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评估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在胆道大出血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9月~1999年9月,10例胆道大出血的临床资料。采用放射介入技术行腹腔动脉和选择性肝右或左动脉造影,能迅速明确诊断,随即行肝动脉分支出血点近端栓塞,出血立即停止。其中有2例患者由于再出血而行第二次栓塞。所有患者均存活,随访3月~5年无再出血。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微创的手段,为胆道大出血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及治疗依据,且比手术具有显著优点,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胆道大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附20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在胆道大出血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胆道大出血病人采用介入放射技术紧急行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行肝动脉分支出血点栓塞术。结果20例栓塞后出血均立即停止,2例再发出血,经再次栓塞后也成功止血:随访6月~2年均无再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和栓塞术对胆道大出血诊断准确,止血效果确切,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比手术具有显著优点,应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4年以来,我们对5例肝胆手术后胆道大出血患者采用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管造影阴性的消化道大出血再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再次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在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消化道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首次血管造影阴性并经介入治疗后再次出血1-6 h内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小肠、结肠出血或可疑出血于肠系膜上、下动脉灌注收缩剂,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动脉及直肠上、下动脉出血或可疑出血直接栓塞。结果:24例阳性中第2次血管造影显示炎症9例,小肠憩室3例,血管畸形2例,多发假性动脉瘤2例和肿瘤2例;第3次血管造影显示炎症2例,肿瘤3例和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再次造影阳性和阴性出血控制率分别为79%(19/24)和53%(10/19),其中17例阳性1次灌注收缩剂或栓塞后止血,2例2次栓塞止血,4例小肠和1例结肠止血失败行手术止血;19例阴性患者采用灌注收缩剂后止血10例,7例失败行外科止血,2例死亡。所有介入治疗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首次血管造影阴性再出血的患者再次行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不仅能提高血管造影的阳性率,而且也能有效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5.
难治性消化道大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治性消化道大出血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Seld inger技术,对22例经内、外科治疗未能止血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超选择血管内栓塞或垂体后叶素灌注术。结果本组动脉造影16例有异常表现,阳性率为72.7%;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征(10例)、动脉瘤样改变(3例)、肿瘤(2例)、畸形血管团(1例)。17例经介入治疗后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为77.3%。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难治性消化道大出血可明确病变部位、性质,阳性率较高,同时经导管栓塞或灌注可达到止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介入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明确出血部位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或经导管持续灌注血管加压素止血治疗。结果:22例病人中,诊断明确19例,DSA诊断阳性率为86.4%(19/22),其中,出血发生在空肠9例,回肠5例,结肠5例。18例成功止血,介入治疗成功率94.7%(18/19)。术后随访6~12个月,有2例再出血,病人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放射学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特别是介入治疗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杜氏病(Dieulafoy disease)亦称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少见病因之一,但并非罕见,随着电子纤维内窥镜的普及应用和医务工作者对该病深入了解和足够的认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不断增多。本病发病突然、病死率高,在发病第一时间内选择一种正确的诊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对该病的诊治国内外学者仍比较公认内窥镜和手术切除。本研究通过急诊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和介入治疗成功救治了7例内窥镜和/或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杜氏病大出血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胆道探查术后胆道下段大出血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出血(hemobilia)是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胆道探查术后发生胆道出血典型表现为黄疸、呕血和(或)黑便、腹痛、引流管出血等,而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尤其T管短臂以下的出血(主要是壶腹部周围),其诊治尤为困难.近年来,我们发现5例少见的胆道探查术后胆道下段大出血病例,其中3例死亡,1例非手术治愈,1例手术止血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6-1997年术中胆道在出血62例。结果 分别行胆道切开 、肝叶切除等手术治疗达到止血的目的。结论胆道切开减压,充分引流术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中下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与治疗价值. 方法 16例急性或慢性反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全部为中下消化道出血,全部经Seidinger's方法股动脉插管进行靶血管造影后进行诊断与介入治疗. 结果 定位诊断率100%,定性诊断率86%,病变性质分为:肿瘤性病变5例,血管性病变11例,其中血管畸形4例,动脉瘤3例,慢性血管病变4例.16例出血患者全部治愈. 结论 血管造影对不明原因中下消化道出血病变诊断和治疗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86~1997年术中胆道大出血62例。结果分别行胆道切开引流、肝叶切除等手术治疗达到止血的目的。结论胆道切开减压,充分引流术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
对于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大出血,迄今还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诊断方法,我院1986年11月~1988年9月对5例病人作了血管造影,其中4例显示了出血部位,现报道如下。 造影方法 按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电视下将F7~8号单弯或Cobra导管插入腹腔动脉或肠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 1985年 2月~ 1999年 6月 ,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 2 1例 ,其中 5例患儿行肾动脉球囊成形术 (PTRA)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 1例中 ,男性 13例 ,女性 8例 ;年龄 16个月至 14岁 ,平均10 .5岁。发病时年龄 1岁至 13岁 6个月。病例选择标准参照《小儿临床肾脏病学》[1 ] 的诊断方法。1.2 方 法2 1例中静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intravenou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IVDSA) 15例 ,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ntraarterial digital subtract…  相似文献   

15.
下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定性及定位诊断是一大难题。临床常见的病因有血管畸形、憩室、息肉、肿瘤、弥漫性溃疡性结肠炎、外伤以及医源性损伤等。钡剂造影一般不能显示黏膜下血管性病变,对急性出血期患者不适合采用;未行准备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做镜检技术难度较大。ECT核素扫描在定性诊断方面最敏感,检查时间跨度长,  相似文献   

16.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Yang H  Liu J  Han G  Sun Y  Liu C  Chen Y  Gao F  Zhou S  Song J  Ma N  Tang J  Xu H  Wu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0):661-664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和血管嫩治疗的价值。方法 40例疑有脑血管病的患者均在3D-DSA系统的操作床上行普通DSA,然后行三维重建成像处理作出正确的诊断,再根据3D-DSA处理图片数据拟定介入治疗方案。结果 40例疑有脑血管病的患者均行普通DSA检查,阳性率为85.0%,3D-DSA处理后阳性率为95.0%。共确诊38例,其中脑动脉瘤15例,GDC栓塞治疗13例,100%栓塞11例,90%以上栓塞2例。脑动静脉畸形9例,100%栓塞7例,90%以上栓塞2例。缺血性中风14例,其中血管狭窄9例,支架置入8例,7例狭窄血管100%开通;血管闭塞5例,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2例,不通1例。并发症3例(7.9%)。结论 3D-DSA能够提高脑血管病的检出率,明显优于普通DSA,对评价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介入诊断和治疗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急性消化道出血病例23例,常规在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插管造影。造影后保留导管持续灌注血管加压素或行栓塞治疗,追踪观察止血情况。结果:23例中14例有血管异常表现,其中5例见造影剂外溢。17例行灌注治疗,6例行栓塞治疗。22例在介入治疗后止血,I例治疗无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诊断不明确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介入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PN)后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以及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15例因PN后出血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DSA图像及介入治疗情况,归纳总结其DSA表现、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预后。结果:15例患者中,10...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评价急性肺栓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 13例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经急诊肺动脉造影确诊后,立即采取选择性肺动脉插管溶栓、吸栓、碎栓、解痉、球囊扩张治疗。疗效评价指标为肺动脉楔压、肺动脉开通率、远端肺血管网显示率、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其中10例明确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所致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再行下肢深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13例肺动脉造影全部为肺动脉主干或2个以上分支栓塞,介入治疗后肺动脉开通率80%~90%3例,91%~95%8例,完全开通3例;远端肺血管网显示率全部在90%以上,肺动脉楔压下降至25mmHg以下10例,25-30mmHg3例,血氧饱和度即刘改善,恢复至90%~95%9例,96%~100%4例.PaO2 90-95mmHg3例,〉95mmHg者10例,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胸痛完全消失11例,明显战轻2例。结论 肺动脉造影是肺栓塞诊断的金标准,介入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具有显著疗效,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