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辉  胡勇  章伟文 《中医正骨》2006,18(12):70-72
远侧桡尺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 DRUJ)不稳定如果治疗不当可引起腕部疼痛,腕部无力,前臂旋转运动受限,腕关节不稳,指伸肌腱断裂等障碍。近年来随着对DRUJ脱位认识的日益提高,它已成为腕部损伤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下尺桡关节在维持腕关节的稳定和力量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尺桡关节脱位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14%,若不能获得及时诊断并采取正确的治疗,则可导致前臂旋转受限以及腕关节功能障碍。对于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治疗以往多采用尺  相似文献   

3.
金红波  程杰 《中医正骨》2009,21(8):43-43,45
桡骨远端骨折常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并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或半脱位。临床上往往只重视骨折的治疗,而忽略了脱位的存在,以致下尺桡关节脱位得不到良好治疗,导致患者晚期腕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8月,作者应用手法复位超腕夹板及中立板腕关节功能位、前臂中立位固定治疗新鲜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下尺桡关节脱位是一种骨科常见病,多见于背侧脱位,掌侧脱位少见。临床中常因认识不足或不够重视导致误诊失治,引起腕关节不稳,出现腕关节疼痛、功能受限。自2000-2004年,作者应用前臂旋后自动复位超肘石膏托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8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下尺桡关节成形术4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尺桡关节成形术42例报告刘世清宋振华陈家禄王炳勋湖北医科大学附一院骨科(430060武汉)关键词下尺桡关节关节成形术我院于1975年以来,施行42例下尺桡关节成形术,即尺骨下段切除形成假关节与下尺桡关节固定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6.
下尺桡关节为临床腕关节损伤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并发桡骨骨折,如克雷氏骨折或盖氏骨折。我院自2006年-2009年共收治17例下尺桡关节脱位病人,针对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下尺桡关节脱位常是尺、桡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单纯的下尺桡关节脱位并不多见,临床上往往只重视骨折的处理,而对下尺桡关节的脱位却忽视治疗,以致常遗留有腕部的无力和疼痛,前臂旋转运动受限,腕关节不稳等障碍。我院自1999年以来,将前臂放于旋后位,对下尺桡关节脱位进行手法复位,采用可塑形的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35例,经6个月。1年以上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冯安平  郭秋菊 《光明中医》2023,(12):2326-2329
目的 探讨拔伸旋转手法在桡尺远侧关节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54例桡尺远侧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整复手法的不同分为拔伸旋转法组(29例)和旋转挤压法组(25例)。拔伸旋转法组给予拔伸牵引和环转摇晃腕关节治疗,旋转挤压法组给予环转挤压腕关节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和Cooney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Gartland-Werley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拔伸旋转法组均低于旋转挤压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ooney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拔伸旋转法组均高于旋转挤压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伸旋转手法治疗桡尺远侧关节损伤能更好地恢复患者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下尺桡关节急性脱位及半脱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尺桡关节急性脱位及半脱位谭宗奎刘胜华陈庄洪(审校)广州部队武汉总医院骨科(430070武汉)下尺桡关节急性脱位和半脱位在腕部损伤中比较常见。它可单独发生,或并发于桡骨头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前臂尺桡骨双骨折,及肘关节脱位等情况下。长期以来,由于对这种...  相似文献   

10.
下尺桡关节急性脱位和半脱位在腕部损伤中比较常见。它可单独发生,亦可并发于桡尺骨骨折及肘关节脱位等。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损伤,特别是在年龄较大,有骨质疏松者更容易引起此种损伤。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者经非手术治疗后部分病人遗留有活动时腕痛,前臂旋前-旋后受限,腕关节屈伸受限,下尺桡关节不稳定,甚至腕部畸形等,即下尺桡关节紊乱,给病人的生活及工作造成较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改良Sauvé-kapandji术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改良Sauvé-kapandji术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7例,男4例,女3例;年龄16~44岁,中位数30岁.左侧4例,右侧3例.均有腕部疼痛、腕关节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病程10 ~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术后随访观察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 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均无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参照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例,良1例,可1例.结论:改良Sauvé-kapandji术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具有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肌腱长时间与骨孔摩擦、截骨端与其周围组织相互磨损,均会损伤腕关节周围的韧带组织,导致腕关节不稳定,因此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2.
下尺桡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下尺桡关节损伤少见,多合并其他骨折和脱位一起出现。下尺桡关节脱位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14.4%,以青壮年多见。由于其少见的发生率以及其独有的特性,临床工作中常被忽视漏诊,影响其治疗效果。现对1994年5月~2004年8月间我院收治下尺桡关节脱位的16例病例进行回顾,并结合临床对该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下尺桡关节损伤是临床腕关节损伤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损伤原因大不相同,大多数病例通过手法整复、石膏或夹板固定、手术治疗等方法复位达到临床愈合,但部分患者后期常出现疼痛,握力不足,提重物时疼痛明显,旋前旋后功能障碍或受限,尺骨小头远端压痛,患者自诉手背部骨缝发凉,下尺桡关节摩擦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闭合治疗Colles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oles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并不少见,如不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往往会影响手的握力和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1994~1997年,我们采用手法整复,前臂旋后腕背伸位“U”型石膏外固定的方法治疗新鲜的Coles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  相似文献   

15.
隔药灸治疗下尺桡关节陈伤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素明 《新中医》2002,34(1):48-48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下尺桡关节损伤经临床处理后遗留腕部顽固性疼,乏力等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有下尺桡关节陈伤患者的压痛点或相应穴位进行隔药灸,结果:治愈25例,显效20例,好转4例,治愈率51%,总有效率100%,结论:隔药灸对治疗下尺桡关节陈伤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祖荣 《新中医》2004,36(8):34-34
目的:观察夹板固定治疗单纯性尺桡下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先行手法整复尺桡下关节脱位,并用两短夹板固定,配合黄水外敷治疗。结果:经治疗4周后,X线检查示关节恢复良好,旋转功能良好,症状消失27例。结论:夹板固定治疗单纯性尺桡下关节不稳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下尺桡关节为双枢轴滑膜关节,是腕部功能的复杂部分,解剖关系极为精密,这些关系出现很小的变化,也会导致负荷方式的明显改变。下尺桡关节发生脱位,不但破坏了前臂的旋转枢纽,也影响了力的正常传递。在临床上,下尺桡关节脱位通常伴随尺桡骨骨折发生,且通常表现为背侧脱位和轴向脱位。单纯下尺桡关节掌侧脱位非常少见。自1997—2007年,作者先后收治单纯下尺桡关节掌侧脱位5例,经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以手法和中药内服、外洗方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结果后期疗效良好14例,较好10例,不良2例。并对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机理和临床诊断进行讨论,认为该合并症临床常见,应引起重视,提出早期治疗对获得满意效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远侧桡尺关节不稳可引起腕部疼痛,无力,前臂旋转运动受限,腕关节不稳,甚者可致指伸肌腱断裂。近年来,本病巳成为腕部损伤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笔者运用夹板固定治疗本病34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手法复位钳夹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分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尺桡关节分离是临床最易被忽略的脱位之一。治疗上闭合复位容易,但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困难。以往采用的夹板、石膏固定方法多不能有效持续地维持局部的加压作用,是导致闭合复位失败的主要原因。笔者近年来试用钳夹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分离27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