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儿茶酚邻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符合诊断 标准的4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和207例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2)首次起病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Val158Val基因型(56.5%)高于非阳性症状为主型者(45.5%;P=0.07);(3)在男性患者中,不吸烟患者的Met 158Met基因型分布频率(11.9%)高于吸烟患者(4.1%;P<0.05),OR=3.137);两者等基因分布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OM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某些临床特点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是具生物活性或毒性的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外多巴胺的主要降解酶。COMT具有基因多态性,不同的基因型显示不同的COMT活性,在与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相关的疾病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COMT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67例孤独症患儿(孤独症组)及其父母(父母组)的COMT基因多态性,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TDT)方法分析儿童孤独症核心家系COMT基因与孤独症的关系。结果(1)孤独症组COMT基因A/A基因型频率(4.5%)高于父母组(0例),A/G基因型频率(26.9%)低于父母组(38.5%),C/G基因型频率(68.7%)也高于父母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3,P〈0.05)。(2)TDT检验未发现孤独症与COMT基因相连锁(P〉0.05)。结论孤独症患儿组与父母组的COMT基因多态性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未发现COMT基因与孤独症的发病存在传递不平衡,COMT基因可能是孤独症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相、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以下简称情感障碍)患者儿茶酚邻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 108 met多态的分布,以及COMT基因与情感障碍的关联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的方法。检测203例情感障碍患者及209例正常人的COMT基因多态性,按照Hardy-Weinberg平衡法则进行吻合度检验,并采用Z检验分析COMT各基因型及等痊基因在不同组间分布的差异,结果:(1)经吻合度检验,单相抑郁症组(98例)、双相情感障碍组(104例)及正常对照组COMT各基因型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法则(X^2值分别为2.205,0.913,3.425,均v=1,均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相、双相情感障碍组中COM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经Z检验,均v=1,均P>0.05);COMT基因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在不同性别的组间及组内差异亦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COMT基因val 108 met多态所在的第4外量子附近可能不存在情感障碍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心境障碍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22号染色体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与心境障碍(MD)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90例MD患者(患者组)、90名正常人(对照组)及5个MD高发家系(共25名成员)的COMT基因多态性;用改进的传递/不平衡(TDT)方法分析5个高发家系COMT基因与MD的关系。结果 (1)患者组COMT等位基因A频率(22.78%)低于对照组(35.00%),等位基因G频率(77.22%)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按性别比较,等位基因A和G频率在两组男性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10),而两组女性间的差异则具显著性(P<0.01)。(2)COMT基因A/A基因型频率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但患者组及其男性和女性的A/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4.44%、33.33%和35.56%)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1.11%、60.00%和62.22%;P=0.00);患者组及其男性和女性的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00%、60.00%和60.0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4.44%、35.56%和33.33%;P=0.00、P=0.02和P=0.01)。(3)用TDT方法分析,5个MD高发家系COMT基因与MD存在关联(P=0.04)。结论 MD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COMT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中国汉族人22号染色体可能存在心境障碍易患性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汉族人群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与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载脂蛋白(apoE)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75名正常人(以下简称对照组)、13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下简称难治组)及97例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下简称非难治组)的apoE基因型,分别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对照组、难治组和非难治组间的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apoE3/4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39.6%,21.9%)明显高于对照组(6.7%,3.3%),而其2/2基因型、3/3基因型和£3等位基因(0.0%,48.5%,72.3%)明显低于对照组(1.3%,78.7%,88.7%),P均〈0.01。难治组apoE3/4基因型、g4等位基因频率(46.4%,26.1%)高于非难治组(29.9%,16.0%),而其2/3基因型频率(4.3%)明显低于非难治组(13.4%),P均〈0.01~0.05。结论 apoE3/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及其难治性的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hransferase,COMT)基因Vall58Met多态性与抑郁症发病风险及抗抑郁药物疗效的遗传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范围从建库至2014年3月1日,收集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抑郁症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及与抗抑郁药物疗效相关性的遗传药理学研究。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及其95%CI并对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纳入文献发表偏倚进行评估。结果COMT纯合子Met/Met或Val/Val基因型为抑郁症的保护因素(OR=0.82,95%CL:0.75-0.91);在抑郁症患者中,COMT纯合子Met/Met或Val/Val基因型携带者对抗抑郁症药物的治疗反应较差(反应-无反应组:OR=0.73,95%CL:0.56—0.96;缓解一无缓解组:OR:0.65,95%CL:0.48—0.66)。结论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抑郁症及抗抑郁药物临床疗效存在显著的遗传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一个精神分裂症多发家系染色体候选区域的连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q21-22,1q32-44,5q21—33,6p24—22,8p22—21,10p15—11,11q23—24,11p15,12q23—24,13q32—34,22q11—12,9q34,16p13,12q13,17q25及19q13等染色体候选区域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关系。方法 选择候选染色体区域的微卫星标志,对湖南省永州市一个汉族精神分裂症多发家系进行基因组扫描。用Linkage5.1软件包及Genehunter2.1软件包进行参数和非参数连锁分析,并构建最可能的单体型。结果在染色体11q23.2-24.2区域获得3个连续高的多点非参数分析LOD值,在D11s925处获得的峰值为4.33(P=0.016),超过显著性连锁的阈值。与D11s925相邻的D11s898及D11s4151在多点非参数分析中的LOD值分别为1.57和3.82。对11号染色体上的6个微卫星标志进行单体型分析,D11s902与D11s898之间存在重组,提示可能的疾病基因在D11s902远端。结论 11q22.1-24.2区域可能包含有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惊恐障碍患者儿茶酚胺-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rs4680、rs740603)与艾司酞普兰疗效的关系。方法 纳入惊恐障碍患者69例,正常对照78名。患者组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固定剂量10 mg/d连续治疗8周,分别在基线及第2、4、8周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焦虑症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所有被试COMT基因rs4680、rs740603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两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治疗第8周时,rs4680的G/G基因型患者HAMA减分率(72.52%±11.38%)大于A/G基因型患者(60.70%±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8周时rs4680不同基因型患者焦虑症状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740603不同基因型患者HAMA减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OMT基因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人群中胰岛素降解酶基因(IDE)5’一端侧翼的微卫星重复序列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方法研究IDE基因5’—端侧翼的微卫星重复序列多态性、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AD相关性。选择IDE基因5’端侧翼4个微卫星重复序列位点(CA)n、(AC)nC(GT)n、(CA)n(CT)n、(CA)n,按其基因图谱上的顺序分别给予A、B、D10S583、C为其编号;微卫星片段重复序列多态性的分型是用荧光标记引物PCR法,APOE的基因分型是PCR—RFLP法。结果本研究人群中IDE基因5’端侧翼的4个位点的微卫星片段重复序都有多态性;LOAD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有显著性差别;A208bp与EOAD显著性相关(P=0.0138);APOEe4携带者的频率在LOAD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2.5%、16.1%(x^2=36.2,P〈0.0001,RR=5.76,95%CI=3.17~10.47);APOEe4携带者的频率与EOAD呈显著性相关(P=0.0135);二项逻辑回归分析胰岛素降解酶基因的微卫星重复序列多态性与ApoE基因无显著性意义的相互作用。结论IDE基因5’—端侧翼的微卫星重复序列多态性与晚发型AD的呈显著性相关,支持在染色体10q23—25区域有LOAD候选相关基因的论点,对此区域进行深入研究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儿茶酚邻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焦虑症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焦虑症与儿茶酚邻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88例焦虑症患者和87例健康对照儿茶酚邻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患者组高活性H型(G)和低活性L型(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1%、19%,对照组分别为67%和33%,两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患者组G/G、G/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1%、39%、0,对照组分别为40%、53%和7%,除G/A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G/G和A/A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焦虑症亚型间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比较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COMT的G等位基因、G/G基因型可能是焦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A等位基因、A/A基因型可能是焦虑症的保护基因之一;焦虑症两种亚型间COMT多态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p11区HSU93305基因座单体型、22 q11~13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A2αR)基因和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分别提取59个中国汉族核心家系成员(母59名,父5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59例)的DNA,采用基因扩增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HSU93305基因座的单体型研究;选择其中56个父母均存活的家系进行A2αR基因和COMT基因多态性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的研究,并应用复等位基因TDT、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风险率(HHRR)检验等.结果 (1)Xp11区HSU93305基因座经Msp Ⅰ及Dra Ⅱ酶切后产生四种单体型D1M1,D1M2,D2M1,D2M2.父母组以单体型D2M1频率最高(57.7%);患者组也以D2M1传递率最高(59.0%),其次为D1M2(28.9%),D2M2传递率最低(1.2%).(2)经复等位基因TDT分析,精神分裂症与Xp11区HSU93305基因座相关联(χ2=9.28,v=3,P<0.05);与A2αR基因(χ2=1.09,v=1,P>0.05)和COMT基因(χ2=0.31,v=1,P>0.05)未见关联.(3)经HHRR检验,A2αR基因(χ2=1.21,v=1,P>0.05)和COMT基因(χ2=0.37,v=1,P>0.05)与精神分裂症亦未见关联.结论精神分裂症与HSU93305基因座相关联,其易感基因可能位于Xp11区;与A2αR基因和COMT基因多态性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缩胆囊素A(CCK-A)受体基因在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中是否存在传递不平衡。并研究基因型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核心家系,其中父母组180人,患者组90例,非患病同胞组44人,散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组2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进行研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组,结果:(1)CCK-A受体基因在患者组,非患病同胞组均无显著性传递不平衡,χ^2值分别为0.69和0.71,P>0.05,(2)按性别分组后,不同基因型患者的阴性症状严重程度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在女性患者中,A1A2基因型患者的PANSS阴性因子总分秩次(50.90)高于A2A2基因型患者(30.60),P=0.000,在男性患者中,A1A2基因型患者的PANSS阴性因子的前两项(N1,N2)评分秩次(12.59,14.35)与A2A2基因型患者(24.45,22.95)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CCK-A受体基因不能作为精神分裂症的功能基因,但其影响患者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TEN基因变异与人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生存期及病人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电泳分析(PCR-SSCP)结合银染技术和双重PCR技术.检测80例胶质瘤PTEN基因9个外显子点突变与基因缺失情况。结果15例(18.8%)发生基因点突变。27例(33.8%)存在基因缺失。PTEN基因失活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显著性相关(P〈0.05)。其中高度恶性胶质瘤(Ⅲ~Ⅳ级)的突变率(31.3%)和缺失率(52.1%)明显高于低度恶性者(Ⅰ~Ⅱ级)(P〈0.05);与病人性别、年龄及肿瘤生长部位无关。PTEN基因第5、6和8外显子是胶质瘤病人的热点基因突变区。PTEN基因失活的胶质瘤病人生存期明显低于基因正常者。结论人脑胶质瘤PTEN基因与病理分级和生存期关系密切。可作为一项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认知功能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检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COMT基因多态性分布。患者组评定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中国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连线A、B测验。结果COMT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内均有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均〈0.01),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均〉0.05);患者组COMT等位基因、基因型之间在WCST、WMS—RC和连线A、B测验无显著性差异(F检验,P均〉0.05),但在HAMD-24认识障碍因子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F检验,P均〈0.05);患者组基因型A/A与认识障碍(r=-0.210,P=0.036)、绝望感(r=-0.331,P=0.001)均呈负相关;等位基因A与绝望感呈负相关(r=-0.220,P=0.028);等位基因G与认识障碍(r=0.210,P=0.036)、绝望感(r=0.331,P=0.001)均呈正相关。在WCST测验中,等位基因G与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r=0.341,P=0.000);在WMS—RC测验中,等住基因G与数字广度(倒背)呈负相关(r=-0.327,P=0.001)。结论提示COM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的改变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探讨色氨酸羟化酶(TPH)基因A218C(rs1800532)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共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对98例伴发2型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伴糖尿病组)及109例单纯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伴糖尿病组)进行TPH基因A218C的分型,并进行等位基因及基因型比较。结果:伴糖尿病组与不伴糖尿病组比较,TPH6基因A218C多态性等位基因分布(χ^2=0.00,df=1,P〉0.05)和基因型分布(χ^2=3.78,df=2,P〉0.05)均无显著差异。在男性患者中,伴糖尿病组与不伴糖尿病组基因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6.57,df=2,P=0.037),而等位基因分布(χ^2=1.28,df=1,P=0.26)则无明显差异;在女性患者组中,伴糖尿病组与不伴糖尿病组基因型分布(χ^2=1.54,df=2,P=0.46)和等位基因分布(χ^2=0.02,df=1,P〉0.05)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TPH基因A218C多态性与患2型糖尿病存在关联,其可能是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7.
磷酸二酯酶4D(PDE4D)在人体组织中广泛分布,其活性受环腺苷酸(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KA)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调节。PDE4D基因包含1.6Mb,含24个外显子,编码9种蛋白质亚型和至少7个启动子。磷酸二酯酶4D降解cAMP,通过改变cAMP活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发生。PDE4D基因多态性研究,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287A/G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纳入232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41名正常对照,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测定受试者的COMT基因-287A/G多态性.结果 COMT基因-287A/G多态性突变率为10%,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该多态性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比较结果仍同前;不同家族史患者组间的上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该多态性基因型在精神分裂症阳性亚型、阴性亚型、混合型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G/G基因型在阴性亚型出现的频率是混合型的6.30倍(OR=6.300),G等位基因在阴性亚型出现的频率是混合型的1.859倍(OR=1.859).结论 COMT基因-287A/C多态性在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差异,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阴性亚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染色体22q11泛有素融合降解1型蛋白基因(UFD1L)和腭心面综合征缺失的核定位信号基因(NLVCF)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在138例吉林省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双亲的核心家系中,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方法对UFDlL基因rs1547931(G/C碱基改变)和NLVCF基因rs1473109(C/T碱基改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检测。应用基于家系的连锁不平衡方法,包括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HRR),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及Transmit双位点单体型分析,分析基因型数据。结果 (1)HRR显示UFDlL基因rs1547931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χ^2=4.260,ν=1,P=0.039),NLVCF基因rs1473109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2)TDT显示UFDlL基因rs1547931与精神分裂症有连锁和关联(χ^2=5.333,ν=1,P=0.021),NLVCF基因rs1473109与精神分裂症无连锁及关联;(3)Transmit双位点单体型分析显示rs1547931-rs1473109单体型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χ^2=9.723,ν=3,P=0.021),rs1547931(C)-rs1473109(T)单体型与精神分裂症呈负相关(χ^2=6.607,ν=1,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UFD1L基因本身或其附近的基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利培酮治疗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探讨利培酮疗效的敏感基因.方法 对20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8周(2~8 ms/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以减分率评定疗效.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和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基因型.对痊愈组(29例)、进步组(153例)及无效组(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CO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COMT基因3种多态性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在利培酮不同疗效患者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MT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单体型分析,利培酮治疗痊愈组与进步组、有效组与无效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MT基因可能不是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的疗效敏感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