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柴建军  徐淑军 《山东医药》2002,42(21):53-54
随着微创手术在外科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脑内窥镜技术也逐渐应用于脊柱、脊髓病变的手术治疗。目前 ,脑内窥镜手术主要应用于以下脊柱、脊髓病变。1 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髓退行性病变 ,其病理特点是脊髓内有空洞形成和胶质增生。主要表现为受损节段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障碍、长传导束功能障碍及营养障碍。MRI对本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 ,矢状面图像能清晰地显示空洞的范围和程度。根据空洞是否与脑室交通 ,可将脊髓空洞症分为交通性脊髓空洞症和非交通性脊髓空洞症。目前 ,对合并 Chiari畸形的脊髓空洞症多…  相似文献   

2.
1997年12月~2005年8月,我们共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患者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7例;年龄19~50岁。均无家族史,1例有明显外伤史。2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痛、温觉障碍,以上肢为主;19例感觉障碍区烧灼样疼痛。27例有肌无力症状,以上肢为主。其中3例手部肌肉萎缩,1例出现“爪形手”,1例表现为霍纳综合征。28例均行MRI检查。27例合并Chiari畸形,其中脊髓上颈段空洞22例(7例为节段性,15例为连续性),下颈段和上胸段空洞3例,2例空洞从颈段延伸到中胸段。1例合并髓外硬膜下肿瘤。根据MRI影像测量脊髓空洞直径与脊髓直径比,≥0.5者7例,〈0.5者2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髓空洞症的MRI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6例脊髓空洞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及MRI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空洞大小与临床症状不成比例。结论MRI是目前诊断脊髓空洞症最可靠的方法,对临床治疗和疗效观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般资料:59例中,延髓脊髓空洞症27例,脊髓空洞症32例.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为34.4岁,均无家族病遗传史。临床表现:1.感觉障碍:以皮肤痛温觉障碍为主要症状,表现单侧或双侧节段性痛、温觉减退或消失,深感觉正常。本组59例中,感觉平面上界可达口周围,下界感觉平而达鞍区。其中感觉障碍平面  相似文献   

5.
王新怡  庞涛 《山东医药》1992,32(4):15-16
本文重点讨论了交通性脊髓空洞症、肿瘤性脊髓空洞症及创伤性脊髓空洞症的MRI特点,并对脊髓空洞症的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庆华  李太平 《山东医药》2005,45(12):37-38
Chiari畸形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入枕骨大孔及颈椎椎管内,常合并脊髓空洞症。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难度。2001年7月至2004年1月,我院共收治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畸形患者45例,采用枕颈减压及空洞一蛛网膜下腔分流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详细报告1例脊髓空洞型神经梅毒的诊疗经过.方法患者为31岁男性,4年多前有多次非婚性交史和曾有性病史.入院前1个月开始有典型的脊髓受损的临床表现.入院时体检可见肩、背部有部分肌肉轻度萎缩,双下肢肌力降低,右侧胸2平面、左侧胸3平面以下皮肤深浅感觉减退等.血清甲苯胺红不需加热血清试验(TRUST)2次均阳性,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为1∶1 280阳性.脑脊液检查(CSF)蛋白质定量测定为15.6g/L,TRUST检查呈阳性,白细胞126×106/L,其中淋巴细胞占0.67%、中性粒细胞0.33%.磁共振成像(MRI)发现"延髓下段至胸10大范围空洞,中央管扩大,呈长T1、长T2信号,脊髓实质菲薄,脊髓外形增粗,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后见下颈段及胸段脊髓呈环状、不规则强化".用水剂青霉素G注射液静脉点滴2400万单位/天,共15d.结果患者病情迅速好转,生活可自理.3个月后血TRUST转阴性.半年后CSF复查有关项目全部恢复正常,TRUST转为阴性.随访2年,疗效稳定,病情无反复.结论此为国内首例脊髓空洞型梅毒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髓空洞症的误诊原因,分析其肌电图表现。方法分析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肌电图全部异常,具有神经源性损害特点,倾向脊髓前角细胞病变。结论肌电图可为脊髓空洞症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脊髓空洞症是脊髓的严重疾病之一,系先天性进行性脊髓病变,并可延至延髓致空洞。临床主要表现有痛及温度觉障碍(触觉存在),肌肉萎缩,皮肤、骨骼及关节营养失调。1954年前后我们用药物和X线疗法,效果不佳。自1964年以来试用~(131)碘治疗5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及后颅窝苇建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I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将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切除联合后颅窝重建术治疗37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I畸形患者.手术中先行后颅窝充分减压,咬除部分枕骨鳞部、枕大孔后缘和寰椎后弓;在保持软膜完整的前提下将下疝至颈椎管内的小脑扁桃体作软膜下吸除;再将四脑室正中孔处的粘连松解,并将脊髓中央管开口处的隔膜剪开;最后用人工硬膜修补材料减张缝合硬膜.结果 术后随访1~3个月,32例患者的神经症状明显好转,4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1例患者临床症状加重.手术后定期复查头颅MRI,6个月后有11例脊髓空洞完全消失,22例脊髓空洞较术前明显缩小,4例脊髓空洞较术前无变化.结论 利用显微神经手术在软膜下切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及后颅窝重建术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I畸形的一种有效、安全、创伤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脊髓空洞症(脊空)简介脊空是脊髓中央管附近有空洞形成,逐渐增大,初期出现受损节段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后期空洞扩大时亦可出现上行性感觉束与下行性锥体束的症状。有人把脊空分为交通性脊空与非交通性脊空两类。交通性脊空是指第四脑室(四室)与空洞相通,脑事与空洞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脊髓炎或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系指一组急性发作的脊髓炎症性疾病。临床症状变化不定,取决于:(1)脊髓损害的水平:例如颈髓病变表现为四肢瘫,胸髓病变为截瘫,腰髓病变表现为下肢远端瘫痪甚或仅有大小便障碍。临床上急性脊髓炎以上胸段脊髓最为常见,因而大多表现为截瘫。(2)上行或下行传导束受损的程度:上行传导束受损程度的不同,表现为病变水  相似文献   

13.
Charcot关节病(CJ)是以慢性无痛性进行性关节破坏为特点,75%继发于脊髓空洞症(SM).部分病例原发症状不典型,以关节症状为突出表现就诊,且影像学表现易与类风湿关节炎(RA)混淆,容易误诊.现报道合并CJ的SM 3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脊髓空洞症属神经内科少见病种,既往易漏诊误诊,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临床应用,该病确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我院诊治脊髓空洞症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可能与慢性损伤退变、炎症及代谢等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的肌力减退,胸髓受损节段平面以下感觉减弱或消失且可伴有浅反射减弱,锥体束征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等〔1〕。近年来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减压方法主要包括"揭盖法"和"蚕食法"。"揭盖法"对胸脊髓的干扰更小,因此可能降低脊髓再损伤的发生率,然而并无确凿证据表明前者的手术效果更优于后者。本研究分析后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椎  相似文献   

16.
杨世民  蒋振刚 《山东医药》2010,50(46):99-99
胸腰段椎体是脊柱外伤骨折的多发部位,骨折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椎体骨折表现为压缩变形、高度丢失、后凸畸形。2005~2008年,我们对27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万宪玉  于丽娜  孟媛 《山东医药》2004,44(29):75-76
椎管内肿瘤指脊髓、神经根、脊膜和椎管壁组织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多发生于胸段。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受损节段以下躯体运动、反射、感觉及脏器括约肌功能和皮肤营养障碍等。治疗原则为尽早手术切除肿瘤,缓解脊髓受压。自2002年以来我科对7例椎管内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46例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植骨术,并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恢复及椎管截面积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8~36个月,平均20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恢复1.6级,椎体高度平均恢复到正常高度的95%以上,无一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 早期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多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I型(Chiari畸形I型),以对称性多关节肿痛、畸形等酷似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表现的相关报道甚少[1].  相似文献   

20.
周增俊  徐宏  彭涛  李政  吴小明 《山东医药》2010,50(46):75-76
目的观察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的疗效。方法对18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采用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结果术后1个月按GOS,18例中恢复良好14例、中残或重残4例、死亡0例。随访2个月~58,按Tator评价标准,症状明显改善15例,部分改善2例,无变化1例。未见脑膨出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疗效好、安全。既能完成颅后凹减压,又能重建硬膜,保持脑脊液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