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方法:收集我院20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78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最终确诊不典型心肌梗死,心肌酶谱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改变,54例患者心电图未见病理性Q波,但可见ST段抬高,T波直立呈单向曲线,其余24例患者心电图仅见非特异性ST-T改变。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多样,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掌握患者心电图变化特点是正确诊断治疗和避免误诊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判断,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方法:对我院门诊及急诊的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初诊的4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9例患者中以消化系统为主要表现误诊的14例,以呼吸系统为主要表现误诊的8例,以心悸为主要表现误诊的19例,以脑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误诊的8例。结论: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加强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重视患者入院时心电图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诊断及早作出相应处理,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孔令振  刘斌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288-3290
目的:总结AMI早期(发病24h内)不典型ECG的表现特点,提高凭借早期不典型ECG诊断AMI的水平。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AMI患者在发病24h内早期不典型ECG83例,与各自发病前ECG进行对比分析,归类总结。结果:83例不典型ECG共归纳17个表现特点。结论:部分AMI早期ECG表现虽不典型,但具有与AMI相关的固有特点,有助于AMI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改变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典型心电图(ECG)的改变特点,以提高AMI诊断率。方法:选择不典型ECG改变的AMI患者18例,分析其ECG特点。结果:AMI不典型ECG改变主要表现为5种类型。结论:AMI患者大多数ECG都有典型的图形改变,但有不少患者AMI发生后ECG不出现典型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典型心电图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2例心电图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果 AMI不典型心电图常见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例)、心肌梗死早期(4例)、同部位多次心肌梗死(2例)、心肌梗死合并束支阻滞(6例)、合并后壁心肌梗死(2例)、小面积心肌梗死(6例)、记录导联不正确及U波倒置之患者(2例)。不典型心电图改变包括:显著而持续性ST段压低及T波倒置、T波高耸、R波递增不良或逆递增、束支传导阻滞掩盖心梗图形、及U波倒置等。结论对心电图不典型的心肌梗死患者应不断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及时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目的: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方法:对4例AMI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不典型心电图的产生与梗死的面积,部位,厚度等因素有关。结论:对AMI的可疑病人,必须随访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动态演变,方能减少漏诊,提高AMI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李跃洲 《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103-2104
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提高对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的认识,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确诊的4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中17例未见病理性Q波,存在ST段抬高及T波直立形成单向曲线,8例有非典型Q波改变(临界性Q波或小q波,进展型Q波),12例有非特异性ST-T改变,3例新出现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结论提高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认识,并掌握其变化特点,对其诊治及其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5年1月~2004年12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 AM1)病人186例,其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42例。我们所说得不典型主要指临床症状及(或)心电图表现不典型。现将42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如何分析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以减少误诊、漏诊。方法 对2例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1例Ⅱ、Ⅲ aVF导联出现宽的q波,其深度〉3mm,且伴房室传导阻滞,另1例非Q波型心肌梗死出现Ⅰ、aVL、V2-6出现ST—T明显改变,冠状T波并有动态改变,伴有心肌酶谱变化。结论 不能仅根据无Q波(或Q波深度〈1/4R)来否定存在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刘树基 《广州医药》2003,34(4):34-35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的原因,找出预防对策。方法:对41例误诊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误诊为消化道疾病;7例误诊为呼吸道感染;3例误诊为肺心病;3例误诊为心绞痛;2例误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误诊为感染性休克,12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易误诊,临床医生应重视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李抒玮 《右江医学》2011,39(1):17-18
目的研究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43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与随机抽取的43例6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老年组多数患者于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及典型的临床症状,梗死部位较广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生率、并发症、伴发症、病死率均较非老年组高(P<0.05)。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因此要提高认识,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心肌梗死并发症或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邹秀娟  杨小波 《河北医学》2003,9(11):1001-1003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方法:观察52例急性心肌梗死超忽性期心电图的动态改变。结果:非透壁性心肌梗死6例(11.5%),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20例(38.5%),侧壁、下壁、后壁心肌梗死23例(44.3%),右室心肌梗死3例(5.7%)。结论:超急性期心肌缺血、损伤与坏死的指标未完全表现出来,再发性、多发性、合并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等心电图掩盖了心肌梗死的图形,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异常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1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P波的异常(新出现的)与否分为:P波异组95例,P波正常组34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血池、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观察12个月再梗死及死亡率。结果,心电图P波异常组三支病变多见,P<0.01;左室射血分数<40%者多见,P<0.01;12个月个时再发心肌梗死率为7.4%,死亡率为4.2%,而P波正常组无再发心肌梗死及死亡病例,结论:心电图P波异常可能为影响心肌梗死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忠民  赵淑杰  赵岩 《吉林医学》2002,23(4):225-226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糖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36例非糖尿病AMI病人早期血糖增高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与非糖尿病AMI血糖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血糖增高组病人的合并症、病死率及大面积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结论:非糖尿病AMI早期血糖增高提示病情重.其梗死面积大、并发症多及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研究.方法 对4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M组)和42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DM组)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组无痛性心梗发生率、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多,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差.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and pro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DM) complicat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and prognosis of 40 cases of DM complicated with AMI and 42 cases of non-DM with AMI. Results The painless myocardia infarction rate,coronary vascular disease extent,incidence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and matality were higher in DM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AMI than in no-DM patients with AMI.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DM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AMI were atypical and with higher incidence of severe complication and mortality,which leads to poor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临床有效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SAS)以及抑郁评分(SDS)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理抑郁以及焦虑,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T改变在评估左心功能和临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87例ST段抬高并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0治疗的AMI患者,根据PCI治疗后ST-T段演变分为ST-T改变组(A组)和无ST-T改变组(B组)。根据发病后行PCI的时间分为≤6h组和≤12h组,观察心电图ST-T改变情况。结果PCI≤6h组和≤12h组患者ST段回落指数均〉50%,≤6h组回落程度显著优于≤12h组(P〈0.01)。A组患者PCI术后情况稳定,心功能情况较好;B组心功能情况较差,临床表现为多发性反复发作左心衰竭。A组患者随访第1个月和第6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优于B组。A组再发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56%,明显低于B组的34.62%(P〈0.05)。结论通过监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T变化情况,可以更好地评价血管再通后心肌再灌注的效果,对评估AMI患者PCI术后心脏功能和临床预后情况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长钰 《广西医学》2007,29(5):649-65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早期的血脂水平.方法 对104例AMI患者入院24 h之内进行血脂测定,并与心绞痛组(CHD)、健康查体组(CON)血脂进行组间比较.对AMI组中按照不同年龄、性别、吸烟、血压、血糖进行分组,不同分组间的血脂水平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AMI发病早期TC、LDL-C水平比CHD组及CON组明显降低,AMI组和CHD组HDL-C水平均较CON组降低.AMI发病早期血脂水平在60岁以上和60岁以下、高血压病和非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AMI发病早期血脂有下降趋势,尤以TC、LDL-C为显著,不能以此延误他汀类调脂药物的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