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燕  郭其森 《山东医药》2009,49(26):115-117
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成了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多靶点抑制剂、信号传导抑制剂等。现将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两类,其中NSCLC约占全部肺癌的80%左右,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混合癌及未分型非小细胞肺癌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非小细胞肺癌被证实存在驱动基因的改变,基于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基因变异分子诊断及靶向治疗是标志NSCLC走向精准医学时代的两大重要里程碑。这些基因变异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间变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融合/重排、c-ROS原癌基因1受体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密度定量分析对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1个月后瘤体缩小的NSCLC患者治疗前后的CT资料及血清学资料,然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瘤体缩小但癌胚抗原升高)和对照组(瘤体缩小但癌胚抗原降低),分别观察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肿瘤的密度变化.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9,P =0.013).两组治疗前后CT密度变化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 =4.979,P=0.026).结论 NSCLC经过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尽管肺部实体肿瘤缩小,但是病灶密度增高以及癌胚抗原升高均为疗效欠佳的反映,定量分析病灶密度变化可以为疗效评估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5.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肿瘤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治疗方法有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患者使用后容易出现耐药,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进展迅速,预后差。大多数进展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过程中因出现耐药现象而影响疗效。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内广泛存在的现象,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功能发挥以及死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自噬功能失调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耐药关系密切,因此合理调节自噬可能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肺癌耐药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肺癌耐药蛋白(LR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相关性。方法: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而药取肺癌组织标本69例,其中男52例,女17例。I、Ⅱ期28例,Ⅲ、Ⅳ期4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胞浆呈棕黄色着染为LRP阳性。结果:LRP主要表达于胞浆,69例肺癌组织中,LRP表达阳性39例,男性56%(29/52),女性59%(10/17),总检出率57%(39/69),各年龄段间差异无显著性。肺腺癌中检出率67%(18/27),肺鳞癌中检出率55%(17/31);T1-2中检出率52%(23/44),T3-4中检出率64%(16/25);N3中检出率83%(5/6);在M0中检出率57%(36/63),M1中检出率50%(3/6)。LRP表达与NSCLC中组织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原发灶的侵犯范围(T)及转移情况(N、M)无关。LRP阳性组化疗有效率低于LRP阴性组(P<0.05)。随访中LRP阳性组死亡7例,LRP阴性组死亡3例。结论:在肺腺癌与鳞癌中由LRP引起的耐药发生机率相等;TNM指标只代表肿瘤进展而不代表耐药性差异;LRP在NSCLC中的表达与化疗的有效率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LRP表达阳性者预后差。有研究报道LRP的表达与多药耐药有关,LRP的检测能指导化疗方案的选择,提高化疗疗效,因此,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ERCC1、RRM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实施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50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顺铂治疗的78例、健择(吉西他滨)化疗的72例,比较各组不同化疗效果患者的ERCC1、RRM1表达情况。结果顺铂无效组患者ERCC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顺铂有效组(P〈0.05);RRM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与顺铂有效组无差异(P〉0.05);健择无效组患者RRM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择有效组(P〈0.05);ERCC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与健择有效组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ERCC1表达水平与铂类药物化疗效果成反比,RRM1表达水平与健择化疗效果呈反比,ERCC1、RRM1表达可以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化疗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价体系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调查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贵港市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参照老年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估患者功能状态、并发症、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营养状况及复合用药等内容,评估老年肿瘤患者治疗的风险和利弊。结果共85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调查,其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以手术治疗、生活水平一般、营养缺乏,临床Ⅲ~Ⅳ期、低中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并发症对日常生活无影响或稍有影响,复合用药以服用中药者居多,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ORTC QLQ-C30量表评分发现: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情绪功能得分最高,疼痛和疲劳得分最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SI症状量表评分显示:常见症状对日常活动不良影响程度评分最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结合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营养状况等情况评估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针对疼痛、疲劳和负面情绪等影响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康复治疗等个体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1]。尽管治疗NSCLC靶向药物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耐药随之而来,阻碍了靶向药物的继续应用。耐药分为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根据RECIST或WHO标准,继CR,PR或SD>6个月之后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根据肿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指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行个体化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117例确诊为NSCLC的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2组.个体化治疗组(n=78)根据组织标本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选择个体化方案化疗,Survivin蛋白阳性患者采用非铂化疗方案,Survivin蛋白阴性患者采用含铂类药物化疗方案;标准治疗组(n=39)选择含铂类药物的一线标准方案化疗.比较2个治疗组的化疗效果,以Kaplan-Meier法分析2个治疗组患者生存期的差异.结果 NSCLC患者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51.3%;个体化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55.1%和33.3%(x2=4.949,P=0.026),两组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3.7个月和10.8个月,个体化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标准治疗组(P =0.009).结论 检测Survivin蛋白以指导NSCLC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化疗效果,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和监测复发与转移对提高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尤为重要.循环肿瘤DNA (circulating tumor DNA,etDNA)是一种存在于人体体液中的细胞外游离状态的DNA.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浆或血清ctDNA水平要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而且许多研究证实ctDNA水平有助于NSCLC的诊断、分期、预测疗效及判断预后.NSCLC患者ctDNA中也发现了许多基因的改变,如微卫星不稳定、杂合性丢失、DNA甲基化及基因突变.这些研究证明ctDNA可能有助于动态监测基因变化.本文就近年来ctDNA在NSCLC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仍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多项免疫治疗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呈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当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法的原理、相关药物临床试验以及评价标准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20年来,每年肺癌新病例以大约0.5%的速率在增长,目前肺癌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指除小细胞癌以外的所有类型的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75%~80%.此类肺癌的治疗早期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中、晚期则以放、化疗为主,但是疗效并不佳,中位生存期短.近年来,以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为NSCLC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肺癌是一种死亡率高、危害大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80%以上.近年来,研究发现内皮素-1与非小细胞肺癌关系密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内皮素-1水平升高,通过外周血、支气管镜等检查测定内皮素-1水平,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黄晓霞  段凤英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8):1146-1149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在过去的20多年里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化疗相比支持治疗更能使总体受益.第三代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用方案已经确立.无铂方案也在发展.化疗已经广泛用于那些以前被认为不适用化疗的患者,化疗持续时间也变得更短,而疗效相当.在认识到化疗所带来的益处之后,出现了一些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新药.本文就目前化疗的概况,方案,以及靶向治疗、新化疗药物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处于细胞生长繁殖、细胞周期调控、生物合成、细胞迁移等信号通路调控的中心位置,因此在肿瘤以及肺癌的发生、发展,特别是在治疗和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mTOR磷酸化激活后,通过调控4EBP和P70S6K两条不同的下游通路,分别控制特定亚组mRNA的翻译,进而影响生物合成.对非小细胞肺癌来讲,mTOR能够加快细胞周期G1-S期的转换,促进细胞增殖.雷帕霉素、西罗莫司、依维莫司等mTOR信号通路的阻断药物在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希望.  相似文献   

18.
分子靶向药物与放疗都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方式,然而当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仍不容乐观,我们试想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放疗是否能够协同作用,从而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已有许多临床及临床前期研究探索了联合治疗的效果,本文就联合治疗的研究结果及合理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癌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5%以上.近10年来,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作为NSCLC治疗靶点的多个基因突变已被识别,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频率最高,因此,EGFR基因的靶向治疗也逐渐成为NSCLC治疗的主力军.本文将就目前NSCLC中的EGFR基因突变及其靶向治疗药物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80%以上。Cdc25A 是 Cdc25磷酸酶3种同源物之一,是一种双特异性蛋白激酶,也是最重要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和凋亡因子。研究发现 Cdc25A 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发挥癌基因作用。Cdc25A被认为是细胞发育和肿瘤形成、进展和转移中必不可少的调控因子,但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中的确切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仍不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