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3例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为该术式适应症提供借鉴。方法:对12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其特点并与临床相联系。结果:123例中十二指肠乳头、Vater壶腹癌67例;胆总管下段癌25例;胰头癌21例;十二指肠乳头旁平滑肌肉瘤1例;胰头及Vater壶腹部NHL 1例;局限性胰腺炎4例;异位胰腺3例;十二指肠乳头部溃疡1例。结论:①重视引起梗阻性黄疸的非肿瘤性疾病与Vater壶腹周围癌的鉴别;②区分Vater壶腹周围癌的组织学来源对指导手术、判断预后十分必要;③重视十二指肠乳头部内镜活检及十二指肠乳头部、Vater壶腹部癌前病变-腺瘤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乳头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允怡  赖俊雄 《腹部外科》2005,18(3):134-135
十二指肠乳头癌是较少见的肿瘤,在所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十二指肠乳头癌不到1%。但是,在壶腹周围恶性肿瘤中,十二指肠乳头癌占第2位,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十二指肠乳头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60~65岁间更常见;男女发生比例约3∶2。大部分研究显示,十二指肠乳头癌比其它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有较高的手术切除率,且预后较好[1-6]。相反,最常见的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如胰头腺癌)的手术切除率很低,预后很差[7]。本文目的是讨论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特性、检查、治疗及预后。一、临床特性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黄疸、体重减轻及腹痛而较少见的症状有并发…  相似文献   

3.
我科 1998~ 2 0 0 0年共收治 18例壶腹周围癌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发现胰管扩张在壶腹周围癌诊断方面可提示病灶部位 ,给胰头癌和部分壶腹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本组18例 ,男 14例 ,女 4例 ,年龄 42~ 76岁 ,平均 5 5岁。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者 13例 ,B超及CT检查显示 ,13例胆总管均明显扩张 ,直径 >1.0cm ;12例主胰管扩张 ,直径≥ 0 .4cm ,1例胰管不扩张 (胆总管下端癌 ) ;11例为胰头癌 ,2例为壶腹癌。13例均行剖腹探查 ,仅 1例胆总管下端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 ,其余无法切除 ,仅行减黄手术。以上腹饱胀不适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壶腹周围癌中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03月至2011年03月外科手术治疗的144例AVC患者的临床资料,可分为姑息性手术组96例、手术切除组48例。结果手术切除组术后第1年、3年及5年生存率较姑息性手术组明显提高(P0.01),但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升高(P0.05),70岁以上年龄的围手术期病死率与70岁以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治疗的不同部位肿瘤中,胰头癌患者根治切除率较胆总管下端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显著性降低(P0.01),并且胰头癌患者第1年、3年、5年手术生存率也明显低于胆总管下端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P0.05,P0.01)。术前减黄治疗组与术前未减黄治疗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第1年、3年、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重要手段,尤其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愈壶腹周围癌的唯一有效的治愈方法 ,受侵犯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的联合切除,或联合半肝切除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提高了治愈壶腹周围癌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42~60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十二指肠黏液腺癌1例,壶腹癌2例。  相似文献   

6.
雷斌  王羽 《腹部外科》2011,24(1):61-62
Vater壶腹部周围癌是指壶腹部、胆总管下段及十二指肠乳头附近的癌肿,主要包括壶腹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这三类肿瘤临床症状类似,术前常不易鉴别。本文就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0例Vater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术前减黄对重症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术前以手术方法减轻梗阻性黄疸 (减黄 )对壶腹周围癌伴重度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 )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对比 2 2例壶腹周围癌伴重度黄疸患者PD术前行减黄手术 (减黄组 ) ,与 3 0例直接行PD手术 (未减黄组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P >0 .0 5 )。两组均行经典式PD手术 ,减黄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3 44(2 40~5 70 )min及 10 5 7(60 0~ 2 10 0 )ml ,较未减黄组的 3 0 6(2 10~ 490 )min及 90 8(2 0 0~ 2 0 0 0 )ml有增多趋势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减黄组术中输血量为 13 0 0 (80 0~ 2 40 0 )ml ,较未减黄组的93 9(0~ 2 40 0 )ml明显增多 (t =2 .0 5 7,P <0 .0 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黄组为 5 9.1% (13 /2 2 ) ,未减黄组为 5 3 .3 % (16/3 0 ) ,手术死亡率减黄组为 4.5 % (1/2 2 ) ,未减黄组为 6.7% (2 /3 0 ) ,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均P >0 .0 5 )。但在总住院时间上减黄组为 71(4 3~ 10 1)d ,较未减黄组的 47(2 9~ 81)d明显延长 (t =-3 .3 2 2 ,P <0 .0 5 )。结论 对伴有重度梗阻性黄疸的壶腹周围癌患者 ,若能充分进行术前准备 ,一期行PD手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8.
自1991年1月至1999年1月,我院施行保留幽门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58~67岁.其中壶腹癌6例,十二指肠乳头癌4例,胰头癌3例,胆总管下段癌1例.术前有黄疸13例,胰头钩突囊腺癌致上腹囊实性占位压迫十二指肠梗阻1例.1.2 手术方法 手术切口及探查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如探查肿瘤可切除,病变尚未侵及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胃周围淋巴结没有转移,则切断胆总管游离胰头,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右动脉,保留胃右动脉,幽门下1.5~  相似文献   

9.
壶腹周围癌包括壶腹癌,胆总管下段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和胰头癌。这些部位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相似,术前鉴别困难,有时术中也难作出判断。近年来本病发病率逐渐上升。本文就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现状和进展加以讨论。一、临床诊断(一)早期临床表现黄疸是壶腹周围癌最突出的症状,但早期症状不明显。黄疸作为初发症状的仅占胰头癌病人的15~20%。肿瘤缓慢生长过程中,胆道通过代偿性适应,临床上可不出现黄疸,而出现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胀纳差等。在黄疸不是初发症状时,出现黄疸距初发症状出现在胰头癌病人平均相隔3个月,最长为22个月;(?)壶腹癌  相似文献   

1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经典术式,而胰腺空肠吻合口瘘(简称胰瘘)是PD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997年2月~2001年1月我们共施行PD36例,术后无1例胰瘘发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7例,女9例,年龄40~71岁,平均57岁。病程7~60天。胰头癌1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8例,  相似文献   

11.
壶腹周围癌早期诊断与外科处理(附195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壶腹周围癌(AVC)中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收治的195例AV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非手术组(n=51)、姑息性手术组(n=96)和手术切除组(n=48).结果手术切除组术后1、3及5年生存率较姑息性手术组及非手术组明显提高(P0.01),但手术切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姑息性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外科治疗的不同部位肿瘤中,胰头癌患者根治切除率较胆总管末段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明显降低(P0.01),并且胰头癌患者1、3及5年生存率也明显低于胆总管末段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P0.05,P0.01).术前减黄治疗组与术前未减黄治疗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1、3、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年龄70岁与≤70岁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切除组年龄70岁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明显高于≤70岁者(P0.05).结论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AVC的重要手段,尤其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惟一有效方法,可以明显延长患者术后存活期,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捆绑式胰肠吻合在胰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科自 1 997年下半年以来 ,应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新方法 ,用于 1 2例胰腺手术患者中 ,无胰瘘发生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7例 ,女性 5例。年龄 2 8~ 77岁 ,平均年龄 4 9.3岁。1 .2 疾病情况胰头癌 6例 ,壶腹癌 2例 ,胰头囊腺瘤 1例 ,十二指肠乳头区胰腺异位 1例 ,胰头体部断裂伤 2例 ,其中 9例有阻塞性黄疸 ,血总胆红素 6 1~ 5 33u-mol/L。1 .3 手术情况A.择期手术 1 0例 ,急诊手术 2例。胰头壶腹肿瘤 9例和十二指肠乳头区胰腺异位、胰头部断裂伤各 1例 ,共 1 1例 ,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用 …  相似文献   

13.
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上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壶腹周围诊断上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185例壶腹周围癌(包括胰头癌119例、十二指肠乳头癌41例、Vater壶腹癌13例、胆总管下段癌12例)的临床特点和各种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CT诊断胰头癌的准确率为90.9%;ERCP对十二指肠乳头癌的确诊率为100%;ERCP和MRCP对壶腹癌和胆总管下段癌的诊断价值优于其他检查。78%的病人上腹饱胀/隐痛出现时间早于黄疸1-3月。血清CA19-9值在3/4以上的胰头癌、壶腹癌和胆总管下段癌病人超过正常值。结论:凡有中上腹部饱胀、隐痛、血清CA19-9值升高、胆总管和(或)胰管扩张的病人应有步骤地进行各种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发现胰头部有肿块,宜行CT检查。如未发现肿块,则行ERCP。凡ERCP检查时观察到有肿瘤征象的病人,不宜作胰胆管造影而仅作活检。MRCP可用于胰胆管造影失败的壶腹癌和胆总管下段癌。超声内镜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壶腹周围癌施行全胰腺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导致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缺乏,碳水化合物代谢失调。本文报告壶腹周围癌病人术前术后胰岛A-细胞的功能变化。 [资料和方法] 10例壶腹周围癌病人,5例胰头癌,3例壶腹乳头状癌,2例壶腹癌,所有病人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一周,术后4~15周(平均7.5  相似文献   

15.
正1壶腹周围肿瘤伴梗阻性黄疸现状及争议近年来,壶腹周围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胰头癌,已成为西方国家第四大致死原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成为壶腹周围癌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随着现代外科技术的进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死亡率已由原先的20%下降到5%左右,但是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仍然高达40%~75%[1]。恶性梗阻性黄疸是壶腹周围癌的常见临床症状,大多数壶腹周围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伴有梗阻性黄疸,这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9例高龄患者因壶腹周围癌所引发病理性胆肠内瘘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方法:临床资料:其中4例胰头癌患者、4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及1例胆总管下段癌。患者均具有以下特点:(1)上述病例均为高龄,入院前均有长期反复的胆囊炎病史、一过性黄疸病史;(2)上述病例入院时主要以进行性消廋、营养不良及长期反复的右上腹隐痛为主要的临床特点;(3)影像学诊断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胆囊内、胆总管内部分CT值呈负值改变,有积气征;(4) 无阻塞性黄疸常见的临床表现。结果:手术前后临床资料均证实患者临床诊断:壶腹周围部肿瘤伴胆肠内漏。结论:对在临床上有反复发作的高龄慢性胆囊炎并伴有进行性消廋,无明显阻塞性黄疸的表现者及影像学诊断提示壶腹周围占位性病变者,临床上应高度怀疑有胆、肠内漏的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的局部切除术的改进方法,方法:对4例壶腹腺癌和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实施局部扩大切除术,将部分十二指肠降段,胆胰管远段,局部1cm厚度的胰腺组织连同壶腹周围癌一并切除,关闭十二指肠两断端,将近段空肠分别与胆胰管,胰头断面和十二指肠上部吻合,结果:标本切缘均无癌组织;术后胰瘘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4-24个月随访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对早期壶腹周围癌能够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壶腹周围癌(periampullary carcinoma)是指来源于十二指肠乳头或其周围lcm范围内组织或器官发生的恶性肿瘤,包括胰头癌、壶腹部癌、胆总管下段癌及乳头周围的十二指肠癌,按其发生比例高低依次为胰头癌、壶腹部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十二指肠癌,但胰腺来源的壶腹周围癌预后远不如非胰腺来源的壶腹周围癌 [1].  相似文献   

19.
本院自 1996年起应用T管架桥内引流术治疗不能切除的壶腹周围癌症 10例 ,取得了良好的减黄效果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 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8( 5 8~ 74)岁。术前血清总胆红素平均 2 99.3 ( 13 3 .6~ 43 3 .6) μmol/L。术中探查证实壶腹周围癌侵犯周围血管或有远处转移 ,不能切除而应用本法作减黄手术。1.2 手术方法寻及肿块近端扩张之胆管 ,切开后置入F18~ 2 2 号T管短臂后缝合胆总管。再将T管长臂通过横结肠系膜无血管区戳孔穿出 ,取距Treitz韧带 2 0~ 3 0cm空肠 ,对系膜缘戳孔插入T管长臂 4~ 6cm后双荷包缝…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胰腺炎所致的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困难,常以胰头癌误诊误治,我们1967~1981年遇到7例。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中男5例,文2例。年龄38~74岁,平均57.1岁。临床表现为急性胆道感染者3例,有右上腹疼痛,多有寒战高热,伴有黄疸。病史为5~60天,上腹有轻度压痛,均未扪到胆囊。临床表现酷似乏特氏壶腹周围癌者4例,表现为1~3个月的无痛性进行性黄疸,其中3例有白陶土样大便,上腹部均无明显的压痛,其中3例可以触到肿大的胆囊。化验:7例测定血清胆红质为2.52~16mg。6例测定碱性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