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目的]了解忠县疟疾防治措施效果,为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忠县1950~2011年疟疾疫情及防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忠县疟疾年均发病率,1950~1958年为2122.54/10万,1959~1962年为103.57/10万,1963~1975年为28.54/10万,1976~2002年为4.64/10万;1979~2002年各年发病率均低于10/10万,输入性病例占69.35%;2003~2011年11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疟疾的流行程度和流行特点,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相结合但各有侧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疟疾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于1981年达到基本消除标准,2005年达到消除标准。[结论]忠县疟疾防治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索绍能  陆池 《职业与健康》2015,31(7):972-975
目的总结三都水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三都县)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总结推广防治经验。方法将三都县1955—2013年历年的疟疾防治总结、各类报表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媒介调查、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回顾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55年三都县疟疾发病率为1 133/万,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2009—2010年发病率已控制在1/万以下,发病率均未超过5/万。2011、2012和2013年已经连续3年无病例。结论三都县已经达到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GB 26345-2010)》标准,三都县59年来的防治策略和综合性抗疟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大邑县疟疾防治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50-2006年大邑县疟疾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对疟疾防治效果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的演变过程进行全面剖析.结果 疟疾发病率随防治进程逐渐下降,1950、1960、1970年代疟疾发病率分别为456.00/10万、264.37/10万、181.16/10万,1996年降至10/10万以内,防治效果明显.结论 大邑县的疟疾防治已达到基本消除标准,除长期的综合防治外,当地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自我防病能力的增强也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分析不同流行阶段和时期抗疟策略和措施对降低疟疾发病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襄阳市襄州区1951-2013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襄州区63年间共发生疟疾病例917 068例,年均发病率为143.91/万。疟疾流行阶段年均发病率为352.55/万;疟疾控制阶段年均发病率为11.81/万;疟疾消除阶段(期)年均发病率为0.09/万。不同阶段年均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 393984.77,P<0.01)。结论不同流行阶段流行因素及防治策略和措施不同,对降低疟疾发病率的效果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忠县疟疾防治措施效果,为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忠县1950~2011年疟疾疫情及防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忠县疟疾年均发病率,1950~1958年为2122.54/IO万,1959~1962年为103.57/10万,1963~1975年为28.54/lO万,1976~2002年为4.64/10万;1979~2002年各年发病率均低于10/10万,输人性病例占69.35%;2003~2011年11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疟疾的流行程度和流行特点,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相结合但各有侧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疟疾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于1981年达到基本消除标准,2005年达到消除标准。[结论]忠县疟疾防治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南平市疟疾防治过程采取的防制措施,研究此项工作措施的科学意义。方法收集南平市1950年至2014年各阶段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历年发病率资料进行研究。结果经过1950—1966年抗疟技术探索、1966—1979年控制疟疾流行、1980—1987年区域联防和1988—1995年基本消除疟疾实践,从1996年开始,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2000—2009年巩固监测和2010—2014年消除疟疾,2014年通过了省卫生厅的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论6个阶段的实践证明,在不同时期分别采取的以传染源治疗为主、消灭按蚊媒介为主以及后期以流动性人口输入性病例管理为主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科学有效,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漳州市1996-2005年疟疾监测资料,揭示其流行病学特点,提出防治策略.[方法]对我市1996-2005年的疟疾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年发病率从1996年的0.32/10万下降到2005年的0.02/10万,年发病率均在0.5/10万以下,达到控制标准,疫情呈点状分布,发病高峰为8~10月份,病例以流动人群为主;[结论]漳州市疟疾疫情处于稳定的较低水平,今后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流动人群管理、传染源的主动搜索和传疟媒介调查上.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2006~2009年5个疟疾监测县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黎  许国君  肖宁  康杨  郁涛  雷杨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530-1532,1534
[目的]了解四川省疟疾流行与蚊媒密度变化情况,为制定新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地理分布和疟疾发病情况,选择名山县、合江县、宜宾县、沐川县、岳池县为疟疾监测县,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媒介按蚊密度调查和分类鉴定等。[结果]2006~2009年监测地区疟疾发病率分别为0.079/万、0.073/万、0.019/万、0.017/万,呈下降趋势;4年共报告疟疾病例67例,其中本地病例13例,占19.40%,输入性病例54例,占80.60%;媒介按蚊密度较低,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结论]今后应加大监测工作力度,重点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输入性疟疾的防控。  相似文献   

9.
张学斌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51-2552
[目的]探讨疟疾流行规律,为制订疟疾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历年疫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年报告疟疾65910例,平均年发病率58.39/万.期间出现5次暴发流行;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根据不同时期的发病特点,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的策略,实行以防制媒介消灭传染源并重的综合防治措施,使疟疾流行强度逐渐减弱,流行范围逐渐缩小,发病率逐年下降;2002年起全县连续3年疟疾发病率均在1/万以下,乡镇发病率控制在5/万以下.[结论]名山县疟疾防制达到国家基本消除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烟台市疟疾防治综合措施的实施效果,以便推动今后的疟防工作。[方法]对1951~2008年烟台市疟疾疫情报告、监测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烟台市疟疾发病率由1971年的170.41/10万降至1984年的0.43/10万。1985年全市以县为单位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此后的20多年发病率持续控制在1/10万以下,无内源性病例,未发生输入性继发病例。[结论]烟台市疟疾综合防控措施效果显著,达到了控制和基本消灭疟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韦正初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77-1979
目的探索适合贵州省三都县疟疾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方法通过对1998—2008年该县疟疾疫情资料和开展的常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存在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根据全县疟疾防治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在执行疟疾防治常规性措施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包括在宣传动员、行为干预、环境改造、灭蚊和休根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性措施。结果疟疾年带虫发病率(API)从1998年的4.53/万下降至2008年的1.34/万,均为间日疟。结论综合性措施对控制三都县疟疾疫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1~2010年徐州市疟疾监测资料,为制定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2010年徐州市疟疾监测资料、疫情报告及控制措施等资料,分析疟疾流行特点,评价防治效果。[结果]2001~2010年全市共发病1 241例,年发病率为0.59/10万~1.36/10万;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与本地人口血检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主要集中在6~10月,占总发病数的92.51%;8~9月中旬为全年蚊媒密度高峰。[结论]疟疾发病较稳定,应继续开展监测,尤其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监测和管理,防止疟疾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3.
王东  张红卫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12-3313,3316
[目的]了解并分析河南省2009年的疟疾疫情,评价疟疾防治措施,为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2009年的疟疾疫情报告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价防治措施.[结果]根据疫情报告,2009年全省共发生疟疾1 616例,发病率1.64/10万,较2008年同期的3 046例下降了46.95%,全省18个市中开封、洛阳、安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近10年长葛市乙肝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葛市1999~2008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长葛市累计报告乙肝4498例,年发病率24.36/10万~124.45/10万,年均66.72/10万,总体状况呈上升趋势。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年均发病率辖区东部为75.57/10万,西部为53.11/10万(P0.01);男性为85.05/10万,女性为47.48/10万(P0.01);0~9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和≥80岁分别为10.97/10万、37.47/10万、105.77/10万、79.56/10万、81.37/10万、113.35/10万、67.97/10万、45.79/10万、13.44/10万(P0.01)。4498例病人中,农民占74.99%,学生占7.69%,其他占17.32%。[结论]长葛市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青壮年、农民是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州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加速控制麻疹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州市2004~2008年麻疹疫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合计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59例,确诊136例,年均发病率为1.67/10万,各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0.44、0.75、0.43、3.51、3.10(P<0.01)。年均发病率(/10万),城区为3.34,农村为0.97(P<0.01);男性为2.04,女性为1.24(P<0.01)。136例确诊病例中,<3岁、3~6岁、7~14岁、15~40岁的分别占40.44%、27.21%、16.18%、16.18%;11~1月发病的占44.85%,2~4月发病的占25.00%;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11.03%。[结论]2004~2008年高州市麻疹发病率较低,存在麻疹疫苗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16.
2006年龙岩市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龙岩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现状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龙岩市网络直报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合计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5840例,死亡14例,年平均总人口为2759403人,发病率为211.64/10万,死亡率为0.51/10万,病死率为0.24%。其中,病毒性肝炎1844例,发病率为66.83/10万;肺结核1660例,发病率为60.16/10万。[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是龙岩市2006年报告的主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十堰市痢疾流行现状,为今后预防控制痢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十堰市1995—2010年累计报告痢疾17 50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2.63/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10岁以下年龄组居多,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7月份为发病高峰。结论该市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防止出现暴发流行,持续控制痢疾报告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沈阳市2004—2008年风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杉  符文华 《职业与健康》2010,26(8):894-896
目的了解沈阳市2004—2008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依据。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风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沈阳市2004—2008年报告发病率在1.8/10万~159.3/10万。4、5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11.0、9.6、17.4、17.0和18.3岁,发病高峰年龄分别为10~14、15~19、15~19和20~24岁。风疹不仅危害少年儿童健康,而且对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的威胁有逐渐增大趋势。结论沈阳市风疹发病高峰年龄后移明显,应调整控制风疹的策略和措施,预防控制风疹的暴发以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低疟区疟疾发病规律,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玉林市2005~2009年疟疾发病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玉林市2005~2009年发现疟疾病人38例,均为输入性病人,其中外来人员11例,本地居民到有疟疾疫情地区打工感染27例;间日疟35例,恶性疟3例;2005年12例,2006年17例,2007年7例,2008年2例。5年合计,本地居民发热病人血检38337人,未发现疟原虫阳性者;在发生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村屯(街道)周围人群中,血检疟原虫11784人均阴性,疟疾间接荧光抗体检测12186人阳性2人。[结论]玉林市2005~2009年发生的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