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及疫苗接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香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683-1683,1687
目的:了解牡丹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探讨从业人员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采用酶标法(EIA)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乙肝5项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结果:共检测7451人,HBV感染率为75.80%。其中HBsAg总阳性率为5.66%,HBsAb总阳性率为50.39%,乙肝疫苗接种率为50.64%,其中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g阳性率为3.07%,未掺种者为8.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b阳性率为72.88%,未接种者为27.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业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健康体检并对乙肝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全程接种。  相似文献   

2.
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成人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接种效果,同时调查该地区的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先用ELISA法检测这批人群的乙肝“二对半”,将表面抗体(HBsAb)阳性(包括可疑标本)标本筛选出来,进而用RIA试剂盒检测HBsAb滴度,最后算出这批人群HBsAb产生率。结果:这次共调查4520人,其中乙肝疫苗接种1180人,接种率为26.1%。HBsAb阳性者682人(包括接种和未接种者),阳性率57.8%。在接种乙肝疫苗人群中HBsAb阳性率为55.7%。HBsAg阳性率平均为6.31%。结论:盐城地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为26.1%;HBsAg阳性率为6.31%,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HBsAb产生率为57.8%。在接种疫苗者中,HBsAb阳性率55.7%,说明疫苗接种效果尚可。  相似文献   

3.
抚顺地区两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方案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抚顺地区采用的两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技术的保护效果。方法1999—2000年两年期间,市传染病院应用基因重组乙肝疫苗2支加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对79例乙肝病毒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HBV母婴阻断;选取同期在市级综合性医院出生、出生后按常规剂量单纯全程注射重组酵母疫苗、双阳性母亲所生的79例新生儿做对照。随访两组新生儿乙肝标志物(HBV—M)3年。结果联合组母婴阻断率为96.94%(95%CI:93.93%~99.95%),单苗组母婴阻断率为86.36%(95%CI:82.93%-89.79%),联合母婴阻断率明显高于单苗组。联合组新生儿HBsAb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几何均数(GMT)均显著高于单苗组,HBsAb阴转率、HBcAb阳性率则显著低于单苗组,二组新生儿HBcAb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无HBcAg、HBeAb、HBV-DNA阳性者。随访中二组均无不良反应者。结论乙肝疫苗、HBIG主动被动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确切,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的单纯重组酵母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县青壮年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及其免疫性抗体(HBsAb)阳性状况。方法:采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对1731名农民工进行乙肝病毒三系统检测。结果:1731名农民工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者为142人,阳性率8.20%,免疫性抗体(HBsAb)阳性者为302人,阳性率17.45%。结论:庄浪地区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标志物阳性率为8.20%,HBsAb阳性率为17.45%,与全国许多地区相比偏低,为了进一步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还需要大力开展乙肝疫苗的注射,提高庄浪地区人群抗乙肝病毒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门市在大力推广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苗接种后,小学新生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为有效控制乙肝制定科学客观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和2003年江门市区3061名小学新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HBeAg、HBeAb,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中HBsAb、HBcAb。结果检出HBsAg阳性64名,总阳性率为2.09%;检出HBsAb阳性2307名,总阳性率为75.37%。男、女新生HBsAg和HBs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问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流行和传播的最有效措施,如何进一步完善免疫接种措施,提高免疫接种率,确保免疫效果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265例血清标本同时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和HBV DNA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按照不同的乙肝病毒标志模式情况分组后,进行HBV DNA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分析研究.结果 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DNA阳性率98.3%,HBsAg、HBeAb、HBcAb阳性组阳性率77.8%,HBsAg、HBcAb阳性组阳性率83.3%;HBsAg阳性组阳性率60%;:HbeAb、HBcAb阳性组阳性率42.1%;HBsAb阳性组阳性率38.1%;全阴性组阳性率3.1%.结论 HBV DN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在各种模式的HBV标志阳性血清甚至全阴性的血清中均可检出,但检出率相差甚大(3.1%~98.3%);乙肝病毒标志中HBeAg阳性者其HBV-DNA阳性率较高;HBsAg及其抗体阳性者也可检出HBV DNA,甚至乙肝模式全阴性者仍可检出HBV DNA.说明仅仅依靠乙肝病毒标志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是不够的.因此同时检测乙肝标志物和HBV DNA有助于乙肝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汕头市潮南区部分教师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汕头市潮南区教师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 968名教师进行乙肝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教师HBV总感染率为72.73%,HBsAb阳性率为38.57%,乙肝“二对半”全阴者占34.65%。共检出HBsAg阳性172人,阳性率为8.74%,男性阳性率(10.33%)高于女性(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9岁组HBsAg阳性率最高(13.46%),50~55岁组阳性率最低(2.31%);HBsAg阳性者感染模式以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最多,占44.19%。结论汕头市潮南区教师乙肝保护性抗体水平较低,建议加强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提高教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隐形的乙肝     
尚佳 《家庭医生》2012,(1):12-12
经常有患者拿着体检单看了半天,也没弄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感染乙肝病毒(HBV):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但“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却是HBsAb、HBeAb、HBcAb阳性(即第2、4、5项阳性),HBsAg、HBeAg阴性(如果感染了HBV,HBsAg一般为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云南省三个县7 934例农村育龄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LISA法筛查云南省石屏县、大关县、西盟县7 934例血清样本,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育龄人群中HBsAg阳性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结果三个县7 934例,HBsAg阳性人数463例,阳性率为5.84%,西盟县阳性率12.38%、大关县5.29%、石屏县3.33%,男性阳性率为7.33%,女性阳性率为4.90%,三县之间和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独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1 646例,构成比20.75%,HBsAb阳性及合并其他阳性2 594例,构成比32.69%较全国流行率低。共出现HBV血清学标志物组合模式19种,其中排在前六位的是:HBsAg、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均阴性,共4 772例,构成比为60.15%;HBsAb为阳性其余四项阴性,共1 646例,构成比为20.75%;HBsAb、HBeAb、HBcAb为阳性,HBsAg、HBeAg为阴性,共499例,构成比为6.29%;HBsAb、HBcAb为阳性,HBsAg、HBeAb、HBeAg为阴性,共367例,构成比为4.63%;HBsAg、HBeAb、HBcAb为阳性,HBsAb、HBeAg为阴性,共216例,构成比为2.72%;HBsAg、HBeAg、HBcAb为阳性,HBsAb、HBeAb为阴性,共133例,构成比为1.68%。结论准备怀孕的易感人群应当给予宣传教育,孕前接种乙肝疫苗;阳性人群要积极配合做好确诊和治疗等工作,从而预防和控制乙肝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黄晶  冯影  刘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91-3592
目的:研究联合检测小儿乙肝Pre—S1及其他HBV标志物对乙肝病情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500例小儿乙肝感染者血清中HBsAg、HBeAg、HbcAb、HBcAb和Pre—S1Ag。结果:①1500例小儿乙肝患者中HBsAg、HBeAg、HBcAb阳性650例,Pre—S1Ag阳性568例,阳性率87.38%;HBsAg、HBeAb、HBcAb阳性765例,Pre—S1Ag阳性324例,阳性率42.35%;HBsAg、HBcAb阳性35例,Pre—SIAg阳性11例,阳性率31.43%;HBsAg、HBeAg阳性30例,Pre—S1Ag阳性9例,阳性率30.00%;仅HBsAg阳性20例,Pre—S1Ag阳性0例。②1500份标本中,Pre—SIAg阳性者912份,较HBeAg阳性者(680份)为多。结论:Pre—S1Ag可做为判断小儿急慢性乙肝患者体内HBV复制及活跃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判断乙肝病情活动性和传染性;Pre—S1Ag与HBeAg联合检测比单纯一项测定可发现更多的有传染性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院就诊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其血清学标志物组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01年1月-2003年12月就诊患者中的42920例受检者的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HBV现症感染率高达27,16%,其中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者占10.06%;HBsAg,HBeAb,HBcAb均为阳性者占13.87%;单项HBsAg阳性或HBsAg与HBcAb2项结果阳性者占3.16%;HBsAg,HBsAb,HBeAg,HBcAb 4项结果阳性60.05%;HBsAg,HBsAb,HBeAb,HBcAb4项结果阳性占0.02%。结论所检人群中HBV感染率高,血清学标志物组型多,医院应高度重视,以避免就诊时发生医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肇庆市1~59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制订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抽取678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固相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taSA)夹心法进行相应项目检测。结果678份血清中HBsAg阳性率为10.77%;HBsAb阳性率为64.75%;HBeAg阳性率为3.54%;HBeAb阳性率为7.23%;HBcAb阳性率为33.78%;男、女性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11.55%、10.03%,城、乡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7.12%,14.37%;在HBsAg阳性人群中,HbeAg、抗-HBe标化阳性率分别为32.88%和67.12%;而HBsAb阳性人群中,单HBsAb阳性的占68.34%,HBsAb和HBcAb都阳性的占31.66%,单HBcAb阳性的占3.87%;小于15岁与大于15岁人群HBsAg阳性率、HBV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肇庆市HBsAg阳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而流行率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肇庆市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10余年,15岁以下儿童HBV感染率已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康志均  马志明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192-2193
目的了解荆门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2542名从业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和乙肝两对半。结果HBsAg阳性率为2.26%,其中,男性为2.61%,女性为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中,25岁一年龄段HBsAg阳性率最低,为1.80%,和35岁一年龄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中,17岁~年龄段HBeAg阳性率最高,为51.35%,和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三阳在17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随着年龄增长而转变为小三阳。结论荆门市城区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与历年来加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重视乙肝预防接种有关,应该继续加强对从业人员尤其是青少年的乙肝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体IgM(HBc IgM)和HBV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的乙型肝炎核酸(HBV DNA)阳性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酶速率法检测1093例HBV DNA阳性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和ALT,根据HBV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ALT值。结果各组ALT>60U/L(异常)例数及其异常增高百分率分别为:A组(HBc IgM阳性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147例,占53.85%(147/273);B组(HBc IgM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104例,占42.28%(104/246);C组(HBc IgM、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e抗体阴性或阳性)6例,占20.69%(6/29);D组(HBc IgM阴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核心抗体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e抗体阴性或阳性)125例,占22.94%(125/545)。A组与B组、C组、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B组与C组、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亦均有显著性(分别P<0.05,P<0.01);C组与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V DNA阳性患者中的HBc IgM阳性且HBsAg阳性者较HBc IgM阴性者或HBsAg阴性者ALT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健康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州市健康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HBV流行株的基因分布特性,为福州市乙型肝炎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免疫学标志物,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用型特异性引物套式PCR进行乙型病毒基因分型。结果1710份样品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阳性率分别为12.51%、50.23%、2.40%、16.73%、60.18%;201份HBsAg阳性样品中HBV-DNA阳性率为76.12%;HBV-DNA阳性标本中,B型62份(41.89%)、C型57份(38.51%)、B、C混合型7份(4.73%)、未能分型22份(14.86%)。结论福州市健康人群中HBsAg携带率为12.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应该加强乙肝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某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新生近年来HBV感染率的动态变化。方法:连续5年对华北院约5400名新生进行RPHA法过筛,对HBsAg阳性者再用ELISA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肝两对半阳性HBsAg、HBeAg、抗-HBe和抗-HBc、四项的阳性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男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HBV感染模式以小三阳(HBsAg、抗HBe^ ,抗HBc^ ),大三阳(HBsAg^ ,HBeAg^ 和-HBc^-)和双阳(HBsAg^ 和HBeAg^ )为主;HBV感染模式不受年度变化,感染率高低和性别的影响。结论:应加强对高校新生,特别是男生人群的乙肝防治工作,在入院时应对新生作乙肝疫苗全程免疫。  相似文献   

17.
乙肝疫苗接种对成人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对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乙肝病毒标志物(A=HBsAg,B=HBsAb,C=HBeAg,D=HBeAb,E=HBcAb)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2820名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组1344人,未接种乙肝疫苗组1476人)的早晨静脉血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然后对两组人群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共有22种,其中,接种乙肝疫苗组有19种模式,主要的感染模式以B( )为主(占55.73%),其次为ABCDE(-)、BDE( )和BE( )三种,分别占14.36%、8.26%和7.96%,此四种模式共占86.31%。未接种组的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模式有22种,主要的模式以ABCDE(-)为主,占44.11%,其次有B( )、ADE( )和BDE( ),分别占14.09%、8.88%和6.71%,此四种模式共占73.7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未感染率、大小三阳阳性率、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仍然可以大大地改变人群的乙肝免疫状态,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区部分企业职工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部分企业职工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2001~2003年在我院作健康体检的广州地区部分企业职工的乙肝"两对半"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3117例(男1860,女1257)企业职工,全部静脉抽血作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5项)检查,其中HBsAg和HBsAb均阴性606人(19.44%),HBsAb阳性2 047人(65.67%),HBsAg阳性464人(14.89%).而HBsAg和HBsAb阴性的606人中HBeAb或HBcAb阳性,或两者同时阳性56人(1.80%).结论本调查职工HBsAg阳性率为14.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HBsAb阳性率为65.67%;HBsAg和HBsAb均为阴性占19.44%,易感者比率较高,有必要及早采取注射乙肝疫苗等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受感染的危险性,减少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HBsAg低值弱阳性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患者乙肝免疫学标志谱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出的80例HBsAg弱阳性患者的标本行常规乙肝免疫学标志(两对半)及抗HBc IgM检测,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设9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乙肝两对半及抗HBc IgM表现有4种谱型;PCR检测HBV DNA 5例(6.20%)患者阳性,27例(33.75%)CIC阳性,肝功能均正常。80例中有6例(7.50%)为肝癌患者。结论HBsAg弱阳性一般情况下不具严重致病性,但在原发病被激发或重叠其他病毒感染时,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癌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与HBV五项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2005~2009年到泰安市中心医院健康体检者4 500人血清标本检测HBV五项指标。[结果]检测4 500人,HBsAg阳性者370例,阳性率为8.22%。在370例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率为41.08%,PreS1-Ag检出率为71.35%。其中,152例HBsAg(+)、HBeAg(+)、HBcAb(+)检测模式中,Pre-S1Ag阳性率为89.47%;125例HBsAg(+)、HBeAb(+)、HBcAb(+)检测模式中,Pre-S1Ag阳性率为63.20%。HBeAg阳性标本中Pre-S1Ag检出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标本,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re-S1Ag可以完善HBV五项指标的检测,是一项新的HBV血清标志物检测指标。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五项血清学标志物,同时对370份HBsAg(+)和110份HBsAg(-)血清标本进行Pre-S1Ag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