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天,在齐医生诊室内就座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五十多岁的居多。他们,也可以称作准老年人,也就是即将进入老年期的那部分人。近年来,中年人的保健问题已被许多医生所重视,对中年人多发疾病的预防,已经被医学界提到重要议程上来了。确实,中年人在“四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大业中,承担着承前启后、中流砥柱的作用;家庭生活中又面临着赡养老人、教育子女的繁杂事务;加上不少中年人在人生的旅程  相似文献   

2.
广场上,一位中年人正在陪着一位老人练习走路.那是一位偏瘫患者,在中年人的护卫下,老人拄着轮椅的两边把手,慢慢地努力站起身子,双脚站稳后,中年人把轮椅从后面慢慢撤走,转身来到老人前面,弓着一副高大的身躯,与矮小的老人保持着同一高度,把双手平伸向他,眼神里充满鼓励地说:"来,爸爸,向前迈步!"  相似文献   

3.
对于伦敦,我的一个印象是,这座城市到处是高贵严肃又亲切和蔼的老先生. 老人依然活跃在沙龙、酒馆、剧院、教堂.我朗诵诗的那个下午,大厅里全是中年人和老人,提问踊跃而深刻.他们不仅是爷爷奶奶,更是教师、顾问和高人.老人不是包袱,而是国家的活史书、精神容器、道德楷模、美食秘方,以及某种久经考验的生活品位.  相似文献   

4.
玲珑 《健康向导》2012,(5):45-4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牙齿健康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关爱老人,首先从牙齿做起。因为老年人牙齿不健康,不仅会影响美观,而且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饮食生活,给身体带来诸多危害。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把牙齿保健的知识和技巧告诉老人,关爱老年人牙齿,老年人的生活才能更健康。老年人牙齿保健需注意以下几点:防治牙周炎:牙周炎是中年人常见的病,但却不像龋齿  相似文献   

5.
齐齐 《健康人生》2003,(5):41-41
在日常生活中,中年人的身心健康往往被家人忽视,人们总是习惯关心脆弱人群的健康状况,如老人、儿童、孕妇等。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仿佛是一个永远强壮健康的群体。但实际上,中年人的心理问题多多。首先是工作压力大,就业竞争激烈,精神总是处于紧张状态;其次是生活压力大,在现实生活中,中年人“放不下”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比如子女升学就业啦,做父亲的心就首先放不下,又比如老婆升上去或者发财啦,老公也会忐忑不安放不下心,怕女人变心变坏了;再如遇到挫折、失落或者因说错话、做错事受到上级和同事指责,  相似文献   

6.
中年人缺眠并不比缺微量元素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程度轻。中年人缺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世界科技译报》报道:现代人的睡眠时间逐步减少,自1970年至1990年的20年间,每日睡眠时间6小时以下的人数达15%,中年人群每日睡眠时间6小时以下者的比例更大。由于中年人在家庭、单位、社会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得他们在生活节奏加快和各行各业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经常是疲于奔命地忙于应付,或加班加点完成各种应急任务;或为生活所迫延时劳作;或为孩子、老人的事费心伤神;或应酬生意夜生活频繁;或因生理、心理上的障碍导致失眠。各种不利于睡眠的自然环境等等,都可能引起中年人缺眠。  相似文献   

7.
2000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的健身大纲指出,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人们从事有规律的运动,就能收获健康。根据我国运动医学专家的研究证明,不同人群的运动都会获得不同的有益健康的效果。儿童青少年通过玩耍、游戏和运动可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加速体格生长和心理发育;老人和残疾人规律运动可以使老人和残疾人保持肌力,延缓骨矿物质的流失速度,减少由摔倒而引起骨折的风险,更好地保持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而中年人规律运动可有效防止体质的下降,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保持旺盛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中年人最大的精神隐患莫过于整天患得患失、斤斤计较、追逐名利、贪求无度。欲望会导致中年人心理上不满足、不平衡,从而导致他们产生悲观失望感、低落感、怀恨感,使自己活在孤独之中。心清一身轻,心是我们欲望要求的中心点,如果能把欲望再降到最低点,要求的东西达到越少越好的地步,这样你的心就会清静了。  相似文献   

9.
<正>年过半百,关节退化开始让诸多中年人如临大敌,许多老人更是会因为膝盖、脚踝、手腕、肩颈、腰椎与髋关节等关节逐渐退化,明显感受到酸痛、无力、僵硬。严重者关节甚至会永久变形,导致生活功能受阻,生活质量下降。如何减缓关节退化,已成为摆在众多人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每增加10岁,肌肉等实体组织要减少63%,而脂防组织却随年龄而增多。消化系统平滑肌的萎缩,使老年人消化能力大减,加上牙齿脱落,咀嚼功能不好,更使消化功能受到明显影响。老人心脑血管疾病较多,血脂、血压偏高。这就要求老年人的饮食宜清淡。 和青少年及中年人不同,老人的饮食应强调其特殊性,一方面要保证获得必要的营养,另一方面又要适合老人消化道的负荷和生理状况。多吃些豆制品、蔬菜  相似文献   

11.
胆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一般多发生在中年人。有一些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由于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动,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调节和代谢障碍,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使胆汁排泄不通畅,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口结构分布逐渐变为“四二一”型,即两对老人,一对中年人,一个儿童。两对老人中有一对身边无子女。如何避免孤独、凄凉,这也是应重视与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与老人对话     
《长寿》1997,(1)
说起老人,都是辛苦了一辈子、活得不易的人。 做为一个中年人,很想和老人聊聊天。 我看过一个调查,天津市河东区提供的一份百户老人家庭问卷显示,30%的家庭在精神赡养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家庭一般经济条件较好,老人的主要精神负担是与子女关系紧张,由此备受子女的冷淡和排斥。其中既有青年  相似文献   

14.
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业务、技术骨干,是家庭栋梁,上要照顾老人,下要抚育子女,在社会和家庭,都处于承上启下的支撑角色.  相似文献   

15.
吕斌 《药物与人》2011,(6):27-27
在城市高压生活下,越来越多的人成了维生素、营养品、保健品的消费群体。据了解,从刚出生的宝宝到子孙绕膝的老人,从青春年少的中学生到承受各方压力的中年人,不少人都选择定时摄入维生素等营养补充剂。不过,医药专家指出,只要一日三餐营养均衡,一般人不需要刻意服用营养补充剂。若过量摄入还可能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山东省济南市独居老年人生活现状及精神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收集160名独居老人和911名非独居老人的生活现状及精神健康状况等,应用2χ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独居老人中女性99人,占61.88%,男性61人,占38.12%,平均年龄为74.4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5人,占65.62%;城乡独居老人的平均月收入分别为1 816.40和274.46元,非独居老人分别为1 911.37和372.59元;城乡独居老人中从不与亲戚、朋友交往的比例分别为20.93%和25.68%;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为60.47%和94.59%;独居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得分为45.21分,低于非独居老年人的46.81分。结论与非独居老人相比较,独居老年人尤其是农村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较差,精神健康水平较低,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7.
论社区卫生服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区服务是一种全新的卫生服务体制,服务对象、服务模式、服务目的等与传统模式有很大不同。如今社区服务已逐步走进家庭,从社区的每一个家庭人手,包括老人、孩子、中年人,医生根据具体情况、从不同起点进行管理,(如,冠心病、高血压)真正做到预防为主,从孩子和年轻时就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已经患病的中老年人,除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治疗外,  相似文献   

18.
积极投身晚年生活 意大利"新老人"最明显的亮点是:基本上摒弃了老年人传统的无所事事、在家颐养天年的消极生活方式,实际上与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相比也并无太大的区别.他们不满足于安度晚年,而是继续从事退休前的事业,有些则干脆尝试某项以前从未经历过的全新的事业.还有一些"新老人",虽然并不热衷于在某个固定单位贡献余热,但却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各种公益事业,从而在社会上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扮演着适合自己的人生角色,继续体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昂 《大众健康》2006,(9):70-70
意大利“新老人”最明显的亮点是:基本上摈弃了老年人传统的无所事事、在家颐养天年的消极的生活方式,实际上与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相比也并无太大的区别。他们不满足于安度晚年,而是继续从事退休前的事业,有些则干脆尝试某项以前从未经历过的全新的事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中年人年富力强,任重道远,同时也处在疾病的“多事之秋”。为了保证身心健康,应注意生活中的“加减乘除”。 加 扩大爱好,陶冶情操。人到中年,身体各部功能日趋衰弱,各种疾病会趁虚而入。在工作之余,应培养起各种兴趣,如散步、打太极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减 祛除心理压抑,戒掉不良嗜好。俗语说:“心胸豁达百病除”。中年人应学会化愁绪为乐观,化抑郁为开朗,力争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在成功的欢乐中将痛苦冲淡。同时,中年人应摒除一切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等。 乘 热情交友,诚恳待人,将使你如虎添翼。一些中年人囿于某种工作,天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