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通州区2005~2006年麻疹流行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的策略与措施。方法使用SPSS11.5软件和Excel2000对麻疹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州区2005~2006年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430例,麻疹病例的分布与流动人口的分布高度相关。区内本市人口病例以<1岁的婴儿与>20岁的成人为主,分别占51.72%、42.53%,各年龄组流动人口发病率均高于本市人口发病率。<1岁病例主要集中于5~9月龄,占78.64%。本市病例以散居儿童和成年的公务职员为主,分别占54.02%、19.54%;流动人口病例中散居儿童占37.90%、学生占28.86%、务工人员占33.24%,13.49%的病例有明确的麻疹疫苗免疫史,41.33%的<2岁婴幼儿病例存在医院感染的可能。病例血清学确诊率69.30%,失访和年龄<1岁无法采集标本是影响血清学确诊率的主要因素。结论人口流动和免疫空白人群的积累是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提高基础免疫率和集体单位人员的加强免疫,是目前控制麻疹疫情的主要措施。把麻疹疫苗初免月龄提前至6月龄、在部分地区进行成人麻疹疫苗普种是加速消除麻疹的有效方式;灵敏有效的疫情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马天薇  富继业  史如晶  刘洪喜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10-6111,6115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2005~2009年流动人口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05~2009年流动人口1076例麻疹病例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全区报告麻疹病例1076例,年均发病率20.7/10万,其中流动人口聚集地发病624例,占全部病例的58.0%;小于5岁人口发病271例,占25.2%; 20~29岁人口发病306例,占28.4%.发病高峰为4~5月.病例中有明确免疫史者占27.8%,无免疫史35.3%,免疫史不详36.9%.结论 <5岁儿童和20~29岁年龄组为主要发病人群,免疫史状况表明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和提高接种率是控制麻疹发病的重要措施,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对集体用工单位外来务工人员麻疹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海淀区2000~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全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2000~2004年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北京市海淀区2000~2004年麻疹发病481例,年均发病率4.30/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高于本市人口,城市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发病高于农村地区。2~5月是麻疹高发季节,发病数占前3位的职业是农民工、散居儿童和工人。发病年龄呈双峰型,<1岁和20~34岁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58.21%。男女发病比为1.93∶1。结论北京市海淀区应以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为重点,同时建议调整麻疹疫苗免疫程序,对育龄期妇女和外来务工人员需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和分析黔东南州实施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后两年来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 [方法]综合分析强化免疫后2年的麻疹监测系统的疫情资料. [结果]麻疹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35.11/10万,降至2005年2.89/10万、2006年2.81/10万,2005确诊发病率为0.62/10万,2006年确诊发病率为0.36/10万.2005-2006年每月报告疑似病例最多17例、最少为0例,且46.83%的疑似病例为风疹.目前55%的麻疹发生在8月龄~4岁,27.90%的麻疹发生在10岁以上大年龄人群,30.23%免疫史不详,20.93%无免疫史,无聚集性病例发生,学生和托幼儿童发病占42.86%、散居儿童发病占52.38%,其他发病占4.76%. [结论]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较低,病例呈散在性分布,发病高峰仍为冬春季节,只有进一步加强常规免疫服务质量、提高接种率,强化免疫或强化查漏补种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继续开展下去,才能保证逐步降低麻疹发病率,直至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5.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麻疹疫苗使用前,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处于罗田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前3位。自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特别是1986年实施冷链接种以来,改变了传统的接种模式,使计划免疫工作得以常年开展,疫苗质量大幅度提高,全县麻疹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大幅度降低。为制定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对罗田县1995~2005年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6~2010年北京市通州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通州区共报告麻疹727例,年平均发病率13.19/10万;3-5月份发病占61.21%;次渠、永顺、梨园、马桥、新华地区发病数居全区前五位;<1岁儿童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年龄组;43.47%的病例无免疫史,18.98%的病例有免疫史.结论:流动人口聚集区为麻疹高发区域,<1岁组为主要发病人群.巩固和提高常规免疫工作,做好成人麻疹的防控工作,加强监测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昌平区1999~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北京市昌平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1999~2005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北京市昌平区1999~2005年麻疹发病496例,无死亡,年平均发病率11.41/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是本区人口发病率的7.4倍,发病率呈总体上升趋势;麻疹病例男女比例为1∶0.6;发病居前3位的职业分别为散居儿童,工人、农民、民工和学生;2~5月发病人数占总病例数的77.62%;发病年龄呈双峰性,<2岁和20~34岁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1.17%和38.91%。结论北京市昌平区控制麻疹重点应以流动人口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2005~2007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全区麻疹年均发病率为10.67/10万,以2006年发病率最高,2007年发病率又有所下降。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组和>30岁组,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9%和21.85%,发病年龄呈双向移位现象。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全部病例中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总病例数的84.11%。以3~5月为高发季节,占总病例数的65.15%。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流动人口聚集的乡镇。结论:麻疹免疫空白仍然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仍是当前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2005~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2岁儿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2005~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2岁儿童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05-2009年≤2岁的330例麻疹病例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330例病例中外来儿童发病215例,占61.2%,本市儿童发病115例,占34.8%,<8月龄病例169例,占全部病例数的51.2%,8月龄~2岁病例161例...  相似文献   

10.
2000年~2006年扬州市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掌握扬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该市2000年~2006年麻疹疫情资料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麻疹发病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以及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扬州市统计局。1.2方法麻疹IgM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对2005~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北京市海淀区流腮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共报告流腮病例36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8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2~8岁,占全部病例的67.14%,5岁组发病率最高;发病有明显地区聚集性,四季青镇、清河街道、中关村街道、田村路街道等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部发病较高;发病人群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占全部病例的73.72%;病例发病集中在4~7月;15岁以下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64.72%;临床症状中发生发热、体温≥38.5℃、头痛、双侧腮腺肿大以及并发症,不同免疫史病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5岁以下人群仍是流腮防控重点人群,提高免疫覆盖率;腮腺炎疫苗即使不能阻止发病但对减轻流腮临床症状可能有一定作用,同时应针对腮腺炎疫苗效力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麻疹流行特点和流行现状,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密云县2005~2009年确诊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密云县累计发生麻疹病例1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24/10万。麻疹发病以散发和暴发并存,12月~次年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占全年总病例数的88.98%;本地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1岁组和≥30岁年龄组,流动人口发病主要集中在15~30岁;共发生2起暴发疫情,均为外来人口较多的工厂。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发病22例,占总病例数的20.56%;38例属于流动人口,89例为本地人口,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免疫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8月龄仍为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城乡结合部和山区应切实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麻疹疫苗接种工作,重点防控外来人口中的麻疹暴发疫情;对本地适龄成人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提高成人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成人麻疹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3.
2005~2006年贵州省麻疹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该省麻疹发病动态,对当前麻疹监测系统进行连续的评价.方法 收集2005~2006年贵州省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 367例,其中确诊病例540例,确诊发病率分别为0.49/10万和0.89/10万,2006年比2005年上升了82.7%.病例高度散发,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2005~2006年占确诊病例的90.0%,2005年发病高峰在1~5月,2006年发病高峰在9~12月.结论 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活动后,麻疹发病率下降,但2006年较2005年有所回升,说明高质量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完善的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和流动儿童管理制度是巩固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成果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水痘暴发原因,更有效地控制水痘暴发流行.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对海淀区2006~ 2010年报告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水痘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海淀区2006 ~ 2010年共报告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水痘暴发疫情31起,累计发病405例,无死亡病例;小学水痘暴发疫情21起占67.74%,5~9岁儿童占69.88%,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4、5月;暴发病例中有水痘疫苗明确免疫史的181起占44.69%,无免疫史的198起占48.89%,免疫史不详的26起占6.42%.结论 控制水痘暴发的重点是小学,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完善水痘疫情监测;发生水痘疫情后应急免疫可控制水痘流行.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2005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实施麻疹疫苗计划免疫以来,青岛市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本保持在1/10万以下,特别是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发病率得到明显控制。2005年青岛市麻疹疫情形成发病高峰,为及时掌握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预测流行趋势,控制成人麻疹暴发流行,本分析了青岛市2005年麻疹疫情流行情况。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史淑芬  孙木  王庆  崔长宏  王兆华  王红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93-3094,3097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与《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麻疹疫情资料,分析麻疹病例的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特征。结果 2006~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254例,年均发病率为5.80/10万。2006年发病率最高为11.69/10万,之后的2007、2008、2009年发病率分别为5.80/10万、3.78/10万、3.21/10万呈下降态势,2010年发病率为5.02/10万,有小幅回升。其中流动人口病例146例,占总发病人数的57.48%。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本市户籍病例高发年龄为30~40岁组和0~8月龄组,流动人口病例高发年龄为20~30岁组和0~5岁组。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25.59%)和干部职员(19.69%)居多,其次为餐饮食品(7.48%)、商业服务人员(7.09%)。3~6月份为发病高峰,占78.35%。有免疫史者仅33例,占12.99%。结论建议育龄妇女在怀孕前接种麻疹疫苗;继续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开展麻疹和流脑疫苗接种工作,并扩大接种范围;继续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强化免疫、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6~ 2010年北京市大兴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10年大兴区麻疹发病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 006~2010年大兴区共报告麻疹928例,年平均发病率13.76/10万.黄村镇、旧宫镇、西红门镇发病数居全区前三位,累计发病占总发病的53.77%;≥15岁发病536例,构成比为57.76%;8月龄~14岁儿童有免疫史比例为52.81%.结论 巩固麻疹强化免疫效果,确保高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对成人麻疹的监测,适时开展麻疹应急接种,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2005~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和调整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丰台区2005~2007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北京市丰台区2005~2007年共发生麻疹病例160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3.85/10万,全区呈高度散发;0~7岁学龄前儿童和20~40岁的青壮年占总发病人数的37.82%和41.06%;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6月份;在1600例麻疹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率低占45.68%。结论针对目前高发病人群进一步探讨麻疹的最佳初免年龄;提高麻疹的两剂次接种率和及时率;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麻疹的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5~2009年度北京市大兴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提出消除麻疹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系统麻疹数据及麻疹病例个案流调资料,对麻疹发病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度大兴区报告麻疹960例,死亡1例。旧宫镇、西红门镇、黄村镇、亦庄镇、瀛海镇发病数居全区前5位,累计发病占总发病的65.83%;3~5月发病693例,占病例总数的72.19%;15岁成人发病532例,占总病例数的55.42%,0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为428.48/10万。结论做好麻疹常规免疫接种,适时开展高质量的麻疹强化免疫,扩大外来务工人员麻疹疫苗接种覆盖范围,加强麻疹监测,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北京市朝阳区2005年11月~2006年4月流感爆发进行分析,以便制定确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集集中发热疫情病人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微量血凝抑制实验进行鉴定。结果:共采集标本177份,分离到流感病毒101株,流感病毒分离率57.06%。流感爆发占集中发热疫情的88.46%,以小学流感爆发为主(95.56%)。2005年11月~12月,为甲1型流感爆发,2006年3月~4月,为乙型流感爆发。结论:流感爆发是集中发热疫情的主要原因,且以小学流感爆发为主(95.56%)。北京地区3月份仍可出现流感爆发的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