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高压氧(HBO)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72例中、重度ACOP患者分为常压氧(NBO)治疗组32例及高压氧(HBO)治疗组40例,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患者于入院时即刻、24h.7d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COP入院时即刻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h后开始下降,至第7天时降至最低水平,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中毒后IL—10水平减低(P〉0.05),24h后开始升高(P〈0.05),7d时明显升高(P〈0.01)。HBO组各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较NBO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TNF-α、IL-6、IL-8、IL-10参与ACOP的病理过程,HBO可减轻ACOP后的免疫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与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免疫法、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法对4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相关的细胞因子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支组比正常组RBC-C3bRR、血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血IL-4、IL-5、IL-8水平显著升高(P〈0.01)。RBC-C3bRR水平与血IL-4、IL-5、IL-8呈明显的负相关(r=-0.3112,-0.3415,-0.3718,P〈0.05),RBC-ICRRR水平明显地高于正常人组(P〈0.05),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r=0.3715,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存在有红细胞免疫调节的紊乱、免疫功能的低下,与细胞因子的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4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IL-2、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慢性肾炎组治疗前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L-2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观察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忠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132-1133,1137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分别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测定100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 RNA含量,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酶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IL-6、IL-12和ALT水平,并与100例健康者比较。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1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血清ALT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免疫治疗完全应答组血清IL-6、IL-12水平与其HCVRNA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免疫治疗无应答组IL-6和IL-12水平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12水平可反应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及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对预测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炎症性青光眼患者血清及房水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炎症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及房水中IL-23、IL-17水平,并对炎症性青光眼患者房水IL-23与IL-17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血清IL-23、IL-17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炎症性青光眼组房水IL-23、IL-17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青光眼组和老年性白内障组(P〈0.01),但原发性青光眼组与老年性白内障组IL-23、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炎症性青光眼患者房水中IL-23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76,P〈0.05)。结论炎症性青光眼患者房水IL-23、IL-17水平升高可能与眼内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与高眼压状态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肠炎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方法对7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其中40例SIRS患儿,38例非SIRS患儿)及健康对照组(43例)测定血清IL-2、IL-6及TNF的变化;对其中40例SIRS患儿治疗前后的IL-2、IL-6及TNF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SIRS患儿血清IL-6及TNF含量明显高于非SIRS组和对照组,SIRS患儿血清IL-2含量明显低于非SIRS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SIRS患儿中随着异常指标的增加,IL-6、TNF升高,IL-2降低愈明显(P〈0.01)。SIRS患儿经治疗,IL-6、TNF升高,IL-2降低明显好转。结论对SIRS的合理治疗对IL-6、TNF升高,IL-2降低有显著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黏膜中的表达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鼻内镜手术并资料完整的患者鼻腔黏膜中IL-1,IL-8进行检测,以12例单纯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IL-1、IL-8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2)IL-1、IL-8在II、III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I型组,P〈0.05。(3)IL-1、IL-8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中的表达正相关,P〈0.01。结论IL-1、IL-8可能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发病有关;IL-1、IL-8高表达与组织炎症程度有关;IL-1与IL-8在炎症反应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8例CHF患者及23例健康自愿者血清IL-6水平,将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7例)和常规治疗+ACEI治疗组(21例)共观察4周。结果(1)CHF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2,P〈0.05);(2)经4周治疗后ACEI组患者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伴有心率明显下降(P〈0.05)和LVEF明显增高(P〈0.05)。结论CHF患者IL-6水平明显增高,并与左室收缩功能负相关,ACEI可降低血清IL-6水平,有助于CHF患者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IL-2,IL-6及TNF-α水平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桥联ABC-ELISA夹心法检测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IL-2,TNF-α和IL-6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组IL-6及TNFα水平比无感染组增高(P〈0.01),IL-2水平在两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IL-2,TNF-α及IL-6是2型糖尿病患者损害的重要炎症介质,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p(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以及护骨因子(OPG)水平检测的临床意艾。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例RA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α,IL-1β,IL-17,OPG和CRP的水平。结果RA患者IL-1α,IL-1β,IL-17,OPG和CR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IL-1α,IL-1β,IL-17,OPG,CRP在判断RA的活动性以及骨质破坏等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型与西医客观化指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中医证型在CRF四期(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尿毒症期)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中医证型中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内皮素(ET)的水平变化。方法:198例CRF患者按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脾肾气虚夹湿浊血瘀、脾肾气阴两虚夹湿热血瘀等5型,了解中医证型在CRF四期的分布规律,同时检测各中医证型中BUN、SCr、CCr、ET的含量。结果:(1)脾肾气虚夹湿浊血瘀型在代偿期占55.8%,脾肾气阴两虚夹湿热血瘀型在代偿期占46.5%,阴阳两虚夹水气血瘀型在尿毒症期占67.6%,肝肾阴虚夹湿热血瘀型在失代偿期占50.0%。(2)ET、BUN、Scr含量在中医各证型中趋势为脾肾气阴两虚夹湿热血瘀或脾肾气虚夹湿浊血瘀型〈肝肾阴虚夹湿热血瘀型〈脾肾阳虚夹水气血瘀型〈阴阳两虚夹水气血瘀型。CCr含量在中医各证型中与上述趋势相反。结论:(1)中医证型在CRF四期(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尿毒症期)的分布是不同的。阴阳两虚夹水气血瘀型CRF患者病情较重,正虚浊瘀是CRF患者一大特点。(2)BUN、SCr、CCr、ET可为中医证候的微观辨证提供一定的客观化依据。血浆ET也可以作为判断CRF严重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肾苏饮方治疗血瘀证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瘦素影响。方法 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肾苏饮方+西药对症治疗和单纯西药对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瘦素、肾功能、血脂、中医临床症候积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降低瘦素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肾功能、血脂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降低(均P<0.01),肌酐清除率有显著性升高(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肾苏饮方具有降低血瘀证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改善肾功能、降低血脂、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瘀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气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KD3-4期气虚夹瘀证患者60例,按随机化方法随机分成西医组(30例)和中西医结合组(30例),西医组予以西医基础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消瘀泄浊饮。连续治疗12周,所有患者在服药时、服药后12周检查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eGFR。评价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对比总结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均显著优于西医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实验室指标均有改善,治疗后两组比较,血肌酐、血尿素氮、中医证候积分,中西医结合组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eGFR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西医基础治疗加用消瘀泄浊饮治疗CKD气虚夹瘀证患者,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四联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肾虚血瘀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疗法治疗组(针刺、中药热敷、骨伤推拿手法、功能锻炼)和扶他林治疗组(扶他林乳胶剂、微波治疗、功能锻炼),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6、9、12天共5个时间点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改良膝关节评分为评价指标,对照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安全性。[结果] 两组间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四联疗法组的疗效优于扶他林治疗组。[结论] 四联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疗效安全、可靠,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评价补肾活血方经直肠导入对肾虚血瘀型不孕患者的助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肾虚血瘀型不孕患者,给与补肾活血方直肠导入,观察患者用药后妊娠情况及中医肾虚血瘀证候改善情况。结果:1.不孕症疗效:有效26例(有效率23.31%),无效86例(76.69%)。2.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痊愈32例(28.57%),显效为44例(39.29%),有效为31例(27.68%),无效为5例(4.46%)。3.直肠导入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适反应。结论:补肾活血方经直肠导入可增加肾虚血瘀型不孕患者自然妊娠率,改善患者肾虚血瘀证候;其直肠导入的治疗方法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IgA肾病中医证型特点及激素治疗证型变化,分析中医证型与激素疗效关系。方法: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IgA肾病患者140例,按统一标准进行中医分型。根据24h蛋白尿定量水平,分为实验1组(n=68;24h尿蛋白定量〉3.5g)、实验2组(n=72);1g≤24h尿蛋白定量≤3.5g。实验1组予口服强的松1mg/(kg·d),实验2组予口服强的松0.5mg/(kg·d);常规减量,观察时间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主要症状、舌象、脉象变化及检测24h尿蛋白水平、肾功能。结果:IgA肾病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者,在使用激素治疗前,以脾肾两虚证多见,其次为脾虚湿困,肾虚夹瘀相对较少;脾虚湿困、脾肾两虚证对激素治疗有效,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证型缓解率前者超过60%,后者超过50%,且与蛋白尿减少相一致;肾虚夹瘀证仅1/3使用激素治疗证型能缓解,同时蛋白尿控制不佳;治疗无效或肾功能下降者,可见乏力、舌淡、苔白、舌边齿痕等脾虚症状或舌黯、脉沉涩等瘀血阻络表现,阴虚者少见。结论: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脾虚湿困、脾肾两虚证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肾虚夹瘀证疗效不佳;大剂量激素所致阴虚阳亢者少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汤治疗子宫内膜薄致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妇科门诊治疗的子宫内膜薄致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滋肾活血汤,对照组口服补佳乐联合黄体酮,3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中医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活血汤治疗子宫内膜薄致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具有显著疗效,且能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中医证候特点与疗效。方法对69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统计分析这类患者的证候学特点,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3组。治疗1组22例,在基础治疗上加服茯白方,12周为1个疗程;治疗2组23例,在基础治疗上也加服茯白方,但2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24例,仅用一般基础治疗,观察治疗12,24周中医证候、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以脾胃虚弱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最为常见,其次是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出现最少;并且同一患者可有几个证型重叠,以脾胃虚弱证与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重叠最为常见。经中药茯白方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及症状、体征均得到改善。结论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是以脾虚、生化乏源,肝肾同源、肾精受损为其本,又以痰瘀毒交阻、脉络阻滞为其标。中药茯白方不仅能改善患者症状,更能提高血清白蛋白含量,且中远期疗效更为显著且持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剂芪归二参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和Klotho蛋白水平及氧化炎症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26例。中药组给予芪归二参颗粒治疗,西药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运用颈动脉超声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运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Klotho、FGF23、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放射免疫沉淀法测定血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观察2组治疗前后气虚和血瘀的证候要素积分变化,评价其证候疗效。【结果】(1)西药组有5例脱落、剔除,中药组有3例脱落、剔除,最终西药组21例、中药组23例完成研究。(2)连续治疗24周后,中药组和西药组的IMT、斑块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但治疗后2组在降低IMT和斑块积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药组治疗后血清Kloth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FGF23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西药组治疗后血清Klotho和FGF23水平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中药组在升高血清Klotho水平和降低血清FGF23水平方面均优于西药组(P0.01)。(4)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血清IL-1、TNF-α、ROS和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治疗后2组在降低血清IL-1、TNF-α、ROS、MDA水平和升高血清SOD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中药组治疗后气虚和血瘀证候要素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西药组的证候要素积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中药组在改善气虚和血瘀证候要素积分方面均优于西药组(P0.01)。(6)治疗后,中药组的气虚和血瘀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78.26%,明显高于西药组的28.57%和14.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芪归二参颗粒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性衰老、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盆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化瘀盆炎汤组(试验组)30例和奥硝唑胶囊组(对照组)30例。两组临床观察时间均为4周,均以患者的体征、中医证候、舌象、脉象作为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对比。结果:据综合疗效判定: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证候学表明: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症状经益气化瘀盆炎汤治疗后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且在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总积分比较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盆炎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