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掌握和分析我省基层疾控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技术能力现状,为我省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体系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汇总并分析我省基层疾控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技术服务机构的科室设置、人员、仪器设备、检测能力等情况。结果 科室设置方面,市州级设置率为40.0%,县区级设置率为12.8%。人力资源方面,市州级机构平均每家机构2.6人、专职人员占38.9%,县区级机构平均每家机构1.1人、专职人员占4.3%,市县2级专职人员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657,P = 0.019)。市州级及兰州新区机构和县区级机构工作人员学历分布均以本科为主,分别占80.5%和50.0%,市县2级机构工作人员在学历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820,P < 0.05)。市州级及兰州新区机构工作人员教育背景主要以职业卫生类为主,占58.3%,县区级机构工作人员教育背景主要以其他医学和卫生类为主,占64.1%,市县2级机构工作人员教育背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1.849,P < 0.05)。市县2级平均每家机构配置的相关仪器设备数均不足1台。市州级及兰州新区机构已配备设备具备开展部分检测能力的机构比例占总机构数的33.3%,县区级机构为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9.038,P < 0.05)。市州级及兰州新区机构已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的机构数占总机构数的53.3%,县区级机构为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503,P < 0.05)。结论 市县2级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技术服务机构在人员配备、设施及检测能力存在差异。我省基层疾控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能力薄弱,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支持、指导各级疾控机构按照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标准,加快推进体系布局和基础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医院与工厂放射防护情况。方法 将我市放射工作单位按医院与工厂分别编号,每隔20抽取一单位,将剂量监测数据和各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查体所占比例分两类分别做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个人剂量使用率(χ2=123.65,P <0.01)和健康体检率(χ2=30.90,P <0.01)优于工厂。结论 应加强对工厂的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3.
张荣  刘银银 《中国辐射卫生》2013,22(5):581-581,584
目的 探讨甘肃酒泉、天水两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 选择甘肃酒泉、天水两市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健康监护,分析比较B超、血压、心电图、血小板、白细胞、眼科等健康检查结果。结果 酒泉市放射工作人员B超异常检出率,高血压检出率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天水市放射工作人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酒泉市放射工作人员血小板减少率明显低于天水市放射工作人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白细胞减少率和眼科检查异常率两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酒泉、天水两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存在的主检结论模糊区域、项目开展情况及漏检等问题,为现行GBZ 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使用及修订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放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及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依据的技术文件需不断更新完善,体检机构也应不断完善体检项目,以客观公正地判断每个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及其所患职业病损伤的程度,维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结论 只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努力,才能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放射工作人员职业体检资料,评价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项目,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常规异常率占6.3%,晶体皮质混浊占6.5%,CB法淋巴细胞微核率放射治疗组与X射线诊断组比较P < 0.05,男性与女性比较P < 0.01;放射工龄10~20a组及 > 30a组与 < 10a组比较P < 0.05,放射工龄20~30a与< 10a组比较P < 0.01。结论 岗前检查无职业禁忌症,岗中检查4人暂时脱离放射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工人职业伤害与工人职业安全认知、职业安全态度和安全生产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200例出现过职业伤害仍在职的职工为研究组,另以同工种、年龄相差<5岁原则,为每个职业伤害职工选取1名对照者,共200名作为对照组,调查工人职业安全认知、职业安全态度及安全生产行为的情况。 结果 研究组职业安全认知评分为(10.71±1.40)分,低于对照组的(15.38±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乐观态度、对管理者支持态度、对安全政策态度、对安全实践态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消极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个人防护、工作姿势、操作方法、卫生习惯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人职业伤害的影响因素包括职业安全认知、对安全政策态度及个人防护(P<0.05)。 结论 工人职业安全认知、职业安全态度、安全生产行为与职业伤害发生密切相关,应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力度,加大对工人相关职业伤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兰州市职业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更好的做好健康监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建立2016年兰州市辖区放射工作人员体检资料数据库,并分析不同性别、工龄、工种和单位级别的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指标、眼晶状体等指标异常情况。结果 2016年兰州市共体检488名放射工作人员,性别、工龄和单位级别间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异常率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不同放射工种白细胞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工龄、单位级别和工种组间的肝功能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间血压异常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工龄、工种和单位级别间心电图异常率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不同工龄间眼晶状体异常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工种和单位级别间心电图异常率的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长期低剂量职业照射后,对外周血细胞、血压和眼晶体有一定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珠三角某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卫生现状。方法 通过采用全面普查的方法,选择该市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开展介入治疗业务的所有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防护设施现状、环境辐射剂量、个体防护用品现状、职业健康监护现状。结果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市7家医疗机构共有12台介入治疗设备,现有180名介入治疗从业人员。不同级别医院的介入治疗从业人员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级别医院的介入治疗的防护设施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甲医院介入治疗设备机房的周围辐射剂量高于二甲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级别医院的介入治疗个体防护用品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二甲医院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比例高于三甲医院(P < 0.01)。结论 该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介入治疗业务发展良好,加强对介入治疗申请辐射防护管理、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督促从业人员按要求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检查,可能有助于提高该市介入治疗的放射卫生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区放射诊疗人员现况,为加强监管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对2016-2018年某区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辖区基本情况、放射诊疗单位及人员情况、放射工作人员证持证情况、个人剂量检测情况、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等;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8年某区放射诊疗单位共77家,《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率100%,平均每万人拥有放射诊疗机构0.37家,放射诊疗人员665人,平均每万人拥有放射诊疗人员3.22人,自2016年以来均呈递增趋势。《放射工作人员证》持证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018年达到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剂量检测率2018年为94.3%,近两年分别下降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疾控机构承检比例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率逐年递增,2018年达到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公立机构承检比例呈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监管,合理配置放射诊疗机构和人员,保持个人剂量检测及职业健康监护的高覆盖率,大幅提高放射工作人员持证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工作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工作、生活现状及其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0年2月对安徽省各级疾控机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学量表的评测。 结果 本研究获得有效问卷679份,其中男性381名(56.1%),女性298名(43.9%)。研究对象中663人(97.6%)参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疫情期间需要加班者658人(96.9%),其中每周加班时长超过20 h者318人(48.6%)。149人(21.9%)出现焦虑症状,且不同工作年限和年龄者焦虑状况不同(χ2=7.428、8.588,均P<0.05);234人(34.4%)出现抑郁症状,且因年龄、工作年限、最高学历、职称和所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级别的不同,抑郁状况也不同(χ2=35.336、17.121、25.291、22.152和40.847,均P<0.05)。 结论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安徽省疾控机构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有必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心理健康调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549例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健康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和掌握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 对549名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①男性与女性放射组的WBC、RBC、PLT和H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放射组微核率高于对照组(P <0.001),并且有性别差异,男性组高于女性组(P <0.01);放射组微核阳检率高于对照组(P <0.05),并且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而上升(趋势性χ2=20.41,P <0.001)。③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0.001),以点状混浊为主。结论 医用X射线工种对放射人员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杭州市属及所辖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一线防疫人员的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为提高疾控防疫人员疫情应对能力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问卷对103例疾控防疫人员进行在线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同时探讨其影响因素。 结果 职称(χ2=9.330,P<0.05)、工作年限(χ2=6.603,P<0.05)、每周值夜班次数(χ2=7.502,P<0.05)及每天平均工作时间(χ2=11.917,P<0.05)是影响疾控防疫人员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中级职称、工作年限5~15年、每周值夜班3次以上及每天平均工作时间10~12 h者更易发生睡眠障碍;性别(χ2=4.040,P<0.05)、年龄(χ2=6.251,P<0.05)、学历(χ2=4.167,P<0.05)及每天平均工作时间(χ2=13.065,P<0.05)是影响焦虑的主要因素,其中女性、年龄30~39岁、硕士及以上学历及每天平均工作时间10~12 h者更易发生焦虑;年龄(χ2=7.861,P<0.05)、职称(χ2=9.456,P<0.05)、工作年限(χ2=6.572,P<0.05)是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其中年龄20~29岁、初中级职称、工作年限<5年者更易发生抑郁。焦虑、抑郁的发生与睡眠障碍的发生存在关联性(P<0.05),关联强度Φ系数分别为0.458、0.372。 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疾控防疫人员存在明显的睡眠质量下降、焦虑及抑郁问题,中级职称及以下工作人员更容易出现睡眠及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不同医疗机构放射人员职业健康状况,为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疆14个地州388家医疗机构1630名放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随机抽取26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放射人员眼科、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异常率以三级医院最高,其次是二级医院、公共事业单位、民营医院、一级医院和个体诊所,而血糖的顺序相反(均P < 0.05)。血压、眼科、胸片、彩超、血常规、肾功、血糖、染色体和尿常规随年龄增长异常率增加(均P < 0.05),男性血压、彩超、谷丙转氨酶、肾功、血糖和尿常规的异常率比女性高,而甲功异常率低(均P < 0.05)。血红蛋白与染色体、白细胞与血糖和尿常规,其异常均具一致性。汉族眼科、肾功和甲功的异常率高于少数民族,而谷丙转氨酶低。不同医疗机构、文化程度及工龄的260人问卷调查得分比较无差异(均P > 0.05)。结论 各医疗机构放射人员健康状况不同,有年龄、性别和民族差别,应加强放射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茂名地区放射工作人员血液指标健康状态,为职业健康评价及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茂名地区从事放射作业人员591人,进行全面健康体检,统计分析实验室检查的血液各项指标结果,并与126名非放射作业健康人员作对照。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总数低于对照组(P < 0.05),淋巴细胞微核率高于对照组(P < 0.01),微核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介入治疗工种的白细胞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小剂量辐射对放射作业人员造血系统造成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低和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进一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医用射线工作者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射线对医用射线工作者健康状况的影响,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方法 采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所列项目进行职业史与自觉症状询问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 医用射线人员神经衰弱症候群及手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白细胞、血小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医用射线工作者长期接触小剂量射线,引起机体多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国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在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公共卫生风险沟通需求,评估各级疾控机构的公共卫生风险沟通能力。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本次调查及问卷,普查和抽样调查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并编制了卫生应急风险沟通能力测评问卷,评估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风险沟通能力。 结果 调查省份其疾控机构均未设置独立的风险沟通专职科室,且风险沟通职能多设在应急部门。县(区)级机构的风险沟通制度或预案制定情况(46.6%)好于地市(州)级(28.6%)。仅38.6%的单位开展过风险沟通培训,县(区)级开展演练率为17.0%。77.8%的单位开展过舆情监测,且模式以专业人员网络收集和电话热线收集为主。专业人员风险沟通能力评分不高,调查对象平均得分为8.7分(总分34分)。 结论 各级疾控机构需要重视风险沟通的重要性,拓展渠道收集信息,提高专业人员的风险沟通能力,设置专业化制度来保障风险沟通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了解辐射对遗传物质的影响,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常规微量全血培养法,分析形态清晰,数目完整,分散良好的淋巴细胞染色体、微核。结果 2009年、2010年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P > 0.05)微核率(P > 0.05)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微核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放射工龄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微核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性别放射工作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长期受到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遗传细胞中染色体畸变率(dic+r)、和微核率有影响,所以应加强防护,减少电离辐射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淮安市医学类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探索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淮安市2014-2015年医学类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采用医学统计方法对眼晶状体、血细胞等放射敏感指标异常率按照不同工龄、不同年龄、不同工种和医疗单位性质进行分析。结果 眼晶状体浑浊率为2.31%,眼晶状体浑浊率随着工龄增长和年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工种、不同医疗单位眼晶状体浑浊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核医学工种和私营医院眼晶状体浑浊率最高,分别为10.00%和12.50%;不同医疗单位红细胞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私营医院红细胞异常率最高(2.31%)。辐射非敏感指标主要异常表现为高血压、脂肪肝、胆囊异常、生化检验异常。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加强核医学岗位和私营医院的辐射防护工作,医疗单位应重视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扬州市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方法 对扬州市648例放射工作人员(放射组)和368例未明显接触放射源的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检测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结果 放射人员与对照人群相比,其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 <0.01),不同工龄及工种间染色体和微核的阳性检出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结论 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细胞遗传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防护和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典型稀土矿职业人员辐射认知程度。方法 通过现场了解及文献调研,咨询专业人士,设计辐射认知调查表,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职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录入数据并分析结果。结果 稀土矿职业人员辐射认知总体水平较低,对辐射危害知晓率、内外照射知晓率及其主要包括射线种类得分,粉尘较低组均优于粉尘较高组(P<0.05),对辐射危害认知得分,粉尘较低组略优于粉尘较高组(0.05 < P < 0.1);年龄、学历、获取辐射相关知识途径、内外照射对应防护措施得分,均尚不能认为两组中有差别。结论 典型伴生稀土矿职业人群辐射认知整体水平较低,尤其是接尘浓度较高组,应加强培训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