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丛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1):7-8
脑组织代谢旺盛,氧的消耗量占整个机体的20%。脑组织如果缺氧,会造成神经元不可逆的损伤,使小儿留下终生残疾。本文介绍了利用近红外光谱监测下,通过感官刺激观察脑的反应性,作为评价新生儿脑功能的指标。这种无创伤、便捷的检查手段在新生儿领域将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输血治疗对早产贫血患儿脑及肠道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5例早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程度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35例,另选择35例无贫血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的基础生命体征、Hb与HCT、脑及肠道组织氧饱和度。结果四组治疗后的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组治疗后的HR、RR显著高于重度组,中度组治疗后的R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组治疗后的Hb显著高于中度组、重度组,中度组治疗后的Hb显著高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组治疗后的HCT显著高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治疗后的HCT与轻度组、重度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组治疗后的脑氧饱和度显著高于重度组,对照组治疗后的肠道组织氧饱和度显著高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中度组治疗后的脑氧饱和度及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治疗后的肠道组织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治疗能在不影响血压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早产贫血患儿脑及肠道组织氧饱和度,改善患儿贫血程度,可在严格把握临床指征前提下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 SO2)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择期行糖尿病足手术的4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后常规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不行针刺,采用常规静脉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既往病史和术中指标,比较两组患者r SO2的基线值、最小值及最大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肺部慢性疾病病史、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以及r SO2基线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针刺组r SO2最小值和最大值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813,t=9.4123;P<0.05)。结论:手术前针刺预处理可以提升老年糖尿病手术患者r SO2。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常规输血量和高输血量的红细胞输注对贫血早产儿脑和肠道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出生胎龄<32周并输注红细胞治疗的129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红细胞输注策略分为常规输血量组(15 ml/kg)和高输血量组(20 ml/kg)。利用近红外光谱监测仪持续监测并对比两组红细胞输注前2 h(T0)、红细胞输注中(T1)及红细胞输注后2 h(T2)、2~6 h(T3)、6~12 h(T4)、12~24 h(T5)的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Cer rSO2)及肠道组织氧饱和度(Int r SO2),利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同步测量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BP)和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并计算患儿脑摄氧分数(cFTOE)以及肠摄氧分数(iFTOE)。结果 129例患儿中,67例接受常规输血量红细胞输注,62例接受高输...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1)
目的探讨脑氧饱和度监测指导脑灌注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7月在天津海滨人民医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97例,给予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疗,根据是否给予脑氧饱和度监测指导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47),其中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氧饱和度监测指导,观察两组复苏72 h后复苏液体量、液体平衡量、尿量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第72 h的复苏液体量、液体正平衡量分别为7 020.60(3 600.00,10 200.50)ml和1 240.22(760.50,2 010.22)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尿量为5 700.20(3 010.22,8 540.43)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苏72 h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_2)分别为(84.10±10.44)mmHg、(15.22±1.82)mmHg和(76.20±3.2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苏72 h的乳酸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分别为(1.21±0.34)mmol/L和321.02(190.38,540.02)n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入住ICU时间为(9.82±1.82)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氧饱和度监测指导脑灌注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出生后会出现呼吸窘迫、组织缺氧及酸中毒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导致大脑及其它器官功能的损害.有关对MAS患儿脑组织氧合状态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应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提供无创组织氧监测仪,利用其对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在近红外波段具有不同吸收谱特性的原理,在国内外首次监测MAS患儿出生后病程不同时相对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2)的变化,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阶段脑损伤综合征进行干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综合治疗组为干预组,脑活素治疗为对照组。综合治疗包括早期采用Bobath及Vojta法治疗、脑活素药物和对症治疗,观察时间为<3月、4~6月、7月~1岁评定干预效果。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患儿之间临床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干预9月后DQ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建立高危儿管理,进行高危儿筛查,脑损伤儿及时干预。早期干预<6月,特别是3月内超早期干预的脑损伤综合征患儿大部分可恢复正常,脑瘫的发病率下降,合并症减少,发育商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PB心脏手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多个论文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以RR值显示,并且根据统计学异质性(I2)进行解释。结果研究共纳入7篇文章,包括614例患者。7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 RR=1.53 (95%CI:1.22, 1.90),提示POCD组术中rSO_2绝对值<5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POCD组(P <0.01)。亚组分析显示异质性可能来源于采用不同的神经心理测试方法 (χ~2=4.09, P=0.04,I2=75.6%)。结论与rSO_2绝对值≥50%的患者相比, CPB心脏手术中rSO_2绝对值<50%的患者10天内更有可能发生POC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小鼠脑损伤后脑功能的保护机理。方法:取健康小鼠40只,制作脑损伤模型,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0只,实验组给予依达拉奉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相同条件下培养,测定并比较两组SOD、MAD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建模后身体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SOD、MAD和S-100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对于保护小鼠脑功能、避免大脑血塞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测定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检测正常及疾病状态下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2),探讨影响新生儿rSO2的相关因素,验证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的脑rSO2正常值的可靠性。方法:应用NIRS技术,研究5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的脑rSO2变化同时,测定110例患有影响脑rSO2疾病的新生儿,对照两组间脑rSO2差异。结果:正常新生儿脑rSO2测定值为(62.03±2.51)%,疾病状态下新生儿rSO2测定值为(53.18±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足月新生儿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脑rS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有合并胎儿窘迫或羊水Ⅲ度污染生后无症状的新生儿出生后脑rSO2在出生后第1天、第2天均略高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第3天以后脑rSO2数值接近,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方式对正常足月新生儿脑rSO2测定值影响无显著意义;产前有合并胎儿窘迫或羊水Ⅲ度污染生后无症状的新生儿出生后脑rSO2仅在出生后第1天、第2天均略高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疾病状态下的脑rSO2明显低于正常足月儿。NIRS检测技术能够客观反应脑rSO2的氧合状态。正常足月新生儿测得的正常值范围值可信,<57.9%提示脑组织缺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术期脑氧饱和度(rS(O2))与静吸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变化的关系,为临床麻醉提供指导。方法: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年龄〉60岁的患者,行择期腹部及下肢手术。随机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20例。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应用脑氧饱和度监测麻醉下患者的脑氧变化状态,通过脑氧变化来观察术后的脑认知状态。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连线测试及凹槽拼板测试来评定3组患者术前24 h,术后4、8、12、24 h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1)3组患者在围术期同一阶段下,脑氧饱和度值变化不明显,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4、8、12 h的MMSE评分与患者入室时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2)3组患者连线测试(trail-making test)与凹槽拼板测试(grooved pegboard test)的结果表明:D组患者任务完成的时间明显缩短,M组患者完成任务的时间延长。(3)术后4 h,发生认知功能变化的,M组中有3例(15%)患者,C组中有2例(10%)患者,D组有1例(5%)患者;术后8 h,发生认知功能变化的,M组中有2例(10%)患者,C组中有1例(5%)患者,D组患者认知功能基本恢复;术后12 h,仅有M组中有1例(5%)患者出现认知功能不全,其余组患者认知均恢复;术后24 h,所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恢复。结论:右美托咪定在静吸麻醉中的复合应用,能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其独特的自然睡眠状态及神经保护抗炎作用和全麻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 GMs)质量评估技术在足月脑损伤儿脑瘫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足月脑损伤儿55例,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GMs评估并至少有一次不安运动阶段的评估, 随访至1周岁后根据临床神经学表现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明确其运动发育结局, 分析GMs评估对脑性瘫痪发育结局的预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纳入研究的55例足月脑损伤儿的GMs评估中, 20例为不安运动缺乏, 35例为不安运动存在。随访结局:1周岁后19例临床诊断为脑性瘫痪, 36例临床诊断为非脑性瘫痪。GMs评估(不安运动阶段)对足月脑损伤儿是否发展成为脑性瘫痪的预测效度为:敏感性89%、特异性92%、阳性预测值85%、阴性预测值94%。结论 GMs评估对于足月脑损伤儿的远期运动发育结局(是否发育为脑性瘫痪)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非干扰性的新型神经运动评估工具, GMs评估适合在足月脑损伤儿随访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测定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检测正常新生儿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2),建立新生儿脑rSO2的正常值参考值范围。方法:应用TSAH-100型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测定我院正常新生儿出生后1、2、3、10~15天时的脑组织氧饱和度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新生儿脑rSO2在出生后第1天为(62.02±2.86)%、第2天为(62.06±2.40)%、第3天为(61.91±2.29)%、第10天后为(61.96±2.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正常新生儿的rSO2在出生后第2、3、10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O2与SPO2总体呈正相关。结论:郑州市正常足月新生儿脑rSO2测定值参考范围为(62.03±2.51)%,如果低于57.9%则提示有脑组织缺氧。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呼吸暂停局部脑组织氧监测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时局部脑组织氧监测情况及相应处理方法。方法:应用TSAH-100型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对329例早产儿在出生后的第1、2、3、5、7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saturation,rSO2)的监测,使用Agilent M1205A新生儿监护仪同步测定经皮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turation,SO2)。结果:329例早产儿中监测到26例呼吸暂停时脑氧合出现下降,呼吸暂停时SO2与rSO2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且rSO2下降较SO2出现得更早,灵敏度更高。结论:早产儿呼吸暂停时rSO2的监测有利于临床上及时发现早产儿呼吸暂停并积极予以相应的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减轻脑缺氧损伤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疗效,探讨EPO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3例脑损伤早产儿(男25例,女8例),随机分为EPO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EPO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EPO治疗,每次250IU/kg,每周3次,总疗程2~4周。所有患儿专科门诊随访至6~12个月,纠正胎龄40周时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定期行头颅MRI、头颅B超、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检查。结果:①EPO治疗组NBNA评分正常者占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出生后纠正胎龄3月龄时两组间患儿ABR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纠正胎龄6月龄时,EPO治疗组ABR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EPO治疗后期ABR异常程度减轻。结论:应用EPO可保护受损伤的神经细胞,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改善脑损伤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岁以内有神经学异常的早产脑损伤患儿发生脑瘫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其脑瘫的发生率和伤残程度、早产儿脑瘫的早期正确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101例年龄<1岁有神经学异常的早产脑损伤患儿进行随访观察,应用Logistic单因素法和逐步回归法分析脑瘫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至2岁时101例患儿中51例(50.50%)确诊为脑瘫,出生胎龄<32周、出生体重<2 500 g、头围<x--s、双眼内斜视、肌张力≥I+级、踝阵挛阳性、颅脑磁共振(MRI)显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或基底节损伤、就诊时Gesell大运动发育商(DQ)<55分及进步速度<0.75是1岁以内有神经学异常的早产脑损伤患儿脑瘫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出生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头围小、双眼内斜视,且肌张力高、踝阵挛阳性、颅脑MRI显示存在PVL或基底节损伤、就诊时大运动DQ低、进步速度慢对早产脑损伤患儿发生脑瘫有预测价值。建议临床上对早产脑损伤患儿的上述相关指标进行常规检查,并极力改善。早产儿早期肌张力增高应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谨慎判断。 相似文献
18.
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节甘脂(GM-1)对早产儿脑损伤保护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82例发生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PVH-IVH)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损伤的早产儿分为GM-1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GM-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主要症状呼吸暂停发生率和吸吮-吞咽能力,并分别于校正胎龄40周和41周时予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GM-1组两次测查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临床主要症状吸吮-吞咽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暂停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M-1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药物,对脑损伤的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有促进作用,可改善近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神经损伤患儿的早期干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46例脑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干预,观察组同时加用rTMS,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小疗程后对患儿进行相关功能评价。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显示,两组GMFM-88量表、Peabody量表的GMQ及FM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MFM-88量表、Peabody量表的GMQ及FMQ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其中Peabody量表的GMQ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总体印象、夜间觉醒/哭闹次数较治疗前好转(P<0.05)。午睡时间、晚间入睡困难、夜间睡眠时间、早晨醒后哭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神经损伤患儿的脑功能康复有一定的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