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娟 《微创医学》2006,25(4):863-865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以瘙痒和黄疸为特征的疾病.IC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体内雌激素升高,导致母体胆汁酸增高,胎盘胆汁酸转运障碍,代谢异常,引起母儿胆汁酸储留,从而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围产儿死亡及产后出血.尽早诊治可降低围产儿死亡和发病率.针对ICP可能的病因及病理机制,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疗法,包括药物治疗、终止妊娠,目的是改善母体症状和母儿预后,保证母婴安全,本文就ICP临床治疗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MDR3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金艳  刘建 《重庆医学》2005,34(4):611-61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发的常见病.它通常在妊娠中晚期出现,产后迅速消失.主要以皮肤瘙痒、黄疸、血清胆汁酸升高、轻度肝功能损害为特征,是引起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的主要原因之一.ICP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它主要与激素及遗传因素有关.ICP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家族性、种族性及地域性.随着基因学的发展,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如MDR3基因突变在ICP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影响围生儿预后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影响围生儿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146例ICP孕妇皮肤瘙痒、血清胆汁酸、肝功能指标及围生儿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P患者皮肤瘙痒明显,血清胆汁酸、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程度与发生羊水粪染、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儿的比例相关.结论皮肤瘙痒明显,血清胆汁酸和肝功能指标升高是ICP孕妇围生儿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必须高度重视,适时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以瘙痒和黄疸为特征的疾病。IC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与体内雌激素升高有关,导致母体胆汁酸增高,胎盘胆汁酸转运障碍,代谢异常,引起母儿胆汁酸潴留。从而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围产儿死亡及产后出血。现已列为高危妊娠,尽早诊治可降低围产儿死亡和发病率。针对ICP可能的病因及病理机制,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疗法,包括药物治疗、妊娠终止干预,目的是改善母体症状、生化指标和母儿预后,保证母婴安全,本文就ICP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进一步增强对ICP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娟 《医学文选》2006,25(4):863-865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以瘙痒和黄疸为特征的疾病。IC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体内雌激素升高,导致母体胆汁酸增高,胎盘胆汁酸转运障碍,代谢异常,引起母儿胆汁酸储留,从而引起胎儿官内窘迫、早产、围产儿死亡及产后出血。尽早诊治可降低围产儿死亡和发病率。针对ICP可能的病因及病理机制,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疗法,包括药物治疗、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6.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产科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可增高早产、产时胎儿窘迫及胎儿死亡的发生率.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ICP是保证母婴安全,提高围生质量的重要保证.临床对ICP患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肝功能的检查,本文对33例ICP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肝功能指标进行了检测,详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对50例健康孕妇、51例ICP孕妇、14例早期ICP孕妇和21例妊娠肝功能紊乱孕妇血清中的27种已知胆汁酸和29种鉴定胆汁酸进行检测。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ICP的诊断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Logistic回归筛选成分胆汁酸作为ICP早期诊断标志物。结果:与正常孕妇比,早期ICP孕妇的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TCA)、甘氨胆酸(glycolcholic acid,GCA)、甘氨结合型三羟基胆汁酸-3(Gtri-3)、甘氨结合型三羟基胆汁酸-5(Gtri-5)等多种血清成分胆汁酸明显升高(P<0.05),而妊娠肝功能紊乱孕妇未见明显改变(P > 0.05)。ICP诊断模型对早期ICP的预测灵敏度为85.7%,特异性为95.2%。鉴定的胆汁酸Gtri-3和牛磺结合型三羟基胆汁酸-2作为联合标志物,对ICP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效能,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90.5%。结论: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是一种较特异、灵敏的ICP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统计分析 34例ICP临床特征。结果 :发现ICP主要临床表现是瘙痒、黄疸、胆汁酸升高 ;早产、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是其主要并发症。结论 :防治ICP对于提高产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总结78例ICP患者的胆酶值,按数值分为两组:A组10~20μmol/B,B组>20 μmol/,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胆汁酸升高A组50例,B组28例,其中B组患者发生胎膜早破、早产、羊水粪染,胎儿窘迫的机会较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患者中实验室检查胆汁酸是较重要的指标,故ICP患者中,胆汁酸升高明显者,应严密监护,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柱前衍生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ICP患者,乙肝孕妇和正常孕妇(各11例)血清胆汁酸谱(5种游离型和4种甘氨结合型),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血清胆汁酸谱进行分析.结果: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可区分ICP患者,乙肝孕妇和正常孕妇,其模型的正确诊断率和预测能力分别为97.0%和75.3%.结论: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有助于IC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刘红  刘建 《重庆医学》2005,34(1):141-14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是以妊娠期发生皮肤瘙痒、黄疸、产后症状迅速消失为特点的妊娠期并发症.因其易引起胎儿窘迫、早产、死胎、死产、而被列为高危妊娠之一.ICP的药物治疗中熊脱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能缓解瘙痒症状,降低血胆汁酸浓度,改善肝功能,从而降低高胆酸血症所致的胎儿窘迫、死胎及预防产后出血发生.UDCA护肝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就UDCA治疗ICP的应用及护肝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主要危害胎儿,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胎盘的病变不足以解释临床现象.近年研究发现,ICP患者母体高胆酸水平对胎儿脏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另外,ICP胎盘结构及功能改变,脐带因素及内分泌变化等也可导致胎儿发育受损及宫内缺氧.近年来有关胆汁酸对胎儿心、肺、脑、肝等重要脏器的毒性作用、ICP胎盘病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胎盘血管及脐带血管因素和内分泌变化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施明方  王建丽 《浙江医学》2004,26(8):609-61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以皮肤搔痒、黄疸和血清胆汁酸明显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ICP对胎儿新生儿影响较大,可引起胎儿急性缺氧、胎死宫内、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胎粪污染等,本文分析ICP对围生儿健康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一种特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妊娠期血清胆汁酸的特异性升高,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甚至宫内死亡等问题。ICP的发病机制复杂,遗传方面已有ABCC4、ABCB11、ATP8B1、NR1H4等通路被发现;雌激素、硫酸化孕酮代谢物在ICP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已被证实;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及白细胞介素-10于ICP的关系应给予更多关注;环境因素对于ICP发病的潜在机制仍不明确,需做进一步研究。对于ICP的治疗,本文论述了熊去氧胆酸(UDCA)、利福平、地塞米松等药的作用机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联合用药的优势,并指出今后防治ICP的重点及创新点应放在免疫致病因素上,不断开发安全、有效的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死产儿肝脏及肾上腺等表达Bc1-2的情况探讨ICP死胎、死产等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机制.方法对4例ICP死产儿或死胎的肝脏等石蜡病理切片进行Bc1-2的免疫组化染色.3例畸形引产儿为对照组.结果 4例ICP死产儿或死胎的肝脏及肾上腺细胞呈阳性表达而对照组为阴性.结论 ICP死产儿的肝细胞及肾上腺细胞受到了不良因素的作用,可能是脐血中升高的胆汁酸、胆红素所致,说明Bc1-2与ICP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血清中牛磺结合型胆汁酸的变化.方法:收集ICP及ICP伴糖尿病、1CP伴病毒性肝炎患者和正常孕妇血清,经固相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e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法测定牛磺结合型胆汁酸的含量.结果:ICP及ICP伴糖尿病、ICP伴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TCA)、牛磺鹅脱氧月嗵酸(Taurochenodeoxyeholic acid,TCDCA)、牛磺脱氧胆酸(Taurodeoxycholic acid,TDCA)分别比正常孕妇有10倍、5倍和3倍以上的显著性增高(P<0.01).ICP及ICP伴糖尿病、ICP伴病毒性肝炎三组间TCA和TCDCA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ICP患者有特征的血清牛磺结合型胆汁酸变化.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致胎婴儿不良预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楠  刘建 《重庆医学》2007,36(4):360-36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以妊娠期皮肤瘙痒、胆汁淤积和黄疸为主,产后症状迅速消失为特征的妊娠期并发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为止尚未阐明,可能的解释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与体内雌激素升高有关,导致母体胆汁酸升高、胎盘胆汁酸转运障碍、胎儿胆汁酸代谢异常,从而发生自发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等现象[1],此外还有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等报道.  相似文献   

18.
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重度ICP患者(ICP组)与对照组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FGR发生率及ICP新生儿体重与胆汁酸、肝功能的关系.结果 ICP组早产、羊水粪染、Apgar评分<7分(1min)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029.1±1042.5)g,FGR的发生率为6.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CP组新生儿体重与胆汁酸、肝功能无明显线性关系.结论 ICP与胎儿生长受限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人体肠肝循环中胆汁酸稳态失衡,大量胆汁酸抵达结肠,可引发胆汁酸性腹泻.胆汁酸性腹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胆汁酸重吸收减少或肝内胆汁酸合成增多.现有研究根据胆汁酸性腹泻的发病机制将其分为Ⅰ、Ⅱ、Ⅲ型.作者介绍了胆汁酸肠肝循环的生理机制,并就胆汁酸性腹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潘国琴 《浙江医学》2010,32(10):1542-154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以妊娠中晚期发生皮肤瘙痒、黄疸和血清胆汁酸、肝酶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具有复发性、区域性及家族聚集趋向.该病母亲预后良好,主要危害胎儿,可引起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早产等[1],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本文就我院分娩ICP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