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中国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为不断促进该领域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检索得到的文献进行分类研究。结果 共检索得到2013—2017年中国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文献23410篇,主要为期刊论文、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国内及国际会议论文以及报纸类型的文献,数量分别为18081篇、2750篇、2193篇以及311篇,构成比分别为77.24%、11.75%、9.37%以及1.33%。不同科技期刊、学位授予机构、学术团体、报纸等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的规模和影响力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在推动骨质疏松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中国研究者应更加注重高水平、高质量骨质疏松研究平台与科研载体培育和建设,通过开展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孕育高质量的科技产出,为实现中国骨质疏松相关研究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3—2022年全球范围内股骨头坏死的相关研究现状,并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方法: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检索2003年1月至2022年12月发表的与股骨头坏死相关的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和文献计量在线分析平台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VOSviewer1.6.15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到4155篇文献,其中研究类文献3738篇,综述类文献417篇。全球股骨头坏死领域文献数量呈逐年波动性增加趋势;中国是发表该领域文献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文献的平均引用量相对较低;美国为发表股骨头坏死相关文献总引用量最高的国家,且中美两国间的相互合作较多;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刊载的文献数量最多,共有150篇;上海交通大学发表130篇,是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机构;Takuya Yamamoto教授是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研究者。在共现分析中,股骨头坏死相关的关键词可分为4类:坏死机制研究、治疗方式研究、晚期并发症研究和病因学研究。结论:随着股骨头坏死发病率和患病人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Ilizarov技术在中国大陆的引进与发展情况.[方法]以在中国已发表有关Ilizarov技术医学论文及会议记录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或与有关作者联系相结合,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由两名研究人员进行背对背检索,通过阅读文献的题目及摘要进行初筛结果的检索,然后阅读全文,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纳入每一篇论文,去除交叉重合文献及与该课题无关的文献.对每个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Ilizarov技术引入中国的途径源于俄罗斯、日本、北美、欧洲(主要是意大利、英国);(2)中国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1994年出现高峰,2000年后依次递增;(3)刊登Ilizarov相关文章数量前十名的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65篇;《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4篇;《中国骨伤杂志》14篇;《中华创伤骨科杂志》14篇;《中华骨科杂志》13篇;《中华外科杂志》9篇;《临床骨科杂志》8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7篇;《实用骨科杂志》6篇;《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6篇;(4)国内单位发表的有关Ilizarov的SCI文章:湘雅医院5篇;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3篇;北京积水潭医院2篇;第四军医大学1篇;中国医科大学1篇;同济大学1篇;(5)发表Ilizarov相关文章数量前十名作者(第一作者):秦泗河51篇;吴其常12篇;赵宝权8篇;楼跃6篇;陈建文6篇;邓京城6篇;夏和桃4篇;许瑞江4篇;夏榕圻4篇;张群4篇;(6)论文他引用率最高的前10篇论文,其中秦泗河占了8篇,整形外科论文1篇.[结论]Ilizarov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从不同的境外引入中国,随着相关培训班的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交流,国内学习、应用Ilizarov技术的骨科与整形外科医生呈明显增多趋势.秦泗河、夏和桃医生和《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对Ilizarov技术在中国的临床应用与学术推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文献汁量法总结我国近21年发表的乳房再造(BR)文献,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以"乳房再造"为检索词,从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题录,阅读原文,按手术方式、研究方向、刊文期刊、发文机构等行计量分析.结果 共获检247篇,主要发文期刊、发文机构、作者、地区的发文数量、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等依次是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5篇,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46篇,亓发芝9篇,北京56篇,背阔肌皮瓣和腹直肌皮瓣BR为主,即刻乳房再造为主要手术时机等.结论 根据我围近21年发表的BR文献概况,背阔肌皮瓣的即刻乳房再造术是目前我国BR的主要方式.保乳术后IR很可能成为BR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国内质性研究的护理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国内有关质性研究的护理文献的相关情况.方法 检索截至2008年12月的CNKI、万方和维普3个数据库医药卫生期刊中有关质性研究的护理文献,并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003~2008年文献134篇,主要收录于17种护理专业期刊(125篇,93.28%).调查对象主要为患者(52篇,38.81%)和护士(36篇,26.86%),研究内容主要为临床护理(77篇,57.46%).127篇(94.78%)文献单独使用质性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 以访谈为主(108篇,80.60%),资料分析方法 以自行实施为主(67篇,50.00%).结论 国内的护理质性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但存在质性研究应用较少、质性研究方法 单一、质性与量性联合研究不足、质性研究的严谨性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并分析近二十年国内的前列腺炎研究动向.方法:检索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核心期刊集中前列腺炎文献,用Excel,Citespace及VOSviewer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 216篇原始研究文献,关键词3 271个.其中频次3次及以上的占比12.9%,前5位是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炎、chro...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国内护理领域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发表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以期规范研究过程和报告方法.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找涉及护理领域的所有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检索时限从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查文献,并采用PRISMA评价量表对纳入文献的报告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220篇文献,其PRISMA评分为8~26(20.37±3.10)分.其有14篇(6.36%)得分≤15分,属严重的信息缺失;109篇(49.55%)评分16~21分,有一定的报告缺陷;97篇(44.09%)评分22~27分,属于高质量文献.纳入文献中报告质量不足主要集中在方案和注册(100%的文献未报告)、单个研究存在的偏倚(9.09%未报告)、资金支持(70.00%未报告)等.结论 目前国内护理领域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学质量处在中高质量水平,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建议研究者合理利用PRISMA报告条目进一步规范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以提高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实施和报告水平.  相似文献   

8.
梅花  周立 《护理学杂志》2011,26(21):85-87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STJ)》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出文献共计381篇;文献年度变化基本呈稳定状态;文献广泛分布于183种期刊,排名前12位的期刊载文占文献总量的39.11%;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省份发文225篇,占文献总量的59.06%;以第一作者发文2篇以上的著者共发文14篇,占总发文量的3.67%;文献的合作度为2.04,合著率为57.74%;有基金资助的文献12篇,占所有文献的3.15%;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以临床实践的经验介绍和现状及问题分析为主,分别占文献总量的29.66%、28.61%。结论我国护理继续教育研究的文献年发文量稳定,期刊分布合理,地域分布广泛,核心作者未形成,文献合作度和合著率低,资金资助少,研究的内容局限,研究者需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近十年国内外关于胆囊癌的研究热点及现状.方法:通过检索英文PubMed数据库及中文万方数据库中2010~2020年关于胆囊癌的文献,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采用gCLUTO软件进行双向聚类分析.结果:PubMed数据库中关于胆囊癌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2691篇,万方数据库3940篇.检索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并分析国内肿瘤患者并发焦虑研究中随机对照试验文献(RCT文献)的研究状况。方法检索2000~2009年收录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肿瘤患者并发焦虑的RCT文献,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85篇,文献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干预对象所患肿瘤部位为生殖系统最高(35篇),干预实施者为临床护士71篇、临床医生及其他人员14篇;以综合性干预方法为主53篇。结论科研设计及撰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干预对象有待均衡;干预实施者职能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干预方法须重点强调可重复干预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方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治疗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文献,设定筛选条件,筛选有效中药处方,并对方药名称进行规范,应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算法对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核心用药及组方规律进行探讨研究及系统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文献共127篇,共涉中药160味,药物出现总频次1 459次。共提取出药物组合公因子10个,采用组间联接的聚类分析方法共得到5类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的核心用药组合为12组。结论血瘀型骨质疏松症血瘀型骨质疏松症为本虚标实之证,与肝脾肾有关,与肾脏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中应当把握以肾虚为要,以瘀实为次,补虚为先、攻邪为次;同时兼顾肝脾,重视补气及行气药物的应用,气血并调。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但西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不良反应较多,因此应当发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优势。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在体合骨;脾为后天之本,在体合肉,主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二脏具有先后天相互资助的关系,二者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阳气的激发、推动。"重阳思想"作为中医认识疾病的重要思想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为阳主阴从观,认为治疗疾病应注重顾护阳气,并善用温阳之品。该文从"重阳思想"的角度出发探讨脾肾阳虚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关系,结合现代医学对温肾健脾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阐释,认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重视温肾健脾。由于目前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尚且不足,认为今后可以加强对温肾健脾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发掘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的结合之处,以发扬中医药理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近20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位和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对文献中涉及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位、处方进行筛选、整理后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1.5.4软件,对病位经行频次分析,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式研究分析促进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术后康复的中药使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科学文献等数据库近20年关于OVCF术后应用中药的文献,经筛选提取后建数据库。运用数据可视化、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分析纳入中药的使用频次和药物组合规律。结果经严格筛选得到相关文献95篇,纳入76个不同处方,含127种中药。其中频次最高的中药为当归、熟地黄、杜仲、骨碎补、黄芪、续断、淫羊藿、茯苓、山药、牛膝、白芍、山茱萸、川芎,"四气"分类中最多为温性药。"五味"中频次最高为:甘味药、苦味药、辛味药。归经分类以归肝经、肾经、脾经最多。功效分类以补阳药、活血化瘀药、补气药、滋阴药、补血药为主。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关联规则分析2种药的关联有6条,3种中药的关联有4条。高频药物关联网络分析得到3个强关联。结论中药促进OVCF术后康复多使用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多归于肝、脾、肾三经,药性味多甘、苦、辛味与温性;药物之间配伍的原则总体以"补虚化瘀"为核心,兼以滋阴、壮阳、补气活血、祛瘀止痛等。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易发脆性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障碍疾病。中医学认为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病机,因此以补肾壮骨为主要治法已达成普遍共识。笔者通过大量文献搜索发现,脾虚在骨质疏松症的致病过程中亦起着关键作用。肾、脾两脏为先后天之本,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根本所在。因此本文着眼于“脾肾相关”理论,从中医基础理论、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等角度综述其防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科学内涵,并试探讨中医“脾肾相关”理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找寻中医基础理论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理论渊源,优化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方案,为更好得将祖国医学运用于临床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使破骨细胞骨吸收的速度快于成骨细胞骨形成,从而引发进行性骨质流失。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肉,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共同促进骨骼的生长,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多以脾肾渐虚为本,又因元气亏虚、肝气郁结、久病入络而致血行瘀滞,形成本虚标实之证。因此,笔者基于“脾虚为本、血瘀为标”思想探讨PMOP的病因病机,并凝练出“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之治则,从现代医学角度探讨这一治则的合理性,并在此治则的指导下探讨治未病3个阶段的防治思路,最后对中药和针灸防治PMOP进行综述,以期扩展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为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高转化型代谢性骨病,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水平及质量。中医认为本病与肝、脾、肾脏腑亏虚及血瘀等关系密切。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复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骨代谢水平,增加患者的骨密度,同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笔者就中药复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药复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数据支持及指导,为今后中药复方开发及靶向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思路。以期指导临床辩证用方,提高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医“虚不受补”理论的起源和内涵,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则治法。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有关“虚不受补”理论和中医药治疗PMOP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献,从中医学角度进行系统的梳理及深入分析。结果 “虚不受补”理论起源于陈士铎编纂的《本草新编》,经后世医家继承和发展使其内涵日趋完善,根据其理论可将PMOP病因病机归属于“虚”和“瘀”两个方面,采用补肾、健脾、活血的治则治法,相关临床文献和实验文献也证实了该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结论 “虚不受补”理论在指导POMP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期待能探寻出新的诊疗思路,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研究近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中医研究骨质疏松症的近况进行了综合性评述。认为:中医近年来通过借助一些现代医学手段,无论在发病机理、辨证分型及治疗等方面,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理论方面,通过多位学者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中医理论中肾主骨及骨的强健、脆弱与肾的关系有一定的科学性。在辨证分型方面,除了肾虚型,尚有气滞血瘀、肝郁、脾虎等证型,使分型趋于更加全面、合理。在治疗方面,通过大量的临床及动物试验,以及与治疗此病的西药进行对比,提示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内在物质基础,可能与调节机体内分泌、免疫、微量元素等系统有关,并可看出中药治疗此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且副作用少,宜于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探讨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 势,为其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检索2010年6月-2022年6月中医 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突现分析,并 绘制相关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361篇,涉及的关键词有中药、儿童、龙牡汤、临床观察、辨证论治、临 床研究、针刺、生活质量、中医药、中医证型、中药药浴、中医。热点关键词为儿童、辨证论治、生活质 量、龙牡汤。聚类分析所产生的主要聚类有儿童、血虚风燥、龙牡汤、辨证分型、心火、生活质量等。突 现强度位于前3位的关键词为龙牡汤、针刺、中医药,其次分别为用药规律、辨证论治、中药、湿疮、血 虚风燥、健脾化湿等。结论 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儿童、血虚风燥、龙牡汤、辨证分 型、心火、生活质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