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1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透析前后的血浆心钠素浓度改变.患者透析前血浆心钠素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1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进行水钠负荷,按20ml/kg量饮水,45min内饮完,15min后按每分钟0.25ml/kg速率静脉输入2.5%高渗盐水45min。按一定时间取血,留尿,测定血心钠素(以心钠素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钠、尿渗透压,钠及肌酐。经对结果计算分析发现钠负荷后游离水清除率、远端钠排除率较饮水前高4倍以上(P<0.01),而远端钠重吸收分数则仅为饮水前的十分之一(P<0.01),但肌酐排泌率仅为饮水前的1.5倍(P>0.05)。说明心钠素利钠机制主要是作用于远端肾小管及髓质集合管,从而促进钠排泌,抑制钠重吸收。  相似文献   

3.
钠利尿多肽与高血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发现心脏除了具有类似机械泵样的排血功能外,还可以分泌激素,参与血压的调节。1984年DE Deld等发现心房肌细胞能合成、储存、分泌一种多肽激素,具有强大的排钠利尿、舒张血管、对抗升压激素的作用,命名为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s,ANP),此后又相继于1988年和1990年发现了脑性钠利尿多肽(brainnatriuretic peptides,BNP)和C型钠利尿多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CNP)。后来,又在肾脏发现了一种局部利钠肽,具有利尿钠、舒张血管的作用,称为肾利钠肽(Urodilatin)。心钠素的受体包括NPR-A、NPR-B和NPR-C型受体,研究发现心钠素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过程,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重视。1.心钠素 心房是合成心钠素的主要器官。在心房组织中心钠素(ANP)的mRNA水平要比其他组织高出30~50倍。在成人的心室组织中,心钠素的水平很低,但是在胎儿和  相似文献   

4.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检测了44例肝硬化和22例对照组血浆心钠素(ANP)和醛固酮(ALD)含量。失代偿肝硬化组ANP 及ALD 含量均高于代偿组及对照组,失代偿肝硬化组血浆ANP 与ALD 水平呈正相关,表明肝硬化随着腹水的产生,代偿功能减低,则血浆ANP 和ALD 水平增加,故检测ANP 含量有可能反映肝硬化腹水的病变程度。同时失代偿肝硬化尿钠、尿钾、尿量及血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提示限制钠盐摄入,适度输注白蛋白,应用腹水回输及首选抑制醛固酮利尿剂是治疗失代偿肝硬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变化及强利尿心钠素对其的作用。结果发现AMI时PAAS明显激活;输注强利尿心钠素可显著抑制RAAS活性。说明给AMI患者应用强利尿心钠素有益,但应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应用放免法测定了37例正常人、6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ANP)浓度。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代偿期血浆ANP浓度与正常人无差异(P>0.05),而心功能失代偿期则明显低于正常人和心功能代偿期(P值均<0.01)。心功能Ⅳ级时血浆ANP降低最明显,而Ⅲ级又明显低于Ⅱ级。心功能不全纠正后血浆ANP明显上升,但心功能不全未纠正者临终前最低。表明慢性肺心病时血浆ANP浓度的动态变化可作为估计病情、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血浆ANP(心钠素)及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水平明显升高,且ANP增高的程度与左心功能呈线性负相关,与心力衰竭的程度呈线性正相关。治疗前ANP浓度与RAAS有明显线性关系,卡托普利及常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血浆ANP浓度明显下降,说明心力衰竭时血浆ANP浓度可间接反映左心功能水平,并可作为判断治疗效果的间接指标。心力衰竭时ANP浓度升高但不发挥明显利尿利钠作用,其原因可能为其作用被同时增高的RAAS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微波针灸对冠心病治疗前后血浆心钠素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28例冠心病患者微波治疗前后以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心钠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冠心病组治疗前血浆心钠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治疗后的含量(P<0.01)。而治疗后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别(P>0.05)。冠心病组中,18例无高血压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心钠素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10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心钠素含量则相差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1例健康人和53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浆心钠素和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含量。结果表明慢肾(肾功能代偿期)患者血浆心钠素含量较健康人高(P>0.05);而β2-M较健康人显著增高(P<0.001)。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心钠素与血清β2-M含量均显著增高(P<0.001)。11例肾衰患者血透治疗前后心钠素与电解质均有明显差异。结果提示,心钠素可作为推测肾功能指征之一,但不如β2-M可靠;心钠素功能降低,可能是高血压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鼠离体作功心脏灌流模型,应用放射免疫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心得安(10~(-6)mol/L)与酚妥拉明(10~(-6)molL)分別对等摩尔肾上腺素促进心钠素释放及对心脏作功的影响。结果提示:肾上腺素促进大鼠心钠素释放是通过a-受体介导,且与肾上腺素的正性变时变力作用无相关关系。研究中,心肌细胞内心钠素颗粒的定量借鉴了细胞立体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心钠素放射免疫测定和免疫组化法对离体大鼠心脏心钠素的释放进行了动态观察。研究发现,大鼠离体作功心脏心钠素的释放在一定时限内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提示大鼠离体作功心脏灌流模型用于研究某些因子对心钠素释放的影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了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持续性房颤各30例,阵发性房颤和室上性心动过速27例的血浆心房利钠多肽(ANP)、cGMP、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发现4组患者血浆ANP和cGMP均明显升高,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0.775、0.670和0.842(P<0.01)。前3组血浆PRA、ATⅡ和AVP水平高于第4组,24h尿量和尿钠减少,而第4组有多尿。结果提示,4组患者血浆ANP的生物学活性基本相同,急慢性心力衰竭和慢性房颤患者不出现利尿反应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和AVP系统过度激活以及肾脏对持续高浓度ANP刺激的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伴发猝死、心律失常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血浆脑钠肽(BNP)及N端BNP前体(NT-pro BNP)目前可作为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多肽类激素,能够通过心脏的容量、负荷以及室壁张力而发挥利尿、排钠、扩管的作用。BNP/NT-pro BNP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观察25例口服避孕药妇女的血压和血浆 ANP 变化,其中血压正常者血浆ANP 无明显变化(P>0.05),血压增高者血浆 ANP 明显增高(P<0.01)。服药者血浆ANP 水平与血压呈高度正相关(P<0.01),与服药时间无关(P>0.05)。提示口服避孕药可能是通过血压增高使血浆 ANP 水平增加,而其引起的血压增高是高 ANP 型的。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心脏仅属循环器官。自1984年国外学者从大鼠和人心房中,分离出心钠素(ANP),以后的试验证明ANP不仅是从心脏中产生的一种激素,除心脏外,其他脏器亦广泛分布着ANP样物质。并且认为ANP不仅是种激素,亦可能系神经介质。但急性脑卒中(CVD)患者中血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15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麻醉前后和体外循环前后血浆心钠素(ANF)、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示:适度芬太尼和安氟醚麻醉,手术和体外循环不影响先心患者血浆ANF水平.风心病人基础ANF水平高,麻醉对其无明显影响,手术中进一步升高,体外循环后显著下降(P<0.01).麻醉对PRA、AⅡ和Ald影响不大.体外循环对PRA无明显影响;但使风心患者术中升高的AⅡ恢复,及降低的Ald显著升高(P<0.01).ANF与AⅡ呈直线正相关,r=0.630(P<0.05).  相似文献   

17.
心钠素又称心房利钠多肽(ANP),是心脏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可释放到血浆。ANP 具有很强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ANP 对防治高血压和心肾疾病也有重要意义。ANP 的发现揭示心脏不仅是一个循环器官,而且是一个内分泌器官。ANP 放免测定法的建立为心血管,内分泌、肾脏等基础和临床研究,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分型和治疗及探讨 ANP 的分泌、生理作用,代谢和调节提供一种灵敏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正> 心钠素(Cardionatrin),又称心房肽(Atriopetin)或心房利钠多肽(Atrialnatriuretic,polypeptide,ANP),还有人称称它为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facto,rANF),它是由心房肌细胞合成  相似文献   

19.
宋琼 《河北医学》2012,18(5):674-677
近20 多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血浆脑钠肽(BNP)和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心血管疾病中广泛应用.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是1988 年Sudon 等首先从猪脑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利尿钠多肽[1] ,主要由心房和心室肌细胞感受压力和容量负荷后分泌.此外肺、脑、脊髓中有少量BNP 存在.BNP 具有抑制肾素、醛固酮系统分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抑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反应;产生扩血管、利尿、利钠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钠素概述     
心钠素(Cardionation)亦称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以下简称ANF),由21~35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类生物活性多肽,它是心脏产生和分泌的一种激素。因此,目前认为心脏不仅是一个循环器官、并且具有内分泌功能,ANF具有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