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小武  汪莫亚  张慧 《实用全科医学》2011,9(2):300-301,F0003
目的通过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彩超监测,并与常规前臂动静脉内瘘比较,以评价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应用价值。方法51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按内瘘术式不同分为二组,其中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组30例、前臂动静脉内痿组21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比较二者手术1年后通畅率、吻合口内径、吻合口平均血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组与前臂动静脉内瘘组手术1年后通畅率分别为90.0%(27/30)和90.5%(19/21);吻合口内径分别为(3.10±0.11)mm和(3.40±0.12)mm;吻合口平均血流量分别为(368.4±6.2)ml/min和(381.2±6.0)mJ/min;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3/30)和23.8%(5/21)。二者比较在手术1年后通畅率、吻合口内径、吻合17平均血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与前臂动静脉内瘩比较,在手术1年后通畅率、吻合口内径、吻合口平均血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可做为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内瘘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用前臂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经验,提高建立理想血管通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肾内科于1999年7月-2006年12月105例血液透析患者行内瘘吻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统计并比较直视下钛轮钉吻合法,显微镜下端端吻合法及显微镜下端侧吻合法的手术时间和2年内瘘通畅率。结果:3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2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钛轮钉吻合法74.3%.端端吻合法88.6%,端侧吻合法达94.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臂端侧吻合是动静脉内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刘春  周泽梅  彭献代 《重庆医学》2003,32(6):688-690
目的 探讨不同内瘘制作方法的优势。方法 总结我院1997—2000年实行的内瘘手术327例,分别采用直接缝合法端侧吻合制作内瘘和饮轮钉端端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比较分析不同原发病的慢肾衰患者采用两种类型内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直接缝合法1年内瘘通畅率为90.7%,3年内瘘通畅率达88.3%;而钛轮钉吻合1年内瘘通畅率为75.5%,3年内瘘通畅率达65%。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两种术式比较,1年及3年通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术式选择以直接缝合法建立内瘘效果好,应为建立血管通路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侧侧吻合术式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应用作为维持性透析患者内瘘首选术式的优势。方法:将45例首次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侧侧吻合方式在鼻烟窝处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对照组15例,在腕部建立动静脉内瘘。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彩超测得术后8周及1、2年吻合口血流量及动脉瘤形成率。结果:侧侧吻合术可保证动静脉吻合口足够长度,从而保障了内瘘应用中足够的血流量,术后1、2年治疗组吻合口血流量更大,分别为(952±176)ml/min、(896±103)ml/min,对照组分别为(847±110)ml/min、(795±98)ml/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治疗组动脉瘤形成率更小,分别为3.33%、10.0%,对照组分别为33.3%、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制作简便,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保留了近端血管可以在腕部再建标准内瘘,是血管条件良好尿毒症患者首选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侧侧吻合术式可作为鼻烟窝内瘘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机能性端侧吻合与传统端侧吻合两种不同吻合术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及瘘管通畅率,总结治疗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124例慢性肾衰需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机能性端侧吻合(n=63)与传统端侧吻合(n=61)进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比较两种吻合术对手术成功率及瘘管通畅率的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机能性端侧吻合组平均吻合时间为(20.4±5.6)min,传统端侧吻合组为(26.2±5.2)min,两组吻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能性端侧吻合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通畅率分别为93.6%、87.3%、76.2%,与传统端侧吻合组(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通畅率分别为95.1%、82.0%、7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长期血透患者,采用机能性端侧吻合建立动静脉瘘的近远期通畅率与传统端侧吻合无明显差异,但机能性端侧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制作更简便,手术时间更短,而且方便二次手术探查和取栓,更易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侧侧吻合技术在动静脉瘘成形术的临床运用效果分析.方法 2012年2月—2015年10月选取该院收治的6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常规组采用端端吻合术创建动静脉血管内瘘,改良组采用改良侧侧吻合动静脉瘘吻合术,均采用连续锁边缝合法.对比两组患者动静脉瘘直径、血流、成功率等.结果 改良组的吻合口直径、血流量与常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组吻合成功率91.3%,高于常规组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4.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4%(P<0.05).结论改良侧侧吻合技术施行头静脉与桡动脉吻合术者,吻合口血管开口增大,血流增多,静脉血管明显扩张,内瘘成熟度提高.成功率明显高于端端吻合的血管内瘘,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内瘘成熟率.结论 改良侧侧吻合技术能够扩大吻合口直径,增加血流流量,减少并发症,并缩短内瘘成熟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创腹背式动静脉吻合法,对171例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分别行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85例,对照组)、头静脉.桡动脉腹背式端对侧吻合(86例,观察组)。两组术后的吻合口血流量(〉200ml/min分别为80例和82例)、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6%和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耗时,观察组平均为36min,对照组平均为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腹背式动静脉吻合法是一种良好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良的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内瘘术应用于头静脉直径<2.5 mm的血管通路中,评估手术成功率、内瘘通畅率。方法:根据头静脉直径大小将22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接受传统及改良的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内瘘术,比较两种吻合术的成功率、内瘘通畅率。结果:两种吻合术对手术1次成功率、1个月通畅率及内瘘成熟时间无差异。结论:应用改良的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内瘘术能成功解决头静脉直径<2.5 mm的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评价其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同体移植,以Sprague Dawley(SD)大鼠作为供、受体,手术技术采用原位移植法,血管及输尿管各采用新式吻合法,即供体左肾动、静脉与受体左肾(切除后)动、静脉均行端端连续外翻式吻合,末端不打结。输尿管采用新式端端吻合法,间断缝针。共施行移植手术常规技术组及改良新技术组各20对,记录各期手术时间,术后连续观测体重及肾功能,第28天处死老鼠检查移植肾及吻合口情况。结果与常规血管吻合技术相比,采用改良新技术的供体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受体总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5);移植术后肾功能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吻合后常规技术组出现2例血管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而改良新技术组无并发症;术后28 d改良新技术组动、静脉吻合口通畅无狭窄,输尿管吻合口无狭窄和瘘,而常规技术组1例动脉吻合口堵塞、2例输尿管狭窄。结论采用血管端端连续外翻式无结吻合、输尿管新式端端间断吻合改良新技术,有效避免了吻合口狭窄与瘘,提高了成功率,是一个很好的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与总结自体人工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本院40例尿毒症患者采用钛轮钉血管吻合法和外科血管缝合法进行桡动脉和头静脉端端吻合。结果 40例人工内瘘术中,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36例(90%),外科血管缝合法4例(10%),吻合成功率100%。1例吻合后血管杂音小,第2天杂音消失,改作长期皮下留置导管进行血透;1例鼻咽窝内瘘因伤口肿胀,术后第2天发生内瘘堵塞,重作前臂内瘘成功;1例切口感染,但血管仍保持通畅,经抗感染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轻度手背肿胀18例(25%),数天后肿胀自行消失。结论 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成功率高,内瘘成熟快,血管通畅率高,不易形成动脉瘤和静脉血管曲张。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及术后闭塞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建立透析通路的通畅率,总结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行上臂人工血管襻式造瘘术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28.7±17.6)个月(8~78个月).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1年初级通畅率为70.0%,累积次级通畅率为90.0%;2年初级通畅率为56.7%,累积次级通畅率为80.0%.术后并发症包括人工血管初期闭塞13例(43.3%),静脉端吻合口狭窄1例(3.3%),人工血管感染2例(6.7%),肢体肿胀10例(33.3%).共行修复手术24例次,包括单纯取栓术12例次,取栓加人工血管补片静脉端吻合口成型4例次,同时行动静脉端吻合口成型2例次,吻合口球囊扩张2例次,取栓失败后再次于对侧肢体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1例次,人工血管取出3例次.结论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自身血管条件差的尿毒症期患者重要的透析备选途经,针对不同病因治疗人工血管闭塞可延长人工血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管壁薄和管径小的血管吻合中,尤其是吻合端口径不一致或端侧吻合中,管壁内翻是微血管外科中导致术后血栓形成、血管危象的常见原因.本文用双人操作水平褥式缝合法避免管壁内翻的同时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少手术时间.方法 A组10指38个吻合口行传统二定点间断缝合,B组10指42个吻合口采用双人操作水平褥式缝合法行单线双针吻合,即每针均由术者自右至左进针然后交由助手由其继续顺行进针完成水平褥式缝合,打结,保证管壁外翻.比较两组吻合口通畅率和吻合时间.结果 A组有2例出现血管危象,经过血管探查重新吻合成功,平均吻合时间为15min;B组吻合口的通畅率为100%,再植指体均成活,平均吻合时间为10min,较传统方法缩短5min.结论 该方法避免了吻合血管管壁内翻可能性,尤其对血管吻合端口径不一致或端侧吻合有重要价值,其临床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一种改良的动-静脉内瘘手术(附1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动-静脉内瘘(AVF)端端钛环吻合与端侧缝合的基础上,研究并报道一种心血管等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使用寿命长的改良AVF手术。方法在端侧缝合术基础上,将头静脉远端结扎后,近端5mm处套入3.0mm无齿钛环,再与桡动脉行端侧缝合,缝合口径10~12mm,用7/0无创伤血管缝合线行连续缝合。结果18例接受该手术的尿毒症患者经术后1、3、6、9个月、1年内瘘彩色多普勒监测及并发症观察,内瘘血流量为(497.23±22.49)ml/min,且并发症少。结论改良AVF手术具有端端钛环吻合与端侧缝合的优点,既透析充分,操作简单,内瘘成熟时间短,畅通率高,又能保证内瘘血流量恒定,从而减少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及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莉  何强  康志敏  廖常志  张渊 《四川医学》2001,22(6):517-518
目的 通过对449例内瘘患者的总结,探讨更好的血透患者的内瘘制作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总结我院从1996年开始由肾内科实行的内瘘手术449例,分别采用直接动静脉缝合制作内瘘和人尸体血管搭桥建立动静脉内瘘。直接缝合多于前臂桡侧腕横纹上3-5cm或鼻烟窗处将头静脉与桡动脉作端侧或端端吻合;前壁尸侧腕横纹上贵要静脉与尺动脉及下肢大隐静脉与足背动脉端侧吻合。比较各种类型的内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该法制作的内瘘的成功率少,并发症少。4年的内瘘通畅率达92%。结论 采用动静脉直接吻合制作内瘘仍然是建立血透患者血管通路的良好方法,端侧吻合可以保证足够的血流量,又不阻断远端血流,应在建立血管通路时首选。对直接吻合失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外科2010年11月-2012年11月70例腹腔镜辅助完整右半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70倒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腔内手术时间105.26±15.3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0.05±35.21ml;平均检出淋巴结数21.4枚/例;术后并发症率7.14%(5/70),其中炎性肠梗阻2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均未出现吻合口瘘及出血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并常规根部离断胃网膜右动脉及结肠中血管安全、有效、可行,术后短期效果良好,是否改善远期疗效有待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与血管缝合法在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优缺点。方法对41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21例;外科缝合法20例。观察两种造瘘手术的手术完成时间、吻合成功率、内瘘使用时间、瘘管道通畅率、瘘口血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外科缝合手术完成时间、内瘘使用时间均长于钛轮钉吻合。钛轮钉吻合法的并发症少于外科缝合法。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行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操作方便,吻合口不易狭窄或扩张,并发症少,可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端端-间断缝合、端侧-降落伞式连续缝合两种动静脉内瘘术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透析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将采取桡动脉与头静脉端端吻合及间断缝合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72例设为对照组,行端侧吻合及降落伞式连续缝合的72例设为试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远期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瘘口吻合时间及手术耗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瘘成熟时间及内瘘成熟时的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年内瘘通畅率、透析泵血流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动脉远端缺血低灌注现象,给予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端侧-降落伞式连续缝合术式在瘘口吻合时间、手术耗时短以及远期内瘘通畅率、透析泵血流量等方面均优于端端-间断缝合术式,是前臂自体动静脉造瘘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2例慢性肾衰患桡动脉纵向棱形切口,静脉管腔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后冲洗,行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吻合后血管表面滴注罂粟碱,结果:本组32例患均1次手术成功,术后血液透析中的平均血流量为252ml/min,内瘘平均启用时间为术后12天,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结论:头静脉桡动脉端侧显微外科吻事内瘘手术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优劣。方法通过对93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吻合时间的比较,评价2种吻合方式的疗效与差异。结果机械吻合49例,吻合口漏0例,返流2例,早期声音嘶哑2例,吻合口狭窄3例,肺部并发症1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吻合时间(13±5)min;手工吻合44例,吻合口瘘2例,返流4例,早期声音嘶哑7例,永久声音嘶哑1例,吻合口狭窄6例,肺部并发症5例,死亡1例,平均吻合时间(57±8)min。机械吻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吻合组,吻合时间短于手工吻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吻合法行食管胃颈部吻合与手工吻合法相比,可有效减少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并缩短食管胃端侧吻合时间。  相似文献   

20.
刘春  王倩  周泽梅  彭献代  颜俊锋 《重庆医学》2008,37(10):1080-1081
目的探讨不同内瘘制作方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优势。方法总结本院2000~2006年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施行的内瘘手术64例,分别采用直接缝合法行端侧吻合制作内瘘和钛轮钉端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比较两种类型内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直接缝合法行内瘘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年内瘘通畅率达93.8%;钛轮钉端吻合建立的动静脉内瘘为71.9%。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用直接缝合法行内瘘效果好,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