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临床TNM分类、病理分级、淋巴细胞浸润、肿瘤浸润深度等对 32例TSCC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认为肿瘤浸润深度 3.0mm可作为区别有否颈淋结转移的界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该院确诊的9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NLR,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相关病理指标(如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浸润程度、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等)与NLR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NLR的临界值,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索NL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不同肿瘤大小、肿瘤数目、病理分级、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NLR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组织分化程度是NLR的独立影响因素,有淋巴结转移、浸润度为T3和T4、高度分化的肿瘤患者NLR更高。结论 NLR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状况、浸润程度和组织分化程度间有显著相关性,以NLR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6年经手术病理确诊143例大肠癌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采用!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大体类型无关(P>0.05),与肿瘤侵犯肠管周径、浸润深度、组织类型、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1),以浸润深度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为首位。结论:影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主要有侵犯肠管周径、浸润深度、组织类型、病理分级,而浸润深度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介绍WHO(2000)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分类涵盖了各种组织起源的神经系统肿瘤以及各自的病理类型和亚型,既有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又有肿瘤恶性度的分级。新分类丰富了神经影像学,肿瘤遗传学,增殖动力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并配备随访资料和影响患者预后因素的分析。新分类突出了低级别,分化较好的星形细胞瘤(WHOⅡ级)弥漫浸润生长的特点,在新分类操作中,必须密切联系临床,神经影像学和病理检查,培养一套正确的诊断思路,规范的病理报告应包括瘤的解剖部位,肿瘤的生长形式,组织学分型和恶性度分级,病理诊断以常规的HE染色为基础,配合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及标记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Ki-67或PCNA的LI)。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β-防御素1(HBD-1)和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的病理组织类型、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BD-1和HBD-2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的病理组织类型、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HB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组织类型、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不相关(P〉0.05),HBD-2在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中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细胞的恶性程度的变化,HBD-2表达逐渐加强,而且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不相关(P〉0.05),但其表达在组织学分级高分化肿瘤组和低分化肿瘤组组间,TNM分期中Ⅰ期与Ⅱ期、Ⅰ期与Ⅲ期、Ⅰ期与Ⅳ期组间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D-1和HBD-2分别通过固有表达和诱导表达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环周切缘癌浸润与TNM分期、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80例低位直肠癌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组织病理大切片法评价直肠系膜环周切缘肿瘤浸润情况。结果低位直肠癌环周切缘癌浸润阳性率为23.75%;环周切缘癌浸润阳性率在肿瘤直径、TNM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直径、TNM分期是环周切缘癌浸润的高危因素;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能降低肿瘤残留,可作为直肠癌根治术的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胃癌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基因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胃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DAPK1基因表达,采用半定量评分法评估,分析DAPK1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肿瘤组织标本中,DAPK1蛋白质低、中和高表达分别有52、19、5例,评分为(3.7±1.3)分,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低、中表达和高表达分别为4、15、57例,评分为(9.4±2.1)分,胃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肿瘤组织中DAPK1表达在性别、年龄和不同肿瘤部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对DAPK1表达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肿瘤组织DAPK1表达评分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 DAPK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紧密相关,可作为胃癌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15年出版了新的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与旧版相比,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修订:规范肺癌小活检和细胞学病理诊断内容;借鉴2011年国际肺癌多学科会议对肺腺癌分类达成的共识,摒弃旧版中诸多肺腺癌的分类亚型,根据癌细胞的生长方式对肺腺癌重新分类分型;明确定义肺腺癌浸润前病变、早期浸润病变和诊断注意事项;引入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概念,对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的肺肿瘤重新界定;增加一些新的肺原发肿瘤类型。本文就肺肿瘤新分类的内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美国解剖和外科病理指导者协会 (associationofdirectorsofanatomicandsurgicalpathology ,ADASP)对甲状腺癌病理报告的方案 ,推荐如下。1 最后报告包含的内容1.1 器官 :甲状腺1.2 标本类型 (手术方式 )1.3 肿瘤类型 (和亚型 )1.4 肿瘤部位1.5 肿瘤最大直径1.6 有 /无包膜1.7 有 /无包膜浸润1.8 有 /无血管浸润1.9 有 /无甲状腺外侵袭1.10 手术切缘情况1.11 有 /无肿瘤多中心性1.12 在癌旁甲状腺组织中有意义的病理改变 :腺瘤 ,结节性增生 ,淋巴细胞性 /桥本甲状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活性氧调节因子1(Romo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6年7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0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检测胃癌组织中Romo1蛋白表达,比较胃癌组织中Romo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有淋巴转移、TNM分期为Ⅲ期、肿瘤浸润程度为T3-T4患者胃癌组织中Romo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肿瘤浸润程度为T1-T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或未分化患者胃癌组织中Romo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中或高分化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Romo1蛋白表达与淋巴转移、TNM分期及肿瘤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Romo1在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转移、TNM分期及肿瘤浸润程度呈正相关,有助于诊断胃癌及监测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腔内超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腔内超声检查,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观察腔内超声对直肠癌浸润深度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性。结果腔内超声术前分期T分期的准确率为83.3%(40/48),N分期的准确率为66.7%(32/48),评价肿瘤侵犯外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7%(43/44)和75.0%(3/4),评价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73.3%(22/30),特异性为61.1%(11/18)。结论腔内超声对直肠癌术前判断肿瘤侵犯层次、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应用B型超声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B型超声在观察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对43例例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了病理与术前B型超声对比观察。结果:①B型超声共检出转移性淋巴结18例,检出率为41.9%(18/43),特异性为100%(18/18);②N1部位转移性率为0.84%,N2部位转移性淋的检出率29.5%,N3部位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为61.9%,N3部位淋巴结转移者多伴有N1、N2部位的淋巴结转移;③本组B型超声检测出转移性淋巴结长径范围0.4cm-3.3cm。结论:①与原发肿瘤融合的转移淋巴结、大小趋于正常的转移性淋巴结及胃肠气体干扰为B型超声漏诊为主要原因;②根据部位的不同各站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有较大的差异,较易显示距肿瘤较远N2、N3部位的转移性淋巴结,敏感性,特异性高;③B型超声对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较低,但结合淋巴结转移由近及远的规律性,仍能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预后提供依据,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Krukenberg(库肯勃)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0例卵巢Krukenberg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年龄28~83岁,平均(50±14)岁,多为中青年女性。本组转移灶位于双侧卵巢者13例(65%),单侧者7例(其中右侧5,左侧2例);原发灶病理类型为胃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细胞16例,结肠腺癌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同时性转移13例(65%),异时性转移7例(35%,转移时间为6个月至3年)。结论:Krukenberg瘤有其特珠临床特点,易漏诊、误诊;确诊为卵巢恶性肿瘤时应首先排除转移癌的可能;发现卵巢转移肿瘤者,应常规行胃肠道检查以寻找原发灶;手术是卵巢Krukenberg瘤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中医学理论认为脾虚症能反映疾病的本质,现代医学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脾虚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研究中医脾虚症与胃癌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健脾益气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其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妇产科.对象选择2000-10/2002-05在本院外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02例(同期该类患者450例),男59例,女43例;年龄31~74岁,平均55.6岁.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将102例患者分为胃癌无脾虚症和有脾虚症两组,并将有脾虚症组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与手术+健脾治疗组.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健脾治疗组在手术后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健脾益气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广东省利民制药厂生产,主要成分党参、黄芪),1次/d,共8 d.术后第9天静脉抽抗凝血2mL用于相关免疫指标测定.主要观察指标分析统计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等.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以及NK细胞活性.结果102例胃癌患者中有63例(61.8%)合并不同程度的脾虚症.有脾虚症组与无脾虚症组患者相比,其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的构成比不同,有脾虚症组T3~T4,低分化腺癌以及3,4站淋巴结转移患者较多,TNM分期Ⅲ,Ⅳ期者较多(P<0.05).有脾虚症组胃癌患者手术+健脾治疗组较单纯手术组RBC-C3bRR,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NK细胞活性显著升高,RBC-ICR显著降低(P<0.05).结论胃癌患者脾虚症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合并脾虚症患者的预后比不合并脾虚症患者差.脾虚型胃癌患者术后合并应用健脾益气中药可明显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原发灶超声征象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135例PTC患者的术前超声征象进行分析,其中41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为转移组,94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为对照组.对超声征象与病理的吻合度进行k系数检验.以病理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为因变量,以原发灶和颈部转移淋巴结声像图特征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PTC原发灶的超声征象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征象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内微钙化、颈部淋巴结内钙化、淋巴结内囊变坏死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x2 =45.21、48.78、57.81,OR=32.49、50.73、246.60,P均<0.05),且与病理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度(k=0.57、0.56、0.64,P均<0.01).结论 PTC原发灶内微钙化和颈部淋巴结囊变坏死、钙化对术前预测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C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分析63例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CT表现及转移淋巴结分布,对手术加放、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者,及术前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时间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于2R区、7区及2L区。手术加放、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及术前有否淋巴结转移,其术后淋巴结转移时间有明显差异。结论: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受多种因素影响,若能合理的结合放、化疗,可延长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时间,提高生存率。CT是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术(EBUS-TBNA)在肺癌淋巴结分期和病理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CT检查拟诊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59例肺癌患者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的EBUS-TBNA检查,并与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59例患者术前EBUS-TBNA检查诊断淋巴结阳性55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转移57例,诊断敏感性为96.5%;病理分型符合率为91.2%;术前EBUS-TBNA检查N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N分期对比准确性为93.2%。59例患者接受EBUS-TBNA检查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经EBUS-TBNA检查对肺癌淋巴结分期及病理分型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并且创伤小、安全性高,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方法对80例NSCLC患者施行患侧肺手术切除并行广泛肺门、肺叶间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共清扫602组淋巴结,分析NSCLC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结合T分期、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及原发部位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共清扫的602组淋巴结中,单纯N1淋巴结转移率为18.8%,N2淋巴结转移率30.4%;原发性NSCLCT分期T1、T2、T3、T4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02,P=0.000);跳跃式转移占N2转移的31.8%。 结论NSCLC的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有关,具有较多的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肿瘤部位及肺癌的病理学类型与淋巴结的转移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01年2月至2008年2月诊治的86例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同时手术和异时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1、3、5年的生存率。结果 2组肝转移瘤直径、肝转移瘤数目、肝转移瘤分布、术前血清CEA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手术组1、3、5年累积生存率为80.3%、39.7%、13.8%;异时手术组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为78.7%、38.9%、14.1%,2组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行同时手术与异时手术疗效相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行同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及放、化疗前、后18F-FDG摄取率变化,探讨18 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及放、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9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单纯行手术治疗46例,单纯放疗16例,单纯化疗11例,放疗+化疗25例;手术治疗者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3个月,放疗和/或化疗者分别于放、化疗前1周及放、化疗结束后2个月行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勾画原发灶感兴趣区,计算病灶治疗前摄取比值(R1)与治疗后摄取比值(R2)。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18 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治疗前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符合率为100%(98/98);治疗后提示肿瘤残留8例,复发35例,转移27例;不同临床分期、原发灶直径、病理类型患者治疗后R2值均低于治疗前R1值(P〈0.05);临床分期Ⅰ期患者R1值(2.95±0.36)低于Ⅱ、Ⅲ、Ⅳ期患者(4.24±1.38、5.47±1.69、7.51±1.53)(P〈0.05),R2值(0.97±0.12)低于Ⅳ期患者(1.42±0.28)(P〈0.05);原发灶直径≥3cm者R1值(6.13±1.56)高于直径〈3cm者(3.92±1.09)(P〈0.05);鳞癌、腺癌、大细胞癌患者R1、R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 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评估手术及放、化疗疗效中有重要价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F-FDG摄取比值可能与术前肿瘤分期和原发灶直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