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资料与方法 本文旨在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胸外科病人术后的影响和镇痛效果。本组23例胸部手术患者,术前ASAⅠ~ Ⅱ级,年龄 51~78岁,体重 53~85kg。手术:食管癌根治术17例,全肺切除术2例,肺叶切除术4例。全麻诱导前选T(5~6)或T(6~7)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头向置管固定。术毕回病房后连接自控镇痛泵,镇痛液配方:生理盐水85ml+0.75%布比卡因 15ml+吗啡 8mg。注药速度为2ml/h。2结果 根据WHO标准,对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分级:0级为无痛,睡眠不受干扰19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观察1∶20万肾上腺素对丁布氟芬液行术后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PCEA)效应的影响。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腔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20):丁布氟芬液100ml+0.1%肾上腺素0.5ml(即含1∶20万肾上腺素);Ⅱ组(n=20):丁布氟芬液100ml+NS0.5ml。用双盲法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24小时用药量、镇痛效果、血压、心率变化及嗜睡发生率。结果:24小时用药量、VAS评分、嗜睡发生率,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内镇痛前、后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心率变化:I组镇痛后比镇痛前增快(P<0.05)。结果表明:1∶20万肾上腺素对丁布氟芬液术后PCEA无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持续注入式镇痛泵 ,常用规格为2ml/hr,用此泵以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作术后硬膜外镇痛 ,其镇痛满意程度不高 ,笔者认为与注药速度慢有关。本研究旨在观察注药速度快慢对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I-II级择期中、上腹部手术病人80例 ,手术部位包括胃、胆囊、胆道、胰腺、十二指肠、空肠、横结肠。1.2麻醉方法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 +持续硬膜外麻醉。全麻用药 :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笑气。硬膜外麻醉 :穿刺点T8~9,头向置管 ,药物为1 %~1.2%利多卡因 +…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0岁,体重79kg,行胆囊切除术。术前检查:一般情况好,BP18/10kPa,HR72bpm,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病人入室先行硬膜外T89穿刺,头向置管4cm顺利,注入2%利多卡因3ml,出现平面T410,全麻诱导后置入喉罩通气,吸入安氟醚,静点异丙酚,硬膜外腔间断注入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术中BP、HR、ECG、SpO2正常。术毕患者清醒。硬膜外注入0.25%布比卡因3ml后,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硬膜外导管持续滴注含0.1%布比卡因芬太尼(0.6μg/ml),4~6滴/分(…  相似文献   

5.
1:20万肾上腺素对硬外腔自控镇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观察1:20万肾上腺素对丁布氟芬液行术后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PCEA)效应的影响。选择ASAⅠ ̄Ⅱ级,硬膜外腔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20):丁布氟芬液100ml+NS0.5ml。用双盲法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24小时用药量、镇痛效果、血压、心率变化及嗜睡发生率。结果:24小时用药量、VAS评分、嗜睡发生率,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内镇痛前、  相似文献   

6.
以双盲法比较剖胸术后病人采用0.125%布比卡因和0.33×10^-3%芬太尼复合液持续硬膜外镇痛(Ⅰ组,n=10)和硬膜外推注吗啡镇痛(Ⅱ组,n=10)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用疼痛4点VRS法和镇静程度5点法评估镇痛、镇静效果,观察镇痛前后肺功能、BP、HR、R、SpO2变化和副作用。结果表明:两组病人术后均出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Ⅰ组镇痛后1h和24hVC、FVC、FEV1.0、PEF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吗啡镇痛(PCIA)和病人自控硬膜外吗啡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乳腺癌根治手术女性病人,术前随机分为PCIA和PCEA组,每组各20例。全部病人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手术,PCEA组病人术前作硬膜外穿刺置管备术后镇痛。PCIA组用药术毕首量生理盐水4ml+2mg吗啡,以后生理盐水1.5ml(0.45mg吗啡)h+PCIA组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硬膜外超前镇痛对全麻的影响及合理的用药方案。方法60例手术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20例。硬膜外穿刺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芬太尼50肛g(I组),左旋布比卡因加芬太尼超前镇痛组(Ⅱ组)、左旋布比卡因加芬太尼术后镇痛组(Ⅲ组),术后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和PCA次数,并比较瑞芬太尼及维库溴铵的用量和拔管时问(停用全麻药至拔除导管)以及苏醒质量。结果瑞芬太尼及维库溴铵的用量、拔管时间、苏醒时期兴奋躁动发生率Ⅲ组〉I组〉Ⅱ组;3组患者镇痛效果、镇痛用药量、24小时PCA总按压次数I组〉11组〉Ⅱ组,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硬膜外使用小剂量的芬太尼加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超前镇痛,患者术后苏醒不受影响,而且减少了恢复期兴奋的发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鼻内镜手术后使用曲马多或芬太尼进行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曲马多组42例和芬太尼组46例。两组均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术毕苏醒后送麻醉术后恢复室(PACU),使用曲马多或芬太尼进行自控镇痛(PCA)。术后48h分时点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疼痛、头晕、恶心呕吐、食欲及睡眠等指标。结果术后次日晨(8Am)和术后48h,曲马多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1);术后次日晨(8Am)、术后24h和48h曲马多组病人的按压次数明显少于芬太尼组;曲马多组术后48h静脉镇痛使用的总药量明显少于芬太尼组(P〈0.01),头晕的发生率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后镇痛使用PCA,曲马多的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0.
术前HANS对剖宫产术中及术后病人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对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镇痛药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ASAⅠ级剖宫产产妇40例。HANS组(HANS+PCEA组)20例:术前应用HANS且术后进行PCEA;对照组(PCEA组)20例:单纯术后PCEA。HANS采用DD波(2/100Hz)刺激30min后切皮。记录切开腹膜、分离膀胱反折、婴儿娩出、清理宫腔、探查附件、术后  相似文献   

11.
HANS辅助PCEA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变频体表电刺激联合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妇分为四组:Ⅰ组为HANS组;Ⅱ组为PCEA组;Ⅲ组为HANS+PCEA组;Ⅳ组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措施。结果:Ⅰ组产妇应用HANS,通过VAS评分测算,使产痛降低26.7%,效果明显优于Ⅳ组(P〈0.05),但差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与Ⅲ组VAS评分相似(P〉0.05),但局麻药用量和PCA按压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可减少罗哌卡因用量的35%,按压次数减少40.2%。结论:HANS单独进行分娩镇痛,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HANS可以起辅助镇痛的作用,与PCEA联合用于分娩镇痛,可减少局麻药用量,减少PCA按压次数,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在手术完毕后行病人静脉自控镇痛;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氟比洛芬酯组(K组),芬太尼组(F组),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KF组)。在PCA开始后的3、6、12、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镇痛效果、用Ramsay法观察镇静效果、病人自控镇痛(PCA)的给药按压次数,及镇痛后不良反应及处理情况;镇痛后的病人满意度。记录观察数值,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与术后镇痛的三组病人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KF组的镇痛效果最好,VAS评分均小于K组和F组(P<0.05),PCA的按压次数少于另外两组(P<0.01),镇痛后满意度也好于另外两组,且镇痛后的不良反应最少(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行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A)是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的无痛分娩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开始进入活跃期的头位单胎初产妇,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试验组进行硬膜外镇痛,不愿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硬膜外镇痛时随机分别接受0.1%的罗哌卡因(R)或布比卡因(B),30min后开启病人自控镇痛(PCA)泵.观察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分娩情况和新生儿情况,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测定产妇血中皮质醇、血糖、胰岛素含量.结果:试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组与B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R组与B组之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会阴侧切率高.对照组皮质醇、血糖、胰岛素/血糖比值的变化最大,其次为B组,R组变化最小.结论:PCEA下用0.1%R 1μg/ml F进行可行走的无痛分娩安全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开胸术后皮下注射芬太尼镇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皮下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将40例行普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芬太尼0.006 mg.kg-1.d-1,B组芬太尼 0.008 mg.kg-1.d-1,两组均加入氟哌利多0.05 mg.kg-1.d-1,2%利多卡因10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采用一次性止痛装置(总量100ml ,2ml/h),于上臂皮下持续输注.术后6h、10h、20h、28h、48h记录MAP、HR、SpO2、RR、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咳嗽评分、并发症、病人和病房医生对镇痛总体质量满意度.结果: B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镇静评分及咳嗽评分明显高于 A组(P<0.05).B组有两例病人因嗜睡、不能排痰而造成呼吸道梗阻,1例肺不张.病人对A组镇痛效果不满意(P<0.05),外科医生对两组均不满意.结论: 开胸术后采用皮下镇痛的方法虽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但由于并发症的发生应慎用.  相似文献   

19.
罗哌卡因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0.07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儿童术后镇痛的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其不良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腹部以下手术的患儿60例.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以0.075%罗哌卡因复合0.0002%芬太尼或0.075%布比卡因复合0.0002%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5~9岁患儿以3ml*h-1,10~14岁以4ml*h-1的速率硬膜外腔持续注入,由双亲或患儿补充镇痛剂量2ml/次,锁定间隔时间为20分钟,观察术后24小时内镇痛效果,以PCA次数衡量镇痛效果:优≤3次,良4~8次,差>8次.观察术后患儿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头痛、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的优良率罗哌卡因组为97%,布比卡因组为94%,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头痛、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罗哌卡因组的运动阻滞较布比卡因组恢复快(P<0.05).结论:罗哌卡因镇痛优良率略高于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运动神经阻滞的消退明显快于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进行小儿术后镇痛与布比卡因一样安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