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hypopneasyndrome,SAHS)是一种睡眠呼吸调节障碍性疾病,以睡眠结构破碎、紊乱和反复发作性低氧为特征,分为阻塞性(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枢性(central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CSAHS)和混合性(mixed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MSAHS)3种。在睡眠中反复发作上气道阻塞,造成反复微觉醒、间歇性低氧、睡眠破碎及睡眠质量差。SAHS虽是常见病,但很长时间都不被认识,近20~30年,SAHS才作为一个重要的健康事件被医学界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2.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具有潜在危险的高发病率病症,可以涉及各年龄段人群。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严重打鼾、呼吸暂停、低通气、低氧血症和白天嗜睡为特征。成人SAHS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睡眠低通气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HS)主要表现为在睡眠中频繁的呼吸暂停、低通气。SAHS可以导致多个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乃至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引起患者死亡,被认为是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SAHS金标准为多导睡眠仪(polysomnogram,PSG),它需要在配备昂贵医疗设备的睡眠监测室,行7h以上的睡眠监测后才能作出诊断,PSG费用昂贵且资源有限,本文综述应用动态心电图初筛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HS)主要表现为在睡眠中频繁的呼吸暂停、低通气.SAHS可以导致多个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乃至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引起患者死亡,被认为是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SAHS金标准为多导睡眠仪(polysomnogram,PSG),它需要在配备昂贵医疗设备的睡眠监测室,行7 h以上的睡眠监测后才能作出诊断,PSG费用昂贵且资源有限,本文综述应用动态心电图初筛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主要包括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SAHS)、上气道阻力综合征、慢性肺部及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有关睡眠呼吸障碍等。其中研究最广、危害最大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相似文献   

6.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已被公认的一种睡眠相关性缺氧性疾病。严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夜间血氧饱和度可降至40%左右。组织对缺氧最突出的代偿反应是血管增生,以增加血供来缓解缺氧。此外,慢性缺氧可诱导血管重建,特别是肺毛细血管^[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7.
管频  刘辉国 《国际呼吸杂志》2006,26(11):862-865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一种很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近年来,研究人员日益重视到遗传因素在SAHS中的重要性,而且发现SAHS的许多易感因素都具有复杂的遗传学基础。现就SAHS的易感因素及相关的候选基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以夜间睡眠时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为特点。本文通过描述在睡眠期间,由于呼吸调控减弱而诱导出的各种病态和不稳定呼吸的机制和类型,提示了睡眠期易于发生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相关机制,以促进对SAHS的认识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在老年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并不少见。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病率往往较高,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均有老年人独特的特点,诊断标准也与中青年患者不同,其并发症往往更加严重,治疗方法的选择上考虑老年人自身特点主要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本文将从老年SAHS与中青年SAHS的患病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并发症及结局、治疗方案各个不同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HS)的诊断及自动调节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auto-CPAP)对SAHS的治疗价值。方法82例SAHS患者,均行整夜的多导睡眠仪监测,并对18例中重度患者进行auto-CPAP治疗。结果SAHS患者随病情加重Epworth评分、呼吸紊乱程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鼾声指数、氧减指数等参数明显增加,最低氧饱和度明显降低。Auto-CPAP治疗后呼吸紊乱和低氧血症的程度显著减轻,中枢性呼吸暂停的次数及所占时间没有明显改变。Epworth评分与呼吸紊乱、低氧血症以及打鼾的的时间和次数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Auto-CPAP可有效的治疗中重度SAHS患者,消除阻塞性及混合性呼吸暂停,减轻低氧血症,明显改善症状,并具有良好的接受性。夜间频繁出现的低氧血症是导致日间过度嗜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血清瘦素为脂肪组织分泌的具有内分泌激素特性的脂肪细胞因子,参与人体能量平衡的调节。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瘦素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就瘦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Ghrelin发现于1999年,是从大鼠胃黏膜中分离出来的具有促生长激素释放作用的小分子多肽。随后的研究发现,它还具有增加摄食、调节脂肪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降低血压等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但糖尿病导致AS的确切机制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CD36是AS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分子,对CD36在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揭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从而指导临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最初是用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脂蛋白时发现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Gordon等和Miller等分别报道了高密度脂蛋白和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明确,其中研究最清楚的也是大家普遍认为最重要的就是HDL能促进胆固醇的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  相似文献   

15.
高密度脂蛋白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冠心病是东西方各国发病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疾病,从危险因素的作用,内皮功能的失调,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滞留于动脉壁,炎症反应,到泡沫细胞和纤维斑块的形成,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构成了冠心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序列过程。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胆固醇升高是具有因果性致病性因子,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生物标志物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及治疗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成为冠心病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研究发现,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斑块去稳定化、血小板激活,以及评价心肌缺血损伤和心血管预后。本文就此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vocardial infaretion,AMI)发生后的心室重构(ventfieular remodeling,VR)是指AMI后所产生的心室大小、形态、组织结构及功能状态的改变,是AMI后发展为心衰的基本病理过程,是影响AMI预后的主要原因。据统计,AMI后VR的发生率为30%~50%。再灌注治疗的开展及普及,使AMI急性期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脂肪组织不仅是一个储备能量、提供能量的器官,更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2005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中心鉴定出一种新的参与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因子——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protein,RBP4)。随后多项研究表明其可诱导胰岛素抵抗,并且发现血浆RBP4水平在2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以及心血管疾病中均有升高。同时国内外一些研究报道了它与脂质代谢、动脉粥样硬化、糖代谢、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本文综述RBP4的结构、功能、测定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健康。近年来,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消退方面国内外研究得到了更多的证据。对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制定了许多可行的治疗策略。这些进展使我们可以考虑把斑块消退作为一个现实的治疗目标。因此,我们将围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这一主题,讨论其现有的治疗证据、抑制因素等,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社会上呼唤人文医学或人文医生的声音很响,似乎而今的医疗服务使社会大众难于接受。对此,我们复习研究了许多相关文献,从远古时代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发展到今天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各时段的医疗服务。这一文献复习始于朱宗涵教授于2001年在北京地区会议上讲话时提出的“人文医学”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