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外科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2004年应用皮瓣修复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其中腹部带蒂皮瓣4例,前臂骨间动脉筋膜皮瓣4例,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7例,第一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3例。结果术后有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于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显微外科修复,皮瓣质地及术后手部外观、拇指活动功能的恢复均较好。正确选择皮瓣、及时防治血管危象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目的 回顾性研究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再造拇指、虎口扩大成形及修复1—4指皮肤缺损62例。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再造拇指外形好,且有良好的感觉功能;扩大的虎口能完成对掌功能;所修复手指皮肤外观正常,感觉、运动功能良好。结论 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操作简便,不牺牲主干血管,损伤小,皮瓣质地柔软,厚薄适中,具有感觉功能,适合于拇指再造、虎口成形及手指皮肤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第二指背侧舌形皮瓣一期修复虎口皮肤缺损宓士军,王庆良,李自新,田久祥虎口皮肤缺损在手的急诊外伤中较难处理。过去常采用胸、腹处带蒂皮瓣,手术较繁琐,病人痛苦大。自1989年4月至1992年12月我f门应用第二指背侧舌形皮瓣一期修复虎口皮肤缺损7例,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部软组织缺损、瘢痕挛缩12例,皮瓣修复创面大小3cm×4cm~4cm×7.5cm。结果术后随访1~3年,12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感觉及功能恢复好。结论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部缺损具有操作简便、血供丰富、质地薄、感觉恢复好、无需再次整形等优点,为修复虎口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重建虎口孙运才,朱淡安,黄晃瑜虎口挛缩可由先天性挛缩畸形、药物注射及外伤等原因引起,其中外伤所致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手部功能。修复和重建虎口的方法较多。1983年9月以来,我们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为12例严重虎口挛缩患者修复和重建虎口...  相似文献   

6.
以腓动脉终末降支为蒂的足外侧皮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1989年6月至1993年12月,我们应用以腓动脉终末降支为血管蒂的足外侧皮瓣6例,修复虎口挛缩5例,跟腱外露1例,获得满意效果。该皮瓣质地较薄,有神经支配,血管蒂长,解剖位置恒定,操作方便,供区隐蔽,是手外科临床应用中一种较为理想的新皮瓣。详细介绍了解剖要点及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缺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部软组织缺损、瘢痕挛缩10例,皮瓣修复创面面积12cm×8cm~3cm×4cm。结果术后随访1~3年,9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皮瓣美观,外观满意,感觉及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软组织缺损具有操作简便、血供丰富、质地薄、感觉恢复好、无需再次整形等优点,为修复虎口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的功能与美学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三种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的功能与美学效果。方法:本组共有13例15处虎口电烧伤,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急诊清创,依据伤口情况,分别采取3种皮瓣修复。①设计以第一掌背动脉为蒂的示指背皮瓣,宽约5cm,远端达近侧指间关节;可携蒂部分中指背皮肤,形成的皮瓣远端为双叶。②骨间背则动脉为蒂的前臂背侧逆行岛状皮瓣,通过腕部皮下隧道转移。③以旋髂浅或腹壁浅血管为蒂的同侧下腹部薄皮瓣带蒂转移,术后2周断蒂。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3年,评价修复虎口功能与外形。结果:8例11处虎口电烧伤创面以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4例4处虎口损伤以同侧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例以下腹部皮瓣带蒂转移修复。15例皮瓣转移后循环良好,创面Ⅰ期修复。1例前臂背侧岛状逆行皮瓣边缘因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边缘0.5cm坏死。第一掌背动脉皮瓣和同侧前臂逆行皮瓣血运可靠,质地较薄,虎口修复后外形及功能良好。腹部皮瓣可提供较大面积修复组织,供区隐蔽,但修复后虎口外形和功能欠佳。结论:以同侧第一掌背动脉皮瓣或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创伤后虎口重度挛缩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目的 总结应用外科皮瓣移植修复创伤后虎口重度挛缩的临床疗效,探讨重度虎口挛缩的治疗与康复。 方法 从1991年1 月至 2001 年 7 月,采用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18例,桡动脉鼻烟窝筋膜穿支皮瓣修复9例,示指近节背侧局部转移皮瓣修复 8 例,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腹股沟皮管修复8例,以物理测量评价临床疗效,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临床应用 43例,术后41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术后随访 6~24 个月。术后 6 个月,虎口宽度成人平均增加35 mm,儿童增加34 mm;虎口角度成人平均增加55°,儿童增加60°。 结论 应用外科皮瓣治疗均能够有效开大虎口,应根据患者年龄、损伤机制、局部软组织条件、虎口畸形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游离趾蹼皮瓣治疗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的l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趾蹼皮瓣修复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缺损面积:3cm×4cm-6cm×7cm。结果全部皮瓣均一期成活.随访6个月~2年,虎口角81°~90°,平均85°;感觉恢复良好,达s3级以上,两点辨别觉5~10mm。结论游离趾蹼皮瓣移植治疗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早期修复效果好,功能恢复佳,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一期修复拇指虎口及邻近组织毁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8例拇指虎口毁损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运用"三线法"设计皮瓣,术中仔细解剖皮瓣及血管蒂,形成以旋股外侧动脉外侧降支为主干并有多个分支的血管链,以及以第一穿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应用皮瓣覆盖创面,吻合皮瓣蒂部与受区血管、桡动脉腕背侧分支,修复拇指虎口。结果术后8例患者拇指虎口均获完整重建,移植皮瓣全部存活,拇指、示指血运良好。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2个月。末次随访时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3例、良5例。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拇指虎口及邻近组织毁损伤,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拇指的外展、内收及对掌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臂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虎口挛缩松解后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们利用臂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22例虎口挛缩松解后皮肤缺损患者。虎口松解后拇指固定于外展位, 虎口创面大小5 cm×2 cm~9 cm×4 cm, 皮瓣切取面积大小6 cm×3 cm~10 cm×5 cm。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拇指功能恢复以及受区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皮瓣切取顺利, 术后全部存活。患者均获得随访, 时间4~18个月。皮瓣外形、色泽、弹性恢复良好, 厚薄适中, 均未行二期皮瓣修薄手术。拇指活动不受限, 无功能障碍。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10 mm, 感觉良好。结论应用臂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虎口部位皮肤缺损, 血管解剖较恒定, 手术操作简便, 皮瓣成活率高, 虎口受区外形美观, 拇指功能恢复良好, 是修复虎口挛缩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虎口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对2008年5月-2012年3月应用虎口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12个月,皮瓣外观好,不臃肿,2例皮瓣蒂部略显臃肿。随访时评定虎口挛缩情况,5例为优,3例为良。结论虎口背侧皮瓣是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之一,但要注意预防虎口挛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应用头静脉-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前臂桡侧设计并切取头静脉-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手掌背部及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12cm×8cm,最小为6cm×5cm。结果11例中除2例皮瓣远端浅表坏死外,9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48个月随访,外形和功能满意。结论头静脉-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岛状筋膜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便,可以修复虎口、手掌和手背桡侧及近指间关节以近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5.
严重烧伤后手部畸形或外伤致手部软组织缺损、骨与肌腱外露,虎口软组织缺损或虎口挛缩均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手部畸形和软组织缺损的矫正及修复,对恢复手部功能十分重要。修复虎口创面时,传统的游离皮片移植常因术后移植皮片发生挛缩而影响手术效果,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复杂,临床推广应用受到限制。2003年6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手背、手掌、腕部及虎口挛缩或软组织缺损共26例,术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治疗重度虎口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行切开、松解、开大或重建;设计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皮瓣切取面积:3cm×6cm~4cm×9cm.将第1,2掌骨头用克氏针U形撑开固定3~4周,术后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15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到10例,随访时间5个月~3年,平均13个月.所有皮瓣质地柔软,形态近似正常,功能满意,供区无功能障碍.按照Jensen及顾玉东等测定方法及TAM系统对虎口开大和手功能进行评价,虎口开大优8例,良2例,手功能评价优8例,良2例.结论 应用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重度虎口挛缩,可获得良好的外形及功能,是重度虎口挛缩修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足内侧跨供区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虎口创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能兼顾功能与外形的修复虎口创面的新方法。方法 设计足内侧跨越足背与足底内侧2个皮瓣供区的跨供区皮瓣移植,足底皮肤修复手掌侧皮肤,足背皮肤修复虎口背侧区皮肤。结果 临床应用9例全部成功,功能恢复正常,外形近似正常,术后3年,跨供区皮瓣中的足背皮肤外形与手背皮肤相同。足底内侧皮瓣完全同化成手掌皮肤并且在原有位置上重新产生了掌横纹。结论 足内侧跨供区皮瓣移植修复虎口创面,既能恢复虎口功能,又能恢复虎口区的外形。  相似文献   

18.
骨间前血管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报道改进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腕背以远的皮肤缺损创面,设计以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血管蒂,沿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轴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结果:临床应用8例,皮瓣全部皮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不累及前臂主要血管,适于修复虎口、腕背及手背等处较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上臂外侧游离皮瓣修复重度虎口瘢痕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彻底切除虎口处瘢痕并松解粘连后,取同侧或对侧上臂外侧的皮肤筋膜组织瓣,带桡侧副动脉血管蒂束行游离移植,于受区背侧鼻烟窝处与桡动脉吻合,头静脉吻合,供区游离皮瓣移植或直接缝合,并用弓形针固定拇指于外展、对掌位.自2004年10月至2009年11月,以此法进行虎口修复手术16例.结果 本组16例患者,除1例远端部分坏死,余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经12~18个月随访,虎口宽度平均增加32mm,虎口角度平均增加51°,两点辨别觉平均7mm,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上臂外侧游离皮瓣修复重度虎口瘢痕挛缩,可兼顾术后外形、皮肤质地及功能,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1989年2月~1995年3月,对23例手部烧伤后重度虎口挛缩行瘢痕切除及虎口开大后,选用带旋髂浅血管蒂的腹股沟皮瓣移植重建虎口,术后均取得了满意效果。虎口挛缩的程度为0°~25°。虎口开大后达80°~90°。虎口区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最小8cm×5cm,最大12cm×6cm,平均10cm×5cm。皮瓣切取面积最小14cm×7cm,最大18cm×8cm,平均16cm×7cm。术后皮瓣断蒂时间为2~3周,2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对重度虎口挛缩应用带旋髂浅血管蒂的腹股沟皮瓣移植重建虎口是一种简单易行、成功率高的方法。因其具有供区部位隐蔽,皮肤质量好,不损伤肢体重要血管及可早期断蒂等优点,极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