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液压扩张对动脉作用的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液压扩张对动脉各层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生理盐水在不同压力(40、80、120 kPa)下对新西兰大白兔颈总动脉行液压扩张,观察内皮细胞、内弹力膜、一滑肌及外膜的变化,测量动脉管径、平滑肌与内膜的厚度。结果(1)动脉液压扩张后管径增大;(2)压力为40kPa时,内皮细胞、内弹力膜与平滑肌的损伤轻,1周后均恢复正常;(3)压力超过80kPa时,动脉各层的损伤逐渐加重,修复需要的时间长而且修复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自体静脉移植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观察移植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植周期变化,取120只大鼠建立自体颈静脉移植于腹主动脉动物模型,分别于移植早期(2h,6h,24h),移植中期(1w,2w,4w),以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整体移植血管增殖活性,利用PCNA免疫组化观察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及增殖平滑肌细胞在血管中分布。结果表明:(1)自体静脉移植早期虽然组织学未见平滑肌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但平滑肌细胞增殖业已启动;移植中期,平滑肌细胞大量增殖移行;(2)在增殖细胞的分布上,移植早期,局限于血管中膜;移植中期,内膜及中膜均表现出较高增殖率。因此,移植静脉平滑肌增殖、移行的控制应着力于移植术后2周内。  相似文献   

3.
杨广林  蒋米尔  黄英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24(8):1019-1021,F0003
目的观察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动物模型构建后血管壁有关组成成分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在15头巴马猪颈总动脉建立SIA模型,然后在术后不同时间应用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维多利亚蓝染色(观察弹力纤维变化)、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Ⅷ因子(vWF)表达等方法观察造模段动脉的组织细胞学变化。结果SIA术后新的血流通道内表面有内皮细胞覆盖,动脉管壁有新内膜形成,中膜增厚,平滑肌细胞数量增多,较多泡沫细胞出现,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染色范围增大、染色密度增加。超微结构观察提示SIA术后中膜层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型与合成型同时存在;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含量异常丰富。结论SIA模型构建术后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与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狗腹腔内预植同种异体脱细胞血管基质(ACVM)所形成的结缔组织管作为替代血管的力学性能,以及移植于自体股动脉后的组织结构变化,探讨利用同种异体ACVM预构小口径血管的可行性。方法在狗腹腔内埋植长8~12cm用硅胶棒支撑的已制备好的同种异体ACVM,3周后将硅胶棒周围形成的管状物作为血管替代物桥接移植于自体股动脉后,进行力学、组织学检查及与颈动脉、股静脉自体移植的对比分析。于移植术后6个月观测作为替代血管的通畅情况,组织学观察其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血管替代物的力学性能弱于正常动脉而强于正常静脉。组织学观察:形成的管状物内腔有少量的间皮细胞黏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结构较完整;纤维网中充满成纤维细胞。6个月后内皮细胞在替代物内壁连续覆盖,平滑肌细胞与对照组相近。移植6个月后异体ACVM组血管全部通畅。结论用同种异体ACVM预构的血管替代物,力学性能符合血管移植、血运重建的需求。所形成的结缔组织管作为血管替代物移植6个月后,管壁厚度及组织结构已接近正常血管。  相似文献   

5.
不同长度自体静脉移植对修复动脉缺损早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不同长度自体静脉移植对修复动脉缺损早期的影响。将兔自体耳静脉分别取8、12、16、20mm移植到自体股动脉,修复动脉缺损。8周时,行肉眼观察,电磁血流量测量,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移植静脉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综合判断自体静脉移植的长度因素对血管近期通畅率和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静脉移植长度因素对早期血管通畅率不构成影响(P值>0.05)。(2)自体静脉移植后血管口径增大,静息状态下血流量增加(P值<0.05)。(3)形态学观察,静脉移植后该段静脉有明显的动脉化趋势,内皮细胞修复管腔面,中膜平滑肌层数增多,弹力纤维增生,仍保持血管壁的三层结构。(4)随着血管移植长度的增加,内膜增生明显,中膜胶原纤维组织增多,内皮细胞修复不完全,弹力纤维增生减少,提示:移植长度过长,可能构成对血管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杂种家犬为实验对象,用手术的方法建立股静脉替代股动脉的实验模型,探讨股静脉移植修复动脉缺损后的微细结构增殖性改变及其随时问改变的变化程度,找寻静脉替代动脉后的增殖规律。方法股静脉倒置移植修复动脉缺损,术后30~180d分6个时间段行血管造影观察通畅率并分别切取移植静脉,肉眼和光镜观察自体静脉移植后的内膜、中膜增殖情况。结果血管造影显示移植静脉管腔变细,管壁增厚,都有不同程度的僵硬变厚,弹性减低,光镜下管腔面内皮细胞层随时间延长由扁平状逐渐变为柱状,中膜平滑肌层数增多。结论自体静脉移植人动脉环境后时间越长,移植血管管壁就越厚,管腔就越狭窄,闭塞的几率增加。术后60d为移植静脉管壁增殖的开始时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 ̄(60)钴( ̄(60)Co)照射对异体植皮存活期的影响,用 ̄(60)Co照射Blab/c小鼠,照射后1天与3天取背部皮肤,(1)经ATP酶染色,显示表皮Langerhans细胞(LC),观察其ATP酶含量的变化、形态变化及其在表皮的密度改变;(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a阳性LC的密度改变及形态变化;(3)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4)同时进行异体皮肤移植,观察皮片存活期的变化。结果发现:经 ̄(60)Co照射后,小鼠表皮LC形态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密度减少,ATP酶含量降低,表达Ia抗原功能下降。结论:Ia抗原功能下降是异体植皮后移植物存活期延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组织工程学材料替代输尿管缺损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寻求理想的输尿管替代材料。 方法 将20 只兔双侧输尿管脱细胞处理后制成输尿管细胞外基质(ECM) ;另60 只兔分为3 组:输尿管ECM 移植组( 实验组) ,对照组1 及对照组2 。 结果 实验组术后组织学检查显示1 周时ECM 边缘部腔内面已见移行上皮细胞,管壁有肌细胞长入。6 周时取材ECM 区已修复近正常输尿管组织结构。12 、24 周时IVU 检查;输尿管显影良好,通畅。对照组1 术后7 ~10 天,移植的异体输尿管均坏死。对照组2 输尿管缺损区6 周时均被纤维包裹而明显增粗。在实验取得满意结果的基础上成功应用于临床。 结论 异体脱细胞输尿管细胞外基质为理想的输尿管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
经辐照的同种异体血管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经辐照的同种异体大隐静脉在肝移植中替代门静脉移植后其形态学和免疫学的改变。方法研究分为经辐照的同种异体大隐静脉移植组(n=11)(A组)、新鲜同种异体大隐静脉移植组(n=9)(B组)和新鲜自体大隐静脉移植组(n=14)(C组)进行大隐静脉移植。于移植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5个时间点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移植大隐静脉的通畅情况及形态学变化,同时观察移植早期CD4^+、CD8^+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A组大隐静脉无组织学改变,肉眼观察外形无明显变化。移植后3个月3组移植大隐静脉的通畅例数分别为9例、3例和12例。A组和C组移植后2周,移植的大隐静脉内膜出现内皮细胞,移植后2个月,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覆盖完整;B组移植早期有淋巴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及明显的大隐静脉结构破坏,移植大隐静脉内膜未见内皮细胞覆盖;A组早期CD4^+、CD8^+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B组,略高于C组。结论经辐照的同种异体大隐静脉符合理想的血管移植物的条件,同时具有较弱的抗原性,术后检测CD4^+、CD8^+T细胞的变化可作为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后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免疫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大鼠自体小静脉移植的动物模型,观察自体小静脉移植修复小动脉缺损后的血管通畅情况及小静脉移植后管壁结构的组织学变化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资料。方法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只,试验组采用外径0.7~0.9mm的自体小静脉移植,修复其相近外径股动脉的缺损;对照组行小动脉直接吻合术。术后不同时间段行血管取材,光、电镜观察。结果两组大鼠术后血管具有相近的近期及远期通畅率(P〈0.01)。小静脉移植术后24h出现内皮细胞的脱落、坏死,部分平滑肌细胞坏死;术后l周,移植静脉可见新内膜,较正常静脉内膜厚,血管平滑肌层增厚;术后2周,移植静脉新内膜进一步增厚,其中的平滑肌细胞核也明显增多;2~4周,新内膜持续增厚,平滑肌细胞核数开始减少。术后6~8周,新内膜不再继续增厚。移植静脉管壁增厚至一定程度后保持稳定,具有类似动脉的结构特征。结论用外径0.7~0.9mm的小静脉移植修复外径与其相近的小动脉缺损,其结果与同样外径的小动脉在无张力下直接吻合后的即刻通畅率及远期通畅率相近。  相似文献   

11.
四肢火器伤骨缺损修复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56例四肢火器伤骨缺损的发生原因,总结了28例吻合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移植的优点及15例吻合腓血管的长段腓骨移植的适应证和9例肩胛骨皮瓣移植方法的经验。强调指出半环槽式外固定架在四肢长骨火器伤骨缺损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它将成为四肢火器伤骨折、骨不连及骨缺损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前臂背侧血管分布特点与皮瓣设计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目的:通过成人前臂背侧血管的解剖学观测,为临床选用皮瓣提供依据。方法:用50例上肢标本,对前臂背侧血管的分支分布和吻合进行详细的解剖学观察和分析。结果:骨间后动脉和骨间前动脉腕背支是前臂背侧的营养血管,动脉间以及与尺、桡动脉腕背支相吻合。结论:本研究为下述血管为蒂的三种逆行皮瓣,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学依据:(1)以桡动脉腕背支为蒂前臂背侧中下段皮瓣;(2)以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的尺侧骨皮支为蒂前臂背侧中下段尺侧皮瓣;(3)以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的桡侧骨皮支为蒂前臂背侧中下段桡侧皮瓣。上述皮瓣可携带骨膜、骨质,用于手部创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体尾癌外科治疗方法和根治性切除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6例胰体尾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肿瘤侵犯横结肠者2例,脾脏者2例;侵犯脾动静脉14例,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2例,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8例。肿瘤直径小于4cm11例,4—8cm13例,大于10cm2例,根治性切除组肿瘤直径平均为3.8cm(2例胰腺囊腺癌除外),姑息性切除组肿瘤直径平均为5.4cm。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性切除8例,胰体尾切除加脾切除24例,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局部楔行切除修补2例,胰体尾切除加脾切除加横结肠切除2例。根治性切除组与姑息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6个月和10.3个月。结论积极行手术切除肿瘤是胰体尾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途径,而肿瘤的大小、对重要血管和邻近脏器的侵犯程度是影响肿瘤能否根治性切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TREATMENT OF CARCINOMA OF THE AMPULLA OF VATER   总被引:55,自引:26,他引:29  
  相似文献   

16.
胰头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据国外资料 ,胰腺癌的发病率近 30年来已增加 3~ 7倍 ,如美国的发病率达 10 /10万人 ,已超过胃癌的发病率 ,其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的第 4位。国内统计 ,胰腺癌发病率较低 ,但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 ,如上海市区 196 3年统计的发病率为 1.16 /10万人 ,1977年增至3 .8/10万人 ,1990年上升至 5 .1/10万人 ,1974年占恶性肿瘤的第 14位 ,至 1984年跃居于第 5位。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196 0年 1月至 1984年 12月 ,2 5年间共收治胰腺癌 36 0例 ,196 0年1月至 1972年 12月 13年间收治 86例 ,1973年 1月至 1984年12月 12年间…  相似文献   

17.
In a random, double-blind crossover trial using an ischaemiclimb pain model we have assessed the speed of onset of analgesiaafter an i.v. bolus of equipotent doses of diamorphine and morphinein 12 healthy male volunteers. Pain and its subsequent reliefwere assessed by means of a visual analogue scale. Two of thesubjects found diamorphine acted quicker than morphine, onefound no difference and nine found that morphine was quickerthan diamorphine. The mean time to diamorphine effect was 53%greater than for morphine (P < 0.005, Wilcoxon rank sum test).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for rapid relief of pain, morphineis more suitable than diamorphine.  相似文献   

18.
19.
Cajal间质细胞在大鼠"泻剂结肠"结肠肌电变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长期服用接触性泻剂对大鼠结肠肌电的影响 ,探讨Cajal间质细胞 (ICC)在“泻剂结肠”肌电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为 2组 ,实验组饲以含酚酞饲料 ,3个月后测定结肠慢波频率及振幅 ;用碘化锌 锇酸法 (ZIO)观察肌间丛ICC变化 ,透射电镜观察肌间丛神经和ICC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泻剂结肠”结肠慢波频率明显减慢 (P <0 .0 5 ) ,肌间丛ICC分布不均匀 ,突起连接杂乱 ;电镜下见肌间丛神经轴突空化 ,ICC样细胞变性。结论 长期服用酚酞可导致结肠慢波频率减慢 ,其可能机理为肌间丛神经及ICC变性所引起  相似文献   

20.
报道18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患者,采用股浅,隐-股静脉瓣膜戴戒术,大隐静脉高位属支结扎、主干曲张静脉剥脱术,小腿局部曲张浅静脉间断缝扎技术治疗。随访4~26个月,症状基本消失,皮炎明显好转。术后1~3角溃疡愈合。有3例作逆行 顺行静脉造影,显示1级瓣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