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寻找过敏性哮喘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穴位敷贴疗法,并与西药治疗作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与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氨茶碱,并发现穴位敷贴法对哮喘各中医辨证分型有明显不同的治疗效果,其近期疗效与病程及病情轻重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齐昌菊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0,8(3):189-190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咳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0例咳喘病患者于三伏天进行中药穴位敷贴,即将药饼用胶布固定于穴位上,每次持续6h。于每年夏目头伏、中伏、末伏各治疗一次,连续治疗3年。于末次治疗后6个月通过问卷调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500例患者中,显效267例,好转182例,无效51例。有效率89.8%。结论:三伏天穴位敷贴中药治疗咳喘病疗效肯定,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歧黄"养生温灸包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影响.方法以原发性痛经患者3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温灸包外敷的方法,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素F2a(PGF2a)及β内啡肽(β-EP)的变化.结果温灸包对不同程度的痛经患者均有疗效,可使血中PGF2a含量下降及β-EP升高.结论温灸包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温灸包能够降低血清PGF2a含量,增加血清β-EP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良挂咳嗽病史6年以上,症状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夜间咳嗽较剧,肺部听诊及X线摄片无异常,排除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咳嗽,年龄为23-73岁初诊为咳嗽变变异性哮喘病例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穴位注射加口服索茶碱片、盐酸左西利嗪片、顺尔宁片,对照组采用口服索荼碱片、盐酸左西利嗪片、顺尔宁片,比较两组治疗20d后的疗效。结果:治疗20d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4%两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综合外治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最大呼气流量昼夜波动率(PEF)变异率的影响。方法将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综合外治疗法,包括拔火罐、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和穴位贴敷,隔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予茶碱缓释胶囊0.1g,每日2次口服,2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比较PEF变异率。结果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PEF变异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治疗后PEF变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外治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优于对照组,并能减少PEF变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背部特定腧穴拔罐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予背部特定腧穴(定喘、肺俞、肺底)拔罐治疗,对照组70例(后脱落1例)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咳嗽、咽痒、咽干、咯痰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起效时间、痊愈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结束6个月,统计呼吸道疾病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85.5%,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起效时间、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6个月内呼吸道疾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背部特定腧穴拔罐治疗感染后咳嗽能有效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口服中药对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CV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予中药汤剂陈氏控变咳喘方口服,对照组44例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共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支气管激发试验( BPT)转阴率,追踪随访3个月统计转为典型哮喘情况。结果治疗组CVA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PT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展成典型哮喘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陈氏控变咳喘方有降低典型哮喘发生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趋势,可以改善CVA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快速点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用快速点穴疗法,首次点穴治疗1 h,以后每次治疗4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40次。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Compound Methoxyphenamine Hydrochloride Capsules),每次2粒,每日3次。连续治疗7d。两组均随访1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症状积分及症状总积分改善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个时间点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7 d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40 d后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FEV1%)、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均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io,FEV1/FVC)、呼吸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及最大呼气中段流率(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 rate,MM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快速点穴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对肺功能中的FEV1%、IC%有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中草药论治与单以西药或配合中成药治疗以咳嗽为主症的患儿,比较治疗效果,总结心得体会。方法:随机使用中草药辩证论治者为治疗组共45例,单以西药或与中成药联合治疗为对照组计20例。结论:治疗组治疗效果近远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体会:通过中医辨证,而后加减运用中草药治疗,无论在减轻患者痛苦,还是在改善患儿身体机能方面效果肯定,配合生活调养起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7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鼻后滴漏综合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治疗前行鼻咽部电子纤维镜检查,予中医辨证论治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38例单纯采用西医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并于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结果治疗组治疗前风热犯肺、脾虚痰盛、肾阳不足3种证型电子纤维镜下表现不同。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92%,临床控制率67.79%;对照组总有效率89.47%,临床控制率47.37%。2组临床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疗程结束1个月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91.53%,临床控制率67.79%;对照组总有效率68.42%,临床控制率31.58%。2组总有效率和临床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所致慢性咳嗽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3.
14.
孙培华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0,8(3):181-183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组、中药组,分别采用针刺配合耳压、针刺、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纽总有效率94.2%,针刺组和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78.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压疗法治疗失眠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对缓解期哮喘患者血清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6-酮-前列腺素Flu(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影响。方法:门诊临床缓解期哮喘患者300例,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除进行与对照组相同的基础治疗外,于每年7月、12月进行穴位敷贴治疗,连续治疗2年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每年复查ECP、6-Keto—PGF1α和TXB2,填写“哮喘控制测试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穴位敷贴后患者发作次数、呼吸困难情况、药物使用频次均较对照组有减少,反映气道炎症的ECP和气道状态的6一Keto—PGF1α、TXB2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伊〈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防治哮喘复发确有疗效,对哮喘患者改善症状,以7LECP、6-Keto—PGF1α和TXB2均有显著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虞金龙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08,6(4):240-241
Bronchial asthma is a most common and chronic illness which often relapses and has no cure at present Acupuncture has its specific advantage in treating asthma. The author prevented 29 cases of asthma in non-acute stage of attack with plaster on acupoints. Now it is reported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17.
18.
电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比电针配合穴位贴敷及西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穴位贴敷组和西药组,每组45例。电针+穴位贴敷组穴取①中脘、天枢、关元、气海和②上巨虚、脾俞、大肠俞、足三里两组穴位,轮流采用电针和药物贴敷的方法;西药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结肠镜检查,比较疗效差异。结果:电针+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结肠镜下改善黏膜病变程度总有效率为84.4%(38/45),均优于西药组的73.3%(33/45)和66.7%(30/45),均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贴敷能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结肠镜下黏膜病变程度,效果优于西药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19.
目的: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中医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分为外感、内伤两类。目前,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咳嗽类中成药层出不穷,种类较多。如何切中病情,选择用药和避免重复用药、不恰当用药,是必须研究的课题。方法:将目前市场上销量较大,患者常用的20余种治疗咳嗽的中成药按主要功效分为5大类,对每种药品的成分、功效、主治、注意事项和所针对的病情特点进行分析、提炼、总结。结论:咳嗽是人体祛邪外达的一种病理表现,治疗绝不能单纯的见咳止咳,必须按照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针对性地选择中成药,作为医者熟悉该类中成药的药物特点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新型透皮吸收中药贴剂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病机制,优化贴剂剂型.方法:将120例缓解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药贴组、天灸组及西药纽,每组40例.药贴组以新型透皮吸收中药贴剂穴位贴敷,天灸组以本院传统天灸药饼穴位贴敷,两组均取肺俞、风门、大椎穴,每次贴6h,隔日1次;西药组用舒利迭吸入治疗,每次2吸,每天2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半年后观察比较各组临床症状积分、哮喘发作次数及无喘息症状天数,同时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血浆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GATA结合蛋白3基因(GATA-3 mRNA)、T-盒21基因(T- bet 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均能较好改善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P<0.01),3组在总有效率及哮喘发作次数、无喘息症状天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结束随访半年后的远期疗效比较,药贴组总有效率为80.0%(32/40),天灸组为70.0%(28/40),均明显高于西药组的47.5% (19/40) (P<0.01,P<0.05),在控制哮喘发作次数及延长无喘息症状天数方面药贴组明显优于天灸组和西药组(P<0.05,P<0.01),治疗结束后3组IgE、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贴组和天灸组尚能明显降低患者GATA-3 mRNA水平,提高患者T-bet mRNA水平(P<0.05,P<0.01),且药贴组在提高T-bet mRNA水平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和天灸组(P<0.01,P<0.05).结论:新型透皮吸收中药贴剂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疗效确切,其治病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从而逆转Th1/Th2失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