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位肝移植的静脉-静脉转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对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期血流动力学、生化、体温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原位肝移植术中使用JostraRotaFlow离心泵、热交换器、边缘肝素化进行开放式静脉-静脉转流。结果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时间(136.7±60.4)min,灌注流量0.5~3.5L/min,动脉压维持在(82.3±3.3)mmHg,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12±4.05)cmH  相似文献   

2.
3.
无静脉转流猪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体外静脉转流技术在减轻无肝期机体的血流动力学失衡的同时 ,也带来血管受损、血栓形成、操作繁琐等缺点。我们通过完善手术技巧 ,缩短无肝期 ,控制无肝期输血量等处理 ,于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6月不用静脉转流情况下施行猪原位肝移植 13例。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 :健康杂种猪 2 6头 ,雌雄不限 ,体重 2 5~ 3 0kg ,供、受体各 13头 ;供血猪 3头 (前 3次实验用于供血 ) ,体重 3 0~ 3 5kg。术前禁食 2 4h ,禁水 12h。2 .手术方法 :予氯胺酮 12~ 15mg/kg体重肌肉注射行诱导麻醉后给予气管插管及复合麻醉维持。受体组经耳静…  相似文献   

4.
经典原位肝移植中的转流与非转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树森  梁廷波 《消化外科》2002,1(4):229-229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体外静脉-静脉转流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原位异体肝移植患者14例,术中使用离心泵,部分肝素化方法行体外静脉转流。结果体外静脉转流时间(98.9±23.6)min,转流量(1168±260)ml/min,转流期及新肝5分钟心排血量(CO)明显下降,但仍维持在正常水平,体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转流30分钟后明显增加,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在转流期均无明显变化,新肝早期MAP明显下降,SVR明显增加。结论无肝期采用离心泵行体外静脉转流,有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但新肝早期仍有明显血压下降,主要通过适量快速泵灌注全血来纠正。  相似文献   

6.
猪原位肝移植术中体外静脉转流途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猪原位肝移植手术中体外静脉转流的应用及不同转流途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50只健康家猪按体重接近原则配对分为供体组与受体组进行 2 5例原位肝移植手术 ,受体组无肝期采用不同体外静脉转流途径 ,其中A组 (1 6只 )经门静脉插管 ,B组 (9只 )经脾静脉插管。术中连续监测A、B两组动物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术后 2 4h ,A组存活 1 4只 ,B组 9只全部存活。A组血流动力学在无肝期开始及结束时均出现明显波动 ,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下降 ,心率上升 ;B组在整个无肝期内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结论 猪原位肝移植术中应用体外静脉转流 ,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而经脾静脉插管转流较经门静脉插管转流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转流的经典工原位肝移植的效果,分析不转流对胃肠道及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1999年以来我所共为15例终末期肝病患施行了不转流的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术中门静阻断时间平均为40.5min,下年以来我所共为15例终末期肝病患施了不转流的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术中门静脉阻断时间平均为40.5min,下腔静脉阻断时间58.7min;无肝期血压维持在78-96/52-64mmHg.开放门静后从肝下下腔静放血150-20ml结果:15例一月内除1例术后7天死于DIC外,余14例无一例发生与不转流相关的胃肠道和肾功能明显损害的并发症.结论:不转流经典式原位肝移植若无肝期小于1h和血压在80/50mmHg以上,并不增加胃肠道和肾脏功能损害等产发症,有手术时间短和节省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静脉转流与肝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现在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肝移植手术能否成功,除供肝质量的好坏外,受体手术中无肝期(AnhepaticPhase)的处理亦非常重要,因为此时血流动力学、酸碱平衡等病理生理变化较大,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手术失败。静脉转流(Veno-venousBypass,VVB)是减少这些改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这一装置的理论基础、应用指征等方面作一综述。1 无肝期病理生理变化肝移植过程中最困难时期当数无肝期,亦即受体肝切除后而供体肝血管吻合未完成之前。这段时间,由于夹闭了门静脉及下腔静脉,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1)回心血量大大…  相似文献   

9.
原位肝移植中静脉转流与非转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临床肝移植始于1963年,1983年美国国家健康委员会对肝移植技术的接受和认可,为全球的肝移植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全球有150余个移植中心,并每年以1万余例的速度开展这项手术,总的手术次数已超过8万例次,最长存活达30余年.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肝移植工作起步晚,发展慢,并曾一度停滞了多年,这与当时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就早年不多的临床肝移植而言,患者多于术后短期内死亡,这与手术技术的不成熟、有效免疫抑制剂的缺乏、术后管理经验不足等有关.可喜的是,随着近20年来与国外合作交流的增加,许多中青年学者学成后回国,为我国肝移植基础与临床工作的第二次发展奠定了基础.我院肝移植开展于90年代初,近3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完成了102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肝脏移植在临床上已日渐成为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外科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开发,肝移植的指征也从早期肝肿瘤扩大到良性终末期肝病,并已成功用于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目前,肝移植的手术死亡率在5%以下,1年生存率超过80%,5年生存率在75%左右,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满意.  相似文献   

10.
经典原位肝移植中的转流与非转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0余年来临床肝移植所走过的是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手术技术上的每一突破与有效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在肝移植发展史中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无肝期静脉转流以减轻体循环及门静脉系统淤血在手术成败中曾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早期转流效果不佳的单纯股静脉-颈静脉转流,到后来的下腔静脉(经大隐静脉或股静脉)和门静脉-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Y”型转流;从开放式全身肝素化到1983年泵转流和肝素化导管的应用,都标志着转流技术和肝素化设备的不断提高和更新。早年的非肝素化开放式转流具有明显的缺点,其转流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体外静脉转流应用于原位肝移植术,观察血流动力学及激活全血凝固时间变化。方法 杂种猪40头,随机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采用人工心肺机单泵,在非全身肝素化下,于实验猪原位肝移植术无肝期行门静脉、下腔静脉至上腔静脉的转流,测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的指标。结果 术中血流动力学除在无肝期及开放后早期时间内有明显波动外,余无特殊变化,此外转流期部分肝素化,并不影响转流后凝血功能。体外静脉转流量达1000ml/min,整个过程血流动力学波动小,而静脉转流量小于500ml/min则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能维持。结论 在原位肝移植过程中,良好的外静脉转流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重要意义,转流后及时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可促进凝血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肝脏移植治疗直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方法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供肝发取,4℃UW液灌注和保存。手术采用体外静脉转流肝脏移植技术。结果 手术历时12小时,无肝期100分钟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肾功能正常。结论肝移植治疗肝硬化肝癌本外静脉转汉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原位肝移植应用静脉—静脉转流的酸碱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6例原位肝移植术,在无肝期使用主心泵行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期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与转流前相比,pH变化不大,在7.35~7.45范围内,BE变化轻微,未低于-5mmol/L表明体外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能避免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所有病人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4.
大动物的原位肝移植实验是开展临床肝移植的重要动物模型,术中无肝期采用门静脉、下腔静脉至上腔静脉的体外转流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但是昂贵的转流泵,因而成为困扰大动物推广开展的瓶颈。我们利用临床上常用的设备和材料,自行设计组装了简易静脉转流装置,并应用于我院2003年8月至2004年3月开展的30例猪原位肝移植上,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体外静脉—静脉转流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生化和体温的影响。方法 施行原位异体肝移植术 8例 ,术中使用离心泵、血液变温器、部分肝素化方法行体外静脉转流。结果 体外静脉转流时间为 :(10 9± 35 )min ;灌注量 30 0~ 10 0 0ml/min ,平均动脉压 (MAP)维持在 6 0~ 96mmHg(1mmHg =0 .133kPa) ,中心静脉压 (CVP) 4~ 14cmH2 O ,鼻咽温 (35 .9± 0 .8)℃ ,激活凝血时间 (ACT)为 :(2 38± 45 )s ,血气及生化结果基本正常。停止转流后血流动力学稳定 ,未出现心律紊乱。结论 采用离心泵 ,血液变温器和部分肝素化的静脉转流方法可减少患者无肝期血流动力学、生化等方面的影响 ,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实验性原位肝移植简易的体位静脉转流是否可起到稳定的转流作用。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体外转流泵静脉转流和体位静脉转流两组 ,体位静脉转流组采用头低脚高 15°,利用体位的重力作用回流 ,比较两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等血流动力学变化 ,观察转流泵静脉转流与体位静脉转流的差别。结果 两组动物各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基本相同 (P >0 .0 5 )。结论 在实验中简易的体位静脉转流可起到稳定的静脉转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在猪原位肝移植体外静脉转流中行门静脉插管或脾静脉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健康美国杜洛克猪60头,配对施行原位肝移植术,根据术中转流时门脉系统插管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门静脉插管组(n=15)和脾静脉插管组(n=15)。术中连续监测两组动物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门静脉插管组15例中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术中转流不畅,1例死于DIC;脾静脉插管组15例中死亡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脾静脉插管组无肝期为(44.5土7.6)min,明显短于门静脉插管组的(51.5土8.7)minoⅢ、Ⅳ期门静脉插管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脾静脉插管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在猪原位肝移植体外静脉转流中采用脾静脉插管转流能缩短无肝期,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静脉转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不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技术的经典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Zheng S  Huang D  Wu J  Wang W  Shen Y  Zhang M  Shen Q  Lu A  Fu P  Xu X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5):326-328
目的 评价在成人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不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技术的结果和可行性。 方法 对 4 3例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原位肝移植和 15例不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经典原位肝移植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 在采用和不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 2组患者中 ,术后 3d血肌酐值和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不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患者组 ,手术时间 (5 6± 1 4 )h ,术中出血量 (42 0 0± 85 0 )ml,术中输血量 (480 0± 92 0 )ml,ICU停留时间 6 3d ,均低于或短于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患者组。 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中不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技术在大多数成人肝移植中是安全而又可行的 ,并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 ,缩短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9.
原位肝移植术临床麻醉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成年人原位肝移植术期的变化及麻醉处理。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或全身麻醉或全身麻醉复合硬外麻醉;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术中监测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生化、凝血功能、体温、血糖、尿量及出血量。根据原位肝移植术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的特点,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结果 无肝期均外静脉转流技术,可以使术中血液动力学埸于稳定。无肝期初期及新肝期理。结果 无肝期均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可以使术中血液动  相似文献   

20.
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原位肝移植术手术创伤大以及对机体干扰明显,围术期常出现严重的循环及电解质和酸碱的紊乱[1]。肝移植术中是否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常需经验性的判断,无肝期使用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可以更好地维持病人术中的循环稳定,有利于术后肾功能的恢复[2-4];另有学者认为,肝移植可以在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进行,且不影响病人的远期生存[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