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其中8例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3例仅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8例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者4例有转移,2例腹主动脉旁及盆腔淋巴结均有转移,1例仅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例仅有盆腔淋巴结转移。3例仅行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者,1例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本文对淋巴的转移规律及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指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分型及其表现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就诊的63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已行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证实卵巢相关病变.结果63例患者中,浆液性囊腺瘤22例,粘液性囊腺瘤35例,其他类型6例;30例行卵巢肿瘤标准术式(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5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28例行保守手术(卵巢囊肿剔除术10例,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18例);5年以上生存者29例,10年以上生存者15例,失访5例,4例复发,2例死亡.结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发病年龄较轻,早期多见,转移较晚,预后良好,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对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仍应保留其生育功能,术后需要长期的随访.分期、手术范围、肿瘤标志物高低是影响复发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卵巢癌淋巴道转移易受累淋巴结部位,与原发卵巢肿瘤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调查208例均接受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原发卵巢癌患者转移淋巴结的部位。结果:12.8%(20/156)的Ⅰ期(pT1M0)患者、48.6%(18/37)的Ⅱ期(pT2M0)患者、60%(9/15)的Ⅲ期(pT3M0)患者、22.6%(47/208)的全部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其中23.3%(14/60)的浆液性肿瘤患者、4.1%(6/148)的非浆液性肿瘤患者存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受累(P=0.00002)。分析25例患者(达到的3个淋巴结转移)35个淋巴结,浆液性肿瘤患者的转移有86.4%(19/22)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其中14…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卵巢上皮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时结合血清CA125检测,为临床判断肿瘤性质,选择正规治疗及预后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93例卵巢上皮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同时对治疗前后患者行血清CA125检测.结果 93例卵巢上皮癌淋巴结转移率为55.9%,Ⅲ期淋巴结清扫与未清扫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和38.1%,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24例Ⅲ期患者行盆腔、腹主动脉旁、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且术后经正规化疗者CA125浓度明显下降,监测5年CA125阳性率16.7%,而21例未经淋巴结清除术患者中监测5年CA125阳性率47.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卵巢上皮癌患者采用淋巴结清除术很有必要并越早越好,同时监测治疗后患者血清CA125浓度,二者的结合对临床正规治疗以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治疗、预后及复发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科因卵巢交界性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9例行开腹手术,16例行腹腔镜手术,6例由腹腔镜手术转为开腹手术.随访发现4例(78.43%)复发,复发部位为对侧卵巢或保留卵巢.均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疗效好.结论 手术是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有效方式,对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患者应进行全面分期手术,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处理卵巢交界性肿瘤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妊娠结局及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腹腔镜手术处理的卵巢交界性肿瘤37例,其中浆液性16例,粘液性20例,子宫内膜样1例,患者年龄19-37岁,均有生育要求,要求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单侧卵巢交界性肿瘤行单侧附件切除术,双侧卵巢交界性肿瘤行双侧卵巢肿瘤剥除术,并进一步分析其妊娠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3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后2年内妊娠30例,术后2-5年妊娠6例,1例未孕,术后随访6个月-8年,复发5例,病理证实仍为交界性肿瘤,行二次手术。结论腹腔镜在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但要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并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医师施行,且术后要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 对2009~2011年本院收治的1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组织学类型:黏液性10例,浆液性5例.临床分期:Ⅰ期9例,Ⅱ期4例,Ⅲ期2例,无Ⅳ期患者.行单侧附件切除术7例,子宫和单侧附件切除术3例,子宫和双侧附件切除术加(或不加)大网膜、阑尾切除术5例.术后未行化疗4例,余11例术后均进行了化疗,病例随诊1~12年,随诊期内均存活.结论 黏液性瘤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浆液性瘤.手术治疗是交界性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对Ⅰ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尽量保留生育功能,对年轻患者应至少保留一侧卵巢.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与否不影响预后,尤其是Ⅰ期患者.CA125对交界性肿瘤的监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美一 《海南医学》2006,17(10):30-31
目的 探讨pRb蛋白在浆液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91例卵巢浆液性肿瘤石蜡包埋组织,包括良性肿瘤20例,交界性肿瘤15例,原发性浆液性囊腺瘤56例和相应的有癌转移的盆腔淋巴结24例,以10例正常卵巢组织做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pRb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浆液性卵巢肿瘤良恶性、浆液性囊腺癌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浆液性卵巢组织中pRb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46.2%,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90%),而卵巢浆液性良、恶性肿瘤之间,高分化和中低分化浆液性囊腺癌之间,早期和中晚期浆液性囊腺癌之间pRb蛋白表达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pRb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浆液性卵巢癌患者术后生存率也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 pRb蛋白减少或缺失有利于细胞周期加速转换和肿瘤性疾病的发生,但与浆液性卵巢癌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交界肿瘤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浆液性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Ⅰ期浆液性交界瘤17例(81%),黏液性交界瘤12例(80%)。Ⅱ期浆液性交界瘤3例(14.3%),黏液性交界瘤2例(13.3%)。Ⅲ期浆液性交界瘤1例(4.8%),黏液性交界瘤1例(6.7%)。有4例浆液性交界瘤淋巴结受累。有3例浆液性交界瘤为非浸润性种植,1例浆液性交界瘤为浸润性种植,1例黏液性交界瘤为浸润性种植。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随访1~10年,有1例Ⅲ期黏液性交界瘤患者术后5年死亡,其余健在。结论卵巢浆液性交界瘤预后较好,肿瘤在卵巢表面生长常有腹膜种植。  相似文献   

10.
郑丽琴  赵霞 《农垦医学》2012,34(4):302-305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均为Ⅰ期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单纯囊肿剔除,5例行单侧附件切除,5例行双侧附件切除,5例行全子宫+附件切除术.术后3例复发,复发率为13.64%.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卵巢交界性肿瘤发病年龄较轻,预后良好,病变隐匿,术前不易诊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早期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仍有一定风险,术后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