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眼科新进展》2001,21(5):332-335
目的研究体外细胞培养中基因重组的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recombinationtissueplasminigenactivator,r-tPA)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有效浓度,为晶状体后囊混浊的药物预防提供新线索.方法首先进行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原代与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免晶状体上皮细胞分为6个实验组,分别加入2mg·L、4mg·L1、8mg·L1、16mg·L、32mg·L1的rtPA,设空白对照组,在加药后不同时间进行细胞计数,3HTDR掺入实验,研究rtPA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rtPA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改变.4mg·L…r-tPA已有显著抑制作用,16mg·  相似文献   

2.
MTT法检测紫杉醇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紫杉醇 (Taxol)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取 2~ 3代对数生长期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 ,于 96孔板中培养 2 4 h后 ,用不同浓度的紫杉醇分别作用 2 4及 72 h,MTT比色测定法观察紫杉醇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我们发现 ,浓度为 0 .312 5 m g· L- 1的紫杉醇作用于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 2 4 h对其生长无明显的抑制 ,而作用 72 h则能抑制其生长。 2 4 h的半效抑制量 (ID50 )为 14 .6 81mg· L- 1 ,72 h的 ID50 为 4 .0 0 7mg· L- 1 ,紫杉醇还能抑制细胞贴壁。结论 紫杉醇对传代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紫杉醇对预防后囊膜混浊的发生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γ-干扰素 (γ- interferon,γ- IFN )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 or necrosisfactorα,TNF-α)所引起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原代与传代培养。第 3代培养细胞中添加 TNF-α,浓度为 10 - 2 ~ 10 4μg· L- 1 ,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测定法 ,观察 TNF-α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 ,进一步测定γ- IFN对 TNF-α增殖影响的抑制作用。结果  TNF-α在体外有促进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并与 TNF-α有关 ,10~ 10× 10 3μg· L- 1 OD值明显升高 ,并以 10 3μg· L- 1 最为明显 ,而γ- IFN可以抑制这一作用。结论  TNF-α是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参与后囊形成混浊的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γ- IFN可抑制 TNF-α促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作用 ,因而能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Genistein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染料木黄酮 (genistein)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 genisteinDMSO溶液处理常规培养的第 3代兔晶状体上皮细胞 ,采用细胞计数法以及MTT法检测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12 .5mg·L-1genistein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 ,genistein在 2 5mg·L-1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 ,抑制率为 32 .86 % ,5 0mg·L-1genistein抑制率为 4 9.2 4 % ,10 0mg·L-1genistein抑制作用最强 ,抑制率达 70 .72 % ,且genistein在 2 5~ 10 0mg·L-1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genistein在浓度≥ 2 5mg·L-1时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 ,且呈剂量依赖性。提示genistein可能在临床防治后发性白内障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环孢素A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杰  康凤英  孙靖  李坤 《眼科研究》2002,20(5):425-427
目的 观察环孢素A(CsA)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LEC)增殖的影响。方法 对培养牛晶状体上皮细胞采用^3H-TdR掺入法及MTT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CsA(1-16μg/ml)作用24h和72h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24h50%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10.37μg/ml,72hIC50为6.61μ/ml。CsA引起细胞形态学改变的主要特点是细胞胞浆内大量空泡形成,且随药物剂量增大,细胞形态改变越明显。结论 一定剂量的CsA可抑制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为预防后囊混浊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顺铂(PDD)、米托蒽醌(Mit)及阿糖胞苷(Ara-C)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LECs)的相互作用。方法 分离兔晶状体囊膜行组织细胞培养,传代的2-3代RLECs在96孔板培养24h,然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bFGF,PDD,Mit和Ara-c;以及bFGF合用PDD,Mit及Ara-C作用24h及72h,用(MTT)比色法测定对RLECs的影响。结果 bFGF可明显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而PDD和Mit明显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在bFGF存在的情况下此两种药物仍能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在本实验条件下Ara-C单用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无明显影响。而在bFGF存在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 bFGF是促进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重要因子。并不能阻止抑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药物对其的抑制作用。而对z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有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7.
柔红霉素预防后囊膜混浊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u Y  Chen C  Zhou S 《中华眼科杂志》1997,33(6):457-459
目的研究体外细胞培养中柔红霉素对各类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有效浓度,为后囊膜混浊的药物预防提供新线索。方法传代培养的牛、兔、人晶体上皮细胞经0.5、2.5、5.0、7.5、10.0μg/ml柔红霉素37℃孵育10分钟后,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药后48小时,采用Giemsa染色-比色法检测细胞吸光值,并分别求得柔红霉素对三种晶体上皮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LD50)。结果柔红霉素对体外培养牛、兔、人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改变。对于人晶体上皮细胞,0.5μg/ml柔红霉素已有显著抑制效应,7.5μg/ml基本发挥最大作用。牛、兔、人晶体上皮细胞的LD50值分别为0.49、4.30和4.06μg/ml。结论柔红霉素低浓度短时间作用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通过进一步在体研究,可能成为预防后囊膜混浊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硝普钠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为后囊混浊的药物预防提供新线索。方法传代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经硝普钠处理后,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采用MTT法测定硝普钠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 硝普钠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硝普钠浓度在2.0 mmol/L以下时,作用12 h,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当硝普钠浓度为1.0 mmol/L时,作用 24 h内呈时间依赖性(P<0.01)。ON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能明显清除硝普钠的抑制效应。 结论 硝普钠能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其抑制效应主要是通过ON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RGD肽对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粘附与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平  葛红岩 《国际眼科杂志》2007,7(6):1535-1538
目的:研究RGD肽对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粘附与增殖的影响,为RGD肽防治晶状体后囊混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在体外分离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分别加入系列浓度的RGD肽(50,125,250,500,1000mg/L)作为实验组,不含RGD肽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以2×107个/L密度接种到预孵化含有纤维连接蛋白和I型胶原蛋白的96孔培养板中,于1h后应用MTT法检测RGD肽对细胞粘附的影响。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加入系列浓度RGD肽(125,250,500,1000,2000mg/L)后的24,48,72h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RGD肽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粘附的抑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随着其浓度增大,细胞粘附数就越低,500mg/L时,抑制作用最强(P<0.05);RGD肽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在48h,1000mg/LRGD条件下,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RGD肽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粘附与增殖,具有潜在的防治后囊混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寻找药物以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125ng·L-1,250ng·L-1,500ng·L-1)加入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液,72h后用四甲基唑盐(MTT)比色法在自动酶标测定仪测540nm处的吸光值A,并计算出不同浓度条件下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褪黑素在不同浓度下抑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实验组125ng·L-1和500ng·L-1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实验组250ng·L-1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褪黑素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可作为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侯选药物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低温冷冻对角膜缘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翠霞  孙荔  洪晶 《眼科》2010,19(3):189-193
目的 评价低温冷冻保存对体外培养兔角膜缘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新西兰白兔.方法 新西兰白兔20只(40眼),制备2 mm周边角膜和2 mm球结膜的环形浅层角膜缘植片,待形成细胞单层后,将培养的细胞低温冻存1个月,然后复苏培养.将未冻存的细胞和冻存复苏后的细胞采用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鉴定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倒置显微镜、MTT比色法比较传代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低温保存前后的形态结构和特性.主要指标角膜缘干细胞活性及生物学特性.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冻存复苏后的细胞,与未冻存细胞相比,细胞状态差,贴壁时间晚,核浆比变小,形态不规则;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检测ABCG2单克隆抗体阳性率未冻存细胞为81.7%,低温冻存细胞降至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低温冻存细胞与未冻存细胞角膜缘干细胞占总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90%和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检测低温冻存的细胞比未冻存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冻存后角膜缘干细胞的活性和生物学特性均受到严重影响,其冻存方法和复苏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2.
王曼  孙兴怀 《眼科研究》2004,22(5):485-487
目的 观察曲尼司特(Tranilast)对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传代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用含不同曲尼司特浓度的培养液培养,每天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收集细胞做流式细胞仪检查。空白培养液培养的细胞做阴性对照,含0.004%丝裂霉素C(MMC)培养液培养的细胞为阳性对照。结果 用180μmol/L的培养液培养细胞时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增殖受抑制越明显,细胞生长曲线越低平,细胞形态变化不大。经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随药物浓度增加G0/G1期细胞数增多(67.47%~79%),而S期细胞数减少(21.19%~4.32%)。阳性对照组细胞于48h全部死亡。结论 曲尼司特具有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效果,且呈浓度依赖性。曲尼司特将细胞抑制在G1期的限制点内。  相似文献   

13.
体外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株的确定及生长、分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牛、兔、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进一步认识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分化规律。方法应用组织块培养方法进行3种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经Gimsa染色,在倒置显微镜下对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分化规律进行观察。结果培养至6wk的人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有特征性的“晶状体小体”形成;牛、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去分化是发生在第3代,而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在第4代开始出现去分化;它们传代至第8代时生长都趋于停止,出现老化表现;来自人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增殖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996)。结论“晶状体小体”的形成可作为确定晶状体上皮细胞株的一项特征性依据,而体外培养的人、牛、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具有相同的有限生长潜能,在相同的条件下,牛、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增殖速度比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快,但易于发生去分化;此外,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增殖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增殖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 is characterizedby the formation of cellular membranes on the detached retina and also in the vitreous. Glial cellscan be found in epiretinal and subretinal membranes from eyes with PVR, 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 (PDR), idiopathic macular pucker, uveitis and other diseases affecting theretina. Proliferation and contraction of glial cells appears to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of PVR.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insp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harringtonine, as well as colchicine,daunomycin and fluorouracil, against cellular proliferation of cultured human retinal glial cellsthat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retinal and/or vitreous proliferation. Methods: Cultures of human retinal glial cells were preparedusing the enzyme digesting method. Cells that had been in culture for 2–5 passages were usedin this study. Harringtonine (0.063 g/ml 2.0 g/ml), colchicines(0.5 g/ml 16.0 g/ml), daunomycin (0.1 g/ml 3.2 g/ml) and 5-fluorouracil(0.5 g/ml 16.0 g/ml) were added to cultures of human retinal glial cellsand the proliferation rates of the cells were measured by the MTT method. Results: Harringtonine at the dosage of 0.063 g/mlinduced suppression of cellular growth, but the chang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At a dosage ranging from 0.125 g/ml to 2.0 g/ml, harringtonine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cellular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test (p < 0.01). Likewise, other antiproliferativeagents inhibited cellular growth significantly at a dosage from 1.0 g/ml to 16.0 g/ml(colchicine), 0.2 g/ml to 3.2 g/ml (daunomycin) and 1.0 g/ml to 16.0 g/ml(5-fluorouracil), but not at 0.5 g/ml (colchicine), 0.1 g/ml (daunomycin) and0.5 g/ml (5-fluorouracil). The ID50 were 0.33 g/ml (harringtonine), 3.11 g/ml (colchicine), 0.79 g/ml (daunomycin) and 5.23 g/ml (5-fluorouracil),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Harringtonine was extremely effective ininhibiting human retinal glial cell proliferation, like other antiproliferative drugs such as colchicine,daunomycin and 5-fluorouracil. Harringtonine, therefore, may be a candidate for further studies regardingthe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PVR.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尾静脉注射碘酸钠(NaIO3)对小鼠视网膜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36只昆明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损伤3 d组、损伤7 d组、损伤14 d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各损伤组小鼠经尾静脉单剂量注射NaIO3(35 mg?kg-1)。在NaIO3损伤3 d、7 d、14 d后取材,进行视网膜组织铺片和组织切片。利用HE染色、Neu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 Opn1mw、GFAP、Iba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aIO3注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视网膜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损伤3 d后外核层每10 μm长度细胞数由正常水平(31.97±2.27)个下降至(26.21±0.8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7 d后内核层每10 μm长度细胞数由正常水平(12.33±0.16)个下降至(11.39±0.4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N染色结果显示,损伤14 d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每100 μm长度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由正常水平(14.92±1.74)个下降至(11.25±0.0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AP染色结果显示,损伤3 d组每200 μm × 200 μm 范围内活化的Müller细胞数由对照组的(16.96±0.85)个增加至(20.42±1.64)个,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1mw、Iba1染色结果显示,损伤后视网膜视锥细胞外节段变薄、小胶质细胞数增加。结论 尾静脉注射NaIO3会引起小鼠视网膜形态结构不可逆的损伤,且该损伤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马健利 《眼科研究》2010,28(7):678-683
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MT)是一种基本的病理生理现象,参与胚胎发育、组织重构和肿瘤转移等过程,以上皮细胞表型的缺失及间质特性的获得为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化成具有活动能力、能够在细胞基质间自由移动的间质细胞。研究发现,各种刺激通过多种不同的信号途径诱导上皮细胞发生EMT是许多眼部疾病,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创伤后白内障、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等重要的病理变化过程。就眼部疾病中与EMT有关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兔角膜内皮、上皮及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角膜上皮、基质及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扩增的简单稳定的方法,为组织工程化角膜的构建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内皮细胞与后弹力层在培养基中孵育后消化法获原代细胞,胰酶消化去除表层上皮后取角膜缘,组织块法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应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原代培养,各细胞融合后胰酶消化依次传代培养。结果 原代内皮细胞4—5d融合成单层细胞,可连续传6—7代。上皮细胞1周左右生长融合,连续传3—4代后细胞形态改变。基质细胞接种6—7d后近融合,传代后增殖明显,可连续传10代。结论依据角膜组织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角膜3种细胞成分,可获连续传代扩增的角膜细胞。  相似文献   

18.
黄文礼  唐敏  顾青  樊莹 《国际眼科杂志》2007,7(5):1317-1320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teonide,TA)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功能和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细胞移行实验,细胞黏附实验,RT-PCR检测不同浓度TA(包括含赋形剂的和去除赋形剂的,以及纯赋形剂)在不同时间段对RPE细胞增殖,RPE细胞移行,RPE细胞黏附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损伤的影响.结果:浓度大于0.1g/L含赋形剂和不含赋形剂的TA以及单纯赋形剂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细胞移行实验:0.1g/L浓度TA在3个时间点与含血清对照组相比,对100mL/L血清刺激的RPE细胞的移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在24,48h与含血清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对RPE细胞的黏附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不同浓度TA(含赋形剂)与RPE细胞作用24h后,结果mtDNA缺失片段不明显,未见明显差异,长片段明显,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TA对RPE细胞功能(移行能力,黏附能力,增殖能力)有抑制作用,对RPE细胞mtDNA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人眼睫状肌细胞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培养人眼睫状肌细胞,研究其生长、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特性和功能特点。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10只青年供体眼睫状肌进行培养,观察其生长特性,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其超微结构,进行结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应用单细胞收缩分析技术研究卡巴可对细胞收缩的影响。结果:从人眼睫状肌组织培养了细胞并传代,细胞融合后呈峰谷样排列;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丰富的微丝;培养的细胞结蛋白染色阳性,组织切片中睫状肌细胞结蛋白染色阳性,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结蛋白染色阴性,小血管壁呈弱到中度阳性。10~(-3)M卡巴可可以引起培养的细胞收缩,此作用被10~(-3)M阿托品拮抗。结论:培养的细胞符合人眼睫状肌细胞特征,具有收缩功能。眼科学报1998;14:69—7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角膜缘干细胞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抑制活性,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通过植片技术分离兔角膜上皮细胞以及角膜缘干细胞。存两种细胞单层上,观察淋巴细胞埘丝裂原刀豆蛋白A(ConA)的增殖反应。另外,将两种细胞培养上清直接转移到由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系统以观察两种细胞释放。某些因子的抑制效应。结果 单层角膜缘干细胞对ConA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可以施加有效的抑制效应。角膜缘干细胞以及角膜上皮细胞的培养上清对ConA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系统,仅在72h分离上清显示有抑制效应。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通过细胞交互作用和(或)释放某些抑制性因子对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发挥潜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