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两种神经肽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浆中CGRP、NPY的含量 ,结果 :急性脑梗塞患者CGRP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NPY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结论 :CGRP、NPY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时的变化.方法:以49例急性脑梗塞(ACI)和38例脑出血(ACH)为对象与41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及CG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CI患者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ACH患者血浆CG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部分患者经治疗后ET及CGRP水平均恢复到接近对照组水平.提示ET及CGRP参与了ACVD的病理生理过程,测定ACVD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及CGRP水平对于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4种神经肽(NP)在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HCH)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3例HCH患者24 h内和3 d、7 d、14 d外周血4种神经肽水平,并以30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血浆ET、NPY、CGRP水平动态检测均高于正常水平,而NT水平动态检测低于正常水平.以发病第3 d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浆4种神经肽含量在HC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严密监测这4种神经肽含量的动态变化,对于患者病情程度的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药结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神经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观察针刺结合生脉注射液静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并从神经肽的角度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前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并用放免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中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心钠素(ANP)、C-型利钠肽(CNP)、β-内啡肽(β-EP)的含量。结果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总有效率为91%,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与血浆中ET-1(r=0.393,P=0.029),CGRP(r=-0.432,P=0.009),β-EP(r=0.449,P=0.007)变化的相关性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结合生脉注射液静滴是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可能与本方法具有调节ET-1,CGRP,β-EP这3种神经肽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变化,以阐明NSE、ET、CGRP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56例脑梗死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血清NSE、血浆ET、CGRP的浓度。结果:脑梗死患者NSE、ET、CGRP均较正常对照上升或下降明显(P<0.01);病理组间,大灶梗死与小灶梗死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急性期与急性期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NSE、ET、CGRP与病情关系密切,检测其血中含量有助于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及正确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粉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神经肽Y、神经降压肽(neurotensin,NT)的影响,为临床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及实施康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住院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分为2组。丹参粉组30例、常规治疗组3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将应用丹参粉前、后患者分别与常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血浆神经肽Y,NT含量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前常规组及丹参粉组血浆神经肽Y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3±24),(224±31),(146±33)ng/L,t=10.33,9.43,P<0.01〗,NT含量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组和丹参粉组血浆神经肽Y含量都未恢复正常犤(190±16),(171±18),(146±33)ng/L,t=6.56,3.64,P<0.01〗,丹参粉组NT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组犤(98±31),(82±27)ng/L,t=2.13,P<0.05〗。结论:丹参粉有助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浆血浆神经肽Y下降,促进NT产生,减轻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颅脑损伤(ACI)患者开颅手术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氧自由基(OFR)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40例ACI患者手术前后血浆ET、CGRP含量,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测定血浆OFR浓度,并以40例健康献血者为术前对照。结果 ACI患者术前血浆ET、OF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开颅手术后120min两组ET、OFR较术前有显著性升高(均P<0.01),CGRP显著性降低(P<0.05)。A组给予纳洛酮20μg/kg静脉注射后30min,血浆ET、OFR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均P<0.01),而CGRP较治疗前呈显著性升高(P<0.01),与B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临床治疗剂量的纳洛酮可明显提高ACI患者体内CGRP水平,降低ET,清除OFR而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休克期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肽Y(NPY)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A)测定60例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不同时相点血浆CGRP、NPY含量。结果严重烧伤休克期后3 h血浆CGRP降低,12 h达最低值,伤后48 h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NPY于伤后1 h升高,12 h达峰值,48 h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CGRP与NPY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浆CGRP降低、NPY升高在严重烧伤休克期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参与和促进了烧伤休克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探讨神经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5例RA病人和25例健康人血浆ET-1和CGRP水平。结果 A相对活动组血浆ET-1显著高于健康人和RA相对稳定期组(P<0.01),而CGRP则显著低于健康人和RA相对稳定期组(P<0.05),而CGRP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ET-1与CGRP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ET-1与CGRP的失衡可能是RA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测定血浆ET-1和CGRP水平的变化,可望作为判断RA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羚蝎胶囊对急性中小量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影响。方法 :羚蝎胶囊组 31例和西医对照组 32例均为急性脑出血患者 ,2组基础疗法相同 ,羚蝎胶囊组加用羚蝎胶囊 ,比较 2组治疗后血浆 ET、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 :羚蝎胶囊组治疗后第 1周、第 2周、第 3周血浆 ET均低于西医对照组 (P均 <0 .0 0 1) ,治疗后第 2周血浆 CGRP高于西医对照组 (P<0 .0 1)。结论 :羚蝎胶囊通过调节脑出血患者血浆 ET、CGRP水平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血管活性物质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在脑血管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114例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稳定期和恢复期患者及76例健康人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急性期脑梗死和脑出血者血中TNF、NO、ET、NPY、CGRP较恢复期均明显升高(P〈0.05 ̄P〈0.001),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血管病与血糖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血糖在不同性质 ,不同程度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及其对急性脑血管病的意义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6例非糖尿病患者急性脑血管病时的血糖资料 ,并与临床进行对比。结果  186例急性脑血管病中脑梗塞 10 0例 ,脑出血 86例。血糖升高在脑梗塞病例中占 42 % ,在脑出血病例中占 44 % ;按部位丘脑内囊组与基底节外囊组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别 (P <0 .0 1) ;按中医辩证分型在中经络组占 3 5 .18% ,在中脏腑组占 5 3 .84% ;患者意识状态和 2 4小时内死亡率在不同血糖浓度亦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可引起血糖一过性升高 ,其升高的程度与病情性质无关 ,与病变部位、范围、病情程度有关 ,并且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血清维生素B12(VitB12)和叶酸(F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法检测171例脑血管病患者和76例健康体检志愿的血清Hcy水平,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其血清FA和VitB12水平。结果:脑血管病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1),其中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P&lt;0.01);而对照组的血清FA和VitB12水平明显高于脑血管病组(P&lt;0.01);脑血管病组患者血清的Hcy水平与其血清VitB12和FA的水平呈负相关(r1=-0.82,r2=-0.86)。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与脑血管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中的FA和VitB12的下降可能为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研究及其对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血清瘦素水平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及其对护理健康宣教的启示。方法选取脑血管病患者92例,其中急性脑梗死30例,急性脑出血31例,脑梗死后遗症31例,另外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瘦素和血脂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组脑血管病患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1,3组高密度脂蛋白则低于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的血清瘦素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31,r=-0.39,P<0.01)。结论血清瘦素水平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起重要作用,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应通过健康宣教进行积极干预,有效防治急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与急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出血组20例(CH组)、脑梗死组61例(CI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9例(SAH组),及同期住院的非心脑血管病及肝肾功能正常者38例(ControI组),用固相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CH组、CI组、SAH组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1)。CH组和CI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SAH组较CH、CI组显著增高(P〈0.01);且病情中、重型组显著高于轻型组(P〈0.01)。脑出血和脑梗死大灶组高于小灶组(P〈0.05)。【结论】NT-proBNP异常分泌参与了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NT—proBNP升高对病情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血浆ET及CGRP含量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与疾病治疗前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RIA) ,分别对 5 1例脑梗塞患者和 6 0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血浆 ,作ET和CGRP水平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血浆ET含量 ,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有所下降 ,血浆CGRP含量在疾病的急性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在恢复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在脑卒中的急性期 ,血浆ET及CGRP均升高 ,治疗后逐渐下降 ,与脑损伤程度相关 ,提示神经肽在疾病的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局部亚低温对脑出血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变化的影响。方法患者分为局部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组。局部亚低温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发病第1天、第7天及第14天时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患者血浆NT、CGRP和ET在第7天、第14天时下降,局部亚低温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常规治疗组血浆NPY在第7天、第14天时升高。结论局部亚低温可调节脑出血后血浆NPY、NT、CGRP和ET的浓度,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动态平衡在脑梗死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的:观察东菱克栓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后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老年病四科。材料:实验于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老年病四科完成。选择普通级新西兰老龄兔15只,兔龄18-20个月,平均体质量(3.5±0.5)kg,雌雄不拘。方法:将15只兔子通过改良自体血栓法制备兔脑梗死模型,选模中死亡1只,余1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栓塞后2h耳缘静脉缓慢注入东菱克栓酶,对照组缓慢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脑梗死前后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术前1h,术后2h(注药前),术后6h(注药后4h)的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变化。结果:纳入兔子15只,选模中死亡1只,其余14只兔子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兔急性脑梗死术后2h内皮素明显上升(P<0.05,P<0.01),术后6h出现回调下降(P<0.01,P<0.01),其中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急性脑梗死术后2h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明显下降,术后6h出现回升,治疗组回升幅度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机体对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平衡失调存在自身调节机制,早期使用东菱克栓酶溶栓治疗可使内皮素回调幅度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背景白细胞和血糖升高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生时的一种应激性反应,常出现在急性脑血管病的早期临床阶段.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早期的白细胞、血糖水平,并探讨其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设计以诊断为依据,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预后分析.单位青田县人民医院.对象选择2000-05/2002-05青田县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脑血管患者235例.其中脑出血患者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63.13±9.55)岁;脑梗死145例,男73例,女72例,年龄(71.22±8.00)岁.病程≤1个月.按白细胞数分为正常白细胞组167例及白细胞增高组68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146例与高血糖组89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即刻行头颅CT检查,并于次日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白细胞和空腹血糖.采用x2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变类型与年龄的关系.②急性脑血管病病变类型、病情、预后与白细胞及血糖的关系.结果①年龄比较脑梗死组明显高于脑出血组[(71.22±8.00,63.13±9.55)岁,t=6.90,P<0.001].②病变类型的百分率比较白细胞增高组中,脑出血明显高于脑梗死(66%,34%,x2=31.47,P<0.005);高血糖组中,脑出血高于脑梗死(51%,49%,x2=9.12,P<0.005).③重型百分率比较白细胞增高组明显高于正常白细胞组(26%,6%,x2=21.12,P<0.005);高血糖组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27%,5%,x2=21.70,P<0.005).④死亡百分率比较白细胞增高组明显高于正常白细胞组(31%,6%,x2=26.15,P<0.005);高血糖组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26%,5%,x2=20.02,P<0.005).结论白细胞及血糖升高均损伤脑组织,可用其判断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估计预后并指导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