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甲状腺肿瘤267例病理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折桂芳  周瑞  曹元国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9):829-829,835
为了加深对甲状腺肿瘤的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现就我院病理科收检的267例甲状腺肿瘤病理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立坚  时忠先  陈广  莫定彪  黄泽和 《广西医学》2009,31(10):1452-1453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MRI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的MRI征象。结果18例MRI表现为肿瘤边缘清楚光整,T2WI呈均匀高信号,T1WI呈等或高信号,周围组织器官未受侵或呈受压改变。另12例MRI表现为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T2WI及T1WI信号混杂,可有坏死、出血、囊变,周围组织器官受侵,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MRI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及其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临床上发现胸骨后甲状腺肿瘤也越来越多.因肿瘤大部分位于胸骨后,手术可能涉及开胸及损伤胸腔内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胸骨后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成为临床医师所关注的重点.本文总结笔者近十余年收治的胸骨后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并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甲状腺肿瘤的CT资料,36例均行平扫,26例加作增强.结果:36例甲状腺肿瘤中,甲状腺腺瘤10例,均有完整包膜,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26例,22例为乳头状癌,3例为滤泡状癌,1例为胸内甲状腺未分化癌.12例有细钙化及小斑点状钙化,20例边界不清,侵犯周围组织器宫.1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注意肿瘤的钙化、肿瘤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是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主要依据.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刚  杨超  李大强  李燕  关云  陈文彭  潘海洋  崔岱 《重庆医学》2015,(26):3625-3627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超声学影像特征,以对其进行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临床及超声学影像资料,分析肿瘤的最大直径、肿瘤结节数量、回声高低、外周声晕(晕环)、回声均匀性和钙化等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对误诊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肿块主要为实性或囊实混合性回声、无晕环或薄壁晕环、高回声或等回声、内部粗大钙化及外周钙化、回声结构均匀等为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超声学影像特征。结论超声检查可较好地对甲状腺滤泡状腺瘤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疾病的CT诊断苏丹柯梁漱溟*(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CT室南宁530021)甲状腺病变的种类较多,临床上传统的影像检查手段(超声、同位素、淋巴造影等)均较难对其作出明确可靠的定性诊断。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均认为,CT诊断甲状腺病变较传统检查...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探讨CT对胸廓内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14 例胸廓内甲状腺病变的CT检查资料,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甲状腺肿6 例,甲状腺腺瘤4 例,甲状腺癌4例。③结果 CT能较好显示病变的范围,病变内部的钙化、囊变,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邻界关系,并能提示出血征象。④结论 CT对于胸廓内甲状腺病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对于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之间的鉴别缺乏特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和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征主要为不均质、沙粒状钙化等,良性肿瘤声像图主要以囊性变、囊肿壁钙化、后方增强等特征为主.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类型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甲状腺癌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伤性、无放射、可重复的检查手段,可作为鉴别诊断甲状腺肿瘤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良建  徐磊 《吉林医学》2010,31(18):2880-2880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CT扫描征像与病理形态学的相应变化。方法:对43例甲状腺肿瘤的CT扫描影像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CT诊断甲状腺肿块与手术病理形态学的符合率。甲状腺肿瘤根据性质不同,并各具相应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论:不同性质的甲状腺肿瘤,CT表现及病理形态学改变亦相应改变。但部分甲状腺肿块CT表现没有特征性,定性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与手术病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分析16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对照,讨论B超、CT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B超对本病甲状旁腺增生或腺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胰腺肿瘤、甲状腺髓样癌诊断符合率分别是87.5、100、50和100%。定期对多发性内分泌肿瘤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B超、CT检查可及早对新的内分泌肿瘤做出诊断,B超和CT为本病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认为《中图法》第五版将"肾疾病"类目设置局限在泌尿外科之下是不完整的,应当根据医疗实际进行调整,将"肾疾病类目"放在R692类目下保留外科疾病类目,增设R577肾内科疾病类目,以方便肾内科医务人员找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川芎嗪(TMP)对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TMP(0.10、0.20、0.40、0.80、1.00mg·mL-1)处理A549/DDP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TMP对肺癌耐药细胞A549/DDP增殖抑制的影响,绘制细胞增殖抑制率曲线图;应用细胞流式技术检测A549/DDP的凋亡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A549/DDP细胞形态学特征的改变;提取A549/DDP细胞蛋白,并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p38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川芎嗪对A549/DDP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着川芎嗪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TMP(0.20、0.40、0.80mg·mL-1)处理耐药细胞A549/DDP 72h后,细胞早期凋亡(AV+/PI-)比例分别为13.02%、26.58%、29.84%;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TMP应用后肺癌耐药细胞A549/DDP出现凋亡特征性的凋亡小体;细胞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表明,与对照组比较,TMP(0.20、0.40mg·mL-1)处理后A549/DDP细胞磷酸化(p)-p38[(72.03±5.27)、(86.63±5.09)比(47.24±3.64),P0.05]和p-JNK的表达量[(143.79±3.88)、(163.02±6.35)比(130.18±5.37),P0.05]增加而p-ERK表现出减少趋势[(62.33±5.61)、(24.00±4.89)比(108.52±6.24),P0.05]。结论 TMP可能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诱导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或放射监测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结合药物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动静脉内瘘血管经过物理和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血栓形成和血流停滞的患者192例,血栓形成时间一般不超过72 h,排除活动性出血、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溶栓及手术治疗禁忌患者。在超声或放射监测下,采用尿激酶和肝素等渗氯化钠混合液溶栓,狭窄部位行球囊扩张术,使内瘘血流再通并恢复功能。结果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共192例患者施行了274例次内瘘血管急性血栓形成的腔内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8.2%,临床成功率为93.8%,并发症发生率1.46%。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7.4%、76.7%、63.9%,次级通畅率分别为93.7%、91.6%、83.0%;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60.7%、51.5%、43.1%,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2.7%、77.1%、70.8%。结论腔内介入技术结合药物溶栓是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保护患者宝贵的血管资源。  相似文献   

14.
 üü   êê   ý     &#x; ý    ý   &#x; &#x;            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1,41(9):1415
目的研究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的客观睡眠特征并探讨影响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7例。根据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其分为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力衰竭患者(HFrEF组,LVEF < 40%,35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HFmrEF组,40%≤LVEF < 50%,21例)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HFpEF组,LVEF≥50%,51例)。收集3组患者入院期间的基线人口学资料,并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评估其客观睡眠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衰患者客观睡眠特征的风险因素。结果HFpEF组患者的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占比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水平显著低于HFrEF组患者,且较少表现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P < 0.05)。而HFmrEF组患者与其他两组的基线资料及睡眠结构参数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性别、利尿剂使用、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及总胆固醇水平与心衰患者的AHI水平及呼吸事件相关(P < 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及LVEF是心衰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3组心衰患者均存在客观睡眠结构的紊乱,以睡眠呼吸暂停为主,但与HFrEF组患者相比,HFpEF组患者发生睡眠呼吸暂停包含CSA的比例较低。高龄、饮酒及低LVEF是心衰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评价不同设计的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打印钴铬、纯钛、钛合金(Ti-6Al-4V)可摘局部义齿圆环形卡环的固位力,并分析卡环在脱位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方法设计A(体部宽度/厚度为1.9 mm/1.1 mm,卡环臂聚合度为0.8)和B (尺寸A的1.2倍)两种圆环形卡环尺寸,再针对上述尺寸分别设计进入0.25 mm(A1,B1)和0.50 mm(A2,B2)两种倒凹深度,建立上述4种形态的卡环和基牙的有限元模型,将测量得到的SLM金属(钴铬、纯钛、钛合金)的密度和弹性模量赋予卡环,将釉质的密度、弹性模量、泊松(Poisson)比赋予基牙。设置卡环臂尺寸为A且进入0.25 mm倒凹的铸造钴铬合金卡环为对照组(C),并在有限元模型中赋予铸造钴铬合金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所有金属的泊松比设定为0.33。在有限元模型中,沿脱位方向对卡环施加5 N的初始载荷, 计算卡环沿脱位方向的最大位移,若卡环没有完全脱位,则每次在卡环上重新施加比上一次多5 N的载荷,直至卡环能够完全脱位,从而得出不同组卡环的固位力区间。经过上述有限元模型测试,筛选出与对照组卡环固位力区间相同的SLM金属卡环,进一步进行实体的就位/脱位实验验证,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其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有限元分析发现B1、B2形态的SLM金属(钴铬、纯钛、钛合金)卡环,A2形态的SLM钴铬卡环的固位力均大于对照组卡环。A1形态的SLM纯钛和钛合金卡环的固位力小于对照组卡环。A1形态的SLM钴铬卡环、A2形态的SLM纯钛和钛合金卡环的固位力与对照组卡环相当(15~20 N),进一步的实体测试表明,这3组SLM金属卡环固位力分别为(21.57±5.41) N、(19.75±4.47) N、(19.32±2.04) 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3组卡环中,除SLM钛合金卡环外,SLM钴铬和纯钛卡环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均超过各自的屈服强度。结论对于SLM工艺加工制作的卡环,卡环臂尺寸和进入倒凹深度均相同的钴铬卡环的固位力大于纯钛和钛合金卡环,可通过调整进入倒凹深度和卡环臂尺寸来调整SLM金属卡环的固位力。考虑到义齿在患者口内的长期稳定使用,如采用SLM工艺加工卡环,建议设计卡环臂尺寸为A,进入倒凹量为0.50 mm,并采用钛合金材料制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以探讨老年晚期患者的EGFR突变类型及突变特征。方法 45例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的NSCLC的病理组织标本,经基因测序法检测其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对EGFR基因各外显子的突变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例NSCLC标本,EGFR基因突变率为37.8%,其中外显子19约占52.9%;外显子21占41.2%,两者合占基因总突变数的94.1%。外显子19突变主要发生在DNA链上的碱基序列第746~753位密码子上,均为碱基删除突变,其中,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del E746-A750;外显子20突变1例,突变发生在DNA链上的碱基序列第768位密码子上的错义突变;外显子21突变发生在DNA链上的碱基序列第848、858、861位密码子上的错义突变,而L858R是最常见类型。突变阳性率,男性22.7%,女性52.2%;吸烟者15.4%,非吸烟者46.9%;鳞癌14.2%,腺癌48.4%;Ⅲ期26.5%,Ⅳ期36.8%,EGFR基因突变率在性别比例、吸烟情况以及病理类型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学意义(P&lt;0.05);在肺癌分期的比较,差异无意义(P&gt;0.05)。结论 (1)EGFR基因突变约占NSCLC总数的37.8%, 以外显子19、21突变为主。(2)EGFR主要突变类型为碱基删除突变、错义突变,大部分突变发生在女性、非吸烟、腺癌患者,其中,半数以上存在复合突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卡托普利抑制金属基质蛋白酶的活性以提高粘接界面的稳定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卡托普利乙醇溶液和卡托普利乙醇/水溶液对人离体牙牙本质表面进行预处理,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卡托普利预处理对牙本质表面形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两种自酸蚀粘接剂对牙本质进行粘接,表征即刻粘接强度,并通过老化处理,评价卡托普利预处理对粘接持久性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提示,卡托普利溶液可以部分去除沾污层并暴露牙本质胶原。基于扫描电镜结果,选择0.15 g/mL卡托普利乙醇溶液(50%乙醇)处理30 s作为预处理条件,通过可乐丽菲露 SE BOND 进行牙本质粘接,即刻微拉伸强度从(30.80±4.70)MPa 提升至(37.48±3.20)MPa( P<0.05);老化处理 1 年后,对照组微拉伸强度显著下降[(22.90±6.82)MPa, P<0.05],而实验组微拉伸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36.56±5.10)MPa, P>0.05]。用可乐丽菲露 S 3 BOND 进行牙本质粘接,对照组的即刻微拉伸强度为(31.33±4.11)MPa,与实验组(34.70±4.07)MPa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老化处理 1 年后,实验组的微拉伸强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36±3.58)MPa和(21.43±6.27)MPa, P<0.05]。 结论:卡托普利预处理不仅可以提高自酸蚀粘接的即刻粘接强度,而且改善了粘接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