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是中耳常见的疾病。特别在儿童期SOM将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和智力发育。有关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其中中耳负压学说、感染学说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中耳负压学说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Eustachian tube,ET)功能不良、中耳黏膜气体交换不良或乳突气化不良、中耳清洁功能障碍引起中耳负压状态,继而黏膜水肿、渗  相似文献   

2.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不以下五方面综 近年来国外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免疫学领域的研究进展。(1)I型变态反应;(2)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3)与致病性细菌或细菌成分相关的局部免疫功能异常;(4)腺样体免疫功能异常;(5)机体免疫调节缺陷。  相似文献   

3.
分泌性中耳炎早由奥地利耳科医生勃利柴尔在1862年所描述。一些作者分析其原因有:机体抵抗力降低,咽鼓管机能障碍,免疫功能紊乱,腺样体增殖,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合理等。分泌性中耳炎可出现各种症征,Giebink的  相似文献   

4.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免疫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中耳.的一种常见病,尤其在儿童中发病率很高,它以渗液滞留在中耳腔而没有急性感染表现为特征。持续的OME常导致听力损害、语言发育迟缓以及增加中耳炎急性发作的危险。作至今人们尚未完全阐明OME的发病机制,目前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OME发病与免疫反应相关。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在该力而研究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 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在OME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是长期以来人们争论的焦点,人们对OME与免疫反应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  相似文献   

5.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制概述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本文就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很复杂,可能并非是一种因素作用,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很复杂,可能并非是一种因素作用,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置管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分泌性中耳炎117例,均行鼓膜置管术治疗,同时治疗伴发疾病,置管一般保留6~8个月。结果:听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保守治疗4周无效,伴有腺样体肥大或(和)扁桃体肥大,纯音测听提示骨导听阈改变者均应尽早行置管手术。  相似文献   

8.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同中耳的化脓性炎症不同的是其通常不伴有耳部急性感染症状。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及颅面部畸形等多种因素相关,治疗手段也因病因不同而方式多样。本文就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式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常见病,常引起儿童听力下降及生活质量降低,甚至是言语发育异常。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不清,现在普遍认为免疫学方面的发病机制尤为重要。本文就变态反应相关的分泌性中耳炎免疫学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理免疫学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耳科的常见疾病,是以中耳积液(MEE)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不甚明确,近几年来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表明免疫反应与SOM发病密切相关。1 病原体 细菌和病毒感染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八十年代以后不少学者已先后从SOM的渗出物中找到不同的细菌。如:厌氧菌、外色体的细菌、肺炎链球菌和嗜血流感杆菌等[1]。Okamoto等[2]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MEE中检测出了呼吸道合胞病毒,并认为该病毒在SOM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周梁等[3]采用P…  相似文献   

11.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体会李琦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在治疗此病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单纯采用鼓膜穿刺抽液,往往达不到比较理想的效果。1993年10月至1995年6月,我们试用鼓膜穿刺+负压吸引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有资料完整的40...  相似文献   

12.
小儿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蓝信堂1王其有1宋建京1小儿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的一种常见病,国内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65例(82耳)小儿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影响听力恢复的主要因素。1临床资料本组65例...  相似文献   

13.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mediawitheffusion ,OME)是中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儿童中发病率很高,它以渗出液潴留在中耳腔而无急性感染表现为特征。持续的OME常导致听力损害、语言发育迟缓以及增加中耳炎急性发作的危险。但人们至今尚未完全阐明OME的发病机制。近年来一组体液递质 细胞因子(cytokine,CK)在OM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CK是低分子量的多肽或糖蛋白,其功能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CK在OME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作一简要综…  相似文献   

14.
唐山地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media with effusion)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且患儿语言表述能力差,出现明显听力下降时才就诊,往往延误了病情的诊治。我科于2008年9~11月联合儿童保健科对唐山地区15876例3~6岁儿童进行了声导抗检查,对于鼓室图异常者做进一步检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变态反应在咽鼓管阻塞和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变态反应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的观点继续为新近研研究所支持本综述说明,现已观察到的变态反应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是由鼻及鼻咽粘膜肥大细胞、其它炎性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释放的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及集落刺激因子所介导的。这些物质通过某种机制,如直接产生中损伤或诱发神经、细胞因子及集落刺激因子所介导的。这些物质通过某咱机制,一局部损伤或诱发神经、血管介导的咽鼓管开放变化及中耳血流量变化等,引在鼓管  相似文献   

16.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小儿SOM病因是多因素的,包括免疫反应、咽鼓管功能障碍、细菌和病毒感染、遗传以及环境因素,其中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ETD)和免疫反应可能是两个核心因素。咽鼓管(eustachian tube,ET)是连接中耳与鼻咽部的通道,ET主要有通气、保护和清洁功能,三者相辅相成。咽鼓管功能障碍分为ET阻塞(开放障碍)和异常开放(闭合障碍)两类。ET阻塞又分为功能性阻塞和机械性阻塞,前者多为肌肉开放功能低下;后者由肿瘤、腺样体阻塞或黏膜肿胀所致。  相似文献   

17.
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性中耳炎是学龄前及年幼学龄儿童听力损害的最常见原因,虽然全世界均有此病,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诊断好方法,更不用讲精确的病因学和病理学的了解,以及理想的治疗了。腭裂或唇裂、精神障碍和平民阶层的儿童尤易遗留听力缺陷,从而影响语言技能的获得和学校成绩(尤其阅读),造成一种胆怯、孤僻的性格。如家庭环境中常有强声刺激也许只造成较小的危害,反之则可能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He-Ne激光治疗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130例(141耳)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76耳),对照组62例(65耳).治疗组口服罗红霉素、激素、减充血剂滴鼻的同时,辅以He-Ne激光局部照射治疗,对照组只口服罗红霉素、激素、减充血剂滴鼻;疗程均为一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9%和64.6%,两组间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配合He-Ne激光治疗,可提高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明显缩短病程.该治疗方法无并发症、无副损伤、治疗费用少、易被患儿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病理、致病原因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在分泌性中耳炎主要临床症状——听力障碍——出现之前,中耳腔已有分泌物积存;在其症状消退之后,可能向痊愈或复发两个方向发展。关于分泌性中耳炎分泌物的产生与消失,多年来有许多学者提出不同的见解,如真空学说、渗出学说及分泌学说,作者同意后者。为了从病理方面解释其发病机理,作者系统的观察了不同情况下中耳粘膜的病理变化。材料来源:一部份取自尸检(从胎儿到成人),将整个咽鼓管及中耳腔的全部粘膜取出并进行连续切片观察,有正常的也有病理的。  相似文献   

20.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耳科常见的致聋性疾病之一.目前,对OME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其主要病因.近年,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对OME病因的探讨也在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免疫反应与OME的发病有关.Dinis指出,免疫因素可能最终成为OME发病唯一最主要的致病因素,而细胞因子(cytokines,CK)的免疫调节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报道,已发现有多种CK存在于OME的中耳积液(middle ear effusions,MEE)中,参与OME的形成及发展演变过程.现将OME的病因研究概况及MEE中存在的CK及其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