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F1+2)、D一二聚体水平变化及与创伤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之间的关系. 方法 将66例多发伤患者分为轻伤组(ISS<16分)21例和重伤组(ISS≥16分)45例,再把重伤患者分为并发DIC组(12例)与未并发DIC组(33例).另10例健康人设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1次,其余组分别于伤后1、3、7d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F1+2浓度,全自动乳胶微粒增强免疫比浊分析方法测定血浆D一二聚体浓度. 结果 轻伤与重伤组血浆F1+2、D-二聚体水平伤后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重伤组又明显高于轻伤组.非DIC组伤后F1+2、D-二聚体水平逐渐降低,DIC组F1+2、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并显著高于非DIC组.血浆F1+2、D-二:聚体水平在伤后1、3、7 d均呈明显的正相关. 结论 创伤后急性期F1+2、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程度不仅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而且与创伤后DIC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测定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性期外周血浆F1+2、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早期预测创伤后DIC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创伤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将27例多发伤患者分为轻伤组(ISS评分〈16分)12例,重伤组(ISS评分〉16分)15例;将27例多发伤患者分为非胃肠功能障碍组6例和胃肠功能障碍组21例;设正常对照组10例,正常对照组采静脉血1次,27例多发伤患者于伤后第1、3天采静脉血2次,应用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浆内毒素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轻伤与重伤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在伤后1、3天均明显升高(P〈0.01);重伤组伤后第3天血浆内毒素水平较轻伤组明显升高(P〈0.01);创伤后第3天胃肠功能障碍组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差异显著,其内毒素水平与胃肠功能障碍程度相关性显著。结论 严重创伤后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其变化不仅与伤创的严重程度有关还与肠功能障碍密程度密切相关,这种动态变化可能对早期预测创伤后胃肠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四肢严重创伤患者早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组织因子(TF)、抗凝血酶Ⅲ(ATⅢ)的变化及其与伤后前DIC、DIC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将35例患者分为重伤组(AIS评分≥3分,20例)和轻伤组(15例),另选取1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35例患者又分为前DIC组10例、DIC组3例,其余22例.35例患者于伤后第1、3、6天空腹采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液PAI-1、TF及ATⅢ浓度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重伤组和轻伤组PAI-1在伤后第1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F浓度在伤后第1、3、6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伤组明显高于轻伤组(P<0.05),ATⅢ在伤后第1、3、6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重伤组明显低于轻伤组(P<0.05).DIC组TF在伤后各时间点、PAI-1在伤后第1天明显高于前DIC组(P<0.05),而ATⅢ在伤后第1、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前DIC组(P<0.05).伤后TF水平与DIC、前DIC的发生呈明显正相关,ATⅢ水平与DIC、前DIC的发生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创伤后急性期TF、ATⅢ、PAI-1水平变化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对这三项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预测四肢伤患者病情进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变化及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1in,TM)、蛋白C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早期多发伤患者64例,按严重创伤程度评分( ISS)分为重伤组(ISS≥16分)和轻伤组(ISS< 16分),比较分析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变化,同时检测血浆TM和蛋白C水平,分析与凝血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另选择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死亡和生存患者血浆TM和蛋白C水平的变化. 结果 重伤组PT和APTT较轻伤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与血浆TM和蛋白C的水平变化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死亡患者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生存患者,蛋白C明显低于生存患者. 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与血浆TM和蛋白C的活化相关,血浆TM和蛋白C水平对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创伤后瘦素及其受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创伤后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h-R)的变化,初步探讨二者在创伤恢复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7月-2008年3月收治的52位创伤患者依据AIS-ISS评分分为3组:①轻伤组(ISS〈16或AIS≤2,n=21);②重伤组(16≤ISS〈25或AIS=3,n=17);③严重伤组(Iss≥25或AIS〉3,n=14)。以1个月来无感染病史的7位健康人作为对照。采集患者人院第1天(D1)、第3天(D2)、第6天(ID3)以及对照组成员(D0)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瘦素及ob-R水平。结果严重伤组SIRS、MODS、脓毒症发生率均高于重伤组及轻伤组(P〈0.05)。随创伤程度的加重,各时相点瘦素与ob-R水平也随之增高。D1时,重伤组、轻伤组、对照组间瘦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3组均显著低于严重伤组(P〈0.05)。D2时,重伤组和轻伤组瘦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3组均显著低于严重伤组(P〈0.05)。D3时各组间比较结果与D1相同。ob-R水平D1、D2、D3时4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创伤后瘦素及ob-R水平均随创伤程度的加重而增加,测定创伤后瘦素水平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创伤程度及预后。与瘦素相比,ob-R的变化持续时间更长,对损伤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清及内毒素对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带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NF-κB重组质粒转染至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24小时后用创伤或正常血清、创伤或正常血清+内毒素(LPS)刺激该细胞6小时。本研究分4组:20例正常人外周血清为正常血清组,2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1、3、7天外周血清为创伤血清组,同时设正常血清+内毒素组,创伤血清+内毒素组。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分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的活性。结果 各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的检测结果:创伤血清组、正常血清+LPS组和创伤血清+LPS组均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组(P〈0.01),创伤血清+LPS组也显著高于创伤血清组和正常血清+LPS组(P〈0.01)。创伤血清组和创伤血清+内毒素组伤后1天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明显增高,伤后3天达高峰,伤后7天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创伤后并发器官损害病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显著高于无器官损害者,其死亡率也较高。结论 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清及内毒素刺激可明显增强巨噬细胞NF-κB活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可早期预测严重多发伤后的脏器功能不全或MODS。  相似文献   

7.
多发伤患者血清促炎介质水平与创伤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多发伤患者发病过程中TNF-α、IL-8、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的变化及其与创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0例多发伤患者,根据ISS,将其分为轻伤组(ISS<16分),重伤组(16分≤ISS<25分),严重伤组(ISS≥25分).在入院后各时段测定其血清TNF-α、IL-8、CRP、CER的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血清TNF-α、IL-8、CRP、CER在伤后早期即升高,4~7 d后达高峰.各组促炎介质水平若下降后再升高,则预示创伤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将发生.结论 ISS的增高与致炎因子血清水平增高呈明显的正相关,通过测定TNF-α、IL-8、CRP、CER水平有助于对创伤并发症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8月-2008年3月收治的52例多发伤患者根据ISS评分分为轻度创伤组(ISS〈16,n=24)、中度创伤组(16≤ISS〈25,n=15)、重度创伤组(ISS≥25,n=13),同时设对照组(健康志愿者,n=10),分别于创伤后第1、3、6天采集外周血,采用酶学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血浆D乳酸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记录创伤后输血量、第1天输液量,记录感染并发症、SIRS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创伤组伤后血清IFABP和血浆D-乳酸水平无明显变化,中、重度创伤组血清IFABP和血浆D-乳酸水平在伤后第1天均明显升高(P〈0.01),且重度创伤组高于中度创伤组(P〈0.01),随后血清IFABP和血浆D-乳酸水平逐渐下降,中度创伤组在伤后第6天已基本恢复正常(P〉0.05),而重度创伤组伤后第6天仍显著高于正常(P〈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清IFABP和血浆D-乳酸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创伤后第1、3,6天分别为r=0.949,r=0.871,r=0.951,P〈0.01);输血量与IFABP及D-乳酸水平呈正相关(创伤后第1、3、6天分别为r=0.562,r=0.534,r=0.465;r=0.507,r=0.468,r=0.312,P〈0.01);IFABP和D-乳酸水平与SIRS发生呈正相关(创伤后第1、3、6天分别为r=0.542,r=0.566,r=0.469;r=0.488,r=0.606,r=0.421,P〈0.01)。结论多发伤患者创伤越重,由失血导致的肠通透性变化越显著,肠屏障功能损害越严重,SIRS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伊拉木  齐艳东  外力  高宏  余理  朱良 《武警医学》2017,28(12):1246-1248
 目的 探讨创伤炎性因子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对我院2009-02至2014-03收治的114例多发伤患者,伤后1、2、4、6和12 d血清降钙素(PCT)、血清IL-6 与TNF-α含量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纳入患者根据国际AIS-ISS评分标准[3]进行创伤评分。依据ISS评分,ISS<16分者列入轻伤组(n=49);ISS≥16分者列入严重伤组(n=65)。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PCT、IL-6与TNF-α值分别于受伤当日、2 d及4 d 达到高峰,之后随着病情缓解逐渐下降。轻伤组各时间段的血清中PCT、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同时间段重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伤患者体内PCT、IL-6 与TNF-α等炎性因子含量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的发展。对相关炎性因子进行检测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排序分为严重组(15例)和危重组(15例),于伤后1、4、7天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NKT细胞的比率,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ASA法)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并与健康组进行对比。结果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1-7天外周血NKT细胞比率均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伤后第4天,危重组外周血NKT细胞比率极显著高于严重组(〈0.01),Spearm an相关分析显示NKT细胞比率与ISS呈正相关(r=0.76,P〈0.01)。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IFN-γ浓度持续下降,而IL-4浓度持续上升。结论NKT细胞比率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明显升高,其在减少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类细胞因子分泌增加Th2类细胞因子分泌及抑制创伤免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保留乳房的治疗手段已成为现在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方案,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即放射治疗可能会增加对侧乳腺癌的发生.通过BRCA1/2基因检测,乳腺癌家族史分析以及年轻乳腺癌妇女的筛选也许能达到对高危人群的监测目的,从而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减少这些继发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PD-1是新近研究较热门的一个免疫细胞抑制性共刺激分子,是CD28家族成员之一,它的配体PD-L1和PD-L2是B7家族成员。PD-1:PD-L途径对于保护机体避免自身免疫损伤,维持免疫稳态有重要意义;其在免疫调节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在慢性病毒、细菌、原虫感染、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就此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γ射线对小鼠Th1和Th2细胞功能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γ射线照射对小鼠辅助性T细胞等功能亚群的影响,探讨辐射所致的免疫系统损伤在细胞学和分子水平上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表面标志和细胞内因子的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脾脏Th1和Th2等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①6Gy了射线照射后1d,即可见小鼠脾脏不同细胞亚群的降低,尤以CD19^+和CD8^+的降低更为明显,分别为对照组的30%和41%(P〈0.01),照后7和14d降至最低,分别为对照组的7.9%和14%,照后21d开始恢复。②对Th1和Th2功能亚群的分析表明。照后1d,小鼠外周血和脾脏Th1亚群均明显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2.6%和7.6%(P〈0.01),而Th2亚群未见明显降低甚至在外周血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③由于CD8^+亚群的显著降低,导致CD4^+/CD8^+比值的明显升高(照后1d,P〈0.01),照后21d仍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由于Th1亚群的显著降低,使得照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的Th2/Th1比例失衡,即发生明显的Th1/Th2模式向Th2免疫反应漂移的现象。结论6Gy γ射线照射后,Th1和Th2功能亚群的失衡导致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揭示了Th1和Th2功能亚群的失衡在辐射所致的免疫损伤中具有较重要作用,为深入探索辐射损伤的分子免疫学机制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肾组织活检标本中抑制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PD-L2表达的变化.方法 收集2007年11月-2008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住院的25例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外选择1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全血法多色流式细胞染色技术检测两组的PBMC CD4+和CD8+T细胞上PD-L1和PD-L2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活检标本中PD-L1和PD-L2的表达情况.结果 病例组患者PBMC CD4+ T细胞比例(31.78%±8.4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2.17%±8.00%,P<0.05),而CD8+ T细胞比例(23.06%±10.32%)与正常对照组(21.56%±5.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PBMC CD4+和CD8+ T细胞上PD-L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21%±11.87%、12.92%±12.86%)均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39%±4.92%、5.06%±4.61%)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PBMCCD4+及CD8+T细胞上PD-12的表达很少甚至无表达,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中肾组织PD-L1表达很少甚至无表达,病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PD-L1阳性表达;两组肾活检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D-L2表达.结论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抑制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elper)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角度探讨递增负荷运动下机体免疫机能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技术,对进行5周递增负荷训练的健康男性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helper特征性细胞因子mRNA进行动态观察。结果:5周递增负荷运动训练过程中,训练组实验期间IL-2mRNA变化不明显,训练2、3和4周后IL-4mRNA明显升高,训练3周、4周、5周后IFN-γmRNA、IFN-γmRNA/IL-4mRNA、PFRmRNA明显高于实验前,训练5周后受试者最大摄氧量和PWC170明显提高。对照组IL-2mRNA、IL-4mRNA、IFN-γmRNA、PFRmRNA、有氧运动能力5周实验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5周递增负荷运动训练使T-helper1/T-helper2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上调,机体免疫平衡协调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新化合物哌芳安他抗高血脂诱发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高血脂诱发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通过检测血液及血管组织中重要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的表达,分析新化合物哌芳安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结果 哌芳安他可抑制兔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清TXA2含量,升高PGI2与TXA2的比值,抑制趋化因子IL-8和MCP-1mRNA的过度表达。结论 哌芳安他的上述作用特点可能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7.
烧伤后血清对T淋巴细胞抑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阐明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L35-1来源硫酸二乙酯(DES)诱变链霉素抗性抗肿瘤活性突变株D2s4-1新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组合利用活性跟踪与微量预试先导-放大实验制备的实验模式,通过与原始菌样品直接对照,在快速确定差异活性斑点基础上,组合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突变株新产代谢产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测定抗肿瘤活性。结果从突变株D2s4-1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该突变株新产代谢产物,即1,9-二甲酯吩嗪(1)、2-羟基苯乙酰胺(2)、2-吡咯甲酸(3)、大豆黄素(4)、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二肽(5)和尿嘧啶(6)。其中1、3、5和6有一定抗肿瘤活性,浓度为100μg/ml时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3.3%、16.3%、33.3%和21.1%。结论阐明了抗肿瘤活性突变株D2s4-1的6个新产物,其中4个为活性产物。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其抗肿瘤活性亦属首次筛选发现。用化学诱变组合抗性筛选技术从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转化获取的活性突变株可供筛选新产活性产物,从而拓展放线菌药源活性新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强度运动和中医治疗对兔膝关节软骨IL - 1、TNF、PGE2 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试经过 3周大强度运动训练和中医治疗的兔膝关节软骨IL - 1、TNF和PGE2 含量。结果 :3周大强度运动训练后兔膝关节软骨IL - 1、TNF和PGE2 含量明显增加 ,这可能是关节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推拿和中药理疗有降低IL - 1、TNF和PGE2 含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喹啉类药物抗性机制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综述了与抗药性有关的基因pfcrt,pfmdrl和cg2与喹啉类抗疟药抗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