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01~2005年南京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近5年来南京地区散发性急性戊型肝炎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1例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HAV-IgM、HBVM、抗-HCV、抗-HEV IgM/IgG,对其中的戊型肝炎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311例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戊型肝炎占54.98%(171/311),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分别占15.11%(47/311)、28.94%(90/311)、0.96%(3/311).2001~2005年戊型肝炎分别占散发性急性肝炎的26.92%、33.33%、54.69%、75.32%和70.15%.12月份至次年5月份戊型肝炎发病人数占戊型肝炎总病例数的78.36%.戊型肝炎中5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甲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χ2=16.78、χ2=16.97,P均<0.01),戊型肝炎男女性别比与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0.003、χ2=0.098,P均>0.05).结论 近5年来,南京地区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戊型肝炎居首位,发病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戊型肝炎发病呈明显的季节、年龄及性别分布.对戊型肝炎的预防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邓庆梅 《淮海医药》2005,23(2):127-128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 (AMA)的检出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 ISA)检测 19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血清分别作对照。结果 甲、乙、丙、戊病原未定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AMA阳性例数分别为 5 / 32 ,7/ 2 9,8/ 2 0 ,6 1/ 6 7,3/ 18;乙型与丙型、乙型与丁型、乙型与戊型混合感染者血清中 AMA阳性例数分别为 5 / 13,3/ 6和 5 / 8;正常对照组中 AMA阳性例数为 3/ 30。结论 戊型肝炎中 AMA阳性率不仅高于正常人 ,而且明显高于乙型、丙型肝炎。自身免疫可能在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238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特点。结果 238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布于不同的年龄段,其中40~49岁、50~59岁及60岁以上年龄段戊型肝炎患者显著多于39岁以下年龄段,老年患者占27.3%,未见学龄及学龄前儿童;黄疸型221例(占92.9%),无黄疸型17例(占7.1%);单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209例(占88%),重叠感染29例(占12%),均为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戊型病毒性肝炎ALT显著增高,41.6%的患者大于1000IU/L,20%以上的患者出现PTA低于正常范围,6(2.5%)例患者的PTA低于40%。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合成及储存指标均低于其他年龄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下降明显。结论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符合急性肝损伤的表现,以急性黄疸型肝炎为主,也有病情较重患者,不能忽视。尤其是老年戊型肝炎患者,在治疗肝病期间一定要注意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2年末开展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戊型肝炎抗体(抗HEV Ig M)以来,对住院的324例急性肝炎患的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93例抗HEV Ig M阳性(28.7%)。现将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EVIgM消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EVIgM在肝炎病程中的消长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患者系列血清抗HEVIgM.结果住院第一周抗HEVIgM检测均为阳性,住院第三周抗HEVIgM阳性数明显下降,至第五周大部分血清抗HEVIgM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EVIgM急性早期出现,肝功能恢复期阳性率明显下降并逐渐转阴.抗HEVIgM阳性持续时间短,是戊型肝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NANB)肝炎的主要病原体。关于抗-HEV持续存在的时间各家报道相互矛盾,Goldsmith等报道感染6~12个月后,抗-HEV消失,但有的报道认为可持续1~4年。本文报道戊型肝炎爆发流行14年后抗。-HEV IgG仍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7.
对122例小儿病毒性肝炎患儿血清进行乙肝5项、抗—HAV—IgM、抗—HCV、丁肝3项、抗—HEVIgM、PCRHBV—DNA和HCV—RNA检测,对上述检测阴性患儿血清增检CMV DNA和嗜异凝集抗体。结果:4例(3.3%)患儿上述7种病毒感染标志物皆阴性,暂定为病原不清性病毒性肝炎;95例(77.9%)患儿血清一种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阳性,其中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依次为56.8%、33.6%、4.2%、1.1%和4.2%。两种或两种以上肝炎病毒感染者23例(18.9%),其中甲乙和乙丁分别占11/23及3/23;甲丙、乙丙丁和丙戊各占2/23;甲乙丁、乙戊和甲乙戊各占1/23。未检出巨细胞病毒DNA和嗜异凝集抗体。值得注意的是15例慢肝者中,10例为单独乙型肝炎,4例为乙肝与丙肝及丁肝重叠感染,1例为丙型肝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127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7例患者中以农民和个体经营者为主,在第二季度发病率较高.所有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非单纯戊型肝炎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低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但在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2例患者死亡,其余均治愈好转出院.结论 戊型病毒性肝炎以男性农民和个体经营者多见,大多预后良好,但非单纯戊型肝炎患者更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常州市肝炎患者中TTV的感染状况。方法:随机选取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7年5月住院的350例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清TTV DNA。结果:本市350例肝炎患者TTV DNA的阳性率为19.4%,其中17例甲型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率为5.9%,205例乙型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率为20.5%,39例丙型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率为5.1%.19例戊型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率为0%,70例不明原因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率为32.9%。结论:本市肝炎患者中存在水平不等的TTV感染,其中乙型肝炎和不明原因肝炎患者为TTV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0.
尹光芝  段玲 《云南医药》2000,21(1):55-56
为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及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的临床特点,对46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做了甲~戊型肝炎血清学标志检测,并将其中HBV重叠HEV感染30例及HBV笪叠HAV感染26例的病例作对比分析。材料与方法 460例病毒性肝炎均为1996年1月至1998年3月间住院患者,男302例,女158例,年龄2~75岁之间,临床及血清学诊断分型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方案。患者入院后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甲~戊型肝炎血清标志,包括抗—HAVIgM,两对半、抗—HEV,抗—H…  相似文献   

11.
佛山市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佛山市散发性急性戊型肝炎病(HEV)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佛山市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戊型肝炎全年散发,以第二季度为高发,占30.8%;中青年患者占71.3%;单纯抗-HEV-IgM阳性25例(28.7%),单纯抗-HEV-IgG阳性29例(33.3%),两者同时阳性33例(37.9%);甲、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1例,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1例.结论 散发性戊型肝炎预后较好,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老年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观察各肝病患者中自身抗体检测的阳性率,自身免疫性肝病检测的阳性率;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2 714份自身抗体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自身抗体阳性病例的查阅临床资料.结果 2 714份血清中自身抗体阳性472例,阳性率17.4%,抗核抗体(ANA)阳性418例,阳性率15.4%,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124例,阳性率4.57%,抗平滑肌抗体阳性91例,阳性率3.35%,抗肝肾微粒体抗体( LKM)阳性16例,阳性率0.59%,抗肝细胞膜抗体阳性(LMA)8例,阳性率0.29%,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阳性5例,阳性率0.18%,抗肝特异性脂蛋白抗体(LSP)阳性3例,阳性率0.11%,2 914例送检标本中诊断为AIH 59例,阳性率为2.17%,诊断为PBC 61例,阳性率为2.24%.自身抗体阳性患者74.57%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结论 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必要条件,但这些自身抗体也可见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及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3.
梁小梅 《河北医药》2005,27(7):506-507
目的 对同/双性接触者进行相关血清学检测,以了解该人群的性传播感染情况。方法对146人同/双性接触者进行人口学资料、性行为和性生活方式等的调查,取血清进行人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HSV)2型,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确诊艾滋病2例。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阳性23例占15.75%,其中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阳性16例占10.96%。抗HSV-2-IgG和抗HSV-2-IgM、HBsAg、抗-HE-V和抗-HEV阳性率分别为7.53%、8.22%、1.37%和2.05%。结论同/双性接触者中有一定程度的性传播感染血清阳性率,应重视对该人群的性病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戊型肝炎是一种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文献中报导,这种肝炎是在发展中国家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类型~[1.2],近几年也有散发病例的报告~[3.4.5.6],但国内的报告较少。本文对我科近几年收治的23例戊肝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抽取同期的26例成年甲型肝炎病例作为对照观察,以期进一步探讨戊型肝炎的一些临床特征。1材料和方法 1990年4月至1992年9月我科共收治急性肝炎192例,诊断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标准。 所有病人入院后均检测HBsAg、抗-HBs、抗-HBc、JBeAg、抗-HBe、抗-HBcIgM、抗-HAVlgM(302医院及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试剂,ELISA方法检测)。经上述检测排除了甲型、乙型肝炎的病人,每隔lO天-1个月采集血液标本一次,置-20℃贮存,于同一时间做抗-HCV(舒普公司试剂,ELISA方法检测)和抗-HEV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戊型肝炎病毒在健康人群、肝炎患者及商品猪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利用新的抗体检测试剂,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进行戊肝抗体检测。结果:健康人群抗HEVIgG阳性率93.1%,肝炎患者中抗HEVIgG阳性率68.6%。两组商品猪抗HEVIgG阳性率分别96.8%和50.6%。结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率高,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近8年法定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市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全市近8年报道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3 769例,年平均发现阳性患者471例,男女比例为1.82∶1,甲型肝炎(甲肝)占5.52%(208/3 769)、乙型肝炎(乙肝)占76.09%(2 868/3 769)、丙型肝炎(丙肝)占15.47%(583/3 769)、戊型肝炎(戊肝)占0.24%(9/3 769)、未分型肝炎占2.68%(101/3 769)。全市肝炎人群阳性率为74.12/10万,甲肝为4.09/10万、乙肝为56.40/10万、丙肝为11.47/10万、戊肝为0.18/10万、未分型肝炎为1.99/10万。全市各乡镇每月均有肝炎阳性患者出现。15-<45岁肝炎阳性患者占总阳性数的71.19%。农民、公职人员和学生患者排前3位,丙肝在个别乡镇有增多趋势。结论该市病毒性肝炎防治任务仍然严峻,应加强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南京地区散发性成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特征与肝脏超微结构的改变,对53例戊型肝炎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肝脏超微结构改变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995年~1996年间收治住院的散发性病毒性肝炎279例,将其中抗HEV-IgM阳性急性肝炎样发病伴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发热、乏力、黄疽、肝功能异常者诊断为戊型肝炎共53例。男37例,女16例,年龄4~62岁,其中20~40岁40例(75.4%)。二、研究方法1.每周检测一次肝功能生化指标,每两周检测一次抗HEV-IgM。2.其他血清免疫学检测入院初及出院前各检测一次,包括:抗HAV-IgM、抗HCV-IgG、HBSAg、抗HBC-IgM。3.肝炎病毒核酸检测HCV-RNA(PCR法)、HBV-DNA(PCR法),均由南京中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试剂盒;HBV-DNA(狄高辛标记生物素法),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提供试剂盒。415例肝穿活检标本用4%戊二醛前固定,0.11%俄酸后固定,常规铅销染色,半薄切片定位超薄切片,JEM-1200型电镜观察。结果一、流行病学特点1.53例戊型肝炎全年均有发病,高峰期为冬春季,与南京地区甲型肝炎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和总结散发性急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急性戊型肝炎住院患者235例,通过回顾分析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和症状表现,总结急性戊型肝炎临床特点。结果春季、秋季发病率高,老年,男性患者多。结论多数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具有急性肝炎的典型症状,经治疗后,患者预后一般良好,不过以老年、男性患者黄疸深,肝功能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甲、戊型肝炎IgM阳性率。方法对40182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甲肝、戊肝检查,分析甲、戊型肝炎IgM阳性率情况及与性别的关系。结果 2017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甲型肝炎IgM阳性率为0.40%(159/40182),其中女性占59.12%(94/159),男性占40.88%(65/159);戊型肝炎IgM阳性率为0.8%(33/40182),其中女性占49.23%(32/65),男性占50.77%(33/65)。甲型肝炎IgM阳性率显著高于戊型肝炎IgM阳性率(χ~2=13.284,P <0.05),女性甲型肝炎IgM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χ~2=6.253,P <0.05),女性与男性戊型肝炎IgM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612,P> 0.05)。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甲型肝炎IgM阳性率较高,且女性多于男性,而戊型肝炎IgM阳性率相对低,且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应加强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以及卫生管理,使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的流行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166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活动期和恢复期空腹甘氨酸结合胆酸(CCA),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40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1例,慢性迁延性肝炎3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65例,重型肝炎3例,淤胆型肝炎1例以及肝炎肝硬化7例。同份血清检测GPT及血清胆红素。同时还检测60例健康献血员的CCA,取得平均值为2.04±0.91 nmol/ml,据此>4nmol者判为阳性。结果表明:(1)本试验有助于鉴别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在急性肝炎恢复期CCA值多接近正常,如急性黄疸型肝炎CCA平均值为4.08±3.48nmol/ml、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为2.57±1.33nmol/ml,而慢迂肝为7.47±7.82nmol/ml,慢活肝为9.39±8.27nmol/ml,均较正常值有明显提高。表明慢性肝炎肝功能恢复延缓有别于急性肝炎。因此,在肝炎病史不明确的肝炎病人,其恢复期CCA值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