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和重要的炎性标志物,可用于感染性疾病和某些非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和疗效判断等。该文就hs-CRP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CRP)在检测儿科患者中常见疾病呼吸道疾病中的意义。方法:聍我院住院患者230例,进行HCRP随机测定。结果:细菌性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如化脓性扁桃腺炎、细菌性肺炎等,HCRP在测定中显著增高;病毒性引起的疾病如病毒性肺炎、哮喘等,HCRP变化不大或基本保持正常。结论:HCRP在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大关系,而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仅是脂质沉淀病,其中,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近年来发现,C-反应蛋白(CRP)与多种疾病有关。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未被充分利用的指标。为探讨血清hs-CRP 水平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我们对10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 hs-CRP 及有关血液指标的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艳侠  张建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51-2052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人群中的变化,探索其临床应用。方法: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8例健康体检者及60例冠心病患者的HS-CRP,两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S-CRP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HS-CRP是血管炎性反应的早期标志性指标,可以作为健康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评估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血管性疾病的关系。方法测定了40例健康人群及心肌梗死(AM I)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2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21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结果心血管性疾病患者血清hs-CRP浓度(6.59±3.01mg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2±0.87mg/L),且心血管性疾病的SAP组、UAP组和AM I组相比,血清hs-CRP浓度依次显著升高[(3.55±1.89)mg/L,(7.42±2.78)mg/L,(9.55±5.21)mg/L,P<0.01]。hs-CRP与甘油三酯(r=0.352,P<0.01)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311,P<0.01)成负相关。结论hs-CRP的测定可辅助心血管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与TG和HDL-C联合动态观察,可预测心血管性疾病的发展及判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的冠心病患者98例作为冠心病检测组,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hs-CRP浓度AMI组>UAP组>SAP组;肌酸激酶(CK)水平AMI组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是冠心病炎症状态的一种敏感指标,对判断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琳 《当代医学》2013,(22):106-106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70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儿进行血液标本检测,记录血清中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以患儿的血液常规检查、血液培养以及临床诊断作为区分依据,将患儿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浓度。结论 C-反应蛋白的检测是儿科诊断和鉴别感染性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000例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检测来提高临床可能感染的疾病分析,从而对临床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提高一定指导意义。避免滥用抗生素。结果:P〈0.01.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1988年3月~1989年12月儿科住院中感染与非感染有关疾病140例的C-反应蛋白(CRP),年龄22天~14岁。  相似文献   

10.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梗死是发病率较高、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疾病之一,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其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而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4]。近年来许多新的炎症指标不断应用于临床,但用来预测和诊断脑梗死都未能收到满意的效果[5]。近年来,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ion,hs-CRP)作为慢性炎症一种标志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实验分析hs-CRP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并应用受试者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指标与常用血脂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9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入院后立即给予依达拉奉30mg,溶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14d,其他用药同对照组。对照组45例,只给予基础治疗。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d、14d的血清CRP水平,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标准评分。结果两组CRP水平在梗死后第7天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在治疗前,第14天血清CRP水平和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第7天、第14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进而了解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4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他汀组(辛伐他汀40mg/d,连续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结果:他汀组血清hs—CRP水平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他汀组下降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与预后相关,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榆林市星元医院神经内二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7.81±1.64)分、(6.79±1.57)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3±2.28)分、(8.99±1.9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比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解学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1):1555-1557,156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中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在细菌感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5月在我院诊治的165例细菌感染者及122例非细菌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患者血中Hs—CRP与PCT的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其用于预测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Hs—CRP、PCT水平及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t分别为15.35、9.72、13.36、13.92,P均〈0.05)。细菌感染组患者HS—CRP与PCT之间存在相关性(r=0.826,P〈0.05)。预测细菌感染时,PCT的临界值为0.39rig/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2%和77.1%;Hs—CRP的临界值为41mg/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2%和71.5%;两者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92.3%和81.5%。结论:Hs—CRP与PCT可作为细菌感染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两者联合检测可相互补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樊淑敏 《中原医刊》2011,(14):50-5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h—CRP和IL-6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I患者血清hs—CRP和IL一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N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程仁力  黄涛  张澍  黄利军  孙彤  谢后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57-1358,1361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炎症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将84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 30 d)43例和阵发性心房颤动组(< 48 h)41例,并选择40例水平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hs-CRP。结果: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对照组(P<0.01),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房颤动与炎症有关,炎症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治疗稳定后的浓度变化,探讨血清HSCRP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9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和治疗病情缓解后进行血清HSCRP浓度检测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入院治疗前、治疗病情缓解后及正常对照组HSCRP水平分别为48.74±7.5、2.12±0.42和0.64±0.05(ug/ml),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稳定后HS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SCRP检测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及严重度评估的一个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8.
施能胜 《吉林医学》2010,31(13):1744-174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ACI)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及灯盏花素对其影响。方法:65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胞二磷胆碱750 mg,曲克芦丁注射液0.6 g,每天静脉滴注,疗程2周;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灯盏花素,5%葡萄糖500ml加入注射用灯盏花素50 mg,每天静脉滴注,疗程2周。采用胶乳增强的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后hs-CRP变化及进行中国卒中评分(CSS)。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治疗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CSS评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3天内(急性期)和治疗后21天(恢复期)时血清hs-CRP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同时选取与观察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CNFDS)进行评分,所有患者均进行CT/MRI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患者hs-CRP、IL-6水平急性期与恢复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梗死体积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及IL-6对判断脑梗死范围大小、病情变化及预后神经功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