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学荣  张榜硕  陈永平 《安徽医药》2019,23(8):1674-1676
目的 观察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 按纳入标准,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RA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艾拉莫德组使用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甲氨蝶呤组使用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治疗,记录两组病人治疗12周后的临床指标,包括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 结果 艾拉莫德组总有效率为96.66%,甲氨蝶呤组为93.33%,艾拉莫德组疗效优于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4.505,P=0.034)。艾拉莫德组与甲氨蝶呤组在治疗前的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2周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艾拉莫德组的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数值均低于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对难治性RA病人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优于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7,(6):769-772
目的:比较艾拉莫德分别联合甲氨蝶呤和双醋瑞因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RA)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98例R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每日2次+甲氨蝶呤片初始剂量10 mg,每周1次,2周后增加至12.5 mg,并于第2个周期加量至15 mg,每周1次。观察组患者口服艾拉莫德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双醋瑞因胶囊50 mg,每日2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时间、28个关节压痛数、28个关节肿胀数、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1(IL-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早期血流峰值(E峰)、左室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峰)、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晨僵时间、28个关节压痛数、28个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ESR、RF、IL-1、TNF-α、CRP、VEGF、MDA、TAOC、A峰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OD、E峰、E/A、LVEF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双醋瑞因治疗RRA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及降低炎症反应作用方面均优于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而两者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金骨莲胶囊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7.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骨莲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7(IL-17)、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43%vs 7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疼痛评分、关节压痛数和关节肿胀数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DAS28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RF、IL-17、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ES...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追风透骨丸联合艾拉莫德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在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2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饭后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饭后口服追风透骨丸,6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肿胀分级、20 m步行时间、WOMAC、VAS和DAS28评分及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6.47%和94.1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肿胀分级显著降低(P0.05),20 m步行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治疗组患者关节肿胀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0 m步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OMAC评分、VAS评分、DAS28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WOMAC、VAS和DAS28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7、类风湿因子(RF)、环氧化酶-2(COX-2)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追风透骨丸联合艾拉莫德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以及对C反应蛋白(CRP)、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R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甲氨蝶呤)和观察组(艾拉莫德+甲氨蝶呤),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10%比80.36%,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生化指标[CRP,PD-1,ESR,丙二醛(MDA)]的水平均更低(P<0.05),生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更高(P<0.05);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7.24%比10.71%,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CRP,PD-1,ESR水平,调节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尪痹胶囊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尪痹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7水平,及Th17比例、Th17/Treg值和Treg细胞比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69%(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双手握力上升(P<0.05),且治疗组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RF、Anti-CC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Th17比例、Th17/Treg值均降低,而Treg细胞比例均上升(P<0.05),且治疗组免疫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尪痹胶囊联合艾拉莫德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皮下注射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 mg/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关节症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17%、9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和晨僵时间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HAQ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37(IL-37)、类风湿因子(RF)和血沉(ESR)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到观察组(n=38例)和对照组(n=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泼尼龙与硫酸羟氯喹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甲泼尼龙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IgG含量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Ig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IgG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采用艾拉莫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可有效降低血清IgG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佳  梁翼  李敏  沙湖  王翠平  王磊  许静 《安徽医药》2022,26(1):183-187
目的 分析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对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关节软骨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四川省骨科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活动期RA病人11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拉莫德治疗,持续治疗18周.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28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评价指标(ACR20)缓解率、ACR50缓解率、晨僵时间、血清相关因子、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8周后,观察组病人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白介素-1β(IL-1β)、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DAS28评分(2.18±0.51)分、环氧合酶2(COX-2)(10.51±2.39)p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0.78±0.16)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21±0.31)pg/mL,低于对照组的(3.58±0.84)分、(14.25±2.61)pg/mL、(1.04±0.25)ng/mL、(6.83±0.64)pg/mL(P<0.05),观察组的ACR 20缓解率、ACR 50缓解率水平分别为77.59%(45/58)、ACR 50改善率为46.55%(27/58),均高于对照组的53.45%(31/58)和27.59%(16/58)(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6/58)与对照组的12.07%(7/5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能够有效缓解RA病人关节疼痛及临床症状,改善骨代谢状况,修复关节软骨细胞损伤,且不会增加病人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玄七通痹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玄七通痹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血清炎性因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病情活动度评价表(DAS28)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DAS28评分降低程度较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ESR、CRP、RF和TNF-α水平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玄七通痹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资生丸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分层抽样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资生丸,10丸/次,3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23%,比对照组的73.21%更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治愈时间、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黏膜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I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D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8、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TNF-α、IL-8、CRP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资生丸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降低血清IL-8、TNF-α、CRP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活络胶囊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在天津市泰达医院就诊的8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洛昔康片,7.5 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大活络胶囊,1.0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因子水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分(DAS28)。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高切血液黏度、血浆黏度、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高切血液黏度、血浆黏度、ESR、FIB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血清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DAS28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DAS28评分降低的更明显(P<0.05)。结论大活络胶囊联合美洛昔康片可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血流流变学水平,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短期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RA7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DFP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关节症状的变化情况,检测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d类风湿因子、血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7d肿胀和压痛关节数目较治疗前减少,治疗后1、3、7 d 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下降,且治疗后7d较治疗后1d下降明显(P<0.05).结论 DFPP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RA可降低患者IL-6、TNF-o的表达水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阿加曲班注射液,20 mg阿加曲班注射液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杏酮酯滴丸,8丸/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I指数评分和m RS评分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A2(TXA2)、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3%、96.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 RS评分明显下降,BI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hs-CRP、IL-6、TNF-α水平降低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XA2、ET-1水平均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TXA2、ET-1、NO水平改善较多(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调节血清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枳术宽中胶囊联合维酶素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南开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63例。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1.2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枳术宽中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病理学指标慢性炎症程度、活动性、萎缩度、肠化生、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06%)比对照组高(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慢性炎症程度、活动性、萎缩度、肠化生、HP感染评分明显减轻(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轻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的CRP、IL-1β、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PGE2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的CRP、IL-1β、TNF-α低于对照组,PGE2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联合维酶素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减轻胃黏膜症状,降低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皮下注射注射用依那西普,25 mg/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将A剂与B剂充分混匀后,室温下静置5 min,然后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1次/d,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歇20 d。两组患者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和骨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4%、91.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明显升高,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I)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骨密度(BMD)、B-ALP、NTX-I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确切,能显著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