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自1986年1月至1996年7月间13例囊性肾细胞癌和同期244例实质性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囊性肾细胞癌术前影像学检查的正确率为76.9%,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达92.3%。核分级和TNM分期较低,肿瘤细胞类型为透明细胞。结论: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种恶性度较低的肿瘤,应与肾细胞癌囊性坏死等肾囊性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囊性肾细胞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多囊性肾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肿瘤由厚的假纤维包膜围绕,切面见大小不等的囊腔.镜下见囊腔上皮为无明显异性的透明细胞,纤维性囊壁中可见透明细胞巢.癌细胞免疫表型CK、EMA、Vimentin阳性,CD68阴性,P53弱阳性.结论:多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类型,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肿瘤.术前易与肾细胞癌伴囊性变、多囊肾、节段性囊性疾病、囊性肾瘤等混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该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35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行CT检查,对其CT检查的过程与结果 进行回顾,总结此疾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35例患者中,45.7%为透明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少数患者可见坏死区、出血性病灶;34.3%为乳头状癌,主要CT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14.3%为嫌色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5.7%为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局部有壁结节出现、强化明显.结论 CT在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够明显,对于此病的具体分型,需依据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年间确诊的5例MCRCC,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超声及CT等影像学提示肾脏多囊性占位。大体:肾实质内出现多囊性瘤样肿块,肿瘤切面见大小不等的囊腔。镜检:肿瘤囊壁内衬单层透明细胞,呈Fuhrman核级Ⅰ级,囊内含蛋白样物。免疫组化标记透明细胞CK(5/5)、vimentin(5/5)、EMA(5/5)、CK8(5/5)、CD10(2/5)、CK18(2/5)、CK19(2/5)、CK7(1/5)阳性表达,CD68、RCC均为阴性表达,Ki-67低表达。结论 MCRCC是一种少见的肾细胞癌组织学亚型,预后良好。依靠影像学诊断易误诊,需与透明性肾细胞癌囊性变、囊性肾瘤及多发性肾囊肿等疾病相鉴别。病理和免疫组化可确诊,保留肾单位手术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5.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Gong K  Zhang N  Na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9):740-742
目的分析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病例的临床资料.方法 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共收治482例肾癌患者,其中多房囊性肾细胞癌22例,总结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多房囊性肾癌占同期肾癌病例的4.56%,男女比例是2.67∶ 1,与同期非多房囊性肾癌患者比较(男∶女为2.09∶ 1),其性别构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其平均年龄(46.6岁)低于后者(57.83岁),P<0.01.其中pT1N0M0期肿瘤6例,pT2N0M0期肿瘤15例,pT3bN0M0期肿瘤1例;G1级肿瘤5例,G2级肿瘤17例.结论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是肾癌的一种特殊类型,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术前鉴别非常困难.对诊断不清的病例,尤其对于Bosniak分类在三级或以上者,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或采用保留肾组织的手术治疗,可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MCRCC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MCRCC的CT和MR资料,术前行CT动态增强或MR检查.结果 16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均为单侧,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位于肾皮质,直径2.5 ~ 9.5cm,平均(4.3±1.3)cm.CT或MR扫描显示有完整囊壁,内可见粗细不均分隔,实质性小结节、囊液和钙化.增强后囊壁、囊内分隔、结节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 CT和MRI能准确地显示病灶的形态学特征,但分隔菲萝者和多房囊性肾瘤鉴别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MCRCC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总结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1—55岁,平均年龄45.5岁,术后随访6-49月,均无复发或转移。肿瘤均有包膜,完全由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囊腔构成。裳腔内衬透明细胞,囊壁纤维间隔内有透明细胞巢,肿瘤性透明细胞核Fuhrman分级为Ⅰ级,免疫组化示AE1/AE3(+)、EMA(+)、CD15(-)、CD68(-)。结论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有独特的病理改变和良好的顸后。术前诊断中常难与其它囊性肾疾病鉴别,术后病理检查的关键特点是肉眼无膨胀性实性结节及镜下间隔内可见聚集的透明细胞巢。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4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单纯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8例,囊性坏死肾细胞癌25例,单房囊性肾细胞癌11例,单纯囊肿恶性变6例。56例获随访,平均随访52个月(6~100个月) ,1例尿毒症患者术后15个月死于肾衰竭;余患者随访期内均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囊性肾细胞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困难者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囊性肾细胞癌预后较好,治疗应争取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4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单纯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8例,囊性坏死肾细胞癌25例,单房囊性肾细胞癌11例,单纯囊肿恶性变6例。56例获随访,平均随访52个月(6~100个月),1例尿毒症患者术后15个月死于肾衰竭;余患者随访期内均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囊性肾细胞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困难者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囊性肾细胞癌预后较好,治疗应争取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l周于2006年8月27日入院.1周前患者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左肾体积增大,上极实质内探及一囊性包块,向外突起,大小约5.0 cm×6.0 cm,边界尚清,内可见条状分隔,右肾无异常.患者无发热、腰痛,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及尿量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烟酒及其他特殊嗜好,否认家族肿瘤及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l周于2006年8月27日入院.1周前患者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左肾体积增大,上极实质内探及一囊性包块,向外突起,大小约5.0 cm×6.0 cm,边界尚清,内可见条状分隔,右肾无异常.患者无发热、腰痛,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及尿量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烟酒及其他特殊嗜好,否认家族肿瘤及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l周于2006年8月27日入院.1周前患者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左肾体积增大,上极实质内探及一囊性包块,向外突起,大小约5.0 cm×6.0 cm,边界尚清,内可见条状分隔,右肾无异常.患者无发热、腰痛,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及尿量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烟酒及其他特殊嗜好,否认家族肿瘤及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l周于2006年8月27日入院.1周前患者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左肾体积增大,上极实质内探及一囊性包块,向外突起,大小约5.0 cm×6.0 cm,边界尚清,内可见条状分隔,右肾无异常.患者无发热、腰痛,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及尿量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烟酒及其他特殊嗜好,否认家族肿瘤及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l周于2006年8月27日入院.1周前患者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左肾体积增大,上极实质内探及一囊性包块,向外突起,大小约5.0 cm×6.0 cm,边界尚清,内可见条状分隔,右肾无异常.患者无发热、腰痛,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及尿量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烟酒及其他特殊嗜好,否认家族肿瘤及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l周于2006年8月27日入院.1周前患者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左肾体积增大,上极实质内探及一囊性包块,向外突起,大小约5.0 cm×6.0 cm,边界尚清,内可见条状分隔,右肾无异常.患者无发热、腰痛,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及尿量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烟酒及其他特殊嗜好,否认家族肿瘤及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l周于2006年8月27日入院.1周前患者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左肾体积增大,上极实质内探及一囊性包块,向外突起,大小约5.0 cm×6.0 cm,边界尚清,内可见条状分隔,右肾无异常.患者无发热、腰痛,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及尿量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烟酒及其他特殊嗜好,否认家族肿瘤及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l周于2006年8月27日入院.1周前患者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左肾体积增大,上极实质内探及一囊性包块,向外突起,大小约5.0 cm×6.0 cm,边界尚清,内可见条状分隔,右肾无异常.患者无发热、腰痛,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及尿量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烟酒及其他特殊嗜好,否认家族肿瘤及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18.
获得性囊性肾病相关肾细胞癌(acquired cystic disease-associated renal cell carcinoma,ACD-RCC)是终末期肾病及获得性囊性肾病患者最常见的肾脏肿瘤类型,2016年作为一种新的肾癌亚型纳入世界卫生组织肾脏肿瘤分类中。虽然该病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但也可能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对于长期透析尤其是并发症少的年轻患者,应定期行影像学监测,早期发现病变,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目前,国内外文献主要聚焦在其临床病理方面,对该病影像特征、预后及监测方面的研究有限。该文归纳总结了ACD-RCC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因、病理特征、影像表现、治疗方法、预后及监测方法,旨在帮助临床医师更全面地认识ACD-RCC,为ACD-RCC的诊疗及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例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进行病理形态分析及免疫形态观察,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48岁,平均45岁,3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随访2~42个月,均无复发转移。肿瘤均有包膜,由大小不等的囊腔组成,囊腔内衬透明细胞,肿瘤细胞核Furhman分级Ⅰ~Ⅱ级,免疫组化显示广谱细胞角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CD68(-)。结论: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有特殊的病理形态,经过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术前诊断常与囊性肾病难于鉴别,术后病理检查特点是镜下间隔内可见聚集的透明细胞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表现及CT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作用。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08例囊性肾癌患者分组进行CT与超声诊断,其临床诊断正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诊断正确率为85.19%,明显高于对照组诊断正确率59.26%,两组患者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大部分肿块能准确诊断,对囊性肾癌的诊断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