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今庸 《天津中医》2014,(3):129-131
《灵枢经》、《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素问》商务印书馆本及《一切经音义》等,皆无“凥”字,错成了“尻”。造成尻是尻,凥也是尻。当然,少数尻字亦有错成尻字者,如《国语·周语》韦昭注,读书时须辩别清楚。  相似文献   

2.
目的:梳理《黄帝内经》中"筋"的概念以了解其涵义及其演变。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筋"字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定量研究"筋"字在分布、数量、类型等方面所表达的意义。结果:《黄帝内经》中的筋主要指深筋膜以及与其相连主司运动的肌腱、韧带,提供营养的血管,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和起调节控制作用的神经等。结论:"筋"在《黄帝内经》时代其医学概念主要指深筋膜,在微观局部成"线面",宏观整体成"三维立体网络"。  相似文献   

3.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多次出现了"致气"二字,其已成为规范的名词术语。"致气"本义为,针刺不利时导致经气凝滞不散或者经气与外来邪气聚结不通。但在《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太素》、《类经》等古代医籍中笔者发现,"致气"蕴含着更多深刻的含义。"致气"可以温脉和血,通过留针、浅刺、按之、补法均可"致气",致气的部位是"神气游行出入"之所,可以通过脉象的变化来体察"致气"。  相似文献   

4.
“太素”解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是分类注释、校勘《黄帝内经》的早期著作,杨上善所以名"太素"之义,查阅其书未见有解,疑或散佚,而晚清萧延平《校正》未见有说,后来学者亦未见有谈及者,经查阅文献认为,"太素"即大道之义。"太素"原指宇宙天地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而《黄帝内经》则是"本太素浑元之理,阐天人合一之道"的重典;又因"黄帝之道"是"言阴阳五行"之大道的,亦称"太素",而《黄帝内经》的著作正是以阴阳五行之理,来阐述"天人相应"的"天道之大经"者,此盖冠名《黄帝内经太素》之由来矣!  相似文献   

5.
文章溯本求源,从《黄帝内经》"邪"字着手,对其中有关"邪"的论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挖掘,探讨了《黄帝内经》"邪"概念的学术内涵和中医邪气理论产生的本原。  相似文献   

6.
痰饮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两汉典籍《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难经》中均无"痰"字,以"涕""沫""汁"等字代指。东汉之《伤寒杂病论》《释名》《说文解字》中亦无"痰"字,《伤寒杂病论》出现"淡饮",魏晋之《名医别录》《肘后备急方》开始出现"痰饮",与"淡饮"混用。隋代,受佛教影响,"痰"字的应用逐渐增多,唐代"痰"字取代所有相同含义的字而成为专有名词。"痰"之含义,在隋以前多指排出体外或积聚体内之黏液,亦指因痰饮所致之病证,其病位多在胸膈或心下。隋唐时期,"痰"作为专有名词,其病证、病位亦扩大,这为唐以后痰饮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总结和反思过去50余年的经络研究,了解《黄帝内经》时代经络的基本意义尤为重要,运用语言学中基于语料库证据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络"字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定量研究了络字在分布、数量、类型等方面所表达的意义。发现络脉的基本意义,是"脉"的一种,是具有面对面的三维、立体缠绕式联络的血管网本身,只是这种血管网被赋予了交接、联系、联络、调节的生理病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文字古奥,字多通借,且往往一字多义,一词多用,加之历代注说纷纭,故理解不易。笔者查阅文献,试对"脉"字的含义及用法加以总结探讨,以期对于正确理解和引用《内经》原文及研究《内经》脉学理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对《黄帝内经》中含有"心"字的经文进行梳理,发现《黄帝内经》对心的生理解剖、生理特性、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进行了描述,对于针灸治疗、食疗和其他疗法及预后等进行整理;认为在《黄帝内经》中心系包括心、心包,心包络、血脉、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及其络脉。  相似文献   

10.
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发现"脉"的存在,《黄帝内经》揭示"脉"有"经脉"和"络脉",多层次研究"脉"的存在,建立了3种基本理论体系:经络学说、"脉"属心系、"脉"为"奇恒之府",是《黄帝内经》重要的概念与学术成就。"脉"是人体重要组织结构,是神奇而客观的存在,对脉的结构进行专题研究,为追寻生命奥秘和生命科学前沿,实现血管新生、神经再生提供了可能,也为攻克治疗很多急性重症、慢性病、进行性加重疾病、难治性病证等提供了很好的策略和方法论指引。  相似文献   

11.
以"卫出下焦"乃《黄帝内经》本义及主旨所出之文、书籍为主要研究对象,旁参《难经》《针灸甲乙经》《伤寒杂病论》及隋以后诸家之言,从多角度论证"卫出下焦"乃《黄帝内经》本义,并尝试综合论述卫气相关内容,使之融会贯通,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整理研究《黄帝内经》中“肉”字的概念内涵与外延。方法:运用语言学中基于语料库证据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肉”字进行计数、整理、分析,定量研究“肉”字的频数分布、类型含义等方面的内容。结果:《黄帝内经》中“肉”字共见370次,涉及篇章95篇,单字概念表达了人体肌肉、供食用的动物肉、果肉和肥胖多肉4种意义;双字词及多字词概念共39个,主要表达了肌肉类型、肌肉形态、肌肉疾病等意义。结论:“肉”字在《黄帝内经》中普遍表达肌肉一义,大多数与现代解剖概念中骨骼肌对应,此外还涵盖了一些皮下组织、脂肪及与内脏器官相联系的网膜等肉质组织。对“肉”字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中医基础概念的科学内涵,为中医理论的科学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是中华医药的瑰宝。文章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归纳了上卷《素问》中138个"精"字的词义,并通过比较李照国和杨明山两位教授的英译本,提出"精"字的具体翻译方法,为在"一带一路"的大倡议下传播中华文化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文献在流传过程中有抄写、刊印等诸多形式,诸多人为因素造成了对于某些形近字的误写.本文追溯《黄帝内经》成书时期“搏”字之本义,对于“搏”误解为“搏击”的条文进行分类、列举、解释、对比.认为“搏”在当时表示“索取,获得”,通“捕”;也可作“至”解,而非如今理解之“搏击”.《黄帝内经》中“搏”字其多为“摶”字之误写,特别指出“相搏”之用法多不可解,解释为“相摶”则文义通畅.并逐条分析了“搏”字用法以及意义.希望可以在中医学特别是《黄帝内经》的教学上正本澄源,并对中医临床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对"筋"概念的研究,是尝试打开中医宝库的钥匙之一。本文运用语言学中基于语料库证据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筋"字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定量研究了"筋"字在分布、数量、类型等方面所表达的意义。发现《内经》中的筋主要指深筋膜以及与其相连主司运动的肌腱、韧带,提供营养的血管,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和起调节控制作用的神经等。其在微观局部成"线面",宏观整体成"三维立体网络"。筋性柔弱而喜热,筋病表现为急、挛、痛、缓四大主症,并有筋痹、筋痿、筋瘘、筋瘤、筋癫疾、转筋、疹筋等七大疾病。  相似文献   

16.
阮见  黄洁  常小荣 《国医论坛》2019,34(2):15-18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深刻影响着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进行了进一步诠释和发挥,形成中医学的"天人合一"观。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在针灸理论体系构建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哲学和《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观,并主要探讨《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观在经络腧穴理论体系、针灸治则和治法中的体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多次出现了"致气"二字,其已成为规范的名词术语。"致气"本义为,针刺不利时导致经气凝滞不散或者经气与外来邪气聚结不通。但在《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太素》、《类经》等古代医籍中笔者发现,"致气"蕴含着更多深刻的含义。"致气"可以温脉和血,通过留针、浅刺、按之、补法均可"致气",致气的部位是"神气游行出入"之所,可以通过脉象的变化来体察"致气"。  相似文献   

18.
浅谈《内经》“秋、湿、咳嗽”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光明中医》2010,25(3):355-357
本文探讨《黄帝内经》中《素问》、《灵枢》有关四时感邪伏而发病的三处"湿"字意义。从历代医家对此三处"湿"的理解入手,并从其本身之义、气候、病理、内经经文解释等方面对"湿"字进行考证,提出三处"湿"已经包括了燥的内容,并认为应符合临床为根本理解原则。  相似文献   

19.
李今庸 《天津中医药》2011,28(6):441-442
11)《太素·经筋篇》中,“主癎瘸及痘”之“痓”字误,应为“痉”.2)《太素·骨空论》中,“九窌在腰尻分间”应为“腰凥分间”.3)《太素·杂病·腰痛篇》说:“居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弩弦,刺居阴之脉,在月嵩踵鱼肠之外.”居阴,乃“厥阴”也.“居”、“厥”两字,声转可通也.非传写草书而有误也.4)《太素·杂病·风痉》中,“风痉,身反折”应为“风痉”.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193-1194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著作,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很多中医理论都源自《黄帝内经》。"滋阴"作为中医理论的一部分,与《黄帝内经》的关系值得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