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左肺8例、右肺5例、两肺3例。10例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查体发现6例。CT表现肺炎样病变5例,单发肺结节或团块3例,多发肺结节或团块8例。结论 原发肺隐球菌病以孤立性/多发结节或团块为最多见,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部分病人可有厚壁空洞,且绝大多数位于肺外带及胸膜下,CT表现多样化,术前确诊困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和(或)临床证实的肺隔离症患者15例的胸部CT平扫、增强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重建图像,分析本病在MSCT检查中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 15例病变均为叶内型,11例位于左肺下叶,4例位于右肺下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证实15例病变的供血动脉,均来源于胸主动脉,有11例为单支血供,4例为双支或多支血供。结论 MSCT血管成像各种后处理技术能很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供血动脉,并且安全、无创,为肺隔离症的定性诊断及以及术前确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可作为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肺部孤立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认识分析,探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误诊原因,提高对孤立性炎性病变与不典型肺结核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9月-2014年9月检查收治的108例肺部孤立性病变的临床资料,把检查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并对比分析。结果 病灶部位:两肺下叶背段及各基底段占60%,两肺上叶后段(尖后段)占25%,中叶及舌叶占15%。病灶X射线、CT表现:边缘粗长毛刺58例;光滑清楚20例;略有分叶24例。支气管充气征20例,胸膜尾征32例,桃尖征14例,方形征12例。结论 胸部孤立性病变的误诊率较高,应结合CT检查、临床资料加以综合全面分析方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检查技术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 叙述讨论了该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及其并发症的预防。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检查技术穿刺成功率及肺部病变确诊率均很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的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薄壁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影像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对15例薄壁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回顾性分析讨论,并与其它病变的空洞作比较,总结薄壁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特点。结果 薄壁空洞型肺癌主要为单发,多发者为肺转移癌。癌性空洞主要是病变本身的影像表现为主,周围肺组织没有太多的异常表现。结论 CT对薄壁空洞型肺癌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并与肺结核、肺囊肿、肺大泡和肺血吸虫等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的CT表现特点,探讨对此类肺结核患者的CT诊断方法,为糖尿病早期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表现和40例一般结核病患者肺部CT表现。结果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40例共有92个肺段发现结核病变,其中肺结核常见部位占70.1%,大多数呈多个肺段病变,单发于结核好发部位的占61.4%,好发与非好发两种部位同时累及的占25.5%。病变的CT征象主要有大片融合影、斑片影、空洞、树芽状支气管播散灶、结节、肿块及纤维索条影等,同一病例可有多种形态病变共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肺部干酪样病变及空洞形成等肺部病灶比非糖尿病结核组多(P<0.05);两组病例在肺部浸润性病灶、纤维增殖病灶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时二者互有不利影响,在肺结核、糖尿病患者诊疗过程中,应首先作X射线常规检查,再做CT扫描,最后作结核、糖尿病的实验室过筛检查,做到早期诊断,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王强 《中国辐射卫生》2014,23(3):266-267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4例肺部病变患者行低剂量(30或50mA)CT引导下肺穿刺,穿刺成功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肺穿刺214例,辐射剂量降低85%或75%分别为169例、45例,取材全部成功,确定病理诊断211例,总确诊率为98.6%。结论 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辐射剂量低、定位准确、安全可靠、阳性诊断率高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肺下叶结核的诊断率,防止误诊。方法 收集并分析讨论肺下叶结核患者的X射线征象及临床症状。结果 45例患者得到确诊并及时治疗。17例痊愈,16例好转。结论 肺下叶结核患者容易误诊,要根据X射线征象及临床表现加以确诊。以免延误治疗和隐性传染。  相似文献   

9.
曹阳 《中国辐射卫生》2009,18(2):226-227
目的 探讨急诊颅脑外伤的CT误诊漏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夜间急诊颅脑外伤CT检查36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螺旋CT扫描,由上级医师利用科内PACS于次日读片复核,具体分析误诊漏诊原因。结果 发现误诊3例,各类漏诊14例。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主要为①读片医师经验不足。②CT室技师检查操作不当。③病人烦躁不配合,造成图像失真。④损伤早期征象细微或不典型。结论 为了提高急诊颅脑外伤的诊断水平,影像科必须训练技师使之检查操作更为快捷规范,提高医师对各种颅脑外伤及正常解剖的影像表现的认识,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确立诊断,当临床表现严重而CT征象不典型时,短期内及时复查,薄层扫描结合重建技术有利于诊断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X射线胸片叶间裂显影在新生儿湿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有完整资料、经临床证实的100例湿肺患儿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所有患儿均于出生后2~4 h拍首次床旁胸片,X射线胸片表现为5例患儿存在轻微肺泡积液及肺血管扩张;90例患儿存在肺泡积液、肺血管扩张、并伴有叶间裂显影,其中右侧水平叶间裂显影87例,左侧斜裂显影3例;5例患儿为"白肺"改变。结论 X射线胸片叶间裂显影是新生儿湿肺影像学表现中的重要征象,对新生儿湿肺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部结节随访时低剂量CT较常规CT在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21名测试者分别行低剂量CT和常规CT检查,所有测试者的检测图像分别由5名专业医师进行独立评估。结果 低剂量CT和常规CT对肺癌的筛查无显著差异。结节病变检出率一致性接近82%(P<0.001),病变确诊率一致性超过96%(P<0.001)。低剂量CT的肺部辐射剂量范围为1.5~3.6 mSv,仅为常规CT肺部辐射剂量的1/6左右。结论 在肺部结节随访中,低剂量CT能够作为常规CT的有效替代方式,并可减少诊疗过程中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肝曲结肠癌肿并发急性肠梗阻中的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肝曲结肠癌肿并发急性肠梗阻中的CT表现,总结其在螺旋CT检查诊断学中的影像特征。结果 肝曲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后,其共有的CT特征性征象为:结肠肝曲部见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其近段肠管扩张,其内见气液平面,并其肠管内径逐渐向病变部缩小,最终局限于癌肿。结论 在肝曲结肠癌肿并发急性肠梗阻中的影像学诊断中,螺旋CT的特征性征象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霉菌性副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探讨霉菌性副鼻窦炎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 单侧副鼻窦发病12例,双侧副鼻窦发病3例,全部病变均累及上颌窦,累及2个以上副鼻窦腔4例,病变侵犯后鼻孔2例。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主要为:病变窦腔内密度增高,不均匀,病灶内出现点状、条状钙化灶,窦腔骨壁增厚伴破坏,窦腔缩小。结论 真菌性副鼻窦炎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有赖于病理;CT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病变内钙化影的出现是本病的主要CT表现,是诊断该病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部霉菌球的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肺部霉菌球病例的多排螺旋CT表现,观察霉菌球在肺部的分布部位、大小、形态、强化表现以及霉菌球周围肺组织的CT表现.结果 共发现霉菌球23例,发生在右肺上叶7例,左肺上叶10例,右肺下叶4例,左肺下叶2例.15例呈典型的空气新月征,1例呈晕征改变.结论 多排螺旋CT能够显示肺部霉菌球的大小、形态、分布位置以及病变周围肺组织的改变,对霉菌球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对发生于肺外周的早期肺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 结合肺癌早期病理改变,回顾性分析23例发生在肺部周边的早期肺癌癌炎并存影像学表现,总结其特点,讨论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基础,提出客观的诊断方法。结果 早期肺癌与炎症并存的影像学表现具备肺癌典型的特点较少;发生在肺部边缘的早期肺癌,常常合并周围炎症浸润;癌炎并存的影像学表现可以是结节状、云雾状、淡片状、条状或者毛玻璃状等;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肺部边缘小病灶要高度警惕;早期肺癌与炎症并存常常只有胸膜增厚。肺边缘部位的癌炎并存多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结论 充分认识肺癌早期癌炎并存的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基础,增加警惕性,可以在形成肿块之前做出有意义的诊断或提示。  相似文献   

16.
丁晖 《中国辐射卫生》2008,17(4):498-499
目的 评价螺旋CT在胸膜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证实的18例胸膜型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螺旋CT的影像表现。结果 18例胸膜型肺癌患者中胸膜结节16例占88.89%,胸膜不规则增厚13例,占72.22%,胸腔积液14例,占77.78%。结论 胸膜结节、胸膜不规则增厚和胸腔积液是胸膜型肺癌的主要影像学征象。结合临床资料可作出胸膜型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已证实的胰腺癌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了其临床及CT直接、间接征象。结果 胰腺癌的CT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特别是继发征象,只要把胰腺肿块与继发征象及临床表现结合起来分析,就能提高正确诊断率。结论 CT是目前影像学中对胰腺癌最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多层螺旋CT对临床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的病人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6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按De-Bakey分型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3例。平扫显示主动脉内密度差异的真假腔,假腔密度高于真腔,假腔在真腔周围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强扫描假腔不强化,与强化的真腔相比反呈低密度。结论 多层螺旋CT是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螺旋CT检查对闭合性胃肠及肠系膜损伤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或临床治疗证实的闭合性胃肠及肠系膜损伤患者的CT表现,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各种CT征象的临床意义。结果 25例十二指肠损伤,15例空回肠及系膜损伤,17例结肠及系膜损伤,3例胃损伤。CT征象为腹腔及腹膜后积液55例,肠管壁增厚25例,肠系膜浸润11例,肠系膜血肿6例,肠壁血肿5例,腔外游离气体7例。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是早期诊断急性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的重要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在褐黄病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5例经临床证实和治疗的褐黄病性关节炎的X射线平片及CT表现。结果 5例均发生于脊柱,X射线平片表现为多椎体发病,椎间隙内有钙化和椎间隙广泛狭窄,椎体关节面硬化,边缘唇样改变,以腰椎最为显著,CT表现为:椎间盘钙化及真空征,椎间盘向周缘膨出。其中3例伴有膝关节改变,表现为以增生、退变为主。结论 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病变的部位及骨质改变的程度,尤其在脊柱其表现特殊、典型,能为临床确诊本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