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山东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 分析其剂量变化趋势, 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测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实验检测和质量控制, 对山东省所辖16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的全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结果, 采用SPSS 23. 0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25 523人, 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8 mSv, 不同年份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2 815.91,P<0.001), 人均年有效剂量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医学应用中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 为0.55 mSv, 医学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10.37,P<0.001);工业应用中测井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 为0.37 mSv, 工业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48.07,P<0.001)。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工业应用中放射工作人员, 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11-2018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基本情况,分析其变化趋势,为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我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11-2018年监测江苏省放射工作人员共176 134人,总年集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江西省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情况,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4-2018年江西省医疗机构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工种包括诊断放射学、放射治疗、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统计分析江西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结果 本次共调查23 833人次,平均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16 mS...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湖北省2009-2018年间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布情况,预防和控制放射性职业照射的风险.方法 以2009-2018年委托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为研究对象,共50 070人.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采用热释光方法监测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当...  相似文献   

5.
本单位自2005年初对全市开展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7年十堰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我市放射卫生防护的监督、监测和管理水平,给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防护提供剂量依据,我们对市辖7个县市区的510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一、材料和方法仪器用RGD3型热释光剂量测定仪,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的HW3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并分析2017年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析,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我国从事医学应用和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相关数据,运用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Bonferroni法进行分析。结果收集2017年从事医学应用和工业应用工作人员共361727人,医学应用人数占81.6%,工业应用人数占18.4%。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353和0.270 mSv,从事医学应用的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工业应用(Z=48.547,P<0.05)。医学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间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36.217,P<0.05),从事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类别(Z=2.877~26.967,P<0.05)。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361、0.397和0.308 mSv。工业应用中,从事工业探伤和测井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其他5类工业应用职业类别(Z=4.172~36.908,P<0.05)。结论我国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满足国家法规标准要求。从事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工业探伤和测井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相对偏高,应进一步加强相关辐射防护措施、设施等,以减少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 1986年以来对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工业厂矿等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开展了个人剂量监测 ,现对 1996~ 1999年的个人剂量结果进行分析。一、仪器和方法选用LiF(Mg ,Cu ,P)热释光元件 ,配备相应的剂量盒 ,并对剂量计、测量仪器系统进行仔细刻度。监测前元件进行退火处理。剂量计均由市卫生防疫站放射卫生科负责发放、回收 ,送省放射防护所测读 ,监测周期为 3个月 ,监测方法按《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的要求进行。二、结果和分析1 1996~ 1999年荆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见表 1。由表 1可见 1996~ 1999年人均…  相似文献   

9.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对放射工作人员和放射场所防护效果评价具有指导意义。笔者在2002年~2003年对西安市:1263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进行监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控制职业照射的剂量水平,我省从1986年起采用热释光剂量测定方法开展全省性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剂量监测元件是硅酸镁(Tb)和硫酸钙(Tm)。监测周期为3个月,每年测四次。1987年底,有8个市报告了4158名人员的有效监测数据.这些人员中,男性3343名,女性815名。他们分布在12种专业中,其中医用X线诊断2338名,工业探伤1301人,两者总和占总人数的87.5%。各种职业人员的年剂量当量在0.09~6.86mSv内,平均年剂量当量1.60mSv。有83人的年剂量当量达15mSv以上。总集体剂量当量为6.7man·sv。94.4%的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低于年剂量限值的十分之一。这些结果表示我省放射工作人员率的工作场所防护效果较好,人员工作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外照射个人监测异常结果及调查,分析异常结果剂量区间分布、职业类别分布、不同职业类别异常结果发生率、异常结果发生原因以及异常值高低的影响因素,为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医院放射防护管理提出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我国19个省份上报的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监测结果超过1.25 mSv的389例异常结果数据及相关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异常结果的剂量分布区间主要在1.25~5 mSv;诊断放射学工作人员异常结果占比最高,为59.64%;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异常结果发生率最高,为4.17‰。异常结果主要是不规范佩戴或操作个人剂量计导致;东部地区的异常值较其他地区高,中位数为6.41 mSv;原因不详组异常值较其他组高,中位数为10.32 mSv。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意识;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需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数据的剂量、职业类别和异常原因分布情况,为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质量和改善医疗机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的"放射诊疗机构职业健康系统"收集2020年度全国医疗机构单个监测周期个人剂量监测值超过1.25 mSv的个案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20年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结果,为规范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子系统,收集2020-2022年度河南省18个省辖市168家医疗机构410名放射工作人员516个单个监测周期个人剂量监测异常结果,对异常结果涉及放射工作人员的性别、年龄、工龄、职业类别、所在医疗机构级别、剂量计佩戴是否规范等情况进行分组,分析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影响因素。结果 2020-2022年度河南省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结果发生率分别为6.83×10^(-3)、5.22×10^(-3)、6.30×10^(-3)。异常结果主要分布于男性放射工作人员(占66.83%)、诊断放射学(59.51%)和介入放射学(34.63%)相关岗位、三级(54.39%)和二级医疗机构(36.34%)。不规范佩戴剂量计和规范佩戴剂量计情况下,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和不同职业类别之间异常结果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6.56、32.96、177.15,P<0.05))。因工作量增加导致"受照剂量异常"的放射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中位数为3.95 mSv,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高于放射治疗学工作人员(4.45、2.91 mSv,Z=5.07,P<0.05)。结论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教育和培训,规范个人剂量计佩戴;重点关注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亚太地区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分析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个人剂量监测能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阐述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亚太地区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比对方法,对于各照射组分别从相对误差、负相对误差比例、变异系数和固有误差4个方面分析了比对结果,对于总体结果从各照射情景及各参与者响应值R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标准、技术导则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进行讨论。结果 共有22个国家的30个个人剂量监测机构参加了本次比对。所有测量结果的响应值R在0.67~1.50范围内,平均值为0.96±0.16(1σ);4个照射组测量值的整体相对误差分别15.5%、16.4%、19.1%和16.6%;各照射组R的中位数与平均值相近且均接近于1.0,整体上R的分布偏向于1.0以下;24家参与者响应分布偏向1.0以下的有15家,占总数的62.5%。结论 所有参加机构均达到了本次比对要求,但在剂量系统校准、质量控制及不确定度分析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建议可通过加强量值溯源和检定校准的多样性、了解现场使用场景和优化剂量计性能、系统科学评估不确定度来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机构外照射剂量监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2018—2022年包头市某钢铁企业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分析影响年剂量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用人单位放射防护水平和修订法规标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9)要求,对2018—2022年包头市某钢铁企业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3个月为1个监测周期,连续监测4个周期,对监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共调查该企业下属的10家用人单位放射工作人员1 360人,期间的年剂量范围为(0.500~0.844) mSv,人均年剂量算数均值为0.676 mSv。专职管理岗,如安全员和放射检测员等,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986 mSv,高于一线的轧钢工、司泵工、连铸工(0.698 mSv),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56.89,P<0.001)。女性放射工作人员多接触射线装置,两者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男性,后者多接触密封源,两者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821 和0.691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3,P<0.001)。结论 包头市某钢铁企业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女性和一些岗位工人的年剂量相对偏高,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管理,提高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