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认知正常和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积极研究MCI向痴呆进展的危险因素,注重识别早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以防止或延缓MCI向痴呆的进展。MCI向痴呆发展的机制极为复杂,且与多种因素相关。遗传因素、生物学标志物、神经精神症状、慢性疾病、影像学变化均是MCI向痴呆发展的危险因素,但是对临床有指导作用的危险因素以及有效干预措施尚不完善。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揭示MCI向痴呆进展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延缓MCI向痴呆进展。  相似文献   

2.
曲小丽  余刚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2):1371-1374
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是指由帕金森病(PD)所致的对日常生活功能影响很小且没有进展为痴呆的一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对预测帕金森病痴呆(PDD)的风险有潜在价值。随着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对PD-MCI诊断标准的提出,一系列研究应用此标准在PD-MCI发生、发展等方面提供新观点,并对此诊断标准的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本文就PD-MCI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临床亚型特点、诊断、转归、治疗做一综述,提示PD-MCI发病率较高,有多种临床亚型,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于探求自拟补肾通络汤在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干预方面的研究;头针对MCI的干预。从中医中药角度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干预方法减少痴呆发生率。方法病例数共120例,随机分成4组:1组为单纯针灸组;2组为单纯药物组,3组为针药结合组,4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有关痴呆量表等的变化。结果针药结合组在痴呆量表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其它组(P〈0.05)。讨论针药结合干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明显延缓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加兰他敏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宏章  陈由  魏演 《海南医学》2012,23(3):38-39
目的 观察加兰他敏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诊断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奇数为常规组,偶数为加兰他敏组,各40例.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在实验前、实验1个月、实验3个月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常规组和加兰他敏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加兰他敏组治疗效果尤其明显.结论 加兰他敏能显著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目前已成为老年人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是介于正常老龄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并且以每年10%~15%的比例转变为痴呆。因此,早期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干预,改善认知功能的下降,延缓其向痴呆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人们不断地通过药物、营养素的干预以及非药物治疗等方式探索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围绕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阻滞剂、麦角生物碱制剂以及脑细胞代谢复活物等几大类药物进行研究。同时在预防和控制其危险因素的药物及营养素方面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有益的探索。目前还没有有力的实验证据证明和支持哪类药物对停止或逆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病情有效。本文将对近年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营养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探索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我院门诊就诊的50例轻度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记忆力及...  相似文献   

7.
刘佳  钟远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206-20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隐性起病,以记忆力和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为特征。迄今对该病的病因认识不清,最终确诊需依靠尸检病理证实,但此时已经失去了AD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患者、家属及社会均不能从中受益。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痴呆和正常衰老间的认知缺损状态,可能是AD的早期阶段,是AD的高危因素,许多纵向研究表明每年大约有10%~15%这类患者会转变为痴呆,其中绝大部分是AD。因此研究和识别MCI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以便延缓或阻止痴呆的发生与发展,为老年性痴呆的防治提供一个最佳的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8.
曾永青  李立新  王洋洋 《海南医学》2014,(10):1427-1428
目的:探讨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50例老年MCI患者纳入MCI组,50例与MCI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未合并MCI的老年人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CI组患者学历在高中以上者比例为20%、职业为脑力劳动者比例为26%、居住方式为独居者比例为28%、有脑卒中病史者占34%、合并高血压者占58%、糖尿病者占40%,SDS评分为(44.2±7.3)分、TG为(2.04±0.41) mmol/L、TC为(6.18±0.81) mmol/L,对照组分别为36%、46%、12%、14%、38%、22%、(38.5±6.4)分、(1.53±0.32) mmol/L、(5.22±0.67) mmol/L,上述指标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MCI的发生与独居、脑卒中病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抑郁症有关,而文化程度高及脑力劳动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刘艳艳  汪津洋  赵鹏  左国忠  陈玉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063-1064,1067
目的:营养不良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仍不清楚。本研究观察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方法:对323名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躯体健康、认知功能、情感和社会功能;并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定营养状况。根据神经心理学评估,认知功能分为三个水平:正常、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结果:根据微型营养评估量表的评估,39.93%的研究对象营养状况为良好,34.98%为可疑营养不良,25.07%为营养不良。与认知功能正常的住院患者相比,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患者营养状况良好的比例明显降低,并且营养不良的风险明显升高。结论:在痴呆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痴呆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增加,目前对痴呆的治疗研究突破很小,故痴呆的预防成为研究的焦点。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认知功能缺损状态,以获得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一部分将转化为痴呆。故轻度认知障碍是痴呆的高危人群,研究认知功能损害对痴呆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筛查、诊断、治疗出现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轻度认知障碍是处于正常脑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认知损害的临床状态,大部分患者将转化为痴呆。故轻度认知障碍是痴呆的高危人群,研究轻度认知损害对痴呆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重大意义。文中对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流行病学、量表筛查、影像及实验室诊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和新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MCI)的转归及其认知特征的变化.方法 横断面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采用多维度神经心理测试评估109例aMCI患者和104例正常对照者的神经认知功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MCI组的各项神经认知功能基线测试成绩均显著下降(均P<0.01),尤以反映情节记忆的听觉词语记忆测试(AVMT)的20min延迟回忆受损最明显[aMCI组(2.50±1.48)分,正常对照组(7.85±1.59)分,Z=-12.697,P<0.01];随访期间69例aMCI患者有15例转变为AD,转化率22%,而正常组无转变为AD者;随访期间aMCI组患者的AVMT、CDT及MMSE测试成绩的减分率[分别为(3.77±60.83)%,(6.89±28.24)%,(6.13±16.89)%]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75±27.46)%,(-5.23±14.05)%,(-1.11±8.26)%],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将aMCI组分为认知功能稳定组及转变为AD组,比较2组之间神经认知功能基线测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测验有AVMT、CFT、TMT-A、TMT-B、SDMT、CDT及MMSE;进一步比较2组之间测试成绩的减分率,aMCI组中转变为AD者AVMT、CFT、DST、VFT、SDMT、MMSE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aMCI是AD的前驱期;aMCI患者存在明显的情节记忆减退;神经心理测试有助于预测aMCI是否发展为A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共情能力损害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共情能力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人际指针量表(IRI-C)对25例MCI患者和25例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组)进行研究。结果与HC组比较,MCI患者组IRI-C总分(40.30±7.20),共情性关心(EC)(14.30±1.60),个人痛苦(PD)(1.98±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13,P=0.023;t=-2.413,P=0.002;t=-3.187,P=0.008),且MCI组的HAMD与IRI-C总分及PD分呈正相关(r=0.632;0.722,P=0.019;0.008)。结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能力缺陷,情感障碍可能是影响其共情能力损害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记忆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记忆监测的改变,了解MCI患者记忆监测的损害特征.方法 以情景记忆(EM)和语义记忆(SM)的知道感判断(FOK)为记忆监测的任务,分别测试30例MCI患者及30名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CI组患者的EM损害显著(13.7±2.8,P<0.01),而SM保留(5.4±1.4,P>0.05);EM记忆监测损害显著(P<0.01),而SM记忆监测保留(P>0.05).结论 MCI患者记忆监测障碍可能是其记忆障碍的基础,EM与SM记忆监测可能依赖于不同的神经机制,EM的记忆监测障碍也可能有利于MC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魏晓  李香营  田国刚 《海南医学》2013,24(22):3344-3346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的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存在主诉记忆障碍主诉和客观认知损伤的临床综合征.MCI患者是阿尔茨海默氏病(AD)或其他痴呆症患者的高危人群.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不仅能够测量解剖结构,反映生化和微观结构特点,而且能提供功能方面的信息,被认为是早期诊断和评估MCI的有效方法,尤其是质子磁共振磁共振波谱(1H-MRS)作为目前唯一无创性活体研究组织代谢、生化变化和化合物定量分析的磁共振方法,有助于帮助识别和寻找老年人典型MCI的病因,已成为近年来研究MCI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cI)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0例MCI及80例对照组血浆Hcy,并做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I组Hcy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可能是MCI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有必要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连勇军  欧艺  郭毅  马可夫 《海南医学》2014,(21):3148-315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帕金森病(PD)患者(未合并帕金森痴呆),根据是否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分为PD-MCI组与PD-NC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Webster症状评分评价病情程度,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情况,采用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L-39)评估PD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82例PD患者中PD-MCI发生率为54.88%(45/82);单因素分析显示,PD患者病程长、受教育年限短、体力劳动比例高、SDS评分高、病情程度重、血尿酸水平低者更容易产生轻度认知损害(P〈0.05);PD-MCI组患者PDQL-39评分为(130.6±12.8)分,明显低于PD-NCI组的(144.4±1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MCI的发生与病程长、受教育年限短、体力劳动比例高、抑郁、病情程度重、血尿酸水平低等因素有关,且PD-MCI可对PD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电针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认知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检测和图形再认实验。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MMSE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高(P〈0.01),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单用药物组(P〈0.01)。认知、记忆、言语亚项评分显示,第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第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认知、记忆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言语亚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形再认总评分在治疗后有两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后两组患者综合认知水平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疗效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社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老年人认知减退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调查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年人与无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年人各146例,分析可能影响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年人认知减退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常读书看报、常做家务、性格外向是保护因素,体力劳动、吸烟、喜欢呆在家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栓、脑出血、收缩压增高、TC、ApoEe4、雌激素是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因素比较多,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及时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确定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各代谢指标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为进一步防治MC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ST)、听觉词语学习(AVMT)、连线测验(TMT)、Sunderland画钟试验(CDT)、词汇流畅性测验(VFT)等多种神经心理学量表对74例MS患者(MS组)、45例具有单一或两种血管危险因素非MS患者(非MS组)及32例无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并测量其腹围、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血脂等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①MS组与NMS组惠者MCI的发病率分别为52.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MCI患者的腹围、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水平均高于非MCI患者(P<0.05);③MS组与非MS组整体认知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MS组在记忆、定向、注意、执行等认知方面均明显差于非MS组(P<0.01);④MS组与非MS组的MCI患者在MoCA、DST、AVMT、TMT的测定分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影响MCI患者认知领域的危险因素依次为FBG、血脂、SBP、腹围,并且随着代谢指标水平的增高认知损害的程度加重.结论 老年MS患者存在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视觉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常伴有代谢指标的异常,而且代谢异常指标的数量与认知功能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