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七氟烷对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I3-K/Akt/P70S6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七氟烷脑保护机制。方法将96孔和6孔培养板上培养7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正常培养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2%Sevoflurane组(Sevo组)、缺血/再灌注+2%Sevoflurane+10μmol.L-1LY294002(PI3-K拮抗剂)组(LY组)、缺血/再灌注+2%Sevoflurane+10μmol.L-1Tric irib in(Akt拮抗剂)组(Tri组)、缺血/再灌注+2%Sevoflurane+10 nmol.L-1Rapamyc in(P70S6K拮抗剂)组(Rap组)。C组神经元按正常培养方法培养。Sevo组在神经元缺糖缺氧的同时接受2%Sevoflurane麻醉。LY组、Tri组和Rap组在神经元进行缺糖同时分别加入LY294002、Tric irib in或Rapamyc in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0μmol.L-1、10μmol.L-1或10 nmol.L-1后同Sevo组处理。96孔培养板的神经元进行细胞存活力的检测。6孔培养板的神经元进行神经元纯度鉴定、神经元凋亡和PI3-K、Akt和P70S6K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Sevo组PI3K、Akt、P70S6K蛋白表达增加,神经元存活率增加、神经元凋亡率降低(vsI/R组,P<0.01)。LY组PI3K、Akt和P70S6K表达降低,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增加(vsSevo组,P<0.05或P<0.01);Tri组Akt和P70S6K表达降低,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增加(vsSevo组,P<0.05或P<0.01);Rap组P70S6K表达降低,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增加(vsSevo组,P<0.01)。结论Sevoflurane激活了PI3-K/Akt/P70S6K信号通路,在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抑制了神经元凋亡,保护了神经元。  相似文献   

2.
孙平  范仲凯  李昊天  王继权  赵兴长  李刚  吕刚 《天津医药》2015,43(11):1271-1274
目的 探讨硫化氢 (H2S) 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自噬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6 只健康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 组)、 单纯脊髓损伤组 (模型组)、 H2S 处理组(H2S 组), 每组 12 只。采用 Allen’ s 法构建大鼠脊髓损伤模型, Sham 组只行椎板切除术, 暴露脊髓不打击; H2S 组在脊髓损伤后 1 h 腹腔注射 50 μmol/kg 硫氢化钠;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脊髓损伤 24 h 后取出脊髓组织, Western blot 检测 LC3、 p70S6K 和 Cleaved caspase-3 表达; 免疫荧光法检测 LC3 表达; TUNEL 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 Sham 组相比, 模型组 LC3Ⅱ/LC3Ⅰ, Cleaved caspase-3 表达升高,p70S6K 表达降低、 细胞凋亡率升高 (P < 0.01); 与模型组相比, H2S 组 LC3Ⅱ/LC3Ⅰ、 Cleaved caspase-3 表达降低, p70S6K 表达升高, 细胞凋亡率下降(P < 0.01)。结论 H2S 可抑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自噬并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4/20型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的工作表及洗涤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寻求最佳工作模式以提高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检测效率。方法:根据我科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的工作量设计工作表,选择400份临床患者血清,通过固定孵育温度、反应时间、显色时间等参数不变,采用不同洗涤模式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最终确定优化的洗涤模式;采用该模式检测不同浓度的乙肝表面抗原质控血清20次,并通过与手工法比较,验证优化后模式的灵敏度与重复性。结果:(1)优化后设计的工作表适合90~360份不同容量的标本检测;(2)优化后的洗涤模式为:底部洗板体积340μl,洗板次数4次,底部扫洗体积200μl,连续洗涤体积300μl;(3)优化后的洗涤模式检测不同浓度的乙肝表面抗原质控血清,S/CO均值略高于手工法,而CV值略低于手工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后的检测模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效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故障一:透视无高压。维修经过:拆下高压初极T1、T2。测量初极电路各测试点均正常。A1—01,A1—02各管脚电压,波形也正常。灯丝加热电路T B点输出正常,但是当测量T E、T C时电压非常微弱,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时,发现T E、T C不通,当时考虑为Q2短路,在准备拆下组件板时发现6C插件有点松动,当把该插件紧固后,再测已恢复正常。将T1、T2装上,进行透视操作,机器工作正常。故障二:透视时,K v调节旋钮下方不断闪出蓝色弧光,电压越高越明显,透视效果极差,甚至不能进行工作。维修经过:拆下自动K V选择器,抽出中心铁杆,发现铁杆上的绝缘套管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脂毒性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刺激H9c2细胞,白藜芦醇预处理后,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用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AMPK/m TORC1/p70S6K通路蛋白以及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示,PA(0. 4 mmol·L~(-1))刺激24、48 h时,心肌细胞存活率出现明显下降;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A(0. 4 mmol·L~(-1))刺激24 h时,ROS及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免疫印迹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A(0. 4 mmol·L~(-1))刺激24 h时,p-AMPK蛋白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p-mTORC1、p-p70S6K、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白藜芦醇预处理,可以明显逆转上述变化。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明显抵抗高脂所致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可能与AMPK/m TORC1/p70S6K信号通路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藓生马先蒿苯乙醇苷(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PhGs)改善高原记忆损伤的机制,明确其是否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来实现的。方法 清洁级雄性Wistar 大鼠60只,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组、PhGs低、中、高剂量组(50、200、400 mg/kg灌胃给药),常氧对照组和缺氧组给予等体积的灭菌注射用水,连续给药7 d。给药第4天,缺氧组和PhGs低、中、高剂量组置于大型低压氧舱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7 500 m,3 d)。采用SYBR Green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海马组织中mTOR、P70S6K和4E-BP1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p-mTOR、p-P70S6K和p-4E-BP1 蛋白表达。结果 与常氧对照组比较,缺氧组海马组织中mTOR、P70S6K mRNA表达分别下调达22.50%、26.00%(P<0.05,P<0.01),4E-BP1 mRNA表达上调达41.28%(P<0.01);p-mTOR和p-P70S6K蛋白表达分别降低42.28%和11.70%(P<0.05,P<0.01),p-4E-BP1蛋白表达升高111.86%(P<0.01)。与缺氧组比较,PhGs低剂量组4E-BP1 mRNA表达下调达77.33%(P<0.01),p-P70S6K蛋白表达升高32.53%(P<0.01),p-4E-BP1蛋白表达降低82.4%(P<0.01);PhGs中、高剂量组海马组织中mTOR、P70S6K mRNA表达分别上调达64.56% 、60.76% 和14.86%、20.27%(P<0.01),4E-BP1 mRNA 表达分别下调达72.67%、71.57%(P<0.01),p-mTOR、p-P70S6K蛋白表达分别升高65.12%、94.17%和56.63%、78.31%(P<0.01),p-4E-BP1蛋白表达分别降低57.6%和40%(P<0.01)。结论 藓生马先蒿苯乙醇苷能够改善高原记忆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 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的影响,阐明作用机制,为脑出血所致脑水肿治疗提供明确的方向与靶点。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银杏叶片组,采用Rosenberg法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PI3K、AKT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水通道蛋白AQP4“极性”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水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银杏叶片组PI3K、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AQP4在星胶细胞终足膜上的集中表达程度显著升高(P<0.05),EB含量、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AQP4的“极性”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20):2828-2831
目的:考察食管癌开胸手术过程中,术前给予氯胺酮联合地塞米松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0例行单肺通气开胸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组(S组)、氯胺酮组(K组)、地塞米松(D组)以及氯胺酮联合地塞米松组(KD组),术后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记录4组患者术前30 min(T0)、单肺通气(OLV)后60 min(T1)、OLV后120 min(T2)、恢复双肺通气后2 h(T3)各时点的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血气分析中呼吸指数(RI)值变化、术后48 h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4组患者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1、T2、T3时间点RI值升高;与KD组比较,K、D、S组T2、T3时点RI值均增高;血清IL-6、IL-8浓度与T0比较,T1、T2、T3时间点血清IL-6、IL-8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在T1、T2、T3时点D、K、KD组血清IL-6、IL-8浓度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KD组比较,在T2、T3时点D、K组血清IL-6、IL-8浓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K组血清IL-6、IL-8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血清样本TNF-α浓度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与KD组比较,K、D、S组48 h内术后镇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Prince-Henry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S、K组比较,KD组术后PCEA按压次数及镇痛药总用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5);4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联合地塞米松预防性用于手术前,能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RI值,增强PCEA镇痛效果,对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测定护肝片(胶囊)中柴胡皂苷K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C18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0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μL。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检测,多反应监测模式,离子源温度为150℃,毛细管电压为4.0 kV,脱溶剂温度为500℃,锥孔气流量(氮气)为50 L/h,碰撞气流速(氩气)为0.15 L/h,氮气流量为800 L/h。结果 柴胡皂苷K质量浓度在0.200 7~5.017 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检测限为0.05 mg/kg,定量限为0.20 mg/k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3%,RSD为0.95%(n=9)。12个厂家47批样品中有28批的柴胡皂苷K含量介于0.556 4~3.589 9μg/g。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护肝片(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亚低温组(H组),每组8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基底动脉丝线提拉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全脑缺血10min再灌注6h。实验过程中监测大鼠脑血流图并测定动脉血气。H组再灌注前即刻经股静脉缓慢注射10℃0.9%氯化钠溶液3.5ml,冰块包绕头部,60W白炽灯照射身体。控制鼓膜温度在32~34℃,直肠温度同时降低,20min左右升至并维持在37.5~38.3℃。低温维持3h,3h后60W白炽灯照射身体缓慢复温。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S100B蛋白浓度;用干(110℃24h烘干)、湿重法计算左侧大脑半球脑水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S100B蛋白浓度、脑含水量升高(P〈0.05);与IR组比较,H组S100B蛋白浓度、脑含水量降低(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降低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S100B蛋白的表达量,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本地区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的分布模式 ,笔者对本院体检者 HBVM进行分组统计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均为我院体检的企、事业单位职工 ,年龄 2 1~ 6 3岁 ;其中男性 30 49例 ,女性 1986例。1.2 检测方法 :空腹静脉抽血 ,及时分离血清 ,当日测定完成。采用 EL ISA法测定 ,EL ISA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以 BL O- RAD洗板机洗板和酶标仪进行测定与判读结果。2 结果见附表。3 讨论乙型肝炎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信号通路在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后适应减轻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7组,即(1)正常对照组(C);(2)缺氧/复氧组(H/R);(3)S1P组;(4)S1P+LY294002组(S1P+LY);(5)LY组;(6)S1P+PD98059组(S1P+PD);(7)PD组。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定Akt和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H/R组比较,S1P组可明显增加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增加TSOD及Mn-SOD活力,降低MDA含量,降低钙离子浓度,增加Akt和ERK1/2磷酸化水平,而PI3K/Akt信号通路阻断剂LY294002或ERK1/2阻断剂PD98059可阻断S1P对H9c2的上述作用。结论 S1P能够减轻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加入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和ERK1/2抑制剂PD98059均使S1P的保护作用被取消,表明S1P通过RISK信号通路发挥抗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黄素对抗顺铂引起的WI-38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从细胞水平研究大黄素对顺铂引起WI 38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 ,用形态学观察、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WI 38细胞经大黄素和顺铂同时处理 2 2h后 ,30mg·L- 1大黄素可明显减轻顺铂引起的细胞毒性 ,其IC50 值由 (16± 3)mg·L- 1增加至 (34± 6 )mg·L- 1;可明显抑制顺铂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核异染色质边集和DNA片段化 ,使顺铂 10和 30mg·L- 1导致的细胞凋亡率由 35 .5 6 %和33.99%降至 9.2 1%和 10 .2 5 % ,S期细胞百分数由6 2 .6 6 %和 4 8.4 6 %降至 4 8.6 7%和 36 .18%。结论 大黄素可对抗顺铂所致WI 38细胞凋亡 ,可能与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4.
人参皂甙Rb1的肠内菌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离体及整体实验观察了人和大鼠肠内菌对人参皂甙Rb1(G-Rb1)的代谢.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和电喷雾质谱(ESI-MS)检测G-Rb1及其代谢产物.结果:离体实验表明,G-Rb1容易被大鼠和人消化道菌群代谢,随着代谢时间的延长,相继出现Rd, Rg3/F2, Rh2/C-K和Ppd 4种代谢产物.给大鼠ig G-Rb1 500 mg.kg-1后收集4 h和6 h粪,提取G-Rb1的代谢产物,证明粪中存在Rd和Rg3/F2两种代谢产物.结论:G-Rb1可被人和大鼠肠内菌代谢,其代谢模式为G-Rb1→Rd→F2→compound K(C-K)→20(S)protopanaxadiol(Ppd).  相似文献   

15.
槲皮素对过氧化氢损伤小鼠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过氧化氢(H_2O_2)损伤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IH-3T3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NIH-3T3细胞分成四个实验组。对照组(C)仅加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实验1(Q_1)组先用0.5mmol/LH_2O_2作用细胞30min,然后再用含有50μmol/L的槲皮素培养基作用24h。实验2(Q_2)组先用含有501μmol/L的槲皮素培养基作用24h,再换含有0.5mmol/L H_2O_2作用细胞30min。H_2O_2实验(H_2)组先用含有0.5mmol/L H_2O_2作用细胞30min,再换仅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作用24h。取培养细胞提取DNA和制备1×10~7/ml细胞悬液的滴片,应用TUNEL和Ladder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Weaster blod和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Bax、Caspase-3、HSP-70、NF- kB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由TUNEL和Ladder实验得出,Q_1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_2组和Q_2组。由Weaster blod和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分析得出,Q_1组与Q_2、H_2组相比,Bcl-2的表达明显增高,Bax、Caspase-3、NF-kB、HSP-70的表达减低。结论槲皮素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NF-kB的表达,提高HSP-70的表达,对H_2O_2诱导的NIH-3T3细胞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熙卿 《药学学报》1966,13(4):297-298
3一磺胺一6一甲氧基哒嚓为近年推广应用的新型长效磺胺药物[1,月,国内于1%l年生产.一般采用的路线如下:HC一 }】HC一C苍C、0 Z刊一例、 //\\ POCI、 +”’NNH’‘H’50‘一“o代匕一方oH—O 广一N气cl人一曰片C,H:N炙少一SoZNH:一一--一一~一一-门卜 K:CO3·:Nee仁少S。:一《少一(11)(111) NaOCH3一一一,卜 CH30H 矛一飞护N一N飞H’N一又一片50:NH人_夕一oCH】 (Iv) 主要的改进方面为:(l)(11)的制备中,在104℃,回流5小时的反应条件下,可将(l)与三氛氧化磷的克分子比例由文献中的1:14.6降低为1:2.336,三氯氧化磷不必回收,…  相似文献   

17.
荧光光谱法研究灯盏花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灯盏花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生理条件下(pH 7.4)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固定BSA浓度,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灯盏花素溶液,在激发波长为280 nm下,290~500 nm的波长范围内进行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扫描。结果灯盏花素对BSA的荧光猝灭类型是静态猝灭;在温度288 K和310 K时,二者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8.295×105和3.302×105L.mol 1;二者的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239 3和1.177 0。由热力学参数焓变(H=31.080kJ.mol 1)小于零和熵变(S=5.392 J.mol 1.K 1)大于零,确定灯盏花素与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力;生成自由能变(G)为负值,表明灯盏花素与BSA的作用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此外,应用同步荧光光谱考察了灯盏花素对BSA构象的影响。结论经过荧光光谱分析,可以确定灯盏花素与白蛋白的作用机制,为其开发成治疗心血管疾病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7,(21):2997-299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裸花紫珠干浸膏中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Plus C_(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2μL;质谱条件:多反应监测离子扫描模式,干燥气/雾化气为氮气,干燥气温度为325℃,干燥气流量为6 L/min,雾化气压力为45 psi,鞘流气温度为350℃,鞘流气流量为12 L/min,毛细管电压为4 000 V(+)、3 500 V(-),喷嘴电压为500 V。结果:木犀草苷、毛蕊花糖苷、槲皮素、木犀草素、芦丁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504 8~252.4 ng/mL(r=0.999 9)、0.712 4~356.2 ng/mL(r=0.999 0)、0.509 4~254.7 ng/mL(r=0.996 2)、0.303 0~151.5 ng/mL(r=0.999 8)、0.602 2~301.1 ng/mL(r=0.999 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0%;定量限分别为0.42、0.87、0.33、0.12、0.76 ng/mL;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9%~101.20%(RSD=1.3%,n=6)、96.50%~101.20%(RSD=1.7%,n=6)、94.81%~99.34%(RSD=1.7%,n=6)、97.54%~100.51%(RSD=1.2%,n=6)、93.37%~98.70%(RSD=1.9%,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裸花紫珠干浸膏中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7,(9):1278-1280
目的: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脂必妥片中桔霉素的残留量。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进行前处理,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Plus C_(18),流动相为水(加0.1%甲酸)-乙腈(70∶30,V/V)(梯度洗脱),流速为0.30 m L/min,柱温为40℃,分析时间为7 min,进样量为2μL;离子化模式为正离子模式,离子源温度为150℃,干燥气流速为15 L/min,鞘气温度为350℃,鞘气流速为12 L/min,毛细管电压为3 500 V,雾化器压力为40 psi,喷雾电压为0 V,工作模式为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桔霉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1~20 ng/m L(r=0.999 4);定量限和检测限分别为0.05、0.01 ng/m 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8.868%~103.160%(RSD=1.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适用于脂必妥片中桔霉素的残留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9,(16):2243-224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藏药悬钩木中山楂酸、科罗索酸、桦木酸、路路通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等6种三萜酸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质谱联用法。选择2-(7H-二苯并[a,g]咔唑)乙基对甲苯磺酸酯为荧光衍生化试剂。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流动相为5%乙腈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荧光激发波长为300 nm,发射波长为395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正离子模式,喷雾压力为60 psi,干燥气流量为9 L/min,干燥气温度为350℃,气化温度为450℃,毛细管电压为3 500 V。结果:山楂酸、科罗索酸、桦木酸、路路通酸、齐墩果酸、熊果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均为0.025~6.4μg/mL(r≥0.999 6);定量限分别为5.11、4.78、4.42、4.22、4.29、4.51 ng/mL,检测限分别为1.42、1.27、1.30、1.28、1.16、1.22 ng/mL;精密度试验的RSD均小于5%,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路路通酸未检出);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0%~100.55%(RSD=1.00%,n=6)、97.95%~102.95%(RSD=1.74%,n=6)、96.00%~101.20%(RSD=2.00%,n=6)、93.25%~104.20%(RSD=4.25%,n=6)、92.20%~103.30%(RSD=3.58%,n=6)、97.80%~103.50%(RSD=2.03%,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藏药悬钩木中6种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