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卫生政策》2006,(2):19-20
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和《血站管理办法》,制定《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遵照本《指导原则》制定本地区《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17家采供血机构的监督检查,分析、总结采供血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更好地保证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质量,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以督导检查为契机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水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2005年11月~2006年5月,国家卫生部相继发布了《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一法两规”),明确要求采供血机构应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依法规范采供血行为。这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表明我国血液管理的法规体系日趋完善。文章结合河北省采供血机构接受卫生部落实”一法两规”督导检查,就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予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20,(3):469-471
<正>为全力保障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广东省采供血工作的顺利运行,保障人员安全和生物安全,现制定《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采供血工作指引》,用以指导广东省内各级采供血机构规范开展相关工作。1目的指导疫情期间采供血机构人员管理、献血管理、献血环境和设施管理以及生物安全管理,稳定血液供应,确保人员和血液安全,做好血液供应工作。  相似文献   

5.
采供血机构体制改革后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于2006年对采供血机构进行了体制改革,对原有的1家血液中心、36家中心血站、中心血库,改革为1家血液中心,11家市级中心血站和采供血分支机构(2个分站、21个采供血点、35个储血点),并采用了血液集中检测。体制改革后采供血机构的组织体系、血液质量控制体系、硬件配置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但采供血机构的下属分支机构管理还存在着盲点,血源、血液质量控制,采供血分支机构硬件设施等无法保证血液质量。建议进一步加大采供血机构的日常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从献血者到输血者间规范化管理、规范采供血分支机构管理,建立安全用血长效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采供血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地采集、制备、储存血液 ,并向医疗临床提供血液的公益性卫生机构 ,是依照“统一规划设置、统一管理采供血、统一管理临床用血”的基本原则设置的 ,因而具有独特的经济特征和较强的社会公益色彩。采供血经济特色之一 :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具有血液储蓄性质 ,为了鼓励无偿献血 ,我省制定了一些奖励办法 ,如为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 ,将给予无偿献血者本人献血量3倍的经济偿还 ,给予献血者直系亲属献血量等量的经济偿还 ;无偿献血达到一定数量时 ,临床用血享受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无偿献血意义还体现在 …  相似文献   

7.
采供血机构院感管理是血液质量和安全的有力保障。指出由于采供血机构工作性质较单一,其院感管理存在管理滞后、监管缺失、设施设备陈旧以及培训不到位等问题。从建立健全院感管理文件,完善院感管理三级监控组织,落实分层次培训,实行有效监控等方面,总结了采供血机构院感管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从2006年开始,洛阳市中心血站致力于建立完善“洛阳市血液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在实现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按照省厅“一体化”管理精神,把采供血服务、血液安全管理工作一并纳入“三横五纵”的公卫体系建设。下发了《实施方案》、《考评细则》和《考核办法》,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全市血液管理工作实现了省厅提出的采供血工作四化建设和工作重点四个转移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采供血过程中的"接口"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供血过程的质量管理是"血管"到"血管"的过程中,涉及到血员招募、血液采集、成分制备、血液检验、血液保存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的任何一个活动未能做好,都会直接影响临床供血服务(输出物)的质量。因此,找到采供血过程的"接口"并加以控制是提高血液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以来,潍坊市中心血站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以向临床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血液为目标,坚持把突出实践特色要求贯穿采供血工作全过程,确立“规范服务行为,保障血液质量”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着以打造“生产运行、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和保障服务”四个规范来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采供血事业义好义快发展,满足了临床用血需求,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献血者和医疗机构满意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
采供血工作档案管理是采供血机构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直接反映了采供血机构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采供血工作档案是记录采供血机构的主体档案,是采供血业务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档案已成为采供血工作的重要环节。规范化管理采供血工作档案,对于提升采供血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推动采供血工作的发展、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提高血液质量、确保临床安全用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和《血站管理办法》,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部组织制定了《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本指导原则制定本地区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并遵照执行。附件: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二00五年十二月十六日附件: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和《血站管理办法》,制定《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遵照本《…  相似文献   

13.
浅谈输血风险责任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是现代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国务院、卫生部相继颁布了《血液制品管理办法》、《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对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 ,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实践证明经医疗采供血机构检验合格的血液输血后 ,仍有传染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可能。输血风险一旦发生 ,必然导致病患和治疗问题 ,这一后果由谁承担 ,即是输血风险的责任问题。由于是新的特殊问题 ,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对此适用法律较为混乱 :有的主张按商品买卖追究“产品质量责任”;有的主张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处理 ;有的主张按民法公平原则来处理等等 ,…  相似文献   

14.
经采供血传播HIV的流行及其社会防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采供血传播HIV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涉及严重而深刻的社会问题.阻断HIV经采供血传播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只有推动全社会的努力,加强血液安全管理,寻找经济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才能成功地防止HIV经采供血传播.  相似文献   

15.
对血站采供血活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采供血活动过程符合预期要求.设置关键控制点,对采供血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针对不符合项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确保血液安全,充分发挥质量管理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采供血机构管理,提高血液质量,保护供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卫生部于1993年2、3月相继颁布了(93)第29号部长令《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卫医发(93)第2号  相似文献   

17.
借鉴发达国家开展血液集中检测的经验,结合云南省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新颁布的《血站管理办法》提出的集中检测要求,对即将开展的血液样品集中检测进行初步设计,分析全省采供血系统中现实状况,提出建立符合云南省实际的集中化检测体系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血液运输完整冷链管理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采供血机构血液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监测与监控的方法,建立合适的血液运输管理模式,确保所输血液从血管到血管安全可靠。方法:采用ZNO 1温度监测芯片和ZNO 1温度监测处理软件,专用运输箱(10U.S.QT/9.5L、24U.S.QT/22.7L、40U.S.QT/38.0L)及报废血液:先模拟测试外部环境高/低温条件下血液运输过程中专用运输箱内的温度变化情况,调整血液与冰量比例及包装方式,测定不同血液制品运输过程中血袋之间、血袋与隔水膜之间、血袋与箱底之间、血袋与箱壁之间的温度变化,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并对比国家标准判断是否合格;再采用合格的模拟冷链运输方式试运行及冷链系统相关环节的修正。结果:本站使用的血液运输冷链管理系统在6小时内均能满足血液运输要求。结论:在"血液运输冷链"的整个过程中,温度的监测与监控是保证血液安全的依据,而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是整个管理系统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某美容中心无证开展"血液疗法"等医疗美容项目案例的处罚结果进行探讨,为类似案例提供参考。该案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血液疗法"管理的通知》要求,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有关条款处理并结案。文章针对非法定采供血机构从事采集血液并制作血液制品,采用"血液疗法"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是适用《献血法》还是《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展开讨论。结论:应分别裁定,合并处罚。  相似文献   

20.
血液是宝贵的特殊资源,血液安全事关医疗质量,事关患者的健康与生命.近年来,我们在采供血体系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中,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和管理方法的创新,使采供血体系在加强自身建设、保障用血安全、满足临床需要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