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治疗效果。方法:应用7 种带血管蒂皮瓣转移进行修复。结果:本组29 例转移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功能满意。结论:由于足跟及踝部皮肤缺损的特殊性,应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血运丰富,有益于足跟及踝部功能重建,根据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带蒂皮瓣,并证实足底内侧皮瓣和足外侧皮瓣、内踝上皮瓣和足背皮瓣分别是修复足跟、踝部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1993~2002年间应用lO种不同的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28例。结果:除2例皮瓣部分坏死外,余26例全部成活。外形美观,功能效果良好。结论:多数足部皮肤缺损根据不同受损部位可选择合适的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移植修复。  相似文献   

3.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6,自引:14,他引:6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应用带血管蒂皮瓣转移、吻合血管皮瓣或肌皮瓣移植修复33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结果:31例获得成功并恢复足功能与外形,2例失败。结论: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应及时修复;皮瓣供区选择应就近避远,修复方法应就简避繁;正确处理创面、合理设计皮瓣、加强术中监护有助于修复成功。  相似文献   

4.
足组织缺损的显微修复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1984年~1994年共收治各种足部组织创伤缺损236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组织移植修复,其中单纯皮瓣移植修复187例,复合皮瓣移植修复49例。吻合血管游离移植修复97例,带血管蒂移位修复139例。4例前足缺损者用带肩胛骨的复合皮瓣移植修复,6例足跟严重缺损者用带血管的腓骨复合皮瓣移植修复。经1~10年随访,皮瓣、复合皮瓣、移植或再植的骨骨各全部成活,愈合良好,足功能基本得到恢复,可行走、负重,186例恢复了原工作。认为,恢复足部结构完整与重建足跟、足底的感觉是获得良好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自1994年1月至2006年6月,应用邻指背侧带蒂皮瓣等4种手指微小皮瓣一次性修复有皮肤、血管、神经缺损的断指再植16例17指。结果:皮瓣及断指全部成活。我们体会:应用手指微小皮瓣移植修复断指再植时的皮肤、血管缺损,能最大限度获得再植手指的理想外形及功能,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带血管蒂桥式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血管蒂桥式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皮肤缺损陈茂松*程国良*方光荣*杨志贤*自1986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带血管蒂的桥式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皮肤缺损2例,经4年以上随访,足跟负重行走正常,感觉恢复良好,外形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例...  相似文献   

7.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5例。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切口一期愈合。术后11例经6个月~5年随访,皮瓣外形及足部功能满意。结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胸脐与股前外侧皮瓣联合应用修复前臂及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联合带血管蒂胸脐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治疗前臂大面积缺损7例。结果7例14个联合应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预期断蒂,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前臂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应用联合带血管蒂皮瓣的移植,有效解决了皮肤缺损和无可供吻合血管问题。  相似文献   

9.
足跟皮肤缺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报道足跟皮肤缺损的手术治疗效果和体会。方法:采用以小腿隐神经营养血管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设计并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10例。结果:10例皮瓣中除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7例修复神经者恢复了良好的感觉功能,经随访6个月~4年,皮瓣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无皮肤破溃病例。结论: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该皮瓣具有血供可靠,操作简单,成活率高,部分可恢复感觉功能以及不牺牲知名血管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负重区域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0月~2010年1月,对25例足负重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顺行或逆行足底内侧皮瓣、逆行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观察皮瓣成活、耐磨性、足功能恢复以及供瓣区修复情况,随访3~6个月。结果:25例皮瓣全部成活,足部软组织缺损得到修复,皮瓣耐磨,足行走负重功能恢复,供瓣区无继发功能障碍。结论: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是修复足负重部位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趾短屈肌肌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趾短屈肌肌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1984年5月~1997年10月,应用带血管蒂的岛状趾短屈肌肌皮瓣平行后移位予以修复,临床应用26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除1例创缘感染延迟愈合外,其余25例均Ⅰ期愈合;18例获9个月~6年随访,皮瓣痛、温觉正常或接近正常,恢复负重功能。结论由于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特殊性,应用趾短屈肌肌皮瓣修复,具有接近创面、部位隐蔽、皮瓣感觉恢复佳、耐压及耐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该皮瓣可修复足背近1/2及足底近3/5的软组织缺损.结论该皮瓣是修复足踝部尤其是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26例,创面缺损范围5 cm×3.5 cm~18 cm×10 cm,皮瓣切取面积6.0 cm×4 cm~18 cm×12 cm.结果 26例均得到随访,时间3~12月.患者皮瓣均存活.术后发生皮瓣血管危象2例,予拆除缝线、高压氧治疗好转;皮瓣边缘部分坏死2例,供区植皮坏死1例、感染2例,均经换药治愈.皮瓣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损伤小,不需要显微外科技术,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种游离皮瓣修复足踝部特殊类型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胸脐肌皮瓣及旋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皮瓣3种游离吻合移植方法,对16例足踝部特殊类型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修复。结果16例游离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4~18个月,所有皮瓣色泽、质地,外观良好,创面完全覆盖.结论股前外侧皮瓣、胸脐肌皮瓣及旋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特殊类型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2,自引:19,他引:42  
目的 总结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经验。方法  1997年 1月~ 1999年 4月以腓肠神经及其滋养血管为蒂的小腿后侧岛状皮瓣 ,修复足跟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6例 ,足跟部慢性溃疡 2例 ,慢性骨髓炎 2例 ,骨缺损瘢痕挛缩伴瘘管形成 1例。皮瓣切取范围 5 cm× 8cm~ 8cm× 12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未发生血管危象。伤口 期愈合。随访 3~ 12个月 ,溃疡、骨髓炎及瘘管无复发 ,皮瓣感觉轻度恢复。结论 此皮瓣不损害重要血管神经 ,供区比较隐蔽。手术方法操作简便。皮瓣血运丰富 ,可有效地修复足跟和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 ,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逆行腓浅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5 mm×3 cm~8 cm×6 cm)采用逆行腓浅血管筋膜蒂皮瓣移位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周~2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结论逆行腓浅血管筋膜蒂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血管,基本可满足小腿中下段创伤修复的需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应用各种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各种带蒂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根据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面积及部位,对56例手背部软组织缺损患采用各种带蒂皮瓣修复。结果 53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出现皮缘部分坏死,8例需二期手术修整。结论 采用各种带蒂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可靠,但要掌握一定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胸腹带蒂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骨质外露的效果.方法 电击伤、炭火烧伤、热压伤等造成的手部深度烧伤,早期行清创术后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肌腱、血管、骨质外露的创面.结果 所有皮瓣成活良好,且手的部分功能恢复.结论 早期采用皮瓣修复,能最大的保留了手的外形和功能,且带蒂皮瓣安全可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颜面部、鼻部及下睑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1994年~1999年设计以眼轮匝肌为蒂,以同侧颞区无毛发区为供区,皮瓣最大范围3cm×5cm.皮瓣带蒂岛状移位至颜面部创面,共修复下睑外翻、鼻部、面部瘢痕及色素痣切除后的组织缺损12例.结果术后12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2年,疗效良好.皮瓣宽在3cm以下时供区均可直接缝合,术后较少遗留瘢痕及继发畸形.结论眼轮匝肌是一个多元血管供血的肌肉,以其眶部肌肉为蒂的同侧颞部无毛区岛状小皮瓣是修复颜面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一个可行方法.但颜面部组织缺损面积较大时,供区缝合困难,应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