产术缩短第二产程终止妊娠,而计划分娩组则有8例(19.05%),均高于对照组3例(6.00%),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然临产组孕妇钳产率又稍高于计划分娩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临产组总产程〈3h者有9人(23.68%),急产率高于计划分娩组(2.38%)及对照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孕妇产后出血量、胎盘胎膜滞留率以及非计生引产胎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子宫破裂及新生儿重度窒息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疤痕子宫并非阴道试产的绝对禁忌,产前超声检查子宫下段疤痕区域的良好连续性及低位钳产术是其阴道试产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颈椎旋转手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风险。方法 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SI)模型。采用FSI模型模拟颈椎旋转手法对颈动脉斑块和管腔的拉伸形变。记录斑块和管腔的血流最大剪切力(flow shear stress, FSS)、最大壁面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 WSS)、最大斑块壁应力(plaque wall stress, PWS)、壁面拉应力(wall tensile stress, WTS)和壁面压强(wall pressure, WP)等力学参数。结果 在颈动脉16%拉伸形变下,斑块最大WSS为40.54 Pa,此处斑块可能表皮损伤;最大PWS为66.16 kPa,远小于斑块破裂阈值;内部纤维帽最大WTS和最大应变分别为156.75 kPa和0.56,大于破裂应变范围,能达到断裂临界值;管腔最大WTS为1 040.30 kPa,已接近中膜破裂阈值,可能会引起血管损伤。结论 颈椎旋转至生理极限位后,颈动脉拉伸可能造成斑块表皮组织破坏导致脱落,斑块内部会形成损伤、溃疡和出血以及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手性蜂窝夹层结构椎体植入物的应力分布规律,为指导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建立三韧带手性蜂窝夹层结构椎体植入物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正交实验法和面内外尺寸效应分析进行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并分析 5 种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和应力分布。 结果 应力峰值最小的结构参数组合为:胞元壁厚 0. 28 mm,面板厚度 0. 8 mm,胞元高度 0. 2 mm,韧带长度 0. 6 mm,应力峰值出现在蜂窝层边缘靠近上下面板的部分,最大应变位于上面板边缘未受蜂窝芯子支撑的部分。 结论 优化设计后的手性蜂窝夹层结构满足人体生理载荷,植入椎体后应力峰值比正六边形蜂窝夹层结构更小,应力分布更均匀,适合作为椎体植入物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下颌骨髁突缺损有限元模型,研究新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及位移改变。 方法 运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ANSYS软件建立含完整牙列的下颌骨右侧髁突缺损有限元模型并分析新型人工颞下颌关节在模拟咬合力加载的情况下假体及下颌骨硬组织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情况。 结果 下颌骨整体等效应力值均低于20 MPa,最大形变值不超过0.05 mm。 结论 新型人工颞下颌关节能避免过大应力导致的假体断裂和骨质吸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