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tran sfer,IVR-ET)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围产结局,为双胎产前监护和临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4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产妇(IVF-ET组)和746例自然妊娠产妇(自然受孕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围产结局。结果 (1)IVF-ET组产妇平均年龄大于自然受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产妇多见。(2)IVF-ET组产妇子痫前期、产后出血、前置胎盘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自然受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VF-ET组双胎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大于自然受孕组双胎、孕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F-ET组双胎新生儿围产结局与自然受孕组相当。结论 IVF-ET组产妇年龄偏大,高龄产妇多见;孕期并发症风险增加;但双胎新生儿不良结局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试管妊娠双胎与自然妊娠双胎母儿一般临床特征及试管妊娠双胎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北京某医院分娩的172对试管妊娠双胎(试管妊娠组)和476对自然妊娠双胎(自然妊娠组)。比较两组母亲生育时年龄、妊娠时间、分娩方式、妊娠期合并症及两组新生儿的情况。结果试管妊娠组母亲生育时平均年龄高于自然妊娠组,平均妊娠时间低于自然妊娠组,母亲为高龄产妇、剖宫产、先兆流产史、胎盘前置、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发生率均高于自然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管妊娠组新生儿双胎体质量差异率≥25%的比率(7.0%)高于自然妊娠组(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加强试管双胎妊娠孕妇的产前检查和胎儿的监护,预防妊娠并发症,防止母婴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与自然受孕双胎早产儿临床特征的差异,为母婴围生期保健和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河南省17地市53家医院产科分娩的2 900例双胎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受孕方式不同分为ART受孕组(n=604)及自然受孕组(n=2 296),收集其一般情况、住院期间并发症、治疗和结局情况及其母亲妊娠期情况等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RT组早产儿母亲平均年龄、高龄比例、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率及剖宫产率高于自然受孕组(t=7.254,χ2=10.319、7.735、4.855,P<0.05),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组(χ2=23.664、54.040,P<0.01);ART组早产儿平均胎龄低于自然受孕组,胎龄<34周比例及窒息率高于自然受孕组(t=-2.298,χ2=8.780、6.315,P<0.05),两组早产儿主要并发症、治疗及结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受孕双胎早产儿母亲平均年龄、高龄产妇比例及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自然受孕者高;ART未增加双胎早产儿近期不良结局的风险,但其出生胎龄较小,窒息率较高,因此围生期保健及管理时需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超声产前筛查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的胎儿及孕妇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定期进行超声产前诊断后分娩的118例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的双胎孕妇(观察组)和234例自然受孕的双胎孕妇(对照组)基本信息、孕期合并症、胎儿健康状况等。结果观察组孕妇年龄(33.6±4.42)岁,对照组为(28.04±5.06)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输血综合征仅发生于对照组(6例)。妊娠期糖尿病、羊水、前置胎盘、脐带附着位置异常、胎儿结构畸形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结果相似。结论与自然妊娠双胎相比,ART双胎妊娠不增加孕妇围产期并发症的风险,而且新生儿健康状态与自然妊娠双胎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与自然受孕两种不同方式受孕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8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及围生儿的临床资料,ART受孕双胎妊娠386例,自然受孕双胎妊娠1 053例,其中ART受孕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87例(ART组),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178例(自然受孕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ART受孕双胎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自然受孕双胎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RT组孕妇平均年龄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组,ART组高龄孕妇(年龄≥35岁)占比、初产妇占比、定期产前检查完成率、剖宫产率、早产、前置胎盘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自然受孕组,ART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低于自然受孕组,ART组新生儿分娩孕周低于自然受孕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双胎妊娠孕妇合并胎盘早剥、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小于胎龄儿、转新生儿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ART受孕双胎妊娠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孕妇,ART受孕双胎妊娠孕妇子痫前期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前置胎盘、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的风险更高,但由于其更注重孕期产检及保健,且多选择剖宫产分娩,ART受孕双胎妊娠合并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孕妇与自然受孕双胎子痫前期孕妇新生儿结局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妊娠和自然妊娠孕妇发生早产的主要因素及早产儿出生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行ART助孕妊娠的早产孕妇223例和同期分娩的自然受孕早产孕妇5 6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ART妊娠早产孕妇与自然妊娠早产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以及早产儿体重、Apgar评分、近期出生结局等情况。结果 ART早产孕妇中高龄产妇比例(单胎妊娠者39.8%,双胎妊娠者26.2%)明显高于自然妊娠早产孕妇(单胎妊娠者14.8%,双胎妊娠者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早产者中双胎比例(58.3%)明显高于自然妊娠早产者(9.55%),胎膜早破、臀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早产孕妇主要妊娠期并发症。ART早产组与自然妊娠早产组低出生体重儿比例(分别为单胎妊娠者64.5%,双胎妊娠者68.1%和单胎妊娠者57.1%,双胎妊娠者73.1%)、出生结局(以平安为主,分别为单胎妊娠者97.8%,双胎妊娠者95.4%和单胎妊娠者93.6%,双胎妊娠者9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均以剖宫产为主要分娩方式,其中ART早产者的剖宫产率(单胎妊娠者79.6%,双胎妊娠者94.6%)高于自然妊娠早产者(单胎妊娠者55.0%,双胎妊娠者79.7%),以双胎的剖宫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臀位以及低出生体重是早产儿不良出生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及早产儿出生结局与妊娠方式无关,与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然受孕、辅助生殖技术及服用促排卵药3种方式受孕双胎妊娠的不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娩孕妇324例,其中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双胎孕妇(辅助生殖组)106例,自然受孕双胎孕妇(自然受孕组)81例,服用促排卵药物受孕(促排卵药组)137例。对3组双胎妊娠孕妇的围生期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辅助生殖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难免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S/D异常、羊水异常、一胎胎死宫内、剖宫产、胎儿畸形、低体重儿出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然双胎妊娠相比,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难免早产等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增多,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我院1995年1月~2007年12月分娩双胎173例,其中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研究组)83例,自然受孕双胎妊娠9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孕周、分娩情况、新生儿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娩孕周多数在32~36周之间,两组妊娠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出生体重、出生双顶径、平均分娩孕周和性别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③研究组孕妇平均年龄、住院天数及失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自然双胎妊娠相比,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单卵双胎少见。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剖宫产率较高,但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无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新生儿期疾病构成特点。方法收集103例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儿和115例同期住院自然受孕儿的一般情况、新生儿疾病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结合回顾病例收集两组母亲妊娠期的基本情况,了解住院ART受孕儿的主要疾病构成及与自然受孕儿存在的差异。结果 ART受孕儿组的胎龄较小,出生体质量较低,与自然受孕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小于胎龄儿比例明显高于自然受孕儿,住院时间较自然受孕儿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受孕儿疾病构成依次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1例、感染性肺炎22例、早产儿脑白质损伤28例、新生儿窒息22例、颅内出血2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例,其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的构成比例明显高于自然受孕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儿的新生儿疾病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感染性肺炎、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其中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构成比明显高于自然受孕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辅助生殖技术(ART)与自然受孕者双胎妊娠期间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率及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分析2014年8月-2017年9月在厦门市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产科进行住院分娩的623例双胎妊娠产妇临床资料,将ART双胎妊娠257例中并发ICP产妇26例分为A组,将自然双胎妊娠366例中并发ICP产妇59例分为B组,将自然受孕的正常双胎妊娠产妇48例分为C组。比较ART与自然受孕产妇ICP发生率及围产期结局,比较3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检测指标。结果 ICP在ART中的发病率10.1%明显低于在自然受孕者中的发病率16.1%,且前者重度ICP发生率19.2%明显低于后者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产妇的TBA、TBIL、AST及ALT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产妇的TBA、TBIL、AST及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然受孕相比,ART并不会增加双胎妊娠者ICP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试管双胎婴儿与自然妊娠双胎婴儿临床特征的差异性,为完善试管双胎婴儿的临床管理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172对试管双胎婴儿和476对自然妊娠双胎婴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性别、母亲年龄、出生身长、出生体重、早产、胎龄、出生后合并症、NICU住院、出生缺陷、死亡等信息,比较两组婴儿间的差异。结果 试管婴儿母亲生育时年龄、双胎体重差、体重差异率以及新生儿低血糖/高血糖、感染、心脏相关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比例均高于自然妊娠婴儿;试管婴儿胎龄小于自然妊娠婴儿,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试管双胎婴儿分娩的监测,注意新生儿血糖异常、感染、心脏相关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早期积极处理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宫内TORCH感染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胎龄37~42周,脐血或外周血检查TORCH系列抗体一项或多项IgM(+),母亲在产前筛查或产时监测TORCH系列抗体一项或多项同种病原体IgM(+)的新生儿作为感染组,同期检查母亲及新生儿脐血或外周血TORCH感染均为阴性的10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48~72 h、12~14 d、26~28 d测查NBNA评分。 结果 新生儿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弓形虫感染率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巨细胞病毒感染率最高为1.48%,弓形虫感染率最低为0.12%;各时间段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组新生儿NBN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弓形虫和疱疹病毒感染组新生儿NBNA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感染组间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感染组,新生儿NBNA评分在三个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内TORCH 感染会影响新生儿行为神经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母体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alpha,HIF-1α)、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尿酸、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与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情况的关系。 方法 选取150例GDM孕妇(GDM组)、正常妊娠妇女150例(对照组),收集时间2016年1月-2017年6月,检测并比较两组孕24~28周的血清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并随访至分娩结束,观察两组新生儿的分娩结局,探讨上述指标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 结果 孕24~28周,GDM组的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对照组的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分娩孕周、1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新生儿的体质量大于对照组(P<0.05);GDM组孕妇血清HIF-1α、ET-1水平与新生儿的1 min Apgar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GDM组孕妇血清尿酸、内脂素水平与新生儿的体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 GDM孕妇的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均升高,并且与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产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早产主要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为预防早产发生和改善其临床结局提供资料。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02例早产儿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分娩的117例足月儿为对照组,采集病历资料并问卷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高危因素。采用χ2检验,比较早产组与足月组高危因素发生率、并发症率以及早产组内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并发症率间的差异。结果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流产史、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为早产高危因素。以发生率排序,胎膜早破与妊娠期糖尿病均居首位,均占早产儿的31.4%,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与多胎妊娠,分别占23.5%、22.5%。早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贫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感染患病率均高于足月儿(P值均0.01)。胎龄为30~34+6周组早产儿贫血、NRDS患病率均高于胎龄为35~36+6周组(P0.05)。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贫血、NRDS、感染患病率均高于出生体重≥2 500g者(P0.05)。结论早产主要高危因素为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与多胎妊娠。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并发症率越高。而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更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septum,TCRS)对子宫纵隔不孕症患者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2013年1月—2020年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ICSI的183例子宫纵隔不孕症患者的治疗结局。其中156例行TCRS后IVF/ICSI(TCRS组),而27例患者拒绝TCRS直接行IVF/ICSI(未行TCRS组)。结果:共有247个移植周期,其中新鲜胚胎移植周期100个,临床妊娠率64.0%,活产率49.0%;冻融胚胎移植周期147个,临床妊娠率51.0%,活产率40.1%。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TCRS组与未行TCRS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活产率及单胎妊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与TCRS组比较,未行TCRS组的双胎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与非瘢痕子宫患者在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中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中心行首次IVF-ET的患者共3 331个周期,其中A组249个周期(剖宫产后瘢痕子宫组),B组3 082个周期(非瘢痕子宫组),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临床特征,并分别比较在行囊胚或卵裂期胚胎移植时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在囊胚移植及单卵裂期胚胎移植者中,2组患者的优胚移植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和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产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卵裂期胚胎移植者中,A组患者的优胚移植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多胎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和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胚胎条件类似的情况下,行单胚胎移植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的患者除早产率升高外,可获得与非瘢痕子宫患者类似的临床妊娠结局。双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激动剂长方案和GnRH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后,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8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拮抗剂方案临床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3月于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GnRH拮抗剂方案行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新鲜胚胎移植的262个治疗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获得临床妊娠将其分为妊娠组与未妊娠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影响临床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并计算最佳截断值。结果: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是临床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OR=1.421,P<0.001),子宫内膜厚度的最佳截断值为11 mm,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02;x<9 mm组种植率最低;11 mm<x<15 mm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x<9 mm组和9 mm≤x≤11 mm组(均P<0.05),但与15 mm≤x<20 m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日A型内膜较B/C型内膜有更好的临床妊娠结局(OR=3.425,P=0.006)。结论: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11 mm的A型子宫内膜是GnRH拮抗剂方案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hCG日子宫内膜过厚或过薄都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Tau蛋白在早产儿脑损伤(BIPI)及其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为BIPI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连续性纳入2020年1—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2例早产儿,按照矫正胎龄40周时的头颅B超及MRI诊断结果分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组(n=24)、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组(n=10)及无脑损伤组(n=58)。比较三组的血清Tau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Tau蛋白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的评估价值。结果 出生后1、3、7天,三组间血清Tau蛋白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27、20.273、18.569、16.375、17.283、18.144,P<0.001),且PIVH组与PVL均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P<0.05),PIVH组与PVL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出生后1周内aEEG评分、矫正胎龄40周时aEEG评分及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352、14.903、16.284,P<0.001),且PIV组与PVL组均低于无脑损伤组(P<0.05),PIVH组与PVL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au蛋白水平与血清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22,P<0.05),与出生后1周内aEEG评分、矫正胎龄40周时aEEG评分及NBNA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695、-0.647、-0.682,P<0.05)。血清Tau蛋白评估BIPI的最佳阈值为183.39 pg/ml,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20、76.3%、85.2%,与出生后1周内aEEG评分、矫正胎龄40周时aEEG评分及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au蛋白水平能够反映BIPI及其近期预后,当超过183.39 pg/ml时应当警惕BIPI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围生期高危因素对早产儿早期外周血γδ-T等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明确γδ-T细胞对早产儿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12例胎龄28~37周的早产儿(包括早期早产儿88例、中晚期早产儿24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15例胎龄37~42周的足月儿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生后24 h内外周血γδ-T、CD4+、CD8+、CD3+及总淋巴细胞的比例,分析胎龄及早产高危因素对早期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研究早产儿近期结局与γδ-T等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结果 1)早期早产儿、中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外周血γδ-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55,P<0.001),且早期早产儿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2)不同早产原因组间各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医源性早产原因的4个亚组间γδ-T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95,P<0.05),且胎儿生长受限组患儿γδ-T细胞比例降低(P<0.05);4)γδ-T等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在早发型感染组与无早发型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矫正胎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