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的脂质堆积细胞模型和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动物模型,探讨泽泻汤(Zexie Decoction)体内外改善NAFLD的药效,以LKB1/AMPK/PGC-1α通路为切入点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MTT结果显示泽泻汤对HepG2细胞活力无影响,泽泻汤剂量依赖性下调PA诱导的肝细胞培养基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降低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小鼠血浆ALT、AST及肝脏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尼罗红染色观察PA诱导的细胞内脂质沉积,P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蓄积显著增加,体外细胞脂质堆积模型诱导成功,泽泻汤有效改善P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堆积;小鼠肝脏油红染色结果同样表明,泽泻汤剂量依赖性减少HFD小鼠肝脏脂质堆积。线粒体膜电位染色显示泽泻汤能够逆转PA诱导肝细胞损伤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同时泽泻汤激活PGC-1α上调其靶基因ACADS、CPT-1α、CPT-1β、UCP-1、ACSL-1、NRF-1等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泽泻汤可体内外上调LKB1、p-AMPK、p-ACC、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综上所述,泽泻汤能够有效改善NAFLD,其机制可能与调控LKB1/AMPK/PGC-1α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2.
小檗碱对肥胖小鼠炎症因子分泌和炎症信号通路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文斌  刘佳  于希忠  赵娟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1):1474-1477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6周龄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C)和高脂组(HF).高脂组小鼠高脂饲料喂养13周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BM)、小檗碱低剂量组(BL)和小檗碱高剂量组(BH)并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其中BL组和BH组分别按50,150 mg·kg-1体重每天灌服小檗碱1次,NC组和BM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2周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OGTT结束后3 d,取血清,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6(IL-6)、脂联素的含量,并称取肝脏、附睾脂肪质量,检测肝脏、附睾脂肪中IKKβ表达以及IKK-β(ser181)的磷酸化水平.结果:BM组小鼠血清TNF-a,IL-6含量高于NC组,经小檗碱治疗后,无论是BL组还是BH组TNF-a,IL-6含量均下降,与BM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各组之间脂联素未见明显差异;BH组小鼠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中IKK-β的表达水平与NC组和BM组未见明显改变,但IKK-β(8er181)的磷酸化水平则明显下降;此外,小檗碱能够明显改善肥胖小鼠的糖耐量,降低体重和附睾脂肪含量.结论:小檗碱能够通过减少肥胖小鼠炎症因子的分泌和抑制炎症信号通路,这可能是其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研究鳖甲煎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小鼠肝脂质代谢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调控NASH小鼠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通过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C57BL/6小鼠建立NASH模型,给予鳖甲煎丸干预,通过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评价鳖甲煎丸对NASH小鼠的治疗效果,应用UPLC-Q-TOF-MS技术检测肝脏的脂质代谢物,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t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筛选差异脂质和主要生物标志物;结合生物标志物结果,利用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脂质代谢及炎性相关分子。结果表明,鳖甲煎丸能显著降低NASH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水平和肝组织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含量,抑制肝脏脂滴堆积、肝细胞气球样变和纤维化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及血液黏稠度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出12只为正常组,其余48只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洛伐他汀组、模型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组和吴茱萸碱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给药组每天早上灌高脂饲料20 m L·(kg·d)~(-1),下午灌药:吴茱萸碱高剂量组给予吴茱萸碱溶液30 m L·(kg·d)~(-1),吴茱萸碱低剂量组给予吴茱萸碱溶液10 m L·(kg·d)~(-1);洛伐他汀组给予洛代他汀水溶液3 mg·(kg·d)~(-1),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20 m L·(kg·d)~(-1),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hree acyl glycerin,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和血液黏稠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含量明显增高,HDL-C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洛伐他汀组和吴茱萸碱高剂量组TG、TC、LDL-C含量显著降低,HDL-C含量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吴茱萸碱低剂量组TG、TC、LDL-C含量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洛伐他汀组、吴茱萸碱低剂量组及吴茱萸碱高剂量组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碱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小鼠TC、TG、LDL-C及血液黏稠度,升高HDL-C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四妙方加味对2型糖尿病模型(T2DM)小鼠血糖、血脂及肝脏组织病理的影响及对慢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脂、肝指数、Lee’s指数、脂肪指数的影响。方法:(1)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小鼠模型,选取成模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四妙方加味低、中、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另设空白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3周后测小鼠血糖及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计算肝重指数并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2)灌胃给予高脂乳剂建立慢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组5组,即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四妙方低、中、高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各组口服给予相应的药物或蒸馏水。8周后取血测血清中TC、TG含量,称取大鼠脂肪的重量、肝脏重量,计算Lee’s指数和脂肪指数。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四妙方加味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糖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四妙方加味中、高剂量组TC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四妙方加味各组TG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二甲双胍组和四妙方加味比较,二者血糖、血脂、肝指数水平上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妙方加味中、高剂量组,均未发生脂肪变性和重度水样变性,脂肪变性指标差异不明显,水样变性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与二甲双胍相比,四妙方加味对肝组织的损伤有较强的缓解作用。(2)与对照组比较,四妙方加味中、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组能降低血清中TC、TG含量(P<0.05或P<0.01)。四妙方加味低剂量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脂肪指数降低(P<0.05);中、高剂量及阿托伐他汀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肝指数、Lee’s指数、脂肪指数均降低(P<0.05或P<0.01)。四妙方加味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方加味不仅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还能够降低血脂;且相较于二甲双胍,四妙方加味能抑制糖尿病小鼠肝脏肿大,减轻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对T2DM肝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吴茱萸汤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不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吴茱萸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并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考察。结果: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质量浓度之和分别为47.32,13.49,12.60 mg·L~(-1),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中二者的质量浓度之和分别为传统汤剂的3.76,1.07倍;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质量浓度之和分别为335.23,345.28,307.39 mg·L~(-1)。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中二者的质量浓度之和分别为传统汤剂的1.09,1.12倍。结论:比较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时,颗粒剂与传统汤剂相差较大,而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基本一致;比较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时,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左金丸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与配方颗粒剂中吴茱萸碱和次碱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测定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并对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了考察。结果:HPLC测定吴茱萸碱和次碱在传统汤剂中总质量分数为0.738 0 mg.g-1,在复方颗粒剂中总质量分数为1.379 0 mg.g-1,在配方颗粒剂中总质量分数为0.225 9 mg.g-1。结论:左金丸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配方颗粒剂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总质量分数差异较大:复方颗粒剂>传统汤剂>配方颗粒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高脂血症小鼠脂质代谢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n=80)随机分为正常组(n=20)和模型组(n=60)。模型组高脂饲料饲养3周后检测血脂,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每5组,每组10只,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药组(辛伐他汀5 mg·kg~(-1)),给药组(吴茱萸碱5. 25,10. 5,21 mg·kg~(-1)),给药3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切片观察小鼠肝细胞结构及主动脉弓粥样改变程度,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试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血清总脂联素(ADPN)的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LDL-R m RNA的表达。结果:HE染色切片可见模型组小鼠肝细胞肿胀并伴有脂肪变性,吴茱萸碱高、中剂量及辛伐他汀组可改善肝脏脂肪变性。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弓管壁有损伤、有明显内膜增厚现象、炎细胞浸润;吴茱萸碱低剂量组内膜增厚明显,高剂量组小鼠主动脉血管壁结构较清晰,少见内皮损伤。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C,TG,LDL-C升高,HDL-C水平降低(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C,TG水平降低,吴茱萸碱低、中、高剂量组LDL-C降低,HDL-C水平升高(P 0. 05,P 0. 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脂联素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中、高剂量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 0. 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LDL-R m 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中、高剂量组LDL-R m RNA表达明显增强(P 0. 01)。结论:吴茱萸碱能改善高脂血症小鼠肝脏病变、主动脉粥样硬化趋势,可能与通过调节脂联素水平,降低小鼠血脂含量及上调小鼠肝脏LDL-R m 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刘妍  李翠茹  常丽萍  高怀林 《中草药》2021,52(5):1351-1359
目的研究津力达颗粒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代谢紊乱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dependent/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津力达颗粒(3.8g/kg)组,对照组小鼠喂食标准饲料,其余各组小鼠喂食高脂饲料;给予津力达颗粒进行干预后,每周称定小鼠体质量并记录小鼠日摄食、饮水量;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肝脏、脂肪组织病理变化;通过腹膜内葡萄糖耐量实验测定各组小鼠血糖水平;qRT-PCR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小鼠肝脏和脂肪组织中FGF21/AMPK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津力达颗粒组小鼠体质量、棕色脂肪质量、白色脂肪质量、肝脏质量显著降低(P<0.05、0.01、0.001);血清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0.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01);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1、0.001);肝脏FGF21、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1,FGFR1)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肝脏FGF21、p-AMPK、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0.001),肝脏AMPK、Klotho、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informationregulator1,SIRT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脂肪FGF2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脂肪FGFR1、AMPK、p-AM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0.001)。结论津力达颗粒可以通过调节FGF21及其蛋白受体复合物(FGFR1/β-Klotho),进一步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紊乱,为津力达颗粒在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贞术调脂方(FZT)对高脂血症小鼠体内甘油三酯(TG)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纯化配方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经FZT治疗5个月,测量体质量、进食量,血浆总胆固醇(TC)、TG、游离脂肪酸(FFA)以及肝脏和肌肉中TG的含量,进行脂负荷实验(OFTT),观察其对小鼠体内TG代谢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增长量、附睾周围脂肪,血浆中TC、TG、FFA,肝脏中TG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FZT组血浆及肝脏TG含量明显降低(P0.01),体质量及附睾周围脂肪、皮下脂肪质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FZT不影响小鼠的进食量,但有抑制体质量过快增长的趋势。结论 FZT能显著改善高脂血症小鼠的TG代谢,抑制肠道外源性脂质的吸收可能是FZT降低机体TG水平的机制之一,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柴胡理中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功能和脂代谢的效果。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柴胡理中汤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均饲以高脂饲料8周。8周后,每日以固定时间给予为期12周的相应药物灌胃(Irrigation,Ig),空白组与模型组蒸馏水灌胃,西药组予550 mg·kg-1·d-1多烯磷脂酰胆碱灌胃,柴胡理中汤组予9 g·kg-1·d-1的柴胡理中汤灌胃。实验过程中观察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实验结束前禁食12 h,称取体质量,并计算肝指数;抽取空腹血分离血清后测定肝酶系、血脂;在光镜下观察肝细胞并对其脂肪变性程度评级。结果:西药组与柴胡理中汤组的大鼠一般情况优于模型组,两组的体质量、肝指数、肝酶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也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能改善脂肪变性,以柴胡理中汤组改善效果更佳。结论:柴胡理中汤能有效降低NAFLD大鼠肝酶水平,改善脂代谢紊乱和肝组织病变,达到治疗大鼠NAFLD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茵杞调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LXRα、CYP7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茵杞调脂饮低、中、高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12周后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药物组灌胃相应剂量药物,8周后检测血清TC、TG、HDL-C、LDL-C、FFA,肝组织TC、TG水平及LXRα、CYP7A1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C、TG、LDL-C、FFA、LXRαmRNA水平明显升高,HDL-C、CYP7A1 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出现显著的细胞脂肪变性及脂滴沉着;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TC、TG、LDL-C、FFA、LXRαmRNA水平明显降低,HDL-C、CYP7A1 mRNA水平明显提升,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脂滴沉着明显改善,且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茵杞调脂饮可调控脂肪合成,促进胆固醇排泄,下调炎性指标,改善血脂、氧化应激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节LXRα、CYP7A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降脂复肝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用降脂复肝汤药物治疗12周,测大鼠体重、肝湿重分析肝指数;通过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肝功酶试剂盒及血脂试剂盒检测血清生化指标,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白细胞介素1a(IL-1α)的变化.结果 降脂复肝汤组大鼠肝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组织TG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降脂复肝汤组IL-1α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降脂复肝汤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肝脏的病理学组织变化及肝组织脂肪变性,也能降低脂肪肝变性肝组织IL-1α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干预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蓣调脂汤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双蓣调脂汤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建立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双蓣调脂汤组给予双蓣调脂汤7.8 g/(kg·d)灌胃,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混悬液4 mg/(kg·d)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组均连续灌胃4周或8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G5(ABCG5)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G8(ABCG8)mRNA或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HMGCR、ABCG5和ABCG8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双蓣调脂汤组肝脏脂肪变性明显减轻,TC、TG及LDL-C均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中HMGCR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ABCG5 mRNA和ABCG8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并且双蓣调脂汤灌胃8周比4周作用更显著(P<0.01)。结论双蓣调脂汤能减轻肝脏脂肪变性,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脂,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MGCR表达,同时上调ABCG5和ABCG8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粪便代谢组学技术,考察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白兔,雄性,每组10只,随机分为4组,包括空白组、模型组、通阳化浊方组与四妙勇安汤组。空白组给予8周正常饮食;模型组和两个给药组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用球囊法手术损伤实验兔的右侧颈总动脉;两个给药组在术后,分别每日1次灌胃给予通阳化浊方和四妙勇安汤至第8周。模型组与实验组每组抽取3只家兔,采集粪便后,用LC-MS技术进行粪便代谢组学检测,运用PCA与OPLS-DA分析法来寻找差异性表达的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结果 相较于模型组,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组分别存在59和48个差异化合物,通阳化浊方组涉及20条代谢通路,5条主要代谢通路分别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视黄醇代谢、苯丙氨酸代谢以及淀粉和蔗糖代谢;四妙勇安汤组涉及15条代谢通路,4条主要代谢通路包括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亚油酸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结论 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的过程中,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粪便代谢组学方面存在差异性代谢产物,干预相应的代谢通路,可能会对药物的作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消瘀化痰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复制NAFLD模型,以东宝甘泰作为阳性对照药,运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光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肝脏中度以上脂肪变性,并有少量的肝细胞坏死;流式细胞术分析可见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Bcl-2蛋白表达FI值降低(P<0.01),Bax蛋白表达FI值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肝脂变程度显著改善,肝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Bcl-2蛋白表达FI值增高(P<0.01),Bax基因表达FI值降低(P<0.05或P<0.01)。结论消瘀化痰饮能使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降,抑制细胞凋亡趋势,起到抗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药配方颗粒与血脂康胶囊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致血脂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HAART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中脾虚痰阻证予消脂颗粒,痰浊瘀阻证予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配方颗粒,对照组予血脂康胶囊,两组疗程均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8周、12周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进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第12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TC、LDL-C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与治疗HDL-C前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康胶囊和以消脂颗粒及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为组方的中药配方颗粒制剂可以作为防治HAART致血脂异常患者的主要中药制剂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腑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予通腑化瘀方口服,对照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肝功能、血脂、血糖、血尿酸、铁蛋白及CT影像脂肪肝分度的变化情况,并于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相关指标。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6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停药3个月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肝功能、铁蛋白、血糖、血脂、血尿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停药3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肝功能、铁蛋白、血糖、血脂、血尿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停药3个月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CT影像脂肪肝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CT影像脂肪肝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虎金方对高脂饮食(HFD)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虎金方高、中、低剂量组。模型复制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按10 mL·kg^-1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虎金方各组分别按高、中、低(21.24、10.62、5.31 g·kg^-1)剂量给予虎金方浓煎药液灌胃,每日1次,共4周。模型复制及给药期间每周称量小鼠体质量,并观察一般状况。给药结束后收集血液用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并取整块肝脏,称质量并肉眼观察其外观大小、质地及颜色。一部分做成病理切片,用于HE染色,剩余肝脏组织用于以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模型组最终体质量明显增加(P<0.001);肝脏体积增大,呈黄色,质量增加明显(P<0.001);血清TC、TG上升明显(P<0.05,P<0.001);肝小叶结构被破坏,肝细胞肿胀变形;SIRT1、PGC-1α、PPAR-α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01)。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虎金方高剂量组最终体质量下降明显(P<0.05),肝湿质量降低(P<0.001),TG明显下降(P<0.001),SIRT1、PGC-1α、PPAR-α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虎金方有治疗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SIRT1/PPAR-α通路,减轻肝脏脂质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