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影响,为银屑病患者心理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公认的评估工具与心理干预的方法,评定银屑病患者的心理指标,对比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干预前的50例银屑病疾病耻感平均分值、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平均分值分别达(2.50±0.54)和(30.72±6.85),干预后,对照组的疾病耻感平均分值和HAMD平均分值分别为(2.51±0.51)、(29.73±7.11)和干预组分别为(2.18±0.46)、(20.14±7.35),干预前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耻感和抑郁状况,对银屑病患者诊疗,除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外,还应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将64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问卷调查。结果:心理干预治疗后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银屑病除常规的躯体治疗外,应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银屑病因不易根治 ,容易复发 ,致使众多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 ,到处乱求医 ,乱用药 ;更有甚者反复应用高效、强效糖皮质激素 ,力求短期内见效。应用糖皮质激素虽然见效快 ,复发亦快 ,造成患者精神紧张 ,甚至出现心理异常 ,加重病情。JingWY等[1] 提出精神心理刺激和应激反应可诱发和加重银屑病 ,而且在紧张状态下银屑病皮损的神经肽含量增加 ,作为皮肤重要神经递质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可能直接影响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朗格罕斯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因此 ,对银屑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有效消除患者精神紧张 ,遏制患者乱用…  相似文献   

4.
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及心理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来研究发现影响银屑病病程的心理因素主要有抑郁、焦虑及恐怖等。我们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3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心理状态的调查,并与常模及瘢痕疙瘩量表进行比较。资料和方法2006年1~1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银屑病住院患者。银屑病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25~35岁,病程6个月~15年,自述首次发病前有明显精神压力或精神创伤者10例,瘢痕疙瘩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22~35岁,平均24.8岁,病程4个月~20年,平均7.52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性别、年龄构成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针刺放血对银屑病患者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发作的常见皮肤疾病,由于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往往需要长期治疗,故一些西药如抗肿瘤药物、激素由于毒副作用而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前用中医针灸治疗该病的越来越多,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对其治疗机理探讨的不是很多,我们对27例接受针灸治疗血热型银  相似文献   

6.
自 1998年 7月至今我们采取心理和UVA综合方法治疗银屑病 186例 ,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观察 186例病人均来自门诊 ,男 10 2例 ,女 84例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6 8岁 ,平均 42 .6岁 ;病程最长 2 1年 ,最短 15天 ,平均 38天 ;进行期 18例 ,静止期 16 8例。治疗方法与结果 首先使每个就诊病人了解银屑病作为心身疾病的发病过程 ,即紧张刺激→情绪反应→功能障碍→细胞受损→组织结构改变→器官及系统性疾病 ,然后采用心理分析 ,进行心理谈话 ,启发病人把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心理矛盾转化为有意识的东西 ,把全部想法、经历和发…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理社会应激对银屑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银屑病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明,伴随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分化失调,其皮损中的角蛋白可有异常表达,现就银屑病与角蛋白的关系、国内外不同治疗方法对皮损中角蛋白的影响,及其与病情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12个月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SDS)、皮肤病生命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银屑病PASI(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法测评,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及干预后6个月、12个月有效率。结果两组有效率在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和DLQI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在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SAS、SDS和DLQI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银屑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利于皮损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急性社会心理应激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在社会应激测试(TSST)前10 min和测试后1、10、20、60 min采集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分离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用双抗体夹心ELISA 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8和IL-18的含量.结果:TSST测试后20 min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8的含量升高(P<0.05).结论:急性社会心理应激可引起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IL-18的增加,这可能是社会心理应激使银屑病发生和加重的部分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11.
心理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心理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277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进行心理咨询治疗,应用PASI评分法判定疗效,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及显效者的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71、50;66、59;11、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两组显效者随访1年,复发率分别为46.5%(33/71)和68.0%(34/5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心理咨询是控制银屑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已得到普遍认可,但仍有部分患者对生物制剂应答较差,可发生于生物制剂初始阶段,也可发生于生物制剂治疗中后期,提示患者个体间差异是影响生物制剂疗效的因素之一。本文就影响银屑病生物制剂疗效的患者因素及相应治疗对策进行总结,为银屑病患者生物制剂的选择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59例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针对59例病人不同病期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与治疗。结果:对59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配合常规治疗,本组患者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针对不同银屑病患者不同病期的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与治疗,可充分发挥护理工作在银屑病治疗、预防、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NB-UVB治疗对银屑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健康对照者、NB-UVB治疗前、后的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23的水平.结果: 银屑病患者体内IFN-γ、TNF-α、IL-23水平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1),且其水平高低与银屑病的病情程度相关;经NB-UVB治疗后,IFN-γ、TNF-α、IL-23水平明显降低,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IL-4与对照组相比以及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NB-UVB照射治疗银屑病可能是通过调节T细胞、尤其是Th1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影响细胞因子网络而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初发中青年寻常型银屑病患的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对患进行更好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方法:对初发中青年寻常型银屑病患122人进行心理状况调查,采用国际统一的SCL-90心理问卷,按统一要求由专业人员调查,并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并分析影响其心理特征的有关因素。结果:初发银屑病患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其它及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患病率,在年龄分组中,以小于30岁组患病率最高;在化程度分组中,以高中以下患病率较高;在婚育分组中,以已婚未育患病率最高。结论:初发中青年银屑病患存在心理异常。  相似文献   

16.
17.
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人的身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占人体重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有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可从多方面参与机体的调节.目前许多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存在着微量元素的异常,文中从锌、铜、锰、铁、硒等方面分析微量元素与银屑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对正常人真皮纤维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结果表明:患者血清浓度在20%,30%时,促有丝分裂作用明显大于正常人,作用强度与皮损严重程度无关。提示血清因子在发病中的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心理社会因素与银屑病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关注。Farber证实40%的银屑病皮损出现于焦虑时,且病情在焦虑时加重[1]。心理因素如紧张、情绪异常等使皮肤感觉神经释放P物质,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还通过免疫系统异常加重或诱发银屑病[2]。发病后由于心理压力大,患者吸烟、嗜酒增多,吸烟可刺激中性粒细胞活化后过氧化酶的释放,使其分布、利用加速,趋化性、黏附性增强,改变吞噬细胞的氧化代谢,导致皮损的发生和炎症的加重[3]。在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采用心理治疗后发现有显著疗效,如复发率下降,用药量减少,生活质…  相似文献   

20.
不同饮食结构对银屑病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饮食结构与银屑病病情转归之间的关系,我们对近 8年来接诊的银屑病患者 做了相关调查与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 )资料: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413例,男 249例,女 164例;年龄 6~ 66岁,平均 30.5 岁。进行期 214例,静止期 199例。病程 7 d至 36年。 413例中曾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 制剂治疗者 76例,经过一般中西医药治疗 157例,未经治疗者 180例。(二 )方法:1.问诊:除了解病情外,详细询问患者饮食嗜好:饮酒或咖啡史,是否进食葱、辣椒、蒜、 姜、鱼、虾、蛋、海参、牛羊肉、鸡肉、狗肉等。认真记录在案,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