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岁女性患儿,因双下肢疼痛1年余入院。腰椎MRI提示椎旁团块状软组织肿块;头颅MRI提示双侧海绵窦区结节状肿块;胸部CT示右肺下叶外基底段及左肺上叶前段高密度结节灶。腰椎病变组织病理活检示EB病毒相关平滑肌肿瘤。基因检测示ITK基因存在c.725_730delAGAGTA(p.K242_S243del)新发突变。治疗上予手术切除腰椎处肿块,术后患儿双下肢疼痛消失。该文报道了1例EB病毒相关平滑肌肿瘤伴ITK基因缺失突变,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7岁4月龄患儿因“间断发热1年7月余,活动后气促、发绀2个月”入院,临床表现为肺动脉高压、淋巴结及肝脾肿大。EB抗体异常、血浆及全血EB病毒DNA升高、颈部淋巴结活检示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合并肺动脉高压(PAH)。予左旋培门冬酰胺酶+脂质体阿霉素+依托泊苷+甲泼尼龙(L-DE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增生相关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10例淋巴细胞增生相关性免疫缺陷病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基因突变分析、治疗及预后。结果 10例患儿中位起病年龄3岁8个月(4个月至11岁8个月),均表现为肝脾肿大或淋巴结病。外周血细胞减少7例,合并EB病毒血症或感染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伴支气管扩张1例。Ig G(9.14~53.27g/L)及B细胞比例(10.6%~78.8%)正常或显著升高。基因检测显示PIK3CD、FASL、NRAS、KRAS、Caspase10或XIAP基因突变。均接受个体化治疗,并定期于免疫科门诊随诊。结论淋巴细胞增生相关性免疫缺陷病常表现为不明原因肝脾肿大或淋巴结病、外周血细胞减少、EB病毒血症或感染,早期完善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需结合病情和基因突变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ianotti-Crosti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55例Gianotti-Crosti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5例Gianotti-Crosti综合征患儿中,男性3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2.0±0.5)岁。发病因素中EB病毒感染最常见,其次是单纯疱疹病毒,未发现乙肝病毒感染。皮损均表现为四肢伸侧、面颊和臀部对称分布的红斑丘疹。治疗采用抗病毒、抗炎、抗过敏和外用药物,治疗2周后均有效,痊愈率74.5%。结论 Gianotti-Crosti综合征最主要发病因素是病毒感染,皮损具有特征性,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正>1临床病例患儿男,10岁10个月,因确诊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40天,失语伴口角流涎3小时入院。患儿入院前40天因全身水肿确诊为NS(单纯型),予泼尼松足量口服治疗,并予利尿治疗1周,复查尿常规示蛋白(+++),停用泼尼松,予甲泼尼龙0.5 g冲击治疗3天,复查尿蛋白未转阴。肾活检示微小病变型,再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天好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先天性失氯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及其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先天性失氯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分析结果。结果出生15天的女性患儿因出生后皮肤巩膜黄染而入院,入院后患儿偶有腹泻,伴反复腹胀;多次血气、血电解质分析示低钾、低钠、低氯血症及代谢性碱中毒;临床诊断为Bartter综合征,予氯化钠及氯化钾等治疗,血气及电解质基本稳定。基因检测发现患儿SLC26A3基因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的c.269_270 dupAA、c.735+4_735+7del复合杂合变异,其中c.735+4_735+7del为新的变异,尚未有文献报道。结论确诊临床罕见的先天性失氯性腹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合并UNC13D基因突变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3例CAEBV患儿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对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例患儿均存在UNC13D杂合子突变,但突变位点不同。例1和例2给予抗病毒治疗后好转出院,院外分别随访38个月和26个月,期间均出现EB病毒活动表现。例3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随访34个月,仍无病生存。结论儿童CAEBV可能存在UNC13D基因突变,该突变可能为CAEBV发病机制以及预后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年龄起病的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患儿,若EBV-DNA持续高滴度,建议尽早进行UNC13D基因突变的筛查。CAEBV患儿单纯抗病毒治疗效果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2例HPS患儿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1)病因:全部病例中病毒感染相关性HPS占75.0% (24/32),其中以EB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占68.8% (22/32).(2)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3)实验室检查特点:外周血常规表现为三系或二系减少,血清铁蛋白明显增高,肝功能受损,三酰甘油升高和(或)纤维蛋白原降低,有凝血障碍.骨髓涂片可找到噬血细胞,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增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4)治疗及转归:32例HPS患儿中,24例病毒感染相关性HPS患儿均予抗病毒药物、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22例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治疗,好转11例,完全缓解5例,死亡4例,疗效不佳自动出院2例;另外10例采用HLH-2004方案治疗,好转4例,完全缓解6例.结论 HPS多由感染尤其是EB病毒感染所诱发,血清铁蛋白、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可早期反映疾病转归,化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HLH -2004方案是HPS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婴儿胆汁淤积症伴巨细胞病毒感染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婴儿胆汁淤积症伴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胆汁淤积症伴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肝内胆汁淤积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肝脏肿大和(或)脾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经更昔洛韦抗病毒及退黄、护肝、利胆、营养支持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血总胆汁酸等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但天冬氨酸转移酶、血清碱性磷酸酶无明显下降.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普遍,应加强母孕期预防保健,早发现,早治疗.更昔洛韦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CAEBV)感染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确诊为CAE-BV感染患儿的临床、实验室特点、治疗反应及转归.结果 3例患儿临床表现和EB病毒学检查符合CAEBV感染的临床特征,3例中2例死亡(其中1例转为恶性淋巴瘤死亡),另1例失访.结论 CAEBV感染是一种罕见的并常致命的疾病,预后较差,对于CAEBV感染患儿应早期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免疫重建,彻底消除被病毒感染或克隆增殖的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