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拒绝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自然发展状态.方法 1985年至1990年间,在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高发现场,完成内镜筛查4800例.按内镜下观察为浅表黏膜病变,经活检病理诊断为原位癌、黏膜内癌或鳞癌的标准,共检出13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其中48例因不同原因拒绝治疗.对48例未经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自然发展状态.随访期间,有40例患者曾做过1~4次内镜复查.结果 随访至2005年12月31日,48例患者中,5例仍生存,43例死亡,其中死于食管癌者38例,占79.2%;死于非癌疾病者5例,占10.4%.全组生存时间≥5年者37例,患者的5、10、15和20年生存率分别为77.1%、39.6%、25.0%和10.4%.结论 食管癌从早期发展到晚期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这对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选择治疗时机很有帮助.如果要评价早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应充分考虑其自然发展史的领先时间偏倚.  相似文献   

2.
目的:肿瘤患者骨髓中发现CK19等上皮成分提示发生微转移,本研究旨在探讨检测食管癌患者骨髓CK19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61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和15例肺及食管良性病变患者骨髓CK19mRNA的表达,评价RT-PCR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食管癌患者骨髓CK19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RT-PCR方法的敏感性为10-6,15例肺及食管良性病变患者骨髓中均未检测到CK19mRNA的表达.61例食管癌患者骨髓中,CK19mRNA阳性13例,阳性率为21.3%.骨髓CK19mRNA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骨髓CK19mRNA阳性的食管癌患者术后转移和死亡风险高于CK19mRNA阴性的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K19 mRNA是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结论:RT-PCR方法检测食管癌患者骨髓微转移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K19 mRNA可作为检测食管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是患者术后的一个独立预后预测因子,有助于预测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李其才  汪国文  杨逸凡  王祖义 《癌症进展》2022,20(4):350-352,364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65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265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41例(15.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第1秒用力呼气容...  相似文献   

4.
15例食管癌伴发肺癌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食管癌伴发肺癌的发病特点、临床特性、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收集1983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843例,对其中15例食管癌伴发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食管癌伴发肺癌共计15例,同时性多原发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6例,异时性多原发癌(Metachronous carcinoma,MC)9例.本组男性13例,女性2例,男女之比为6.5∶1.发病年龄在54~73岁之间,中位年龄64岁,SC均为同时发现食管癌和肺癌,MC中两个肿瘤平均间隔5年1个月.本组15个食管癌病灶中手术切除率为66.7%;16个肺癌病灶手术切除率为31.3%.本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46.7%和40.0%,6例SC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16.7%和16.7%;9例MC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6.7%和55.6%.结论:食管癌伴发肺癌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食管癌伴肺癌患者的预后并不比单发的食管癌、肺癌差,其中异时性癌预后明显好于同时性癌;手术治疗是决定食管癌伴发肺癌预后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发生低血糖1例,肺部感染2例,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17天,均康复出院.结论:通过有效地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在食管癌防治中的应用价值,寻找降低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分析食管癌高发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451例3年随访的病理学、细胞学和γ-GT反应的结果.结果:随访1年后,γ-GT阳性231例患者中17例(7.4%)癌变,γ-GT阴性95例患者中无癌变.随访3年的215例中,γ-GT阳性伴重度不典型增生I级和Ⅱ级患者的癌变率分别为5.7%和14.3%.,γ-GT阴性患者或40岁以下伴γ-GT阳性的患者未发生癌变.结论:γ-GT可作为食管癌高发区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癌变风险的分类指标,仅对γ-GT阳性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进行干预,可明显提高食管癌防治中的效价比.  相似文献   

7.
王凯来  凌志强  刘翔 《中国肿瘤》2017,26(3):231-235
[目的]探讨杭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食管癌患者发病特点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有在胸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食管癌患者1690例,进一步搜集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90例食管癌,男性1455例,女性235例,平均手术年龄(61.46±7.62)岁.食管癌手术病例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下段,其次中段.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年龄与分期具有明显的关联(x2=48.820,P=0.009),呈现低年龄组比高年龄组病理分期较晚的趋势,且早诊早治患者的比例不断增多.[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中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下段;发病年龄较早的患者分期更晚;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早期诊治比例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食管癌患者血清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8例食管癌患者和3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sICAM-1的水平.结果 食管癌患者sICAM-1的血清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食管癌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级无相关性,与患者的病变部位、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血清sICAM-1水平可能在反映食管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肖平  荣昊  庄翔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1,24(3):176-177,187
目的:评价空肠造瘘双向置管在高龄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75岁及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术中行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术后分别行肠内营养及逆行胃肠减压.结果:31例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心房纤颤4例,肺炎6例,术后鼻出血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是高龄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防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三维适形放疗(3D-CRT)以及调强放疗(IMRT)治疗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85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9例患者接受3D-CRT,26例患者接受IMRT.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与食管癌患者预后无相关性(P>0.05);病变长度、食管肿瘤最大直径、大体肿瘤体积(GTV)、N分期、T分期、联合化疗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TV、N分期、联合化疗是影响3D-CRT以及IMRT治疗食管癌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根据相关因素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改善3D-CRT以及IMRT治疗食管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碘染色在食管癌病变范嗣诊断中的作用及其在防止食管癌术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 对160例内镜下形态学符合食管癌的患者进行食管碘染色,在不染区的上下端和病灶区分别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时记录好染色前后病变范围的变化及有无同时存在的不染灶及病理学结果.对确诊病例进行术后追踪复查,结存活5年以上食管癌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碘染色后98例病变范围有不同程度扩大,中62例明显扩大,36例存在双位或多位不染区,理学证实为鳞癌或重度非典型增生;61例完成5年随访复查的患者无一例复发.结论 对内镜下形态学符合食管癌的患者进行碘染色,进展期食管癌病变范围的诊断和防止术后复发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VEGF-C和VEGFR-3在食管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总结4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VEGF-C和VEGFR-3在4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强弱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VEGF-C和VEGFR-3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食管癌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强度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VEGFR-3的表达强度与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没有明显差异.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食管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食管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高低与组织恶性程度有关,VEGF-C和VEGFR-3的表达高低与食管癌患者是否伴有淋巴结的转移有关,VEGF-C和VEGFR-3的高表达提示食管癌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且预后不良.VEGF-C和VEGFR-3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食管癌患者是否伴有淋巴转移及评价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老年食管癌开展循证医学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本院16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临床循证治疗.结果:16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经过3年循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同时,医务人员从中进一步掌握了老年食管癌的治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全面了解食管癌治疗的各种手段.结论:循证医学可提高疗效、规范临床实践、降低医疗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溃疡型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溃疡型食管癌采用化疗加放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 40例溃疡型食管癌患者总有效率90%,较单一化疗有效率提高.结论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溃疡型食管癌可获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65岁以上食管癌患者开胸手术的麻醉特点.方法:对1028例65岁以上食管癌患者的手术麻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死亡6例,其中呼吸衰竭4例,肾功能衰竭1例,心功能衰竭1例;其余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开胸手术对麻醉耐受差,并发症发生率高,在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的前提下,应重点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赛丁格技术置入改良中等长度导管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组2019年1月至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50例食管癌患者,均采用超声+赛丁格技术+肘上穿刺,输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及替加氟药物.结果 50例食管癌患者均使用5Fr型号导管,40例穿刺静脉为右上肢贵要静脉,6例患者为左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再次返回ICU的原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重返ICU的病因及死亡原因.结果:65例重返ICU的患者,死亡13例,其中8例为重症肺部感染、呼衰,3例为吻合口瘘,脑梗、肺栓塞各1例.结论: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肺动脉栓塞、脑梗塞是食管癌术后患者重返ICU的常见原因.以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最高,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食管癌术中应用空肠造瘘双向置管的效果.方法:对12例经腹、胸、颈食管癌切除患者术中行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术后经胃肠减压管减压、空肠营养管管喂肠内营养.结果:12例患者均无造瘘相关并发症,无肺部并发症,部分患者延长使用造瘘管时间,促进了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好转.结论:空肠造瘘双向置管可在食管癌手术中选择性使用,有利于术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9.
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组480例食管癌患者采取肠内营养,并注意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 405例患者肠功能较快恢复,其余75例经相应护理后肠功能恢复.结论 在认真细致的护理前提下,食管癌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方法.方法:对40 例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其中21例行金属支架置入治疗,19例行球囊扩张后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结果:40 例患者疗效满意,39例存活>5个月,1例术后3天出血死亡.结论:球囊扩张、记忆金属内支架能缓解晚期食管癌患者咽下困难,提高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